食品生物化学兴趣教学改革探讨(共6389字).doc
-
资源ID:12500133
资源大小:21.50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食品生物化学兴趣教学改革探讨(共6389字).doc
食品生物化学兴趣教学改革探讨(共6389字)食品生物化学兴趣教学改革探讨 【摘要】食品生物化学作为生命科学的一门交叉性较为广泛的基础性学科,同时也被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设立为至关重要的基础学科,因其具有内容概念抽象、分子结构繁多、代谢途径复杂,且信息量大、难理解等特点,为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带来了较大的压力。近年来,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方式在食品生物化学教学中所体现出的问题越发突出,实施教学教改政策迫在眉睫。食品生物化学教学重点问题是要通过教育改革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消除学习上的抵抗、畏惧的厌学情绪,以兴趣的提升来改善教学效果。通过使用移动智能终端,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起到很好的教学教改目的与效果。本文对移动互联网时代食品生物化学的兴趣教学改革进行探讨。【关键词】食品生物化学;教学改革;兴趣教学;移动互联网在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中,生物化学可谓是进入食品的一块敲门砖,掌控学会、理解本门学科的主要通路。以化学知识为背景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主要还涉及无机、有机、分析、物理、食品化学等的学习。作为一门具有承前启后作用的生物化学课程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它占据着学好食品专业的核心要位。同时该课程同样与食品技术上的生产、加工、保藏及质量安全检测等技术相互联系1。因此,生物化学课程对于学生的建立理论学习体系起到了纽带作用,学生对本课程理论知识的学习将有助于培养其临场应变能力,在遇到与食品相关问题时,更为有效的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同时通过对交融性较强的生化课程学习,也达到了拓展学生知识系统的作用。近年来,生物化学实验技术已渗透到生命科学的各个领域。提高实验教程及改善实验教程对于学生更好地及更容易掌握生物化学知识,实际运用技能及科研能力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2。目前,食品生物化学与其他学科具有愈来愈密切的交叉。食品生物化学是各专业本科生教育中重要的基础课程,特别是在食品专业中,食品生物化学已被设置为大多数农学硕士相关各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必考科目。对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生物化学课程实施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教学意义。1食品生化特点及生化教育改革的重要性食品生物化学是食品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本课程主要的目的是认识生物体的种类、其物质结构及物理化学性质、研究生物体物质在体内进行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的过程和原理及其与复杂的生命现象之间的联系。通过生物化学的学习旨在让学生了解生命有机体中化学组成有哪些、维持生命活动的化学变化情况及两者相关的协同、拮抗作用,去更为清晰的认识生物化学,分子水平角度的研究可以更深入认识到生物体分子的结构与功能、物质代谢与调控作用,更进一步了解在生命活动中的影响作用3。食品生化课程教学主要包括两大模块:理论教学板块和实验板块。实验板块在生化课程中占有60%的较高比例,因此,生化课程的学习和掌握直接影响临床科研人才的培养,同时对食品专业科研人员也具有重要的影响。生物化学课程是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它涉及的范围广、知识面大,概念抽象难度大、分子结构和代谢途径复杂,且信息量磅礴,工科院校安排的课时量又极其有限、课程进展迅速,被视为一门难教、难学的课程。学生普遍反映生化课的概念多、知识抽象、记忆困难、实验操作困难等。近些年来,教育部了不少关于教改的文件4。文件主要要求各高校要注意教育改革,淘汰没有营养的“水课”、打造吸引本科生并通俗易懂的“金课”。注重学习过程,并加强对学习过程的管理和考核;文件同时再次提出各高校应加快完善“互联网+教育”的深度融合机制,打造网上在线优质课程,并将在线课程纳入个人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积极促进网络资源的共建共享,以弥补传统教育的不足,提高各高校的教育整体水平。另外,还应该鼓励各高校或地方通过与具备资质的企业合作,推动在线资源平台的建设和相关教育软件的开发。可见“互联网+教育”的发展是适应生物化学教学模式改革的新趋势,充分利用互联网于生物化学教改中,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提高生物化学学习的效率。那么互联网的充分合理应用,将在新时代,新背景下的教育改革工作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基于互联网与移动智能终端的生物化学教学模式改革将具有重要的教学意义。2以兴趣教学推进生物化学教学模式改革近年来,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方式及大班授课的形式在生物化学教学中所体现出的问题越发突出,严重影响教学效果,面对传统教学中的教师们难因材施教、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破坏、以及因晦涩难懂的课程内容及单一的考核方式产生的学生对生物化学学习兴趣的丧失等问题,开展适应时代教育需求的教学改革是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兴趣,往往直接或间接决定着教学工作评价的好坏。