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找规律》教学实录与评析 .pdf
-
资源ID:12617531
资源大小:230.73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2年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找规律》教学实录与评析 .pdf
“找规律”教学实录与评析教学内容: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数学第七册P48-49页。教材分析:新课程十分重视培养学生找规律的能力,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 在“数与代数”领域里设计了“探索规律”的培养目标,并作为重要的数学学习内容。苏教版从本册开始编排“找规律”,本单元教学间隔现象的规律。这节课首先让学生在有趣的童话情境中分别观察、分析晾晒的手帕块数和所用夹子个数、兔子只数和蘑菇个数、 篱笆的块数和所用木桩的根数之间的关系,发现其中存在的数学规律。“试一试”让学生操作学具表示上述相关的现象,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其中的规律,并对不同现象中的规律进行沟通, 帮助学生体会相应的数学模型。“想想做做” 让学生在直接运用规律回答有关问题的过程中,巩固和深化认识。学情分析:间隔现象在生活中普遍存在,要素不多,规律比较浅显,适宜四年级学生探究。间隔现象的认识基础是“一一对应”,学生已具备。从学生的思维特点看,四年级学生仍以形象思维为主, 但抽象思维也有初步发展, 具备了一定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归类梳理的数学活动经验。因此要引导学生在观察、思考问题过程中,逐步发现隐含于不同的情形中的规律,经历抽取出数学模型的过程。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探索日常生活中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之间的关系,以及类似现象中简单的数学规律的过程,初步体会和认识这种关系和其中的简单规律。并能用这一规律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生活中的问题。2、通过观察、猜测、操作、验证以及与他人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周围事物、 用数学的观点分析日常生活中各种现象的意识和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好奇心,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教学重点: 经历间隔现象中简单规律的探索过程。教学难点: 规律的应用及不同规律的联系和区别。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一些相同的圆片和小棒。教学过程: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1 页,共 9 页 - - - - - - - - - - 一、呈现例题,探索规律1、出示主题图。师:这幅主题图里有三个小图: 第一幅是夹子与手帕, 第二幅是兔子与蘑菇,第三幅是木桩与篱笆。我们能不能从这三幅图中发现什么?2、放大夹子与手帕图,你发现了什么?生:夹子和手帕排成一排。师:说具体一些。生:第一个是夹子,然后是手帕;接下来又是夹子、手帕;最后一个是夹子。师:你是具体描述,能简单一些吗?生:夹子与手帕按照夹子在前、手帕在后的顺序排成一排,最后出现的是夹子。生:夹子与手帕是一个隔着一个排成一排,最后是夹子。师:在数学中我们把“夹子与手帕一个隔着一个排成一排”说成“夹子与手帕一一间隔排成一排”。板书:一一间隔排成一排师: “夹子与手帕一一间隔排成一排”是什么意思呢?生:就是按照夹子在前、手帕在后的顺序排成一排。生:就是一个夹子,一个手帕,又是一个夹子,一个手帕这个样子排起来。师:你还发现什么?生:我发现夹子有10个,手帕有 9 个。生:夹子比手帕多一个,手帕比夹子少一个。师:同学们的发现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它们的排列顺序,另一个是数量及比较的结果, 我们就选择比较的结果吧。 这就是我们从数学角度观察发现的,能把这两个方面组织成一句话吗?生:夹子与手帕一一间隔排成一排,夹子比手帕多一个。师:这样说有点毛病,毛病出在哪里?生:要添上“最后一个是夹子”。师:为什么?