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人教版二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2.docx
二年级上册数学学问点第一单元、长度单位(学问点)1. 厘米和米(1) )厘米和米是常用的长度单位;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时, 用“厘米”作单位,厘米用字母“cm”表示;测量较长物体的长度时,用“米”作单位,米用字母“m”表示;(2) )在尺子上,每两个相邻的两个数字所对的刻度线之间的距离都是 1 厘米;(3) )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 1 米 100 厘米1 m 100 cm;4 )测量物体的长度:把尺子的 0 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物体的右端对着几,就是几厘米; 留意:物体没有对准刻度 0 时用:右端数字 - 左端数字 =物体的长度 5 )在比较物体的长度时,要看长度单位是否统一,假如不统一,要先统一单位后再比较;例如1 米>98 厘米(由于 1米=100 厘米)100厘米2. 线段(1) )线段的特点有两个端点、直直的、可测量出长度;(2) )测量线段:把尺子的刻度0 对准线段的左端;右端对最新可编辑 word 文档准数字几,线段的长度就是几厘米;(3) )画线段:画线段时,通常从尺子的刻度0 开头画起, 画到几就是几厘米,并标出线段的长度;3. 生活常识( 1)挑选长度单位时,肯定要看清单位前面的数;量较短的物体一般用“厘米”作单位,量较长的物体一般用“米” 作单位;( 2)、图钉的长大约 1 厘米;食指的宽大约 1 厘米;田字格宽大约 1 厘米;3 、铅笔长 20 厘米;小伴侣的肩宽大约30 厘米; 数学书长 26 厘米 ;课桌宽 60 厘米字典厚 4 厘米 ;升国旗的旗台高60 厘米灯管长 50 厘米( 4)、黑板长 4 米教室长 8 米操场长 200 米 跳绳长 2 米房间高 3 米 大树高 8 米旗杆高 15 米爸爸的身高大 1 米 75 厘米或 175 厘米小伴侣的身高大约 120 厘米或 1 米 20 厘米其次单元学问点1. 笔算加法: 相同数位要对齐 , 从个位加起 , 个位相加满十要向十位进“ 1”;(不要遗忘写进上来的“ 1”);2. 笔算减法: 相同数位要对齐 , 从个位减起 , 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 1 当十,与个位上数相加再减; (不要遗忘写退位点;)3. 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是多少,就用加法;例如:比 23 多12 的数是几呢?( 23+12=35)4. 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是多少,就用减法;比23 少 12 的数是几呢?( 23-12=11 )5、运算连加和连减算式时都要依据 从左到右 的次序运算;可以分步运算,也可以写成一个竖式运算;6、运算加减混合的算式(无括号)时也要依据(从左到右) 的次序运算;可以分步运算,也可以写成一个竖式运算;7、在运算含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算式时,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留意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必需写两个竖式;8、解决问题时一般先解决第一个问题在解决其次个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先分析数量关系,通过题中给出的两 个已知条件求出中间量(第一个问题),再把中间量作为已知条件,求出其次个问题;第三单元角的初步熟悉(学问点)1、一个角有一个顶点,有两条边;2、角的大小与角的张口有关;张口越大,角越大;张口越小,角越小;与角的边长无关;3、画角先画一个顶点;再画两条直直的边;4、直角直角是一类特别的角:直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全部的直角大小都相等;5、判定一个角是不是直角顶点对顶点(三角尺的直角顶点与角的顶点重合)一边对一边(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与角的一边重合)再看另一边(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与角的另一条边是否重合)假如重合是直角,假如不重合不是直角;6、画直角先画一个顶点一条边再将尺子的刻度 0 对准顶点,再画另一条边;标出直角符号;7、直角、锐角、钝角的大小关系: 锐角比直角小,钝角比直角大, 锐角直角钝角8、拼角用直角和锐角拼出的确定是钝角用锐角和锐角可以拼出钝角、用锐角和锐角仍可以拼出锐角;9、三角尺上有 3 个角,其中最大的那1 个是直角,其余 2 个都是锐角; 数学书的封面上有 4 个角, 4 个都是直角;红领巾上有 3 个角, 2 个锐角和 1 个钝角;第四单元、第六单元(学问要点)1.