只有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充分的调动学生对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乐学”兴趣,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才能变被动为主动,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5。但目前,生物化学教学重点问题则是要通过教育改革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消除学习上的抵抗,畏惧的厌学情绪,以兴趣的提升来改善教学效果6。不难发现,在我们的平时生活中,可谓是处处有生化学,且息息相关的两者则愈来愈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若教改方向可以从此出发,水到渠成的把生化与实际生活相关联,保证学习兴趣的长久性,同时达到获得知识与提高思维能力、应用能力双赢的效果。学生及可以学会理论联系实际,有能提高自身利用生物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这便能达到增强学生学习生物化学的信心和动力7。托尔斯泰曾说过“成功的教学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们主动的去了解学习,只有这样,才能更快的接受并吸收新知识,进而转化为一种兴趣和动力8。通过调查,在讲课的过程中学生普遍认为,适当引入有趣的实例和人物传记,更有助于他们对生物化学的理解与记忆,更乐于以这种方式来接受和理解新的难点知识。例如,以诺贝尔奖获得者沃森和克里的人物事迹来引出DNA的双螺旋结构,采用幽默风趣的故事模式自然引入生化知识讲述DNA结构模型是如何发现的,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与牢固掌握。这样既普及了背景知识,剖析了深奥原理,又调节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习兴趣。同时,在生物化学知识点学习过程中,以故事的模式让学生学习且了解杰出科学家的奋斗史,总结他们成功的经验与犯错类型,同时还可以加入现如今科研,社会所必须的成功因素分析来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认识观念,更好的学习与成长9。3以兴趣教学为目的的教育改革成果应用“以兴趣教学”为主旨的生物化学教改被应用到了一次次的教改热潮中,高校教师已经开始注重学生对本门生物化学的兴趣程度,教改的目的已不仅仅是提升教学质量了,更多的是从兴趣出发,积极推动兴趣引导的教学改革、教学质量的提升,提高学生的自身整体与综合素质。对生物化学教学而言,作为入门的第一节课,通常都是将绪论课作为引领学生走进生化课堂的一节课10。绪论课的开展、构建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要学生在完全没有生化基础的情况下,能够清晰直观的去了解本门课程的大致设置和知识体系构建的认知。对于绪论课的改革可谓是生物化学改革中的头牌阵容改革,由于生化课特殊的构建,它需要学生掌握的较多且较复杂的内容。绪论课的成败往往是导致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和恐惧心理的诱导因素,所以在绪论课的教授方面,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要通过打开学生兴趣的目的,帮助学生树立学好生物化学课程,掌握好相关知识的信心。通过打开学生参与进来积极性,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培养自己的生物化学自发学习的能力,并让学生树立一种信念,信任老师,相信自己,只要肯努力、肯下劲,只要有问题不隐藏去尽力学会就没有学不会的知识点,没有解决不了的生物化学难题。在生物化学的教改旅程中,多媒体教学改革的应用可谓是为教改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多媒体教学的模式具有直观、形象、生动等特点,他在向学生展示教学内容的兴趣方面具有很好的积极引导性,尤其是生化原理部分的讲解将更加具体化和形象化。使用多媒体课件、动画视频教学使得多种信息如文字、图像和声音可集于一体,教学内容可以清晰地展示于学生中,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将生动的动画引入教学中,如以卡通视频形式将一些难点知识点形象化,这样将能起到容易理解的作用,但这样仍存在一定的教学缺陷,多媒体仅是在有限的距离与时间处发挥其能动性,在固定时间如课堂,借助电脑,大屏幕等媒介工具,对在课堂的学生起到教导作用,但由于过于限制化的模式,使得其对那些无法参与课堂学习的学生产生效果1。且由于本科生物化学教学中课时量有限,课程编排紧张,生物化学知识点庞大等特点,基于多媒体教学的生物化学教学改革并未能够起到提升培养学生对生化学习能力、学习效率的帮助,教学质量的提示虽有成果,但相对差异性并不显著。新的教改模式还需要进一步的去探索以及提升。在生化教学改革中,年轻血液的加入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年轻的老师在教改中起到了相对重要的作用,他们作为一个生化不断改革、试验期间的过来人,心中有许多的感慨。他们在教授生物化学本门课程时,更能以作为一位学长或学姐过来人的身份去带动和激励学生去探索未知的生化世界,在这种亲切与近距离的同学生的互动和交流中,经常能够结合一些生物学现象和学生们感兴趣的话题来引导学生的好奇心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常一次次与学生的讨论,来带动课程的进行,与知识点的输出。通过抛出社会热点与学生所关心的问题的形式,来带动课程的进行,例如可以抛出男、女生们以及健身人事最关心的问题,到底我们的脂肪是如何“工作的”,什么样的减肥才是健康减肥?那么减肥期间如何吃最好?