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第五章-第四节电子课件.pptx
-
资源ID:12722201
资源大小:4.88MB
全文页数:36页
- 资源格式: PPTX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第五章-第四节电子课件.pptx
第五章第五章 近代文学理论批评近代文学理论批评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 第一节 概述:西学东渐与文论转型 第二节 文学界革命 第三节纯文学与杂文学 第四节 斟酌古今与镕铸中外 第四节第四节 斟酌古今与镕铸中外斟酌古今与镕铸中外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第一节第一节 概述:西学东渐与文论转型概述:西学东渐与文论转型 一、“尊情”与“创作自由” 二、“真善美”与“美化”论、悲剧观 三、“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 四、“中国文学史”学的发轫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一、一、“尊情尊情”与与“创作自由创作自由” 传统诗文理论既认识到人的情感表达需求是不可遏抑的,又主张对情感加以持守、过滤和疏导,使之符合礼义,适度合理地表达。性灵、情感与礼法、义理的冲突,在明清时期呈现愈演愈烈的趋势。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 至清嘉庆、道光年间,龚自珍提出“尊情”说,并与经世思想融合在一起,将此前的“性灵”文学思想提到新的高度。龚自珍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 情之为物也,亦尝有意乎锄之情之为物也,亦尝有意乎锄之矣;锄之不能,而反宥之;宥矣;锄之不能,而反宥之;宥之不已,而反尊之。之不已,而反尊之。龚自龚自珍珍长短言自序长短言自序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 龚自珍“尊情”论的具体内容: 一、强调情感源于胸臆,是不得已而有言。 二、龚自珍论诗文的情感,更着意于忧患、哀怨甚至拗怒之情。 三、龚自珍提出诗与人“完”的思想,表现出鲜明的个性主义色彩。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 文学创作的动力来自作家内心不可遏制的情感冲动 言也者,不得已而有者也。如其胸言也者,不得已而有者也。如其胸臆本无所欲言,其才武又未能达于臆本无所欲言,其才武又未能达于言,强之使言,茫茫然不知将为何言,强之使言,茫茫然不知将为何等言;不得已,则又使之姑效他人等言;不得已,则又使之姑效他人之言;效他人之种种言,实不知其之言;效他人之种种言,实不知其所以言。于是剽掠脱误,摹拟颠倒,所以言。于是剽掠脱误,摹拟颠倒,如醉如呓以言,言毕矣,不知我为如醉如呓以言,言毕矣,不知我为何等言。何等言。龚自珍龚自珍述思古子议述思古子议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 在龚自珍的作品中,个体意识的高扬使其文学创作有着强烈的感情色彩。 天地,人所造,众人自造,非圣人所造。天地,人所造,众人自造,非圣人所造。圣人也者,与众人对立,与众人为无尽。圣人也者,与众人对立,与众人为无尽。众人之宰,非道非极,自名曰众人之宰,非道非极,自名曰“我我”。“我我”光造日月,光造日月,“我我”力造山川,力造山川,“我我”变造毛羽肖翅,变造毛羽肖翅,“我我”理造文字理造文字言语,言语,“我我”气造天地,气造天地,“我我”天地又天地又造人,造人,“我我”分别造伦纪。分别造伦纪。龚自珍龚自珍壬癸之际胎观第一壬癸之际胎观第一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 出于对个体精神的推崇,龚自珍提出了“完”的创作理念。 人以诗名,诗尤以人名。唐大家若李(白)、杜(甫)、韩人以诗名,诗尤以人名。唐大家若李(白)、杜(甫)、韩(愈)及昌谷(李贺)、玉谿(李商隐),及宋、元眉山(苏(愈)及昌谷(李贺)、玉谿(李商隐),及宋、元眉山(苏轼)、涪陵(黄庭坚)、遗山(元好问),当代吴娄东(吴伟轼)、涪陵(黄庭坚)、遗山(元好问),当代吴娄东(吴伟业),皆诗与人为一,人外无诗,诗外无人,其面目也业),皆诗与人为一,人外无诗,诗外无人,其面目也完。完。何以谓之完也?海秋(汤鹏字海秋)心迹尽在是,所何以谓之完也?海秋(汤鹏字海秋)心迹尽在是,所欲言者在是,所不欲言而卒不能不言在是,所不欲言而竟不言,欲言者在是,所不欲言而卒不能不言在是,所不欲言而竟不言,于所不言求其言亦在是。要不肯挦扯他人之言以为己言,任举于所不言求其言亦在是。要不肯挦扯他人之言以为己言,任举一篇,无论识与不识,曰:此汤益阳之诗。一篇,无论识与不识,曰:此汤益阳之诗。龚自珍龚自珍书汤书汤海秋诗集后海秋诗集后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 晚清个性解放的浪潮中,龚自珍实为先导。 “晚清思想之解放,自珍确与晚清思想之解放,自珍确与有功焉。光绪间所谓新学家者,有功焉。光绪间所谓新学家者,大率人人皆经过崇拜龚氏之一大率人人皆经过崇拜龚氏之一时期。时期。”梁启超梁启超清代学清代学术概论术概论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 尊情,强调诗文的抒情性,在当时诗文理论中具有普遍性。即如文章主理的桐城派在论及诗歌创作时也强调个体精神的充溢。 “无无我我不足以见诗,无不足以见诗,无物物亦不足以见诗,物与我相遭,而亦不足以见诗,物与我相遭,而诗出于其间也诗出于其间也”梅曾亮梅曾亮李李芝龄先生诗集后跋芝龄先生诗集后跋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 王韬文学思想的核心也是强调“自抒胸臆”,表现自我。 “余不能诗,而诗亦不尽与古余不能诗,而诗亦不尽与古合;正惟不与古合,而我之性合;正惟不与古合,而我之性情乃足以自见。情乃足以自见。”王韬王韬蘅花馆诗录自序蘅花馆诗录自序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 周树人摩罗诗力说里用大量的篇幅向国人介绍拜伦、雪莱、普希金、裴多菲等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和民族解放斗争中的积极浪漫主义诗人。鼓吹自由,掊击压制,极大地释放了人类的感性欲望和生命原动力周树人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 当晚清时期的文论家摆脱了传统政治功利主义文学观的挟制之后,便能对创作自由的问题具有新的认识。龚自珍发挥了老、庄的思想,论文艺也着重于摆脱精神束缚,崇扬思想自由。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 庖丁之解牛,伯牙之操琴,羿庖丁之解牛,伯牙之操琴,羿之发羽,僚之弄丸,古之所谓之发羽,僚之弄丸,古之所谓神技也。戒庖丁之刀曰:神技也。戒庖丁之刀曰:“多多一割亦笞汝,少一割亦笞。一割亦笞汝,少一割亦笞。”韧伯牙之弦曰:韧伯牙之弦曰:“汝今日必志汝今日必志于山,而勿水之思也。于山,而勿水之思也。”矫羿矫羿之弓,捉僚之丸曰:之弓,捉僚之丸曰:“东顾勿东顾勿西逐,西顾勿东逐。西逐,西顾勿东逐。”则四子则四子者皆病。者皆病。 龚自珍龚自珍明良明良论四论四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 近代的创作自由论,则是在维新派宣扬、传播西方文明,民主自由思想成为社会普遍呼声的时候而得到重视的。梁启超1899年在自由书叙中呼吁“思想自由,言论自由,出版自由”,要写作“自由文学”。梁启超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 近世纪文化之一大进步,要而言之,谓为自由之所产出可近世纪文化之一大进步,要而言之,谓为自由之所产出可也。也。因自由而于宗教界、于政治界、于学术界,无不破因自由而于宗教界、于政治界、于学术界,无不破坏其旧习惯,而开一新面目。文艺亦然,应用自由之一原理,坏其旧习惯,而开一新面目。文艺亦然,应用自由之一原理,遂得脱去古人种种之科臼,文艺于是有新生命。不然,谓文遂得脱去古人种种之科臼,文艺于是有新生命。不然,谓文章之气运至古人而已尽可也。伟矣哉!开近世纪之新天地者,章之气运至古人而已尽可也。伟矣哉!开近世纪之新天地者,一自由神之权化力也。一自由神之权化力也。观云(蒋智由)观云(蒋智由)维朗氏诗学论维朗氏诗学论“按语按语”(19051905年年新民丛报新民丛报第第3 3卷第卷第2424号)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二、二、“真善美真善美”与与“美化美化”论、悲剧观论、悲剧观 晚清开始树立以“美”为中心,兼求“真”“善”的文学观。 “人生有三大目的:曰真,曰善,曰美。人生有三大目的:曰真,曰善,曰美。而文学则属于而文学则属于美之一部分,然三者皆互有关系。美之一部分,然三者皆互有关系。(文学)自广义观之,(文学)自广义观之,则实为代表文明之要具,达审美之目的,而并以达求诚明善则实为代表文明之要具,达审美之目的,而并以达求诚明善之目的者也。之目的者也。”黄人黄人中国文学史总论中国文学史总论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 王国维否定文学求善的现实功利性,提出以审美为中心表现“人生之实念”(真)的文学观。他引入西方的“游戏”说,介绍康德、席勒、叔本华、尼采等的哲学美学思想,呼吁美术(即“艺术”)的独立价值,据此抨击传统功利主义文学观。王国维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 金天翮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分析文学的审美性。 “余尝以为世界之有文学,余尝以为世界之有文学,所以表人心之美术者也;而所以表人心之美术者也;而文学者之心,实有时含第二文学者之心,实有时含第二之美术性。之美术性。”金天翮金天翮文学上之美术观文学上之美术观金天翮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 在传统的人物形象的典型描写理论基础上,“美化”论又向前拓展了一步。王国维红楼梦评论在这方面具有重要影响。 夫美术之所写者,非个人之性质,而人类全体之性质也。惟夫美术之所写者,非个人之性质,而人类全体之性质也。惟美术之特质,贵具体而不贵抽象。于是举人类全体之性质置美术之特质,贵具体而不贵抽象。于是举人类全体之性质置诸个人之名字之下,譬诸诸个人之名字之下,譬诸副墨之子副墨之子、洛诵之孙洛诵之孙,亦,亦随吾人之所好名之而已。善于观物者,能就个人之事实,而随吾人之所好名之而已。善于观物者,能就个人之事实,而发见人类全体之性质。发见人类全体之性质。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 至1913年,周树人发表拟播布美术意见书,提出“美化”的概念。 所见天物,非必圆满,华或槁谢,所见天物,非必圆满,华或槁谢,林或荒秽,再现之际,当加改造,林或荒秽,再现之际,当加改造,俾其得宜,是曰美化。