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_统计学原理形成性考核册_纸质作业.docx
精品学习资源统计学原理形成性考核册答案纪候芳作业一 (第 1-3 章) 一、判定题1、社会经济统计工作的讨论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2、统计调查过程中采纳的大量观看法,是指必需对讨论对象的全部单位进行调查; × 3、全面调查包括普查和统计报表; 4、统计分组的关键是确定组限和组距(×)5、在全国工业普查中,全国企业数是统计总体,每个工业企业是总体单位;(×)6、我国的人口普查每十年进行一次,因此它是一种连续性调查方法;(×)7、对全同各大型钢铁生产基地的生产情形进行调查,以把握全国钢铁生产的基本情形;这种调查属于非全面调查;()8、对某市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普查,该市工程技术人员的工资收入水平是数量标志;9、对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产区进行调查,以把握全国主要粮食作物生长的基本情形,这种调查是重点调查;10、我国人口普查的总体单位和调查单位都是每一个人,而填报单位是户;( ) 二、单项挑选题1、设某地区有670 家工业企业,要讨论这些企业的产品生产情形,总体单位是(C )A 、每个工业企业;B、670 家工业企业; C、每一件产品; D、全部工业产品2、某市工业企业 2003 年生产经营成果年报呈报时间规定在2004 年 1 月 31 日,就调查期限为( B );A 、一日 B、一个月 C、一年 D 、一年零一个月3、在全国人口普查中( B );A 、男性是品质标志B、人的年龄是变量C、人口的平均寿命是数量标志D 、全国人口是统计指标4、某机床厂要统计该企业的自动机床的产量和产值,上述两个变量是(D );A 、二者均为离散变量B、二者均为连续变量C、前者为连续变量,后者为离散变量D 、前者为离散变量,后者为连续变量5、以下调查中,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一样的是(D )A 、企业设备调查 B、人口普查 C、农村耕地调查 D、工业企业现状调查6、抽样调查与重点调查的主要区分是(D );A 、作用不同 B、组织方式不同 C、敏捷程度不同 D、选取调查单位的方法不同7、以下调查属于不连续调查的是(A );A 、每月统计商品库存额B、每旬统计产品产量C、每月统计商品销售额D、每季统计进出口贸易额8、全面调查与非全面调查的划分是以(C )A 、时间是否连续来划分的;B、最终取得的资料是否全面来划分的;C、调查对象所包括的单位是否完全来划分的;D 、调查组织规模的大小来划分的9、以下分组中哪个是按品质标志分组(B )A 、企业按年生产才能分组B 、产品按品种分组C、家庭按年收入水平分组D、人口按年龄分组三、多项挑选题1、总体单位是总体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标志的直接承担者;因此(ABD )A 、在国营企业这个总体下,每个国营企业就是总体单位; B、在工业总产值这个总体下,单位总产值就是总体单位;C、在全国总人口这个总体下,一个省的总人口就是总体单位; D、在全部工业产品这个总体下,每一个工业产品就是总体单位;E、在全部固定资产这一总体下,每个固定资产的价值就是总体单位;2、在对工业企业生产设备的调查中(BCE )A 、全部工业企业是调查对象;B、工业企业的全部生产设备是调查对象;C、每台生产设备是调查单位;D 、每台生产设备是填报单位;E、每个工业企业是填报单位3、对连续变量与离散变量,组限的划分在技术上有不同要求,假如对企业按工人人数分组,正确的方法应是(A )A 、300 人以下, 300 500 人 B、300 人以下, 300 500 人(不含 300)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源C、300 人以下, 301 500 人 D 、300 人以下, 310 500 人 E、299 人以下, 300 499 人4、 在工业普查中( BCE );A 、工业企业总数是统计总体B、每一个工业企业是总体单位C、固定资产总额是统计指标D、机器台数是连续变量E、 职工人数是离散变量5、以下属于离散变量的有(BE );A 、进口的粮食数量B、洗衣机台数 C、每千人医院床位数D 、人均粮食产量E、城乡集市个数6、以下各项中,属于连续型变量的有(ACD );A 、基本建设投资额B、岛屿个数 C、国民生产总值中三次产业比例D、居民生活费用价格指数E、就业人口数四、简答题1、 统计标志和标志表现有何不同?