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2022年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三册教材知识点整理 .pdf

    • 资源ID:12600114       资源大小:316.59KB        全文页数:20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4.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2年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三册教材知识点整理 .pdf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三册教材知识点整理一、长度单位例 1 内容:统一长度单位分析:( 1)重点是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了解知识的来源。(2)从量化的角度测量物体的长度:选一个物品作测量标准,了解所测物体有多少个测量标准那么长。(3)通过两方面体现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用不同的测量标准测量同一长度,得到的测量标准数不同。 用不同的测量标准测量不同长度,得到的测量标准数可能相同。得出结论: 用同一测量标准度量同一长度,得到的测量标准数量相同, 用同一测量标准度量不同长度,得到的测量标准数不同。所以,在测量、比较长度时,必须使用同一测量标准。(4)教材中使用了很多测量标准,最后统一到1 厘米见方的正方体,一是学生的学具里都有 1 厘米见方的正方体, 二是为了后面引出1 厘米的概念。在实际生活中,根据测量、比较的需要,可以选用不同的测量标准。不同的国家选用的测量标准也经常是不同的。例 2 内容:通过量纸条的长度,教学用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分析:量的方法:量时,要把尺的“0”刻度对准纸条的左端,在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几,这纸条的长度就是几厘米。例 3 内容:米和厘米的关系分析:( 1)通过用不同的工具量1 米长的绳子,让学生通过活动,自己去发现米和厘米的关系。(2)教材上开始出现卷尺、皮尺(做一做),让学生认识更多的测量工具,并理解根据不同的测量需要可以选用不同的测量工具。例 4 内容:画一条 3 厘米长的线段分析:学生学会画线段的方法。画线段时,要注意从尺的“0”刻度开始画起,是几厘米长的线段就画到尺子几厘米的地方。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两位数加两位数例 1 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1 页,共 20 页 - - - - - - - - - - 内容:不进位加分析:( 1)两位数加整十数,一年级下册已经学过,这儿的重点是通过口算引出笔算。(2)从主题图中抽取出其中两个班,自然地引出计算问题。(3)体现算法多样化:小女孩用口算解决问题。小精灵提出还可以用笔算。(4)列竖式时,借助小棒帮助学生理解算理,使学生学会竖式中的对位。(5)计算时,把分步演算的过程放在虚框里,展示整个动态的计算过程。(6)最后通过讨论,让学生说一说列竖式计算时应注意什么。例 2 分析:( 1)一般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2)编排与例 1 一致。(3)小精灵的问题“你是从哪位加起的?还可以怎样加?”就是鼓励学生采取多种计算策略,可以从个位加起,也可以从十位加起。例 3 内容:进位加分析:( 1)整个编排方式与前面一致。(2)教学时重点是要结合小棒操作,帮助学生理解如何进位,以及十位如何相加。(3)使学生体会在进位加法中从个位加起的必要性。笔算加法法则的总结:不再给出现成的结论,而是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讨论交流,自行总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2、两位数减两位数例 1 内容:不退位减分析:( 1)小精灵提出问题,两学生从统计表中找出解决问题的信息。(2)多种算法:口算(在这儿还不是统一要求),笔算,“还可以怎样算”提示学生发现更多的算法。(3)列竖式时,借助形象数位表,与竖式相对应。因为不退位,学生观察直观图就可以理解。(4)编排与不进位加一致。例 2 内容:退位减分析:( 1)借助小棒操作,用表格形式把小棒操作的每一个步骤与竖式计算的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2 页,共 20 页 - - - - - - - - - - 每一步对应起来,使学生获得退位计算的形象支持。(2)重点是掌握如何退位,退位过程中十位数与个位数怎样变化。(3)提出问题:从十位减起方便吗?使学生认识到在进位加、退位减中从个位加减比较方便。例 3 内容:被减数个位是0 的退位减分析:( 1)脱离形象支持,抽象程度更高。