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货币银行学课件货币需求(8).pptx

    • 资源ID:12726656       资源大小:496.53KB        全文页数:58页
    • 资源格式: PPTX        下载积分:5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货币银行学课件货币需求(8).pptx

    货币银行学 第五章1第五章第五章 中央银行中央银行 Central Banks l第一节第一节 中央银行的产生和发展中央银行的产生和发展l第二节第二节 中央银行的体制比较中央银行的体制比较l第三节第三节 中央银行的职能中央银行的职能l第四节第四节 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l第五节第五节 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u了解商业银行的危机与监管、中央银行的历史,了解商业银行的危机与监管、中央银行的历史,了解中央银了解中央银行的结构、中央银行与政府的关系行的结构、中央银行与政府的关系u掌握资产负债内容掌握资产负债内容,掌握中央银行的职能,掌握中央银行的职能 ,中央银行的货,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币政策工具。货币银行学 第五章2第一节第一节 中央银行的产生与发展中央银行的产生与发展中央银行:中央银行:u一国金融体系中居于中心地位的金融机构;一国金融体系中居于中心地位的金融机构;u是统领一国金融体系、控制全国货币供应、实施国家货币是统领一国金融体系、控制全国货币供应、实施国家货币政策的最高金融机构。政策的最高金融机构。u中央银行是商业银行发展到一定阶中央银行是商业银行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的产物。段之后的产物。建立中央建立中央银行的途径:银行的途径:l成立之时就为中央银行,是成立之时就为中央银行,是2020世纪新式中世纪新式中央银行的成立方法;如美国联邦储备系统。央银行的成立方法;如美国联邦储备系统。私人或国有商业银行演变而成。老牌中央私人或国有商业银行演变而成。老牌中央银行一般由此演变,如英格兰银行。银行一般由此演变,如英格兰银行。货币银行学 第五章3一、为什么要有中央银行一、为什么要有中央银行1.1.货币统一货币统一的需要的需要4.4.金融管理的需要金融管理的需要3.3.最后贷款最后贷款人的需要人的需要2.2.票据清算票据清算的需要的需要银行券不统一的弊端:银行券不统一的弊端:n各种银行券之间的比价难以确定。各种银行券之间的比价难以确定。n真伪难辨,为交易带来不便。真伪难辨,为交易带来不便。n银行券仅在其发行银行业务范围内流通,银行券仅在其发行银行业务范围内流通,不利于商品大规模流动。不利于商品大规模流动。l统一全国票据清算统一全国票据清算l作为金融体系的最后保护屏障作为金融体系的最后保护屏障货币银行学 第五章4二、中央银行的发展二、中央银行的发展n1.1.英格兰银行英格兰银行l1928年,只有英格兰银行发行的银行券在流通中使用,其它年,只有英格兰银行发行的银行券在流通中使用,其它的全部退出流通领域。的全部退出流通领域。l1872年,开始担负最后贷款人的角色。年,开始担负最后贷款人的角色。l1854年成为英国银行业的票据交换中心。年成为英国银行业的票据交换中心。l1844年,英国通过年,英国通过英格兰银行条例英格兰银行条例。l规定英格兰银行为唯一的发行银行。规定英格兰银行为唯一的发行银行。l1833年,英国国会规定英格兰银行发行的银行券具有无限法年,英国国会规定英格兰银行发行的银行券具有无限法偿资格,但并没有垄断货币发行权。偿资格,但并没有垄断货币发行权。l1694年成立,最早的私立股份制银行、由政府帮助设立。年成立,最早的私立股份制银行、由政府帮助设立。独占独占货币货币市场市场 央行央行的正的正式产式产生生 货币银行学 第五章52.美国中央银行美国中央银行1791年美国国会暂时批准成立第一银行,但是在各州银行的年美国国会暂时批准成立第一银行,但是在各州银行的反对中停业。反对中停业。1913年,经过周密研究,于通过了年,经过周密研究,于通过了联邦储备条例联邦储备条例,宣告,宣告美国中央银行制度的确立。美国中央银行制度的确立。1816年成立美国第二银行,也遭到同样命运,于年成立美国第二银行,也遭到同样命运,于1836年宣年宣告终止。告终止。n联邦储备体系设有联邦储备局,有委员联邦储备体系设有联邦储备局,有委员7 7人;人;n美国全国分为美国全国分为1212个储备区,每区设一联邦储备银行;个储备区,每区设一联邦储备银行;n不以营利为前提。不以营利为前提。n发行钞票,代理国库,主持清算,保管会员银行存款准备发行钞票,代理国库,主持清算,保管会员银行存款准备金,具有中央银行职能。金,具有中央银行职能。 货币银行学 第五章63.中国的中央银行中国的中央银行l(1 1)演变。)