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除了用加法表示外, 仍可以用乘法表示更加简洁;2. 如: 5+5+5+5=20 表示: 4 个 5 相加得 20( 5 是相同加数 , 4 是相同加数的 个数) 可以列成乘法算式运算5× 4=20 或 4×5=205× 4= 20读作: 5 乘 4 等于 20口诀:(四五二十)乘数 × 乘数 =积、(其中 4 和 5 都是乘数,积是 20)留意 乘数也可以叫做 因数3. 乘法算式中,两个乘数交换位置,积不变;(如: 2×5=10,5 ×2=10)4. 加法: 加数 +加数 =和和 -加数 =加数5. 减法: 被减数 -减数 =差被减数 =差 +减数减数 =被减数 - 差6. 乘法:乘数 × 乘数 =积7. 看图,写乘法算式时: 圈一圈,写一写 判定是几个几 列乘法算式, 依据算式写口诀,依据口诀写得数;8. 乘加:圈一圈、写一写;判定是几个几多几列乘加算式;9. 乘减:圈一圈、写一写;判定是几个几少几列乘减算式;10 乘加乘减运算次序:要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11、求几和几相加,用几加几; 求几个几相加,用几乘几;几和几相乘,求积? 用 几×几;2个几相乘,积是多少?用几×几; 例如:求 4 和 3 相加是多少?用加法( 4+3=7) 求 4 个 3 相加是多少?( 3+3+3+3=12 或 3× 4=12 或 4×3=12)2 个 6 相乘的积是多少?6× 6=3612、相同得数,不同算式4× 9=366× 6=363×8=244×6=242×9=183×6=182× 8=162×6=121×9=94× 4=163×4=123×3=91× 8=81×6=61×4=42× 4=82×3=62×2=4五、观看物体1、从不同角度观看同一物体,观看到的物体外形是不同的;2、从不同角度看立体图形.立体图形正面侧面上面正方体正方形正方形正方形长方体长方形长 方 形正方形或长方形圆柱长 方 形正方形或长 方 形正方形或圆形球圆形圆形圆形第七单元熟悉时间(学问点)1. 钟面上有时针:又短又粗,分针:又细又长; 1 12 个数字,有 12 个数字; 有 12 个大格,一个大格里面5 个小格;共有 60 个小格;2. 整时 分针指向 12,时针指向几 ,就是几时;3. (整时半)分针指向6,时针指向几 ,就是几时半;4. 分针走 1 小格是 1 分,走一大格是 5 分; 分针走一圈是 60分,正好时针走 1 大格,是 1 时;5. 一刻钟是 15 分,半小时是 30 分, 1 小时是 60 分6. 熟悉几时几分:先看时针,再看分针;例如;时针指在8 和 9之间,分针指着 7,这个时刻是( 8 )时( 35 )分;7. 分针走几个大格,就是几个5 分钟;时针走几个大格,就是几时;8. 时针走 1 大格是( 1)时;9. 过几时、几分在钟表的右面,写显现在的时间;6 时 45 分+5 分=6 时 50 分6 时 45 分+1 时=7 时 45 分过 5 分钟是 6 时 50 分过 1 时是 7 时 45 分10. 前几时、几分在钟面上写显现在的时间;6 时 45 分-5 分=6 时 40 分6 时 45 分-1 时=5 时 45 分前 5 分钟是 6 时 40 分前 1 时是 5 时 45 分第八单元排列和组合1、在排列和组合中,要有序摸索,不重复、不遗漏;排列问题(和次序有关)组合问题(和次序无关)2、(排列问题)用 1,2,3 组成两位数,个数和十位数字不一样,能组成 6 个两位数,分别是12、13、21、23、31、32;(有三种方法:交换法、固定十位法、固定个位法)3、 3、用 4,0,7 组成两位数, 个数和十位数字不一样, 能组成 4 个两位数;分别是 40、47、70、74;(有三种方法:交换法、固 定十位法、固定个位法) ,考虑 0 不能在最高位) .4、3 个小伴侣排队或者坐成一排,都是有6 种坐法;(用 1,2,3 表示这 3 个人,可以写成 123、132、213、231、312、321)(固定法 +交换法)5、3 个人握手,每两个握一次,一共握3 次;可以用连线法; 4个人就要握 6 次手;(关键数清晰有几条线,就有几种情形)6、3 个数 5、7、9,任意选取其中 2 个求和,得数有 3 种可能;也可以连线;分别是 5+7=12、5+9=14、7+9=16;(关键数清晰有几条线,就有几种情形)7、衣服和裤子的搭配问题也可以连线; (关键数清晰有几条线, 就有几种情形)4×9=3最6 新可编辑6×6=36word 文档3× 8=244× 6=242×9=183×6=182×8=162× 6=12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