(2)重点让学生运用迁移、类推掌握个位要算几减几。笔算减法的法则总结:与加法一致,也是让学生自主探索,进行归纳。例 4 内容:解决问题分析:( 1)“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问题,与“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问题一样,都是具有特殊数量关系的问题,专门安排例题。(2)教材设计了一个全校卫生评比的情景,给出了部分年级在卫生评比中所得红旗的情况, 但每个班所得红旗数没有出全,下面一部分被树挡住了, 只能通过一一对应看出各列之间的相差数,其他的信息通过学生的对话给出。(3)教材利用两名学生的对话,自然引出“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问题。在这儿,二( 2)班的红旗数量不能直观数出,必须根据两个数的关系,通过分析数量关系求出。(4)最后教材通过小精灵提出“你能说出别的班得多少面红旗吗?”让学生利用图中的信息提出其他问题并解决。教材体现了资源的丰富性, 教学时要注意挖掘情景图中的丰富资源。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例 1 内容:连加分析:用统计表呈现数据,直接提出问题,引出算式。先按照运算顺序,分步列两个竖式计算。然后说明为了写起来简便,可以把竖式连写。例 2 内容:连减分析:通过对话给出信息,提出问题,引出算式。在教学连减时, 体现了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的思想。既可以用连续减去两个减数,也可以先计算一共运走多少个。例 3 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3 页,共 20 页 - - - - - - - - - - 内容:加减混合分析:通过上下车的实际情景引出计算问题。这类加减混合式题是在连加、连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由于运算顺序与连加、 连减相同, 所以教材要求学生通过类推来掌握。例 4 内容:加减法估算分析:( 1)利用生活中常见的买东西这样一个估算情境说明估算的必要性,使学生理解用估算还是精确计算是根据计算的精确度需要而定的。(2)在进行估算时,其策略是可以多样化的。(例如,可以两步都用估算;也可一步用估算,一步用精确计算。)(3)重要的不是估算结果与精确结果相差多少,而是要让学生解释估算的过程。三、角的初步认识例 1 内容:认识角分析: (1)从剪刀、吸管、水龙头等实物中抽象出角的一般模型,包括锐角、钝角、直角,体现了从直观到抽象的过程。(2)直接用图形描述角的概念,并在图上标出顶点和边(类似于线段概念的引出),使学生通过直观、形象的观察初步感知什么是角以及角有什么特征。(3)通过操作活动进一步认识角。通过制作活动角、 用纸折出大小不同的角, 使学生再一次感受角的顶点和边的特征,并直观地认识到角是有大小的。例 2 内容:画角分析:教材中给出的是一种最基本的画角方法(其中一条边是水平的),实际教学中,学生画的时候,可以比较开放,并不要求其中一条边是水平的。例 3 内容:认识直角分析:与角的认识一致,也是从国旗、椅子等实物抽象出直角的一般模型,再用纸折出一个直角来。要让学生理解直角是一种特殊的角。例 4 内容: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分析:( 1)教材上利用学生手头最容易找到的直角、锐角、钝角(书本、红领巾)让学生用三角板比较, 要让学生自己说说应该怎样比较 (顶点和一条边重合,看另一条边)。这也是为以后正式学习锐角和钝角做准备的。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4 页,共 20 页 - - - - - - - - - - (2)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再找一些东西来判断一下。画直角教材上给出画的过程。学生画直角的两条边不一定是水平的和竖直的。四、表内乘法(一)1、乘法的初步认识例 1 内容:引出乘法算式分析:( 1)由学生用小棒摆图形的活动情景图引入,让学生说一说每个小朋友摆出了什么图形,每个图形用了多少根小棒,引导学生列出加法算式。(2)让学生把加数都相同的加法算式单独列在黑板上,并重点看其中一个算式。教材直接说明像这样的加法,可以用乘法表示。然后让学生观察有几个3,实现从加法到乘法的转换 (因为做加法时, 对有几个相同加数并不关心,而列乘法算式时,这是一个必要条件)。然后直接给出两种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认识乘号。 使学生通过看乘法算式, 初步体会乘法的意义(几个几相加可以用乘法表示) ,知道乘号两边的数在加法算式中分别表示什么。(3)最后让学生模仿着列出其他两个乘法算式,重点是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4)乘法算式中的得数都是由加法得来。(例2、3 同样)由上,引入乘法的过程:一般加法算式特殊加法算式乘法算式。