答:统计标志是指总体中各单位所的属性和特点,它是说明总体单位属性和特点的名称;标志表现是标志特点在各单位的具体表现;标志是统计所要调查的工程,标志表现就是调查所得的结果;标志表现是标志的实际表达者;2、 如何熟悉总体和样本的关系?答:统计总体就是依据肯定的目的要求所确定的讨论事物的全体,它是由客观存在的具有某种共同性质的很多个别事物构成的整体,统计总体必需同时具备大量性,同质变异性;总体单位是指总体的个体单位,它是总体的基本单位;3、 什么是普查 .普查和全面统计报表都是全面调查,二者有何区分.答:普查是特地组织的,一般用来调查属于肯定时点上社会经济现象数量的全面调查;普查和统计报表同属于全面调查, 但两者不能相互替代;统计报表不行能象普查那样布满热忱如此详尽的全面资料,与定期报表相比较普查所包括的单位、分组目录以及指标内容要广泛具体、规模宏大;解决报表不能解决的问题,但是,要耗费较大的人力、物力和时间;从而不行能常常进行;4、 调查对象、填报单位与调查单位的关系是什么?答:调查对象是应搜集资料的很多单位的总体;调查单位也就是总体单位,它是调查对象的组成要素,即调查对象所包括的具体单位;5、 单项式分组和组距式分组分别在什么情形下运用?答:离散型变量假如变量值变动幅度较小,可依次将每个变量值作为一组;租用单项式分组;离散型变量假如变量值变动很大,次数又很多,或是连续型变量,采纳组距式分组;6、变量安排数列编制的步骤将原始资料按其数值大小重新排列只有把得到的原始资料按其数值大小重新排列次序,才能看出变量分布的集中趋势和特点,为确定全距 ,组距和组数作预备.确定全距全距是变量值中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差数.确定全距 ,主要是确定变量值的变动范畴和变动幅度.假如是变动幅度不大的离散变量,即可编制单项式变量数列,假如是变量幅度较大的离散变量或者是连续变量,就要编制组距式变量数列.确定组距和组数前面已经介绍过组距数列有等距和不等距之分,应视讨论对象的特点和讨论目的而定.组距的大小和组数的多少,是互为条件和相互制约的.当全距肯定时 ,组距大 ,组数就少;组距小 ,组数就多 .在实际应用中 ,组距应是整数 ,最好是 5 或 10 的整倍数 .在确定组距时 ,必需考虑原始资料的分布状况和集中程度,留意组距的同质性 ,特别是对带有根本性的质量界限 ,绝不能混淆 ,否就就失去分组的意义.在等距分组条件下,存在以下关系 :组数=全距 /组距 确定组限组限要依据变量的性质来确定. 假如变量值相对集中,无特大或特小的极端数值时,就采纳闭口式 ,使最小组和最大组也都有下限和上限;反之 ,假如变量值相对比较分散,就采纳开口式 ,使最小组只有上限 用"XX以下 " 表示 ,最大组只有下限 用"XX以上表示 . 假如是离散型变量,可依据具体情形采纳不重叠组限或重叠组限的表示方法,而连续型变量就只能用重叠组限来表示.在采纳闭口式时 ,应做到最小组的下限低于最小变量值,最大组的上限高于最大变量值,但不要过于悬殊 . 编制变量数列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源经过统计分组 ,明确了全距 ,组距 ,组数和组限及组限表示方法以后,就可以把变量值归类排列,最终把各组单位数经综合后填入相应的各组次数栏中 .六、运算题1、某工业局所属各企业工人数如下:555 506 220 735 338 420 332 369 416 548 422 547 567 288 447 484 417 731 483560 343 312 623 798 631 621 587 294 489 445试依据上述资料,要求:(1) 分别编制等距及不等距的安排数列(2)依据等距数列编制向上和向下累计的频数和频率数列;解: 1)等距安排数列工人数企业数(频数)各组企业数所占比重(频率)%200 300310300 400516 7400 500930500 600723 3600 700310700 800310合计30100不等距安排数列工人数企业数(频数)各组企业数所占比重(频率)%200 400826 7400 500930500 600723 3600 800620合计301002)向下累计向上累计工人数频繁数累计频数%累计频率%工人数频繁数累计频数%累计频率%30033102003301004005826 73005279050091756 7400922733600724805007134337003279060036208003301007003310合计30合计302、某班 40 名同学统计学考试成果(分)分别为:5789 