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2 页,共 9 页 - - - - - - - - - - 生:按照夹子与手帕一一间隔排成一排,夹子和手帕应该一样多。因为最后一个是夹子,所以夹子比手帕多一个。师:总结一下:夹子与手帕图我们发现了什么?生:夹子与手帕一一间隔排成一排,因为最后一个是夹子,所以夹子比手帕多一个。(多媒体呈现)评析:主题图有三组物体,我们把第一组作为重点。通过一个宽泛的问题“你发现了什么”,学生根据图形以及一时的思维闪烁而产生问题:“夹子和手帕排成一排”。教师适时点拨“说具体一些”,据此,一步一步引导学生指向问题的核心“夹子与手帕一一间隔排成一排,因为最后一个是夹子, 所以夹子比手帕多一个”。同时,加强概念教学。“一一间隔排成一排”借助具体的实例,让学生体会。“第一个是夹子, 然后是手帕; 接下来又是夹子、 手帕;” , “夹子与手帕按照夹子在前、手帕在后的顺序排成一排”,“夹子与手帕是一个隔着一个排成一排”进而抽象为“夹子与手帕一一间隔排成一排”。教师及时板书,为学生树立一个数学文字表达的标准。有了第一组的示范, 后面两组的发现也就水到渠成。3、一一放大兔子与蘑菇图、木桩与篱笆图,你发现了什么?在小组里说一说。学生汇报,用多媒体同步出示:兔子与蘑菇一一间隔排成一排,因为最后一个是兔子,所以兔子比蘑菇多一个。木桩与篱笆一一间隔排成一排,因为最后一个是木桩,所以木桩比篱笆多一个。4、抽象:我们能不能从这三幅图中发现什么规律呢?师:怎么找规律呢?(板书:找规律 )能不能说说你的想法?生:就是找这三幅图的共同点。生:就是把这三幅图相同的地方用一句话说出来。师:自己试一试,在小组内交流。学生汇报如下: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3 页,共 9 页 - - - - - - - - - - 生 1:甲和乙一一间隔排成一排,因为最后一个是甲,所以甲的个数比乙的个数多一。生 2:A 和 B 一一间隔排成一排,因为最后一个是A,所以 A的个数比 B的个数多一。生 3: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成一排,两端的物体相同,这种物体的个数比另一种物体的个数多一。师:同学们同意他们的说法吗?请生1 把你找的方法和大家交流一下。学生汇报时,同步演示:夹子与手帕一一间隔排成一排,因为最后一个是夹子,所以夹子比手帕多一个。兔子与蘑菇一一间隔排成一排,因为最后一个是兔子,所以兔子比蘑菇多一个。木桩与篱笆一一间隔排成一排,因为最后一个是木桩,所以木桩比篱笆多一个。甲和乙甲甲比乙师:为什么甲会比乙多一个呢?生:甲和乙一个对一个,甲和乙应该一样多。因为最后一个是甲,所以甲比乙多一个。板书:甲和乙一一间隔排成一排,最后一个是甲,甲的个数就比乙的个数多一。评析:找规律的教学要突出“找” ,这里突出了规律的抽象概括过程。 二、动手操作验证规律1、质疑:我们发现的这个规律是从三个例子中得出的,是不是所有的这种情况,都具备这样的规律呢?2、操作:任意拿几根小棒, 在桌上摆成一排, 再在每两根小棒中间摆1 个圆。数数小棒的根数与圆的个数,看看有什么关系。学生自己操作,然后在小组内交流,选择一个小组汇报。生:我们小组每人摆的都不一样,但是小棒的根数都比圆的个数多一。师:你能解释原因吗?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4 页,共 9 页 - - - - - - - - - - 生:因为小棒和圆一一间隔排成一排,最后一个是小棒,所以小棒的根数比圆的个数多一。3、沟通:从排列位置看,这里小棒相当于什么,圆呢?生:这里小棒相当于甲,圆相当于乙。师:各个小组摆的情况不一样,获得的结论是相同的。这里的小棒就是甲,圆就是乙,你觉得我们发现的规律怎样?生:我们发现的规律有代表性。生:我们发现的规律能说明很多情况。4、扩展:能不能从生活中找到有这样规律的事情吗?学生交流,课件适时出现生活中的例子,如手指、护栏、广告牌、路灯等。评析:规律是事物之间内在的本质联系,是客观存在的, 但仅凭三个例子得出规律毕竟底气不足, 万一有其他情况呢。 为了解决学生心中的疑惑, 又安排了操作,各人摆的情况不同,但是都存在“小棒和圆一一间隔排成一排,最后一个是小棒,小棒的根数比圆的个数多一”,说明规律具有普遍性。三、提供反例强调“两端物体相同”1、出示:师: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吗?生:和一一间隔排成一排,和的个数相等。师:也用甲和乙来说。生:甲和乙一一间隔排成一排,甲和乙的个数相等。2、对比:同样是甲和乙一一间隔排成一排,为什么发现的规律不同呢?生 1:虽然甲和乙一一间隔排成一排,但前面最后出现的是甲,而现在最后出现的是乙。生 2:前面甲出现一次,乙就出现一次,不断重复,最后出现的是甲,乙没有出现;而现在甲出现一次, 乙出现一次,一个对一个。 所以前面甲比乙多一个,现在甲和乙相等。