例 2 内容:乘法算式各部分名称分析:实物图、加法算式、乘法算式对照出现,帮助学生认识乘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进一步理解两个因数在加法算式中分别表示什么,体会乘法的意义。例 3 内容:感知乘法算式是相同数相加的简便算法。分析: 通过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的比较,使学生体会用乘法计算的简便。在这儿只出现一个乘法算式, 使学生知道用乘法算式表示时, 可以任意使用其中的一个。226 的乘法口诀例 1 内容:5 的乘法口诀分析:(1)通过摆小棒的操作活动,并问学生是怎么数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的,突出五个五个数的方法, 由于学生有一五一十数的经验,容易理解乘法口诀的归纳规律。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5 页,共 20 页 - - - - - - - - - - (2)结合数小棒,出现连续加5,进一步抽象化。通过乘法的含义,为下面乘法算式的积提供答案。(3)前两个乘法口诀教材直接给出,让学生通过观察这两个口诀与前两个乘法算式的关系, 总结归纳乘法口诀的规律, 通过讨论交流, 自己探索出编乘法口诀的方法,并编出剩下的口诀。例 2 例 3 内容: 2 、3 的乘法口诀分析:(1)由于 2、3 的乘法口诀比较简单,教材没有让学生进行操作,也没有把连续加和乘法对照出现, 而是通过观察形象的情景图, 直接写出乘法算式和口诀。(2)在设计情境时,两题的情境是连续的,使学生感受到在一个连续的故事情境中学习知识。(教师可以用讲故事的形式进行教学。)例 4 内容: 4 的乘法口诀分析:编排方式与 5 的口诀一致。 学生已经有了编口诀的经验,在这儿可以更放手地让学生自己编。 有助于学生理解记忆口诀, 将有效地突破 4 的乘法口诀这个教学难点。例 5 内容:乘加、乘减分析:( 1)目的:一是为了使学生在忘记口诀时,通过联想相邻口诀来计算得数,如 44 可以通过 43+4得到;二是增加一些练习的形式, 以免学生觉得枯燥。(2)通过狗熊掰棒子这样一个富有童话气息的情境引出计算问题,学生会觉得有兴趣。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自己讲述故事的情景。(3)计算时,教材重点体现算法多样化:连加、乘加、乘减。引导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发现解决这个问题有多种方法,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体会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的思想。(4)计算顺序在这儿不用提到,只要让学生按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即可。例 6 内容:用乘法解决问题分析:通过生动有趣的动画情境,引出数学问题。让学生根据问题去寻找信息,再根据乘法的含义列式计算,培养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加以应用的意识和能力。例 7 内容: 6 的乘法口诀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6 页,共 20 页 - - - - - - - - - - 分析:( 1)编排方式与前面基本一致,情景图可以让学生直接观察,也可以用学具把鱼一条一条摆出来。摆一条,完成一个口诀。(2)用列表的方式代替连加的形式,渗透函数思想,使学生直接看到积与其中一个因数的关系 (在此之前, 相同加数的个数是需要数出来的,不能直接看到) ,便于编制口诀。(3)所有算式的积和口诀都要学生填出来。教学时,可以完全让学生通过迁移类推完成任务。五、观察物体例 1 内容: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分析: (1)这里的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是以后学习“三视图”和投影几何的雏形,在这里只是观察形象实物图, 让学生判断的观察到的物体也是以立体形式出现的,比较简单。 以后还将学习从不同位置观察几何图形,让学生判断的是平面的“投影”。(2)本例通过让学生判断下方的三幅恐龙玩具图分别是谁看到的,重点是让学生认识到, 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物体,观察到的物体形状是不同的, 并通过观察和空间想像判断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形状,向学生渗透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可以借助照相这个学生熟悉的生活例子来帮助学生理解。)(4)教学时,要让学生实际观察一下,借助直观形象发展空间观念和空间想像能力。例 2 内容:轴对称分析:通过蜻蜓、树叶、蝴蝶、脸谱等实物图形引出对称的概念,让学生初步认识对称物体的特点,并感受对称物体因其匀称、均衡而给人的美感。