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专版2022中考物理复习方案第一篇教材梳理第01课时机械运动课件.pptx
第 1 课时机械运动第一篇教材梳理第一页,编辑于星期六:十二点 五十二分。思维导图 构建体系教材梳理 夯实基础第二页,编辑于星期六:十二点 五十二分。单位换算 米、分米、厘米、毫米间的进率是,千米、米、毫米、微米、纳米间的进率是。 注单位换算法则: 数不变, 大单位小单位,乘以进率 化单位 小单位大单位,乘以进率的倒数常见值普通中学生身高约1.6 m;课桌的高度约80 cm;物理课本的长度约26 cm思维导图 构建体系教材梳理 夯实基础考点一长度、时间及其测量1010001. 长度的测量第三页,编辑于星期六:十二点 五十二分。刻度尺的使用和读数看:选择刻度尺要观察它的 、和。 放:刻度尺有刻度的一侧紧贴被测物体,不要使用磨损的刻度线。读: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必须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记: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数据处理: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减小误差。最后求得的平均值小数位应与每次测量结果的小数位数相同。示例1:请在正确处打“”,图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铅笔的长度为cm。 思维导图 构建体系教材梳理 夯实基础零刻度线分度值量程垂直1 mm5.50第四页,编辑于星期六:十二点 五十二分。刻度尺的使用和读数示例2:某同学测出一木块长29.58 cm,他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数据中的准确值是mm,估计值为mm。 示例3:同一物体长度的四次测量记录是:25.1 mm、25.2 mm、27.2 mm、25.3 mm,其中一次明显是错误的,它是 ,根据以上测量记录,这一物体的长度应记作 误差与错误错误避免,误差避免。(均选填“可以”或“不可以”) 减小误差的方法: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改进测量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思维导图 构建体系教材梳理 夯实基础1 mm0.829527.2 mm不可以可以25.2 mm第五页,编辑于星期六:十二点 五十二分。单位换算国际单位:s;常用单位:h、min。换算关系:1 h=min=s 常见值人脉搏跳动的平均时间间隔约为1 s;播放一遍国歌约50 s;普通中学生百米赛跑的成绩约16 s停表的读数 停表有两个表盘,读数时先看小盘,后看大盘。如图所示,停表的读数是mins,合s。 思维导图 构建体系教材梳理 夯实基础60360032.时间的测量38.3218.3第六页,编辑于星期六:十二点 五十二分。机械运动物质世界里的一切物质都是运动的;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叫机械运动参照物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先要选一个物体作参照,这个物体叫参照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选择的参照物不同时,对所研究物体运动的描述一般是的。如图所示,若选择加油机A为参照物,则战机B是的;若选择地面为参照物,则战机B是的 思维导图 构建体系教材梳理 夯实基础考点二参照物不同运动静止第七页,编辑于星期六:十二点 五十二分。比较方法相同时间内经过的路程的物体运动得快;经过相同的路程,所花时间的物体运动得快 速度物体在一段时间内通过的与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之比叫速度 公式v=; 变形式:s=,t= 单位1 m/s=km/h,1 km/h=m/s 常见值正常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1 m/s;骑行自行车的速度约5 m/s思维导图 构建体系教材梳理 夯实基础考点三运动的快慢长短路程1.速度时间vt3.6第八页,编辑于星期六:十二点 五十二分。运动方式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以匀加速为例)定义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大小变化的运动图像 平均速度物体在某段时间内运动的与的比值,公式为v=。(注意:平均速度不等于速度的平均值) 示例:图中040 s内小汽车的平均速度为m/s 思维导图 构建体系教材梳理 夯实基础30时间2.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路程第九页,编辑于星期六:十二点 五十二分。教材图解1.如图1-1所示的日晷是利用晷上的针的影子长短和位置的变化来判断时间的计时工具,从早晨到中午,阳光下日晷晷针的影子相对日晷的盘面某刻度线是(选填“运动”或“静止”)的,整个日晷相对于是静止的。图1-1运动思维导图 构建体系教材梳理 夯实基础地面第十页,编辑于星期六:十二点 五十二分。2. 如图1-2所示是中学生百米赛跑的场景,裁判员是利用的方法比较学生运动的快慢的,那么所用时间最短的运动员跑得最。在赛跑过程中,以为参照物,学生是运动的。小明的成绩是12.50 s,他百米赛跑的平均速度为m/s。 图1-2相同路程比时间思维导图 构建体系教材梳理 夯实基础快地面8第十一页,编辑于星期六:十二点 五十二分。3.由于超声波指向性强,经常用于距离的测量,如图1-3所示是超声波测距离示意图,发射器发出信号后,经过18 s接收器接收到信号,则障碍物距离发射器约为km。(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 m/s) 超声波测距原理图1-3思维导图 构建体系教材梳理 夯实基础3.06第十二页,编辑于星期六:十二点 五十二分。重难探究 逐个突破实验突破 素养提升1.下列估测的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大于2.5 mm的细颗粒物B.普通教室的高度约为65 dmC.目前为止,人类奔跑的速度最快可达到约40 km/hD.正常情况下,用停表测量,人的脉搏每跳动10次所用时间约为45 s探究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C第十三页,编辑于星期六:十二点 五十二分。重难探究 逐个突破实验突破 素养提升2.(1)如图1-4甲所示,小明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测一枚纽扣的直径,纽扣的直径是cm。 图1-4(2)小明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先将凸透镜安装在光具座上,用平行光作光源,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乙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cm。 (3)小明用同一把刻度尺对同一物体的长度进行4次测量,结果如下:12.34 cm、12.36 cm、12.35 cm、12.75 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为 。 