演变。l在清政府和北洋政府时期,户部银行和交通银行都曾部分行在清政府和北洋政府时期,户部银行和交通银行都曾部分行使过中央银行的职能。使过中央银行的职能。u1904年,清政府成立户部银行年,清政府成立户部银行u1908年,改为大清银行,年,改为大清银行,u1908年,成立交通银行代替户部银行,但没有真正起到中年,成立交通银行代替户部银行,但没有真正起到中央银行的作用。央银行的作用。u1924年,孙中山在广州成立中央银行,年,孙中山在广州成立中央银行,u1926年,北伐军攻克武汉,同年又成立中央银行。年,北伐军攻克武汉,同年又成立中央银行。u1927年,蒋介石成立南京国民政府,制定中央银行条例,年,蒋介石成立南京国民政府,制定中央银行条例,u1928年,新成立中央银行,总行设立于上海。年,新成立中央银行,总行设立于上海。货币银行学 第五章7(2)中国人民银行)中国人民银行Peoples Bank of China l1931年,中共在江西瑞金成立中华苏维埃国家银行。年,中共在江西瑞金成立中华苏维埃国家银行。l1948年,中国人民银行在河北省石家庄市成立。年,中国人民银行在河北省石家庄市成立。l1949年,迁入北京,并在各地迅速建立区行、分行、支行年,迁入北京,并在各地迅速建立区行、分行、支行等分支机构。等分支机构。l19831983年以前,中国人民银行既是办理存款、贷款和汇兑业务年以前,中国人民银行既是办理存款、贷款和汇兑业务的商业银行,又是担负政府宏观调控职能的中央银行。的商业银行,又是担负政府宏观调控职能的中央银行。l19831983年年9 9月,明确规定中国人民银行职能。月,明确规定中国人民银行职能。 l1969年,中国人民银行并入财政部,成为财政部所属的二年,中国人民银行并入财政部,成为财政部所属的二级机构。级机构。l1978年年 ,恢复中国人民银行总行为部级单位。,恢复中国人民银行总行为部级单位。(3)中国人民银行中国人民银行中央银行的内部机构设置中央银行的内部机构设置 行政办公机构,如行政办公机构,如办公厅(党委办公室)、会计财务办公厅(党委办公室)、会计财务司、人事司(党委组织部)、党委宣传部司、人事司(党委组织部)、党委宣传部和和机关党委。机关党委。 业务操作机构,如业务操作机构,如条法司、货币政策司、金融市场司、条法司、货币政策司、金融市场司、支付结算司、科技司、货币金银局(国务院反假货币联支付结算司、科技司、货币金银局(国务院反假货币联席工作会议办公室)、国库局、国际司、征信管理局席工作会议办公室)、国库局、国际司、征信管理局。 金融监督管理机构,如金融监督管理机构,如金融稳定局、内审司、反洗钱金融稳定局、内审司、反洗钱局(保卫局)局(保卫局)。 经济金融调研机构,如经济金融调研机构,如调查统计司、研究局调查统计司、研究局。(4)中国人民银行中国人民银行的分支机构设置的分支机构设置设置原则设置原则 按经济区划设置分支机构;按经济区划设置分支机构; 按行政区划设置分支机构;按行政区划设置分支机构;以经济区划为主、兼顾行政区划设置分支机构。以经济区划为主、兼顾行政区划设置分支机构。中国人民银行的分支机构设置中国人民银行的分支机构设置 中国人民银行的直属营业部:中国人民银行营业中国人民银行的直属营业部: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管理部 重庆营业管理部重庆营业管理部 中国人民银行的九大区行:天津分行中国人民银行的九大区行:天津分行 沈阳分行沈阳分行 上海分行上海分行 南京分行南京分行 济南分行济南分行 武汉分行武汉分行 广州分行广州分行 成都分行成都分行 西安分行西安分行货币银行学 第五章10第二节第二节 央行的体制比较央行的体制比较一、所有制形式比较一、所有制形式比较3.私人股份资本:资本全部由私人股东投入。如私人股份资本:资本全部由私人股东投入。如美联储。美联储。2.半国家性质半国家性质:部分股份由国家持有,如日本的:部分股份由国家持有,如日本的日本银行。日本银行。1.国家所有国家所有:大多数国家。英国的:大多数国家。英国的英格兰银行英格兰银行等。等。二、央行的组织结构比较二、央行的组织结构比较n1.1.单一央行制。设立一家央行。单一央行制。设立一家央行。n2.2.联邦央行制。实行联邦制的国家中,央行作为一个体联邦央行制。实行联邦制的国家中,央行作为一个体系而存在,由若干相对独立的地区央行组成。系而存在,由若干相对独立的地区央行组成。货币银行学 第五章11第三节 中央银行的职能中央银行的职能一、中国央行的性质一、中国央行的性质n不是普通机关,而是一种特殊机关;不是普通机关,而是一种特殊机关;n通过货币发行,金融监管以及货币政策,通过货币发行,金融监管以及货币政策,n保证经济增长,社会稳定。保证经济增长,社会稳定。u1. 1. 中央银行是国家机关。中央银行是国家机关。货币银行学 第五章122.央行业务活动原则业务活动原则l应处于超然地位,在执行业务活动时,不应处于超然地位,在执行业务活动时,不应受到行政和其他部门的干预。应受到行政和其他部门的干预。l定期公布业务状况,使社会及时了解货币定期公布业务状况,使社会及时了解货币政策,了解实施后所产生经济后果。