(为了不使学生在理解上造成困难, 我们在这儿不出现 “轴对称” 的概念,只说“对称” 。)提供了一个剪衣服的活动过程, 并让学生仿照着随便剪一剪。 不同学生剪出了不同形状,通过交流、比较,发现剪的过程中的一致性:把长方形纸从中间对折,两边就完全重合了。从而利用“折痕”自然地引出“对称轴”的概念。例 3 内容:镜面对称分析:( 1)镜面对称就是相对于一个平面形成的对称。(2)教材结合生活实际提供了两个镜面对称的情境。其中湖面是以水平面为对称面,照镜子是以竖直平面为对称面。学生都有这方面的生活经验,易于理解。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7 页,共 20 页 - - - - - - - - - - (3)重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直观图,再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直观分析对称的两边图形有什么关系。六、表内乘法(二)例 1 内容: 7 的乘法口诀分析:例 1 的编排思路与前面 6 的乘法口诀相同。 只是右边乘法算式中第二个因数要求学生填出来。例 2 内容:一个数的几倍分析:通过学生的操作使学生看到“1 个 4 根”“ 2 个 4 根”“ 3 个 4 根”的关系。教材直接用描述性语言说明 “倍”的概念: “3 个 4 根也可以说成 4 的 3 倍”。例 3 内容: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分析:让学生摆出 2 个圆片的 4 倍,通过操作,使学生建立起“ 2 的 4 倍”与“4个 2”关系的表象,转化为已学的知识,用乘法解决。例 4 内容: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分析: (1) 脱离实物操作,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中的对话帮助学生理解题意。(2)借助线段图表示图意,帮助学生理解“7 的 2 倍”,线段图本身也有一个逐步抽象的过程, 扫地学生的线段图与7 个人的形象图相结合, 说明这一段线段表示 7 个人,擦桌椅学生的线段图就脱离了形象支持。(3)计算时,教材用两种方法解决“2 个 7”,学生还可以用其他方法计算,如加法。例 5 内容: 8 的乘法口诀分析: (1)由原来 7 的口诀操作出连加结果,提高为由学生独立观察、分析得出连加结果。(2)连加的结果由7 的口诀中用表格累计,变化为数形结合,由数轴上的点来呈现连加结果。(3)加大学生独立学习的空间,基本内容留给学生完成。例 6 内容: 9 的乘法口诀分析:例 6 的编排与例 5 一致。但 9 的乘法口诀有特殊的规律, 要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发现这些规律(十位数逐次减1,个位数逐次加1,十位数和个位数相加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8 页,共 20 页 - - - - - - - - - - 得 9)。七、统计例 1 内容:统计表和以1 当 2 的条形统计图。分析:( 1)是在前面学习简单的统计知识的基础上,通过统计全班同学喜欢的动物卡片的数量, 使学生体验随机出现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的过程和方法,掌握随机出现的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方法, 认识 1格表示 2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根据统计图表回答简单的问题。(2)学生在一年级下册已经学习了用圆圈、划勾、写正字等方式来记录数据,在平时生活中,使用画“正”字是一种快捷又方便的记录方法,所以,教材突出了这种记录方法,黑板上给出了同学们用画“正”字的记录方式进行统计,使学生体验这种记录方式的好处,也为以后学习以1 当 5 的统计图做准备。(3)给出了 1 格表示 2 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 横轴上标明了所统计事物的名称、纵轴上标明了数据和单位名称等,各种动物卡片数量的关系一目了然。(4)统计图左边的统计表是空白的,要求学生通过数方格或直接看统计图中每一条所对的数据来确定每种动物卡片的数量,如果学生用的是数方格的方法, 教师要提醒学生看清每一格代表几。(5)下方是让学生根据统计图表进行分析,学生还可以提出更多的问题。在比较喜欢两种小动物人数的多少时,可以通过数方格或计算来进行比较,如要求喜欢小白兔和比喜欢小乌龟的多多少人,可以先数出统计图中两种小动物相差5格,再乘 2,所以是 10 人,也可以用统计表中的数据166,得 10 人。八、数学广角例 1 内容:排列组合分析:( 1)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需要用排列组合来解决的知识。如体育中足球、乒乓球的比赛场次, 密码箱中密码的排列数, 电话机容量超过多少电话号码就要升位等等。 排列组合思想是学习概率的基础,也可以讲得很难很深, 但这儿只是通过活动,让学生简单地了解一下就可以了,至于排列组合中的乘法原理、加法原理、公式等都不要求学生掌握。