是不是所有的人都是多吃蛋白质最好?让学生充分意识且认识到生物化学的专业知识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具有共通性,再次引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与热情,做到兴趣引导式教学。再加之,这些年轻的教师皆是刚走出校门不久的高等学历的学生,他们对于生化领域国际最新的研究前沿和新闻报道有着较好的掌握度与理解,可以通过深入剖析这些与大家生活相关的热点新闻与科学前沿动态,来充分展现生物化学的广度与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生化知识的必要性,从方方面面的让学生认识生物化学,了解生物化学,并对其产生浓厚的兴趣,提高其学习的动力与效率,提升教学质量。但是这种形式也同样有他的局限性,这样的教学对教师的综合实力要求很高,教师要有较高的知识储备量与极强沟通、应变能力来处理学生的问题导向。同时缺乏数据化的知识也同样会使得学生因为知识点的离散与系统性不强而产生厌烦心里,丧失学习生物化学的积极性与兴趣。目前,随着现代化新技术的不断出现,生物化学与其他学科的交融性愈来愈广泛,因此在教学任务中需要融合的教学知识点也需要大量增加,这便和有限的课时时间相矛盾,且两者日益明显。由于传统课堂的教学时间、空间有限,新形式的要求很难去完成11。所以,亟待寻找更灵活高效的教学手段予以补充。在近年来的教育教改中,PBL(problem-basedlearning)教学法、“翻转课堂”、“微课”等新型教改模式课堂接踵而来12。旨在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引导的小组讨论式教学的PBL教学法,虽可以通过生活中相关生化问题作为基础,以实际生活的案例、实践经验相结合,利用教师的辅助教学,来培养学生在遇见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以及通过团队间自主学习的方式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创建其团队合作精神的优点13,但是其在以往实施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需要大量课时量、需要配备大量的生物化学教学资源设施等方面的缺陷。同样的,“微课”与“翻转课堂”这样的教改虽然起到了一些有效的启发作用,能加大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等特点14,但这样的创新,在改革实施中同样存在一些漏洞与缺陷,如不具备及时反馈,教师难在短时间内,及时了解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等问题。4移动互联网对兴趣教学的影响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互联网技术日渐更新,网络教育新形态的出现是必然的,将传统课堂与网络教学结合,实现课程教学中的优势互补,也是教育信息化趋势所需。移动互联网平台端教学模式能更大限度地传播知识,真正实现随时随地的学习,已成为现代教育发展的重要突破口。近年来,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移动电子终端设备的广泛应用以及智能手机的普及使校园内出现了一种新的学习模式移动学习,即指利用无线移动通信网络技术及无线移动通信设备获取教育资源、信息及服务的一种新型学习形式,这种学习方式有助于学生有效利用碎片化时间,随时随地进行学习,且硬件限制,进入障碍低,能够及时方便的进行交互,此外其娱乐性,灵活性,实效性是培养学生兴趣,改变学习沉闷基调,吸引学生自主学习的关键15。目前的移动学习多依托于移动网络APP学习软件及网站16。移动网络教学的实现与智能手机以及网络的普及密不可分。此外,现如今各种社交软件也提升了信息的传播速度,间接的为提高教学平台活跃度奠定了基础。例如,前期网站使用率较低时,我们可以分享一些总结性表格、思维导图,兴趣测试,从而引起学生的讨论与转发,教学平台上的优质资源得以扩散,引起更多学生的关注,有助于提升网站的点击率。在这个“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极大推动着教育模式的转变及教学方法的改进,网络教学模式以其独特的优势为教育教学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可以预测的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教学资源会更加丰富,优异的网络教学平台势必如雨后春笋,推动着教育与信息化的完美融合。“互联网+教育”将带给我们更加智能化、公平化、泛在化的教与学。然而,由于目前的教育环境的限制,广大师生的接受程度不一,及医学生物化学课程“三难”的特点,若将传统课堂教学完全由网络信息化教学替代,教学效果不会尽如人意,而利用现有资源与传统教学结合,开展线上与线下混合式教学则更能适宜现今的教学环境。因此,构建基于信息化教学及网络教学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对课程改革具有重要意义。5结语在5G时代到来之际,移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网络平台技术的应用,加速了社会信息化的进程,使各个行业的信息化步伐加快,整体信息化程度加深,这也推进了学习模式的多元化发展,使信息技术在教学工作中产生愈加明显的革命性,同时也给教育工作者提供了挑战和机遇。教育部和国务院以此为基础,提出将信息化技术引入教育教学活动的新方法,以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推动教育现代化,促进两者的融合,让信息技术在实践中得到更加深入的发展,令数据服务更加精准;使教学在信息化时代中变得更加灵活,使学习方式变得更加多彩个性,从而实现真正的教育信息化目标。因此,当前情况下,如何使信息技术更好地扎根于课程教学,使其完美结合已经成为高等教育教学研究者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第 11 页 共 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