政策,了解实施后所产生经济后果。l以免不合理竞争而威胁其他金融机构生以免不合理竞争而威胁其他金融机构生存保持央行权威,以领导其他金融机构。存保持央行权威,以领导其他金融机构。l避免与其他银行争利;保持控制金融市场避免与其他银行争利;保持控制金融市场的力量。的力量。相对独相对独立性立性不以盈不以盈利为目的利为目的不兼营不兼营一般银行一般银行业务业务公开性公开性货币银行学 第五章13二、央行的三大职能二、央行的三大职能1.发行的银行发行的银行中央银行是最高货币管理当局,控制整个中央银行是最高货币管理当局,控制整个经济中的货币供给量。经济中的货币供给量。中央银行垄断银行券的发行权。中央银行垄断银行券的发行权。l人民币由国务院授权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人民币由国务院授权中国人民银行发行货币发行具有双重含义:货币发行具有双重含义:n货币从中央银行发行库,通过各家银行业务库流向社会;货币从中央银行发行库,通过各家银行业务库流向社会;n货币从中央银行流出的数量大于流入的数量。货币从中央银行流出的数量大于流入的数量。 (1 1)含义)含义货币银行学 第五章14(2)货币发行制度 currency issue system u经济发行:根据社会经济(交易和生产)需要而发行货经济发行:根据社会经济(交易和生产)需要而发行货币。币。u信用发行信用发行u本义是不用黄金作保证的货币发行方式。本义是不用黄金作保证的货币发行方式。u后把通过信用贷款提供的货币统称信用发行。后把通过信用贷款提供的货币统称信用发行。u财政发行财政发行 :弥补财政赤字而发行。:弥补财政赤字而发行。货币银行学 第五章15(3)中国货币的发行原则有计划发有计划发行行l制定货币发行计划,报国务院批准后发行。制定货币发行计划,报国务院批准后发行。l不得随意突破信贷计划和货币发行计划。不得随意突破信贷计划和货币发行计划。经济发行经济发行l发行准备:以商品物资为保证,保证货币持发行准备:以商品物资为保证,保证货币持有者随时得到所需生活资料。有者随时得到所需生活资料。l发行的货币数量与客观需要相一致,保持币发行的货币数量与客观需要相一致,保持币值和物价稳定。值和物价稳定。集中发行集中发行l货币发行权集中于中央。货币发行权集中于中央。l任何地区和部门都不准发行货币、变相货币任何地区和部门都不准发行货币、变相货币和货币代用品。和货币代用品。货币银行学 第五章16(4)发行程序)发行程序通过人行发行库与专业行通过人行发行库与专业行业务库之间的现金调拨实业务库之间的现金调拨实现。现。发行库发行库u发行基金保管库,发行基金保管库,u人行机构,负责办理发人行机构,负责办理发行业务、保管发行基金。行业务、保管发行基金。发行基金发行基金人行存放在发人行存放在发行库内准备用于发行但尚未行库内准备用于发行但尚未发行的人民币现金。发行的人民币现金。业务库:业务库:u人行对外营业机构人行对外营业机构u专业银行基层行处为专业银行基层行处为办理日常现金收付而设办理日常现金收付而设立的金库立的金库业务库的现金库存属于流业务库的现金库存属于流通中货币的一部分通中货币的一部分货币发行货币发行把发行基金拨下把发行基金拨下货币银行学 第五章17n库存现金超过规定限额,库存现金超过规定限额,n必须当天把超出部分交回必须当天把超出部分交回当地人行,存入其存款帐当地人行,存入其存款帐户中户中l现金不足支付时,现金不足支付时,l从当地人行存款帐户余额从当地人行存款帐户余额内提取内提取l这部分人民币即进这部分人民币即进入流通领域。入流通领域。n这部分人民币即退这部分人民币即退出流通领域。出流通领域。u业务库把超过库存限额业务库把超过库存限额的人民币交入发行库的人民币交入发行库货币回笼货币回笼专业银行基层行处的操作货币银行学 第五章18(5)货币回笼 currency withdrawalu货币回笼:货币回笼:u业务库把超过库存限额的人民币交入发行库,是向银行存入业务库把超过库存限额的人民币交入发行库,是向银行存入现金的过程及其结果。现金的过程及其结果。u货币回笼有一定规律性:货币回笼有一定规律性:u上半年货币回笼,可将上半年货币回笼,可将612月投放的货币回笼月投放的货币回笼80;u各大中城市多是回笼地区;商业、交通运输、邮电、金融业各大中城市多是回笼地区;商业、交通运输、邮电、金融业是主要回笼部门。是主要回笼部门。u经济部门的现金,按经济部门的现金,按国家现金管理规定,除国家现金管理规定,除必要库存备用金外,都必要库存备用金外,都要存入开户银行。要存入开户银行。u货币回笼增加表明流通中现金减货币回笼增加表明流通中现金减少少n回笼不足或回笼过旺,表明经济回笼不足或回笼过旺,表明经济中存在某些失衡和失调因素中存在某些失衡和失调因素货币银行学 第五章192.银行的银行(2)最后贷款人)最后贷款人(1)组织全国范围内的清算)组织全国范围内的清算(3)集中保管各商业银行及其它存款机构的准备金)集中保管各商业银行及其它存款机构的准备金商业银行向央行借款途径:商业银行向央行借款途径: 直接借款、票据贴现。直接借款、票据贴现。