(2)2 张卡片的排列顺序不同,就表示不同的两位数。给出了一幅学生用数字卡片摆两位数的情境图, 学生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先用 2 张卡片摆, 学生通过操作感受摆的方法以后, 再用 3张卡片摆; 然后小组交流摆卡片的体会:怎样摆才能保证不重复不遗漏。例 2 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9 页,共 20 页 - - - - - - - - - - 内容:推理分析:( 1)最简单的推理知识,让学生根据已知条件通过活动判断出结论。(2)给出了两个活动:第一个活动猜拿的是什么书,第二个活动猜拿的是什么花。通过这两个活动使学生感受简单推理的过程,初步获得一些简单推理的经验。例 3 内容:推理是在例 2 的基础上加了一个条件,难度稍有增加。实际上例3 可以转化为例2的形式。小红拿的是语文书, 说明小丽和小刚拿的是数学和社会书,再根据条件判断,与例 2 就非常类似了。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四册教材知识点整理一、解决问题例 1 内容:用加、减法两步运算解决问题分析:( 1)由看木偶戏引出,通过人数的变动,教学用加、减法两步运算解决问题。(2)给出了学生三种不同的解法。例 2 内容:教学使用小括号分析:( 1)是一个买面包的热闹场面,通过对话给出信息和所求问题。(2)呈现几种不同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由此引出小括号。例 3 内容:教学用乘法和加法两步运算解决问题分析:( 1)以玩跷跷板活动为实际背景,教学用乘加两步运算解决问题。(2)教材提出“还可以怎样算?”让学生知道可以用多种方法解决同一问题。二、表内除法(一)1、除法的初步认识例 1 内容:引出“平均分”(1)由学生分糖和橘子的情景图引入,让学生说一说糖和橘子是怎么分的,糖每份几块,橘子每份是同样多吗,引导学生说出应该每份分得同样多。(2)看一看主题图中其他两种食品是怎样分的。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10 页,共 20 页 - - - - - - - - - - 例 2 内容:探讨“平均分”的方法分析:( 1)由主题图分橘子引出:把15 个橘子平均分成 5 份,怎样分?(2)探讨分的方法:可能有的每次每盘放1 个,有的每次每盘放2 个,也可能两种方法同时并用, 教材提出“还可以怎样分?” 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分。但可以问一问哪种分法比较快。(3)通过操作、交流进一步体会:无论怎样分,只要分的结果是每份同样多,都是平均分例 3 内容:用“平均分”解决实际问题分析:( 1)呈现了一幅学生准备租船的情境,要算租几条船,要用平均分来解决。(2)可用直观方法,每4 人站在一起,数有几个4。这里不要求列算式。(3)学完除法后,可回头来列式解答。例 4 内容:教学除法的含义分析:通过熊猫把12 个竹笋平均分成 4 份,每份 3 个,说明除法的含义(平均分的结果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 ,由此引出除法算式的读、写。例 5 内容:教学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分析:通过熊猫每 4 个一盘地分 20 个竹笋,分了 5 盘。使学生看到分的结果仍然是每份同样多, 也是平均分, 仍然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 由此介绍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2、用 26 的乘法口诀求商。例 1 内容:被除数不超过12,探讨求商的方法。分析:( 1)除法的结果,前面学生已学会通过分、连线等直观方法得出,这儿的重点是探讨求商的方法。(2)从猴妈妈分桃,引出两个除法计算问题。(3)第(1)题:多种算法:连减(算剩下的)、乘法口诀(算分掉的),小精灵用口诀求商。(4)提出:你喜欢哪种方法。让学生通过探索和交流不同算法,体会到“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比较快。(5)第( 2)题,鼓励学生用乘法口诀求商,但允许学生用不同的算法。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11 页,共 20 页 - - - - - - - - - - 例 2 内容:被除数不超过36,教学用乘法口诀求商。分析: (1)呈现学生植树情境, 用乘法算出一共栽了多少棵树 (一个乘法算式) 。(2)结合情境和乘法算出的结果,提出用除法计算的问题, 列出两个除法算式,对照乘法算式,想口诀求商。(3)“你是怎样算的?”组织学生交流,加深对用乘法口诀求商思路的理解。例 3 内容:教学用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分析:( 1)呈现 15 个小朋友做游戏的情境图(3 组,每组 5 人),由小精灵聪聪和明明分别提出两个用除法计算的问题,引导学生根据除法的含义列式解答。