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概念总结仅参考.doc
九年级物理概念总结九年级物理概念总结政治1,创建新集体,为什么休要确立共同的目标?2.你认为进入中学后,面对新同学该怎么做?3.怎样创建一个优秀的班集体?4.初中生活是一个新起点,为什么这么说?【第二课】把握学习新节凑1.初中学习有什么新的特点?2.你对接受学习如何理解的?3.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第二单元】认识自我【第三课】珍爱生命1为什么要珍爱地球上的生命?2.人的生命具有哪些特性?3.我们应如何珍爱生命?第四课【欢乐人青春节凑】1.如何正确认识青春的内涵?2.我们应怎样对待青春期成长的心理烦恼?3.如何解决青春期内心矛盾?4男生与女生应怎样进行正常交往?第五课【自我新期待】1.人为什么要正确认识自己?怎样理解正确认识自己?2.我们应怎样评价认识自己?3.我们认识的自我途径有哪些?4.我们要如何才能发掘自己的潜能?5.我们怎样看待心中的理想形象?6.我们应怎样确立个人的程长目标?第三单元【过富有情趣的生活】第六课【做情绪的主人】1.情绪有难些基本类型?2.如何认识情趣对个人的作用?3.青少年情绪有何特点?4.我们应怎样控制自己的情绪?第七课【品味生活】1.情趣与兴趣的关系是怎样的?2.两种不同的生活情趣对人有什么影响?3.为什么说我们要有乐观幽默的生活态度?4.如何培养高雅的生活情趣?第八课【学会拒绝】1.青少年容易受伤害的原因是什么?2.青少年怎样才能拒绝不良诱惑?第九课【保护自我】1.青少年为什么要学会自我保护?3.青少年身边的侵害和保护分别有哪些?2.青少年身边的种种侵害是指哪些方面?4.青少年应怎样进行自我保护?5.对少年进行保护的法律有哪些?【七年级下册复习提纲】第一单元】如下;1.自尊的含义?2.自尊的表现?3.知耻与自尊的关系?4.虚荣心的表现?5.为什么要尊重他人?6.如何尊重他人?第二课【扬起自信的风帆】1.自信的含义表现?2.自负自卑自信的区别表现?3.一个人为什么要有自信?4.为什么自负自卑导致失败,远离成功?5.怎样做一个自信的人?6.怎样做一个自信的中国人?第二单元【做自立自强的人】第三课【走向自立人生】1.自主的认识?2.自立的含义?3.为什么人生需要自立?4.依赖思想对于自己的发展的影响?5.怎样培养自己的自立能力?第四课【人生当自强】1.自强的含义表现,自弃的认识?2.自强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意义?3.如何培养自强的品质?第三单元【做意志坚强的人】第五课【让挫折丰富我们的人生】.自然社会因素1.造成挫折的原因人为因素(学校家庭个人)2.挫折的含义?3.面对挫折三种不同态度及结果?4.“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含义5.挫折的作用?6.应对挫折的有效方法有那些7.自我疏导的方法有哪些第六课【为坚强喝彩】1.坚强意志的表现?2.坚强意志品质的作用?3.我们如何磨练意志学会坚强?第四单元【做知法守法懂法用法的人】第七课【感受法律的尊严】1.生活中,调节我们行为的规则有哪些?2.法律的显著特征?3法律的作用?4.违法行为的含义类别?5.一般违法行为与严重违法行为的区别于联系?6.刑法与刑罚的含义?7.犯罪的特征?8.青少年如何加强自我防范如何预防违法犯罪?9.为什么要对未成年人进行特殊保护?10.哪两部法律专门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11.为保护我们设置的四道防线是,。12.未成年人受到侵害后如何用法律保护自己?13.青少年如何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八年级上册复习提纲第一课【爱在屋檐下】1.为什么要“我爱我家”?2.?为什么要孝敬父母3.怎样孝敬父母?孝敬父母要注意什么?第二课【我与父母交朋友】1.代沟产生的原因?2.逆反心理的具体表现危害对策?3.怎样正确看待逆反心理?4.怎样与父母沟通?5.与父母交往时应讲究哪些艺术?第三课【同期携手共进】1.青春期闭锁心理有何危害?应怎样克服?2.如何把握友情交友的原则有哪些?3.男女同学之间的正常交往有何作用?4.男女同学之间应怎样正常健康交往?5.如何看待青春期对异性产生的爱慕之情?如何正确处理?第四课【老师伴我成长】1.与老师交往有何重要意义?2.新型的师生关系是怎样的?3.怎样与老师交往?4.应如何看待老师的表扬与批评?第五课【多元文化地球村】1.世界文化多样性表现在那里?2.应如何认识文化的差异?3.怎样全球化形势下文化发展的趋势是?4.怎样对待不同的文化?5.如何对待本土文化?6怎样对待文化差异?7.怎样做友好往来使者?第六课【网络交往新空间】1.网络交往有哪些利?有哪些弊?2.在网络上我们应怎样交往,学会自我保护?第七课【友好交往礼为先】1.什么是礼貌,交往中为什么要讲礼貌?3.讲究礼仪有何意义?2.,是与人友好交往必备的素质,是我们进行社会交往的基本要求?4.社交礼仪有何重要性?第八课【竞争合作求双赢】1.竞争有何作用?2是我们竞争中必须遵守的基本准则?3.谈谈合作的必要性?4.竞争与合作是什么关系?5.在合作中竞争有何意义?有何要求?6.在竞争中合作有何意义?有何要求?尊重第九课【心有他人天地宽】尊重他人原因要求尊重社会原因要求尊重自然原因要求2.什么是宽容?3.宽容有何重要意义?4.宽容应注意什么?5.“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实质是什么?6.换位思考的实质是什么?7.什么是“换位思考,与人为善”?8.应如何理解人与人之间的平等?爱护公共环境和设施,遵守功德秩序体现着对他人的尊重1.什么叫诚信?2.不讲诚信有哪些危害?讲诚信有何意义?3.怎样理解善意的谎言也是诚信?4.怎样做一个诚信的人?答案。第十课【诚信做人到永远】扩展阅读:九年级物理概念总结(整理)九年级物理概念总结第十一章多彩的物质世界一、宇宙和微观世界宇宙银河系太阳系地球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是保持物质原来性质的一种粒子;一般大小只有百亿分之几米(0.3-0.4nm)。物质三态的性质:固体:分子排列紧密,粒子间有强大的作用力。固体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液体:分子没有固定的位置,运动比较自由,粒子间的作用力比固体的小;液体没有确定的形状,具有流动性。气体:分子极度散乱,间距很大,并以高速向四面八方运动,粒子间作用力微弱,易被压缩,气体具有流动性。分子由原子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和太阳系相似),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纳米科技:(1nm=10m),纳米尺度:(0.1-100nm)。研究的对象是一小堆分子或单个的原子、分子。