准备金的准备金的意义:意义:u保证保证商业银行的商业银行的清偿能力,清偿能力,u约束约束商业银行的商业银行的贷款规模,贷款规模,u控制信用规模和货币供应量。控制信用规模和货币供应量。货币银行学 第五章20u央行规定:商业银行等存款央行规定:商业银行等存款金融机构必须缴存存款准备金。金融机构必须缴存存款准备金。u1983年人行专门行使。年人行专门行使。存款准备金存款准备金deposit reserve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包括: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包括:u库存现金;库存现金;u法定存款准备金;法定存款准备金;u超额存款准备金。超额存款准备金。项目项目年利率年利率调整日期调整日期准备金存款准备金存款1.62 2008.11超额准备金存款超额准备金存款0.72 2008.11货币银行学 第五章213.政府的银行政府的银行(1 1)代理国库)代理国库(4 4)作为最高金融管理当局,执行)作为最高金融管理当局,执行金融行政管理金融行政管理(3 3)为政府融资,弥补政府特定时间的收支差额)为政府融资,弥补政府特定时间的收支差额(2 2)政府金融代理人,代办各种金融事务)政府金融代理人,代办各种金融事务l国家预算收入都由国库收纳,预算支出都由国库拨付。国家预算收入都由国库收纳,预算支出都由国库拨付。l依法对各级金库实行管理。依法对各级金库实行管理。u国库,即国家金库,是负责统一办国库,即国家金库,是负责统一办理国家预算收支的出纳机关。理国家预算收支的出纳机关。货币银行学 第五章22u央行金融监管职能央行金融监管职能原因原因央行金融监管央行金融监管职能职能目标目标u保护本国金融体系安全与稳定;保护本国金融体系安全与稳定;u保护存款人和公众的利益;保护存款人和公众的利益;u保护银行业公平竞争;保护银行业公平竞争;u保证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顺利实施保证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顺利实施货币银行学 第五章23u央行金融监管职能模式货币银行学 第五章24三、中央银行的独立性l丧失独立性,央行往往会沦为政府弥补预算赤字的工具,政丧失独立性,央行往往会沦为政府弥补预算赤字的工具,政府就可能滥伐钞票造成通货膨胀。府就可能滥伐钞票造成通货膨胀。u央行独立性:央行作为主管货币政策、垄断货币发行机构,央行独立性:央行作为主管货币政策、垄断货币发行机构,究竟应该在多大程度上独立于最高行政机构的意志。究竟应该在多大程度上独立于最高行政机构的意志。n不过,货币政策必须和财政政策有效地配合才能取得预期不过,货币政策必须和财政政策有效地配合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的效果。u有足够独立性,就能维持货币的稳定,利于控制通货膨胀。有足够独立性,就能维持货币的稳定,利于控制通货膨胀。独立性越高,货币稳定程度越高。独立性越高,货币稳定程度越高。货币银行学 第五章25第四节第四节 央行的资产负债央行的资产负债 一、资产负债表一、资产负债表 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单位:亿元项目项目2003.12 项目项目2003.12 国外资产国外资产31141.85 储备货币储备货币52841.36 外汇外汇29841.80 货币发行21240.48 货币黄金货币黄金337.24 金融机构存款22558.04 其他国外资产其他国外资产962.81 非金融机构存款9042.84 对政府债权对政府债权2901.02 发行债券发行债券3031.55 对存款货币银行债权对存款货币银行债权10619.47 国外负债国外负债482.58 对特定存款机构债权对特定存款机构债权1363.34 政府存款政府存款 4954.71 对其他金融机构债权对其他金融机构债权7255.95 对非金融机构债权对非金融机构债权206.25 其他资产其他资产8516.19 自有资金自有资金219.75 其他负债其他负债474.11 总资产62004.06 总负债62004.06 货币银行学 第五章26 二、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二、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1.货币发行业务。货币发行业务。 是央行主要的负债,为商品流通和交换提供手段,也相应筹集是央行主要的负债,为商品流通和交换提供手段,也相应筹集了社会资金。了社会资金。 社会集团和个人持有对社会集团和个人持有对中央银行的债权中央银行的债权2.经理国库业务。经理国库业务。3.集中存款准备业务集中存款准备业务4.资本业务:资本业务:筹集、维持和补筹集、维持和补充自有资金的业务。充自有资金的业务。