(2)紧扣题意说明单位名称的写法。(3)“如果又来了 3 人,每组平均应用几人?”鼓励学生独立解答,对不同的方法给予肯定。直接把又来的 3 人,每组分 1 人,得到每组平均6 人。列除法算式计算: 183=6。例 4 内容:教学用除乘两步运算解决实际问题分析:( 1)设计了儿童商店购物的情境,通过对话呈现了需用除法和乘法两步运算解决的问题,使学生感受到这种问题在日常生活中确实存在。(2)通过小精灵明明和聪聪的对话揭示解决问题的步骤。教学时,可让学生讨论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3)充分利用教材资源,让学生仿照教材,看图提出类似的问题,并加以解答。三、图形与变换内容: 锐角和钝角分析:( 1)呈现上海杨浦大桥的情境图,图上有直角,也有锐角和钝角。(2)从图上抽取三个角的局部进行放大,使学生清晰地看到我们所要观察的角。通过用三角板上的直角进行比较,看到这三个角的大小不同。(3)从实物图中抽象出角的图形,给出各种角的名称,并提供判断的标准。这种从具体到抽象的编排顺序,符合儿童认识数学概念的规律。例 1 内容:平移分析:( 1)引入平移现象教材从生活中的实例引入平移现象:建筑工地上的升降机的移动、 观光缆车和推拉窗的移动。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12 页,共 20 页 - - - - - - - - - - 还让学生想一想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平移现象,把数学和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利用教具或课件把平移的过程动态展示出来,还可以让学生表演帮助理解平移。学生在描述平移时,可能说得不够准确,教师要注意及时点拨、引导。关键是把握住物体作平移运动时,本身的方向不改变。学生说出大致的意思就可以了。(2)在方格纸上平移通过在方格纸上按不同的方向平移小房子,了解平移的两个参量:移动的方向、移动的距离。 以向上平移 5 格、向右平移 7 格示例,了解向哪个方向平移多少格的意思,其他两种情形让学生填完整。学生很容易对移动几格造成错觉, 会错误地把移动 7 格理解成两个房子中间的空格是 7 格,教学中可以通过用学具展示平移过程加以引导。还可以利用这个图进行进一步的巩固练习,如提问:最右边的房子向哪个方向移动多少格就回到原来的位置了?例 2 内容:旋转,编排思路与平移基本一致。分析:( 1)通过生活中旋转的实例使学生初步感知旋转现象,并让学生说出生活中的旋转现象。(2)教学时,只要学生举出的例子大致符合旋转的概念就可以了。关键是把握住物体旋转时,是围绕一个点或一个轴作圆周运动。四、表内除法(二)”例 1 内容:用 7、8、9 的乘法口诀求商分析:(1)依次由其中的两个问题,引出除法算式568、567。(2)引导学生探索 568 的解法, 567 由学生独立计算。例 2 内容:解决问题分析:通过操作使学生看到“10 根(2 个 5 根)与 5 根” “15根(3 个 5 根)与5 根”的倍数关系,引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问题和分析方法。使学生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实际上就是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另一个数。例 3 内容:解决问题分析:( 1)脱离实物操作,利用文艺演出的情境,通过对话和舞台上清晰可见的跳舞人数,给出问题全貌:“唱歌的有35 人,跳舞的有 7 人,唱歌的人数是的几倍?”。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13 页,共 20 页 - - - - - - - - - - (2)根据“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解决“唱歌的人数是跳舞的几倍”。例 4 内容:用乘、除两步运算解决问题分析:( 1)以一群学生在公园里,先划船、再坐碰碰车为背景,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并解决游玩中的数学问题。(2)有序出示两幅图表示上面情景,第一幅图隐含的问题是第二幅图所需的信息。(3)两幅图有序出示,直观地为学生解决问题提供了有序思路。(4) 自主探索,展示学生两种解法: 分步、列综合算式。通过“你是怎样想的?”允许学生用不同的解法。五、万以内数的认识例 1 内容:认识计数单位千分析:( 1)通过数方木块,认识计数单位“千”。(2)“怎样数更大的数?”启发学生:一百一百地数。(3)“关于数数,你们有什么新发现?”引导学生总结出:数更大的数,可以一百一百地数例 2 内容:教学 1000 以内数的读、写分析: (1) 写出计数器的数,再读出来,并说出各个数的组成。(2) 教学 304、580 时,提醒学生看哪位上没有珠子,该怎样读写。例 3 内容:教学比较 1000 以内数的大小分析: (1) 借助计数器,直观比较,可以从不同数位上的数表示不同的意义去比较。(2) 分两种情况:位数不同的数比较大小,位数相同的数比较大小。