二、质量质量:物体含有物质的多少。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它的大小与形状、状态、位置、温度等无关。物理量符号:m。单位:kg、t、g、mg。1t=103kg,1kg=103g,1g=103mg.天平:1、原理:杠杆原理。2、注意事项:被测物体不要超过天平的称量;向盘中加减砝码要用镊子,不能把砝码弄脏、弄湿;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不能直接放到天平的盘中3、使用:(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2)把游码放到标尺放到左端的零刻线处,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指针指向分度盘的中线或左右摆动幅度相等)。(3)把物体放到左盘,右盘放砝码,增减砝码并调节游码,使天平平衡。(4)读数: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对应的刻度值。注:失重时(如:宇航船)不能用天平称量质量。三、密度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殊属性;同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成正比,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定值。密度: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密度大小与物质的种类、状态有关,受到温度的影响,与质量、体积无关。公式:单位:kg/m3g/cm31×103kg/m3=1g/cm3。1L=1dm3=10-3m3;1ml=1cm3=10-3L=10-6m3。四、测量物质的密度实验原理:实验器材:天平、量筒、烧杯、细线量筒:测量液体体积(可间接测量固体体积),读数是以凹液面的最低处为准。测固体(密度比水大)的密度:步骤:1、用天平称出固体的质量m;2、在量筒里倒入适量(能浸没物体,又不超过最大刻度)的水,读出水的体积V1;3、用细线拴好物体,放入量筒中,读出总体积V2。注:若固体的密度比水小,可采用针压法和重物下坠法。测量液体的密度:步骤:1、用天平称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1;2、把烧杯里的液体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读出液体的体积V2;3、用天平称出剩余的液体和烧杯的质量m2。五、密度与社会生活密度是物质的基本属性(特性),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密度。密度与温度:温度能够改变物质的密度;气体热膨胀最显著,它的密度受温度影响最大;固体和液体受温度影响比较小。水的反常膨胀:4密度最大;水结冰体积变大。密度应用:1、鉴别物质(测密度)2、求质量3、求体积。第十二章运动和力一、运动的描述运动是宇宙中普遍的现象。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参照物:在研究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或者说被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参照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二、运动的快慢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通过的路程。公式:速度的单位是:m/s;km/h。匀速直线运动:快慢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这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变速运动:物体运动速度是变化的运动。平均速度:在变速运动中,用总路程除以所用的时间可得物体在这段路程中的快慢程度,这就是平均速度。三、时间和长度的测量时间的测量工具:钟表。秒表(实验室用)单位:sminh长度的测量工具:刻度尺。长度单位:mkmdmcmmmmnm刻度尺的正确使用:(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线、量程和分度值;(2).用刻度尺测量时,尺要沿着所测长度,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3)厚的刻度尺的刻线要紧贴被测物体。(4).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5).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它只能尽量减少,而不能消除,常用减少误差的方法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四、力力: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力)。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还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的单位是:牛顿(N),1N大约是你拿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三要素都表示出来就叫力的示意图。五、牛顿第一定律亚里士多德观点:物体运动需要力来维持。伽利略观点:物体的运动不须要力来维持,运动之所以停下来,是因为受到了阻力作用。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收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牛顿第一定律是在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推理而概括出来的,因而不能用实验来证明这一定律)。惯性: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惯性的大小只与质量有关。牛顿第一定律也叫做惯性定律。六、二力平衡平衡力: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是因为物体受到的是平衡力。二力平衡:物体受到两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两个力平衡。