中央银行自有资金(资本)形中央银行自有资金(资本)形成途径有三条:成途径有三条:u政府出资;政府出资;u地方政府或国有机构出地方政府或国有机构出资;资;u私人银行或部门出资。私人银行或部门出资。货币银行学 第五章27美国央行的负债项目美国央行的负债项目n1 1)发行美钞,最主要的负债项目。)发行美钞,最主要的负债项目。n2 2)银行存款,即商业银行等各类存款机构存在联邦储备系)银行存款,即商业银行等各类存款机构存在联邦储备系统的准备金。统的准备金。n3 3)美国财政部存款。)美国财政部存款。n4 4)外国及其它存款。)外国及其它存款。n5 5)其他。)其他。货币银行学 第五章28三、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1.贷款和再贴现业务贷款和再贴现业务 u短期贷款为主短期贷款为主u不以盈利为目的不以盈利为目的u不直接对企业和个人发放贷款不直接对企业和个人发放贷款u控制对财政的放款控制对财政的放款央行央行贷款贷款特征特征(1)央行贷款是商业银行基础货)央行贷款是商业银行基础货币的重要来源。币的重要来源。对象主要是商业银行和国家财政。对象主要是商业银行和国家财政。 再贷款再贷款利率利率 20 天天2.79 3个月个月3.06 6个月个月3.24 1 年年3.33再贴现再贴现1.80调整日期调整日期2008.12.23单位:年利率单位:年利率第二十八条中第二十八条中国人民银行对商国人民银行对商业银行贷款期限业银行贷款期限不得超过一年。不得超过一年。 货币银行学 第五章29(2)再贴现 rediscount 再贴现: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将已贴现的未到期票据,再贴现: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将已贴现的未到期票据,转让给中央银行以换取资金的行为。转让给中央银行以换取资金的行为。n对央行:再贴现是买进票据,让渡资金对央行:再贴现是买进票据,让渡资金n对商业行:再贴现是卖出票据,获得资金对商业行:再贴现是卖出票据,获得资金再贴现一般为再贴现一般为3个月,最长不超过个月,最长不超过6个月。个月。商业银行用贴现过的面值商业银行用贴现过的面值100万元票据,向央行再贴现;万元票据,向央行再贴现;假定商业银行实际取得贴现额假定商业银行实际取得贴现额88万元,票据到期日为万元,票据到期日为180天,天,按月利率计算按月利率计算(6个月个月)货币银行学 第五章302.央行的证券买卖业务u与准备金政策和再贴现相配合,调与准备金政策和再贴现相配合,调节控制货币供应量;节控制货币供应量;u缓解财政收支不足;缓解财政收支不足;u协助政府的公债发行与管理。协助政府的公债发行与管理。不能在一级市场上购买,只能在二级市场上购买;不能在一级市场上购买,只能在二级市场上购买;应注意不能购买流动性差的有价证券,主要是政府债券不能购买流动性差的有价证券,主要是政府债券货币银行学 第五章313.央行金银外汇储备业务n黄金的安全性强,兑换性和盈利性不及外汇,保管成黄金的安全性强,兑换性和盈利性不及外汇,保管成本也很高;本也很高;n但外汇的持有有风险,所以适当确定此三者的比例。但外汇的持有有风险,所以适当确定此三者的比例。n稳定币值,稳定币值,n稳定汇价,稳定汇价,n调节国际收支。调节国际收支。央行保管央行保管经营外汇经营外汇的意义的意义n特别提款权: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各国政府发行的特别提款权: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各国政府发行的代替黄金作为国际支付手段的一种储备形式。代替黄金作为国际支付手段的一种储备形式。货币银行学 第五章32美国央行的资产项目u3 3)黄金和特别提款权证书账户)黄金和特别提款权证书账户u2 2)贴现贷款,包括再贴现和再贷款)贴现贷款,包括再贴现和再贷款u4 4)硬币,它是由美国财政部发行的,代表的是财政部的债)硬币,它是由美国财政部发行的,代表的是财政部的债权,所以联邦储备系统手中的硬币构成它的一项资产权,所以联邦储备系统手中的硬币构成它的一项资产u5 5)收款过程中的现金项目等)收款过程中的现金项目等u1 1)持有的各种证券)持有的各种证券第一次综述性论文内容:内容:1、信息不对称下金融监管理论综述;、信息不对称下金融监管理论综述;2、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发展综述;、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发展综述;3、中央银行的独立性研究综述、中央银行的独立性研究综述要求:要求:1、3000字以上;字以上;2、规范写作:、规范写作: 题目;摘要;关键词;背景;正文;结论;题目;摘要;关键词;背景;正文;结论;参考文献(参考文献(6篇以上篇以上 ,正规杂志上公开发表的,作者名字,正规杂志上公开发表的,作者名字,题目,刊名,时间,尽量经典)题目,刊名,时间,尽量经典)货币银行学 第五章33第五节第五节 货币政策货币政策货币政策目标货币政策目标一、货币政策一、货币政策 monetary policy monetary policy 1.1.