倘其无是,俾其得宜,是曰美化。倘其无是,亦非美术。故美术者,有三要素,亦非美术。故美术者,有三要素,一曰天物,二曰思理,三曰美化一曰天物,二曰思理,三曰美化” ” “美术云者,即用思理以美化天物美术云者,即用思理以美化天物之谓之谓”周树人周树人拟播美术意见拟播美术意见书书周树人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 在王国维看来,叙事文学之“真”,还在于对人生的悲剧性本质的艺术呈现。1904年发表的红楼梦评论就是立足于叔氏哲学和悲剧理论来剖析这部中国文学巨著。 “美术之务,在描写人生之苦痛与其解脱之道,而使吾侪冯美术之务,在描写人生之苦痛与其解脱之道,而使吾侪冯生之徒,于此桎梏之世界中,离此生活之欲之争斗,而得其生之徒,于此桎梏之世界中,离此生活之欲之争斗,而得其暂时之平和,此一切美术之目的也暂时之平和,此一切美术之目的也”王国维:王国维:红楼梦红楼梦评论评论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 王国维根据叔本华所论,将悲剧分为三种:第一种即极恶之人的所作所为导致善良和无辜者受难。第二种是即盲目命运的操纵,人与之抗争而无法挣脱最终导致悲剧。第三种悲剧即通常的道德、通常的人情、通常的境遇,却导致了悲惨的结局,演绎出人生的悲剧性本质。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 与王国维同时,蒋智由从改良社会的角度来认识悲剧的意义。 “悲剧者,能鼓励人之精神,高尚悲剧者,能鼓励人之精神,高尚人之性质,而能使人学为伟大之人人之性质,而能使人学为伟大之人物者也物者也”,“使剧界而果有陶成英使剧界而果有陶成英雄之力,则必在悲剧雄之力,则必在悲剧”。“夫剧界夫剧界多悲剧,故能为社会造福,社会所多悲剧,故能为社会造福,社会所以有庆剧也;剧界多喜剧,故能为以有庆剧也;剧界多喜剧,故能为社会种孽,社会所以有惨剧社会种孽,社会所以有惨剧也。也。”蒋智由蒋智由中国之演剧界中国之演剧界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三、三、“有我之境有我之境”与与“无我之境无我之境” 王国维于1908、1909年发表了著名的人间词话,将所接受的国外哲学美学理论与传统诗词理论批评融会贯通,提出了一些颇有新意的理论问题,其核心理论就是“境界”说。 “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王国维王国维人间词话人间词话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将“境界”分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 “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物。”“”“无我之境,人唯于静中无我之境,人唯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故一优美,一宏壮得之。故一优美,一宏壮也。也。”王国维王国维人间词话人间词话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 “常人”具有的“悲欢离合、羁旅行役之感”,诗人能对之进行“深观”而表现出来,就是“有我之境”。而“无我之境”,则是指外物“与吾人无利害之关系”,“吾人之心中,无丝毫生活之欲存”,所以主体是无欲望的审美主体,“我”自失于对象之中,以宁静的心理状态静观外物,从而心中呈现出人生和宇宙的本相并流诸笔端。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 王国维还将“境界”分为“造境”和“写境”。 “有造境,有写境,此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理想与与写实写实二派之所由分。然二派之所由分。然二者颇难分别,因大诗人所造二者颇难分别,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故也。必邻于理想故也。”王国王国维维人间词话人间词话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四、四、“中国文学史中国文学史”学的发轫学的发轫 西方近代的史学观念、治史方法和编史体例传入中国,冲击我国传统的文学史学。最早编写中国文学史的都是外国人。直到20世纪初,方有国人编写的中国文学史问世。窦警凡的历朝文学史、林传甲的中国文学史、黄人的中国文学史、王国维的宋元戏曲史等是筚路蓝缕之作。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 窦警凡还是持守传统的明道宗经态度,他的历朝文学史泛论经、史、子、集,近似一部国学概论。而林传甲的文学史也是体现了当时学制改革的官方意识。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 黄人把文学史定位为“精神上之文学史”,以进化论的眼光阐述文学史是用以彰显民族精神的历史。编写文学史,又是对本民族文化传统的自我反思,表现出强烈的反对封建专制的思想。黄人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 鉴于中国戏曲自来无史,王国维在花费大量心力整理戏曲原始史料的基础上,于1912年撰成了断代专体的宋元戏曲史,成为这个领域的开山之作。这对于提高戏曲的文学地位,具有重要的意义。谢谢欣赏!谢谢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