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二力平衡时合力为零)。物体在不受力或受到平衡力作用下都会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第十三章力和机械一、弹力弹簧测力计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弹性。塑性:物体受力后不能自动恢复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塑性。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弹簧测力计: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收受到的拉力越大,它的伸长就越长。(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弹簧测力计的使用:;(1)认清分度值和量程;(2)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如果不是,则要调零;(3)轻拉秤钩几次,看每次松手后,指针是否回到零刻度;(4)测量时力要沿着弹簧的轴线方向,测量力时不能超过弹簧秤的量程。二、重力万有引力:宇宙间任何两个物体,大到天体,小到灰尘之间,都存在互相吸引的力。重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1、重力的大小叫重量,物体受到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G=mg.2、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指向地心)。3、重力的作用点(重心):地球吸引物体的每一个部分,但是,对于整个物体,重力的作用好像作用在一个点,这个点叫重心。(形状规则、质地均匀的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三、摩擦力摩擦力: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就会在接触面是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摩擦力。摩擦力的方向:和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决定摩擦力(滑动摩擦)大小的因素:【实验原理:二力平衡】1、压力(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2、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摩擦的分类:1、静摩擦: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没有发生相对的运动。2、动摩擦:(1)滑动摩擦: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上滑动时产生的摩擦;(2)滚动摩擦:轮状或球状物体滚动时产生的摩擦,通常情况下,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增大摩擦力方法:使接触面粗糙些和增大压力。减小有害摩擦方法:(1)使接触面光滑;(2)减小压力;(3)用滚动代替滑动;(4)使接触面分开(加润滑油、形成气垫)。四、杠杆杠杆: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叫杠杆。杠杆的五要素:1、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2、动力:作用在杠杆上,使杠杆转动的力;3、阻力:作用在杠杆上,阻碍杠杆转动的力;4、动力臂: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5、阻力臂: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三种杠杠杆:(1)省力杠杆:L1>L2,平衡时F1应用:船闸、锅炉水位计、茶壶、下水管道。三、大气压强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是马德堡半球实验。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空气受到重力作用,具有流动性而产生的,测定大气压强值的实验是:1、托里拆利实验(最先测出):实验中玻璃管上方是真空,管外水银面的上方是大气,是大气压支持管内这段水银柱不落下,大气压的数值等于这段水银柱产生的压强。2、课堂实验:用吸盘测大气压:(原理:二力平衡F=大气压p=F/s)测定大气压的仪器是:气压计。常见气压计有水银气压计和无液(金属盒)气压计。标准大气压:把等于760毫米水银柱的大气压。1标准大气压=760毫米汞柱=1.013×105pa。大气压的变化:和高度、天气等有关;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大而减小;在海拔3000m以内,大约每升高10m,大气压减小100pa。(沸点与气压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抽水机是利用大气压把水从低处抽到高处的。在1标准大气压下,能支持水柱的高度约10.3m高。四、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飞机的升力:飞机前进时,由于机翼上下不对称,机翼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较小,下方流速小,压强较大,机翼上下表面存在压强差,这就产生了向上的升力。五、浮力浮力:浸在液体或气体里的物体,都受到液体或气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这个力叫浮力。浮力产生的原因: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对它的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浮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物体沉浮条件:(开始是浸没在液体中)法一:(比浮力与物体重力大小)(1)F浮G上浮(最后漂浮,此时F浮=G)(3)F浮=G悬浮或漂浮法二:(比物体与液体的密度大小)(1)>下沉;(2)九年级物理概念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第 12 页 共 1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