货币政策:为实现特定经济目标,调控货币供应量、进而影货币政策:为实现特定经济目标,调控货币供应量、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和。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和。2.货币政策的特征货币政策的特征涉及整个货币供应量、信用量、利率、汇率及金融市场等涉及整个货币供应量、信用量、利率、汇率及金融市场等宏观经济总量指标。宏观经济总量指标。调整社会总需求。促进总需求与总供给平衡。调整社会总需求。促进总需求与总供给平衡。以间接调控为主。采用经济手段和法律等措施。以间接调控为主。采用经济手段和法律等措施。长期与短期目标相结合。特定的货币政策是短期性的,不长期与短期目标相结合。特定的货币政策是短期性的,不断变动,最终目标是长期性的。断变动,最终目标是长期性的。维持适度货币供应。维持适度货币供应。防止因货币过多或不足而造成经济过度繁荣或经济衰退。防止因货币过多或不足而造成经济过度繁荣或经济衰退。提供稳定而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提供稳定而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是维持适度货币供应在信用货币制度下的延伸和发展。是维持适度货币供应在信用货币制度下的延伸和发展。抵消其他经济干扰因素。抵消其他经济干扰因素。即逆经济风向而动。即逆经济风向而动。3.货币政策的任务货币政策的任务 二、货币政策目标二、货币政策目标1.1.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有四个: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有四个:l(1 1)稳定物价。)稳定物价。指设法促使一般物价水平在短期内不发生显指设法促使一般物价水平在短期内不发生显著的波动,以维持国内币值的稳定。从各国货币政策的实际操著的波动,以维持国内币值的稳定。从各国货币政策的实际操作来看,中央银行大都比较保守,一般要求物价上涨率必须控作来看,中央银行大都比较保守,一般要求物价上涨率必须控制在制在2%3%以内。以内。l(2 2)充分就业。高失业率不但会造成社会经济资源的极大浪)充分就业。高失业率不但会造成社会经济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很容易导致社会和政治危机。费,而且很容易导致社会和政治危机。所谓充分就业是指劳动所谓充分就业是指劳动市场的均衡状态。劳动市场处于均衡状态时的失业率即为自然市场的均衡状态。劳动市场处于均衡状态时的失业率即为自然失业率。如失业率。如1978年年美国就业法案美国就业法案规定失业率不超过规定失业率不超过4%即即为充分就业。为充分就业。l(3 3)经济增长。对一个国家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经济增长。对一个国家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经济学界至经济学界至少有两种理解。一种观点认为,经济增长是指国民生产总值少有两种理解。一种观点认为,经济增长是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另一种观点认为,经济增长是指一国生产商品和劳的增加;另一种观点认为,经济增长是指一国生产商品和劳务能力的增长。务能力的增长。l(4 4)国际收支平衡。指一国对其他国家的全部货币收入和货)国际收支平衡。指一国对其他国家的全部货币收入和货币支出持平、略有顺差或略有逆差。币支出持平、略有顺差或略有逆差。l通常指除外汇储备项目以外的其它项目的收支是否平衡。通常指除外汇储备项目以外的其它项目的收支是否平衡。1.1.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有四个: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有四个: 在实际的政策操作中,上述四项目标并非都协在实际的政策操作中,上述四项目标并非都协调一致的,相互之间往往存在矛盾,政策目标的选择调一致的,相互之间往往存在矛盾,政策目标的选择只能是有所侧重而无法兼顾。除了充分就业和经济增只能是有所侧重而无法兼顾。除了充分就业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外,各个目标相互之间都有矛长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外,各个目标相互之间都有矛盾。盾。 