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5 页,共 9 页 - - - - - - - - - - 生 3:甲和乙一一间隔排成一排,前面两端物体相同,后面两端物体不同。师:只有甲多出现一次,也就是两端物体相同,甲才会比乙多一;如果甲出现一次,乙出现一次,一个对一个,两端物体不同,甲和乙相等。评析:没有比较就没有深刻的认识。通过比较,沟通了数学规律之间的联系,突出了“两端物体相同与不同”所造成规律的差异,着眼于整个知识结构的全面把握。四、运用规律解决问题1、做想想做做的第 1 题. 师:怎样想?生:25 1 = 24 (个)因为电线杆和广告牌是间隔排列的,并且两端都是电线杆,所以电线杆的根数就比广告牌的块数多1。 2 、做想想做做的第2 题。指明口答。师:为什么锯了 4 段。生:锯 1 次得到 1 段,再锯 1 次又得到 1 段,锯第 3 次得到 2 段,合起来是4 段。师:能不能用我们找到的规律思考呢?学生汇报时同时出示图形:段数次数生:锯的段数和次数一一间隔排成一排,两端的物体相同, 锯的段数比次数多一。锯了 3 次得到 4 段。师:锯了 6 段,需要几次?生:需要 5 次。因为锯的段数比次数多一,5 1 = 5 (次) 。3、做想想做做的第3 题。指明口答。师:说说栽了 74 棵桃树的道理。生:柳树和桃树一一间隔排成一排,两端的物体相同,柳树和桃树多一棵,75 1 = 74 (棵) 。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6 页,共 9 页 - - - - - - - - - - 评析:在应用中,找到了更多的具体事例,透过具体的题目,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背后的规律,对规律的理性认识就更清楚、牢固了。4、做想想做做的第4 题。指明口答。生:栽了 74 棵桃树。生:这题柳树和桃树一一间隔排成一周,不是排成一排,答案好像有问题。师:你有什么办法?生:我想画图试试看。师:柳树有 75棵,数字比较大,画图费时间,怎办呢?生:我把数字变小, 假如柳树有 3 棵,找找规律,然后再来解决原来的问题。学生尝试后汇报。生:栽了 75 棵桃树。因为柳树和桃树一一间隔排成一周,柳树和桃树一样多。师:柳树和桃树一一间隔排成一周,如果从这里剪开,拉直,想想看,是什么情况?生:柳树和桃树一一间隔排成一排,两端的物体不同。同步演示。5、比较:这两题都是栽树,都是每两棵柳树中间载一棵桃树。有什么区别呢?生:第 3 题是沿着一段河堤栽树,第4 题是沿着圆形池塘的一周栽树。生:第 3 题是柳树和桃树一一间隔排成一排,两端的物体相同。生:第 4 题柳树和桃树一一间隔排成一周,拉直的话就是柳树和桃树一一间隔排成一排,两端的物体不同。师:所以桃树的棵数也就不同。思考时要搞清楚它们的排列规律。评析:第 4 题的教学注重策略的指导,题目的数字比较大,把它改小,找到规律,进而得到问题的解决。通过第3 题与第 4 题的比较,进一步突出“甲和乙一一间隔排成一排,两端的物体相同与不同”的区别。五、全课总结。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觉得怎样找规律?生:我认为先要从一个例子中看有什么发现。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7 页,共 9 页 - - - - - - - - - - 生:我认为从几个例子中找出相同点,用一句话说出来就是规律。生:我认为举例尽可能多,得出的规律才可靠。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怎样去找规律。在我们的生活中,一一间隔排列的现象非常多, 随处可见。 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探索,发现生活中更多的间隔排列规律。总评:1、选准突破口。由夹子与手帕,具体指导体验发现的过程;再扩展到兔子与蘑菇、木桩与篱笆;在此基础上抽象概括出规律也就水到渠成。2、分层抽象。数学的本质是抽象, 但不是一次性抽象到位, 而是分层抽象。3、重视比较。通过相似规律的比较,找出它们之间的不同点,能突出规律之间的本质特征。4、运用中突出规律,发展数学眼光。 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8 页,共 9 页 - - - - - - - - - - 文档编码:KDHSIBDSUFVBSUDHSIDHSIBF-SDSD587FCDCVDCJUH 欢迎下载 精美文档欢迎下载 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9 页,共 9 页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