(3) 不给学生概括比较数的大小的抽象法则。例 4 内容:认识计数单位“万”分析( 1)借助方木块和计数器一千一千地数,数到一万。(2)可以先用方木块数,再在计数器上数;也可配合着数:每用方木块数一千,就在计数器上拨上一千。(3)提供创设更多的现实情境,让学生感受10000 的大小。如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14 页,共 20 页 - - - - - - - - - - 课前可让学生数出10000 粒粮食,课堂上交流是怎样数的, 并感受 10000粒粮食有多少。再让学生交流生活中遇到过的万以内数的情境。例 5 内容:教学万以内数的读、写分析:( 1)用方木块表示数,让学生在计数器上表示出来,然后读、写,并说出数的组成。(2)明确数位顺序,让学生制作数位顺序表。例 6 内容:教学中间、末尾有0 的数的读、写分析:( 1)同 1000 以内数一样(例 2),借助计数器教学读写。(2)总结万以内数的读写法,教学时可通过读写具体的数,进行总结。例 7 内容:教学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分析:(1)有两种情况:位数不同的数比较大小(借助两种家用电器的价钱);位数相同的数比较大小(直接出数比较)。(2)加强对容易出现错误的情况的指导,如 2859 和 2895,3010 和 3100 的大小比较等。(3)可多提供有现实意义的材料让学生比较,让学生感受数学的价值。例 8 内容:教学近似数分析:( 1)不出近似数的概念,而是通过两个情境,对比育英小学和新长镇的准确人数和近似人数,让学生理解近似数的含义。(2)列举生活中碰到的近似数,体会近似数的用途。(3)一个数的近似数不是唯一的,只要接近都可以称作近似数。例 9 内容:教学整千数的加、减法分析:( 1)通过计算老爷爷家新添的两件家用电器一共花多少钱,教学加法,通过计算冰箱比彩电贵多少钱,教学减法。(2)鼓励学生探讨算法,但应通过交流优化算法。例 10 内容:教学整十数、整百数加法和相应的减法分析:加减法对照编排,引导学生归结为20 以内的加减法进行计算。六、克和千克1主题图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15 页,共 20 页 - - - - - - - - - - 教材第 85 页是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引出质量单位的。教学时,教师可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让学生说一说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地方用到“克”和“千克”,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克和千克的认识。认识质量单位, 不仅要让学生知道质量单位的名称和单位之间的进率,更重要地是了解每一个单位的实际有多重,能够在实际中应用。 为了做到这一点, 教学时应注意让学生通过掂一掂、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了解1 克、1 千克大约有多重,从而初步建立起1 克和 1 千克的观念。3认识常见的秤。教材第 86 页介绍了一些常用的秤。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准备一些常用的秤,如天平、盘秤、电子秤、弹簧秤等,使学生了解在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秤可以帮助我们知道物品的轻重。 可以先让学生说一说, 在日常生活中在什么地方见到过这些秤,使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再让学生认识这些工具, 练习读取秤上的数值。 但应注意不要要求过高, 只要学生能读出整十、 整百克和整千克就可以了。4解决问题。教材第 87 页选择学生身边的事物,让学生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教学时,教师可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设计生动有趣的数学教学活动。如让学生调查家里买的苹果和鸡蛋的质量和数量, 并推算一下大约多少个苹果重1 千克,大约多少个鸡蛋重 1 千克。还可以让学生根据教材中所给的素材提出一些计算的问题。使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加深对克和千克的理解。5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在学生建立 1 克和 1 千克的观念后,教师应给学生们提供先估测再实测的练习。如在教学教材第 87 页“做一做”中第2 题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小组活动。在小组内活动时,依次出示大家带来的物品,让每个学生都先估一估,记录下来,再选择合适的秤称一称, 比较估测与实际测量所得结果的差别,从而不断修正自己的估测策略。