1.2010.012.35cm第十四页,编辑于星期六:十二点 五十二分。重难探究 逐个突破实验突破 素养提升3.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发射,并与“天宫二号”顺利完成自动交会对接,如图1-5所示,对接完成后,若认为“天舟一号”处于静止状态,则选取的参照物是()A.“长征七号”B.“天宫二号” C.文昌航天发射场D.地球 图1-5探究二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B第十五页,编辑于星期六:十二点 五十二分。重难探究 逐个突破实验突破 素养提升4.图1-6中记录了甲、乙两车同时在同一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在每段相同的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都比乙车的大 图1-6C.在2030 s的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比乙车的大D.在040 s的时间内,甲、乙两车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探究三速度及相关计算D第十六页,编辑于星期六:十二点 五十二分。5.便捷的交通与互联网给人们出行带来了极大的方便,王爷爷带小孙子驾车到萍乡北站,然后乘高铁去南昌参观滕王阁,8:20开车出发,并看到路边如图1-7所示的交通标志牌,此刻吩咐小孙子通过铁路12306网站查询列车时刻表,如下表所示。(1)在交通正常的情况下,依据以上信息并通过计算,爷孙俩最快能赶上哪一车次? (2)该趟高铁运行的平均速度为多少? 车次萍乡北开南昌西到运行距离G1346 08:38 09:40 240 kmG1692 08:49 10:05 240 kmG1482 09:11 10:31 240 km重难探究 逐个突破实验突破 素养提升图1-7第十七页,编辑于星期六:十二点 五十二分。重难探究 逐个突破实验突破 素养提升第十八页,编辑于星期六:十二点 五十二分。车次萍乡北开南昌西到运行距离G1346 08:38 09:40 240 kmG1692 08:49 10:05 240 kmG1482 09:11 10:31 240 km重难探究 逐个突破实验突破 素养提升(2)该趟高铁运行的平均速度为多少? 图1-7第十九页,编辑于星期六:十二点 五十二分。重难探究 逐个突破实验突破 素养提升6.2018自贡如图1-8所示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05 s内,物体通过的路程为2.5 m B.整个20 s时间内,物体的平均速度为0.2 m/sC.物体在20 s内都做匀速直线运动D.物体在05 s时间内的速度比1020 s内的速度大 图1-8探究四图像及物体运动的描述C第二十页,编辑于星期六:十二点 五十二分。重难探究 逐个突破实验突破 素养提升s-t图像 相同时间内,甲通过的路程比乙长;甲、乙通过的路程s与时间t均成正比;甲、乙都做匀速直线运动;斜线的倾斜程度表示速度,且v甲v乙v-t图像 相同时刻,v甲v乙;随着时间t的增大,甲、乙的速度均保持不变;甲、乙都做匀速直线运动【点拨】匀速直线运动s-t、v-t图像的理解第二十一页,编辑于星期六:十二点 五十二分。重难探究 逐个突破实验突破 素养提升【设计和进行实验】1.实验原理:v=2.实验主要器材:小车、斜面(作用:使小车获得动力,加速下滑。注意:实验时斜面倾角不宜过大,目的是方便测量小车运动的时间,减小误差)、刻度尺(作用:测量小车通过的路程。注意:测量时要“头对头”“尾对尾”)、停表(作用:测量时间)、金属片(作用:确保小车到达终点时在同一位置)。突破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第二十二页,编辑于星期六:十二点 五十二分。重难探究 逐个突破实验突破 素养提升【数据处理和分析】3.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格(如下表所示),根据v= 计算小车各段的平均速度,并绘出实验数据曲线图,通过小车在单位时间内运动的路程来判断小车的运动状态。(实验中小车做变速直线运动)项目路程s/m运动时间t/s 平均速度v/(ms-1)全程 上半段 下半段 第二十三页,编辑于星期六:十二点 五十二分。重难探究 逐个突破实验突破 素养提升【交流、反思与误差分析】4.测量下半段(或任意一段)路程的速度时,不能让小车从中点(或除顶端外的任意一起点)由静止释放,因为小车运动到中点(或除顶端外的任意一点)时的速度不为零。5.小车下滑过程中(不计摩擦)能量的转化情况为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6.误差分析:若小车经过终点后才停止计时,会导致时间测量值偏大,平均速度测量值偏小;若小车静止释放时未放在顶端,导致时间测量值偏小,平均速度测量值偏大。第二十四页,编辑于星期六:十二点 五十二分。例 小明利用如图1-9所示的装置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时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图1-9(1)依据的实验原理是,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 和。 (2)斜面应选择较小坡度,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在实验中便于测量。 重难探究 逐个突破实验突破 素养提升小车运动的路程所用的时间时间第二十五页,编辑于星期六:十二点 五十二分。(3)图中AB段的路程sAB=cm,如果测得小车通过AB段所用时间tAB=3 s,则小车在AB段的平均速度vABm/s。(最后一空保留三位小数) (4)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测出AB段的平均速度vAB会偏(选填“大”或“小”)。 (5)小车通过下半程BC段的平均速度小车通过上半程AB段的平均速度;小车通过全程AC段的平均速度小车通过下半程BC段的平均速度。(均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重难探究 逐个突破实验突破 素养提升40.00.133小大于小于第二十六页,编辑于星期六:十二点 五十二分。(6)为了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同组的小伟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在下半程运动的平均速度。你认为小伟的做法是(选填“正确”或“错误”)的,理由是。 实验拓展 重难探究 逐个突破实验突破 素养提升错误所测时间不是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时间第二十七页,编辑于星期六:十二点 五十二分。(7)小车通过全程(AC段)的平均速度是m/s。小车通过全程(AC段)做的是(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如图1-10所示为四个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能反映出小车在AC段运动情况的是。 实验拓展 重难探究 逐个突破实验突破 素养提升0.16变速C 图1-10第二十八页,编辑于星期六:十二点 五十二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