充分就业与物价稳定之间的矛盾;充分就业与物价稳定之间的矛盾; 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矛盾;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矛盾; 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之间的矛盾。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之间的矛盾。最终目标之间的关系最终目标之间的关系2.中间目标(可测、可控和相关性)中间目标(可测、可控和相关性)(1)银行信贷规模。)银行信贷规模。指银行体系对社会大众及各指银行体系对社会大众及各经济单位的存贷款总额。经济单位的存贷款总额。(2)货币供应量。)货币供应量。(3)长期利率。)长期利率。银行信贷规模与物价、银行信贷规模与物价、就业、国际收支、经就业、国际收支、经济增长有着密切的关济增长有着密切的关系。系。v货币对最终目货币对最终目标有着密切的标有着密切的影响。影响。3.操作目标(近期目标)操作目标(近期目标)(1)短期货币市场利率。)短期货币市场利率。(2) 银行准备金。银行准备金。(3)基础货币。)基础货币。v经常是银行同业拆借利率,是整个货币市场的基准利率。经常是银行同业拆借利率,是整个货币市场的基准利率。v央行可通过调整贴现率或公开市场业务来调整同业拆借央行可通过调整贴现率或公开市场业务来调整同业拆借利率。利率。三、货币政策路径三、货币政策路径1.1.信用扩张信用扩张n扩大货币供应量,降低利率,刺激总需求,进而刺激经济增扩大货币供应量,降低利率,刺激总需求,进而刺激经济增长的一种货币政策手段。长的一种货币政策手段。n2.2.信用紧缩信用紧缩n抑制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迫使其减缩放款规模。抑制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迫使其减缩放款规模。 中国主要采取直接控制的紧缩手段;中国主要采取直接控制的紧缩手段;如压缩信贷总量、实行对专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贷款如压缩信贷总量、实行对专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贷款规模的直接限制,对于抑制通货膨胀起到了积极作用。规模的直接限制,对于抑制通货膨胀起到了积极作用。一、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一、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三大政策工具:三大政策工具:n公开市场操作公开市场操作n贴现政策贴现政策n法定准备金。法定准备金。1.1.法定存款准备金。法定存款准备金。西方的央行实西方的央行实施货币政策往施货币政策往往重点在再贴往重点在再贴现率和公开市现率和公开市场业务上。场业务上。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工具调整法定准备率时应谨慎:调整法定准备率时应谨慎:u对货币供应有较大影响,副作用明显。对货币供应有较大影响,副作用明显。n法定准备率的微小变动会引起货币供应量急剧变动,迫使商法定准备率的微小变动会引起货币供应量急剧变动,迫使商业银行急剧调整信贷规模,给社会经济带来激烈振荡。业银行急剧调整信贷规模,给社会经济带来激烈振荡。n提高法定准备率,导致信贷规模骤减,很多生产没有后继资提高法定准备率,导致信贷规模骤减,很多生产没有后继资金投入,无法形成生产能力而带来一系列问题。金投入,无法形成生产能力而带来一系列问题。(1)规定贴现贷款的条件。)规定贴现贷款的条件。 (2)规定贴现率。)规定贴现率。中国商业票据不发达,再贴现率政策的效果还不明显。中国商业票据不发达,再贴现率政策的效果还不明显。特点特点 短期性。央行贷款以短期为主,最长不超过短期性。央行贷款以短期为主,最长不超过1年。年。官方性。官方性。标准性或示范性。再贴现率是基础利率,有告示效应。标准性或示范性。再贴现率是基础利率,有告示效应。被动性。是否进行再贴现的主动权掌握在商业银行手中被动性。是否进行再贴现的主动权掌握在商业银行手中,使中央银行一直处在被动的地位。,使中央银行一直处在被动的地位。2.再贴现再贴现(1)引起的波动程度远比法定准备率为小。)引起的波动程度远比法定准备率为小。一般都经常调整再贴现率来控制货币供应量。一般都经常调整再贴现率来控制货币供应量。(2)再贴现率作为基准利率,制约和影响着全国利率水平)再贴现率作为基准利率,制约和影响着全国利率水平,是其他利率的基础。,是其他利率的基础。商业银行业务中,票据贴现比例很大,越发达越如此。商业银行业务中,票据贴现比例很大,越发达越如此。商业银行之所以要再贴现,一般是由于资金发生短缺。商业银行之所以要再贴现,一般是由于资金发生短缺。