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例 1 内容: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分析: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其情境图是主题图的继续:二(1)班、二(2)班两个班正在上船, 老师在问“二 (1)班、二(2)班能坐下吗?”小精灵也在问:“二(3)、二(4)班合乘能坐下吗?”教材从解决老师和小精灵的问题入手引出两位数的不进位加( 23+31)和进位加( 32+39),并通过对话形式给出了两个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16 页,共 20 页 - - - - - - - - - - 学生的不同口算思路, 鼓励学生通过讨论、 交流探索两位数加法的口算方法。之后,让学生解答自己对主题图提出的问题,并交流计算结果以及思路。例 2 内容: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分析:教学两位数减两位数,其情境是例1 的发展:二( 1)班、二( 2)班全坐下后,船上还剩一些位置,教师问:“还能上几人?”之后小精灵问:“二(3)班上一些人后,还剩多少人?”由此引出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和退位减,并呈现了学生几种不同的解题思路(包括在脑中想竖式计算) ,鼓励学生大胆探索。由于两位数加、减算理基本相同,通过例1,学生已了解了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思路, 这里可以放手让学生探索解题思路,对于不同的方法, 教师要给予鼓励。例 3 内容:笔算几百几十加几百几十分析:教学几百几十加几百几十,教材以上面的情境图为实际背景,从“500个送一次,现在够吗”引出解决“第一周、第二周共收集了多少个”的问题,列出算式 180+340。教材以对话的形式,呈现了以两位数加为基础的几百几十加的口算、笔算方法,并以一个学生的疑问:“为什么百位上不是4?”引起对笔算中应注意的问题的思考。例 4 内容:笔算几百几十减几百几十分析:教学几百几十减几百几十, 教材仍然以例 3 上面的情境图为计算的实际背景,从解决“第二周比第一周多多少个”的问题,引出340180。计算方法探索的过程教材采取了与例3 相同的方式, 仍然呈现了口算和笔算的两种方法,同时以启发性的问题提醒学生笔算减法中应注意的问题例 5 内容:估算分析:教学估算,仍然以收集矿泉水瓶为现实背景。教材给出一个表,表中呈现了学生四周收集的矿泉水瓶的数量,通过小精灵明明提出的问题:“第三、四周大约收集了多少个?”引出估算,让学生探索解答方法, 同时解决“大约再收集多少个,又可以再送一次”(500 个可以送一次)。教材给出了两对学生的不同解答策略。最后,教材还提出“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提示教师教学时充分利用教材资源, 让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进行解答,培养合理运用估算策略的意识和能力。八、统计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17 页,共 20 页 - - - - - - - - - - 例 1 内容:简单的复式统计表分析:( 1)是在前面学习单式统计表的基础上,设计了测量体重的情境,通过统计全班同学一年级和二年级时的体重,先分别用单式统计表表示, 再引出复式统计表。(2)由于学生已经学过单式统计表,复式统计表的填写可让学生自主探索后合作交流,最后全班进行讨论达成共识, 明确单式统计表和复式统计表的联系和区别。(3)根据统计表回答问题,可让学生独立思考,尤其是第3 问,要让学生多发表想法,对体重过轻或过重的同学提出合理的建议,体会统计的意义和作用。例 2 内容:条形统计图 (1 格表示 5 个单位 ) 分析:(1)是在前面学习简单的统计图的基础上,通过统计某路口20 分钟过往车辆的数量, 使学生体验随机出现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动态的统计过程,认识 1 格表示 5 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根据统计图表回答简单的问题。(2)在 1 格表示 2 个单位的基础上,体会1 格表示 5 个单位的必要性。(3)没有条件进行现场统计的学校,可通过放录像或做游戏的形式进行统计,统计时注意用画正字记录, 便于用 1 格表示 5 个单位。学生可在教师引导下独立完成统计图, 如果统计中出现不是整5 的数据,可在条形图上方把数据标明,条形图位置要基本准确。(4)回答问题,先独立思考,再进行全班交流,第3 小题要让学生多发表想法。九、找规律例

    注意事项

    本文(2022年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三册教材知识点整理 .pdf)为本站会员(Che****ry)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