再贴现率低,商业银行取得资金成本较低,市场利率就再贴现率低,商业银行取得资金成本较低,市场利率就会降低;反之,表示资金供给趋紧,市场利率可能上升会降低;反之,表示资金供给趋紧,市场利率可能上升。再贴现率是贷款利率体系中最低的之一,作为商业银行资再贴现率是贷款利率体系中最低的之一,作为商业银行资金成本的参照标准。金成本的参照标准。再贴现的作用再贴现的作用n公开市场操作:公开市场操作:央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政府债券以央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政府债券以控制货币供应量及利率的活动。控制货币供应量及利率的活动。公开市场业务发挥作用的先决条件:公开市场业务发挥作用的先决条件:l证券市场必须高度发达,并具有相当的深度、广度和弹性证券市场必须高度发达,并具有相当的深度、广度和弹性等特征。等特征。l同时,央行必须拥有相当的库存证券。同时,央行必须拥有相当的库存证券。u主要是通过购入或出售证券主要是通过购入或出售证券放松或收缩银根放松或收缩银根使银使银行储备直接增加或减少行储备直接增加或减少以实现相应经济目标。以实现相应经济目标。3.公开市场操作公开市场操作公开市场操作的优点公开市场操作的优点(1)具有主动性。)具有主动性。(2)具有微调性。可对货币供应量进行微调,避免法定准)具有微调性。可对货币供应量进行微调,避免法定准备金政策的震动效应。备金政策的震动效应。(3)具有可逆性。执行起来也比较灵活。)具有可逆性。执行起来也比较灵活。v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v由于证券市场还处于萌芽阶段,或者尚未形成,由于证券市场还处于萌芽阶段,或者尚未形成,而无法开展公开市场业务。而无法开展公开市场业务。二、选择性政策工具二、选择性政策工具l1.1.消费者信用控制:中央银行对不动产以外的各种耐用消费消费者信用控制:中央银行对不动产以外的各种耐用消费品的销售融资予以控制品的销售融资予以控制l抑制消费,促进市场平衡的措施与办法:抑制消费,促进市场平衡的措施与办法:l停办;提高首次付款金额;缩短分期付款期限;停办;提高首次付款金额;缩短分期付款期限;l限制可用消费信贷购买的消费品种类,并严格审查其付款能力等。限制可用消费信贷购买的消费品种类,并严格审查其付款能力等。2.不动产信用控制。不动产信用控制。v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在房地产方面放款的限制措施。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在房地产方面放款的限制措施。v(与消费信贷控制相似)(与消费信贷控制相似)l3.3.证券市场信用控制。对证证券市场信用控制。对证券交易的各种融资活动进行券交易的各种融资活动进行控制。控制。措施:措施:n规定信用交易比例;规定信用交易比例;n规定银行为经纪人的证券抵规定银行为经纪人的证券抵押贷款的比例。押贷款的比例。u1.1.直接信用控制工具:依据有关法令,对商业银行信用创造直接信用控制工具:依据有关法令,对商业银行信用创造业务进行直接干预。业务进行直接干预。u(1 1)信用配额:对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加以分配和限制。)信用配额:对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加以分配和限制。 u(2 2)直接干预:中央银行直接干预商业银行的信贷。)直接干预:中央银行直接干预商业银行的信贷。 u(3 3)流动性比率:规定商业银行流动资产对存款的比重。)流动性比率:规定商业银行流动资产对存款的比重。 u(4 4)利率最高限:规定商业银行存款最高利率。)利率最高限:规定商业银行存款最高利率。 三、其他政策工具三、其他政策工具u对利率的依赖对利率的依赖u中国使用最多的政策工具是利率。中国使用最多的政策工具是利率。u中国是一个以管制利率为主的国家,绝大多数利率由中央中国是一个以管制利率为主的国家,绝大多数利率由中央银行代表政府制定。银行代表政府制定。2.间接信用指导间接信用指导(1)道义劝告:中央银行利用自己的特殊地位和威望,劝)道义劝告:中央银行利用自己的特殊地位和威望,劝告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以影响其放款和投资方向,告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以影响其放款和投资方向,从而达到控制和调节信用的目的。从而达到控制和调节信用的目的。(2)窗口指导:)窗口指导: 要求金融机构服从大局。要求金融机构服从大局。中国,是中央银行与专业银行之间的行长联席会或业务部中国,是中

    注意事项

    本文(货币银行学课件货币需求(8).pptx)为本站会员(修****)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