4984 86 87 75 73 72 68 75 82 978167 81 54 7987 95 76 71 60 90 65 7672 7086 85 89 89 64 57 83 81 78 87 72 61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源学校规定: 60 分以下为不及格,60 70 分为及格, 7 0 80 分为中, 80 90 分为良, 90 100 分为优;要求:( 1 )将该班同学分为不及格、及格、中、良、优五组, 编制一张次数安排表;成果(分)同学人数(个)频率(比重) %60 分以下41060-7061570-80123080-901537 590 以上375合计40100(2) 指出分组标志及类型;分析该班同学考试情形;解: 1、2 分组标志是“成果”,其类型是数量标志,分组方法:是变量分组中的组距式分组,而且是开口分组;本班同学考试的成果分布呈“两头小, 中间大”的“正态分布”;作业二(第4章)一、判断题:1 、 总 体 单 位 总 量 和 总 体 标 志 总 量 是 固 定 不 变 的 , 不 能 互 相 变 换 ; ( × )2 、 相 对 指 标 都 是 用 无 名 数 形 式 表 现 出 来 的 ; ( × )3 、 按 人 口 平 均 的 粮 食 产 量 是 一 个 平 均 数 ; ( × )4 、 在 特 定 条 件 下 , 加 权 算 术 平 均 数 等 于 简 单 算 术 平 均 数 ; ( )5 、 用 总体部 分数 值 与总体 全部数 值 对比 求得的 相对指 标 ; 说 明总体 内部的 组成状 况, 这 个相对 指标是 比例相 对指标 ;( × )6 、 国 民 收 入 中 积 累 额 与 消 费 额 之 比 为 1 : 3 , 这 是 一 个 比 较 相 对 指 标 ; ( × ) 7 、 标 志 变 异 指 标 数 值 越 大 , 说 明 总 体 中 各 单 位 标 志 值 的 变 异 程 度 就 越 大 , 就 平 均 指 标 的 代 表 性 就 越 小 ; ( ) 二、单项选择题1 、 总 量 指 标 数 值 大 小 (A) A 、 随 总 体 范 围 扩 大 而 增 大 B 、 随 总 体 范 围 扩 大 而 减 小C 、 随 总 体 范 围 缩 小 而 增 大 D 、 与 总 体 范 围 大 小 无 关2 、 直 接 反 映 总 体 规 模 大 小 的 指 标 是 (C)A 、 平 均 指 标 B 、 相 对 指 标 C 、 总 量 指 标 D 、 变 异 指 标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源3 、总量指标按其反映A、数量指标和质量同可以分为(D) 物指标和价值指标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源的时间状况不指标B、实C、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D、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4、由反映总体各单A、总体单位总量位数量特征的标志值汇总得出的指标是(B)B、总体标志总量C、质量指标D、相对指标5 、 计算结 构相对 指标时 , 总体 各部 分 数值 与 总体数 值对比 求得的 比 重之和 (C)A、小于100%B、大于100%C、等于100%D、小于或大于100%位C、有同时期对6 、相对指标数值的表现形式有D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源A、 无 名 数B、实 物 单 位与 货 币 单7 、下列相对数中,属于不名数D、 无 名数 与 有 名 数比的指标有(B)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源度相对数采用 (B)A、结构相对数B、动态相对数C、比较相对数D、强8 、 假 设 计 划 任 务 数 是 五 年 计 划 中 规 定 最 后 一 年 应 达 到 的 水 平 , 计 算 计 划 完 成 程 度 相 对 指 标 可A、累计法B、水平法C、简单平均法D、加权平均法9 、 按 照 计 划 , 今 年 产 量 比 上 年 增 加 30%, 实 际 比 计 划 少 完 成10%, 同 上 年 比 今 年 产 量 实 际 增 长 程 度 为 ( D) ;A、75%B、40%C、13%D、17%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源轻工业增加值为重工B、比较相对指标10 、 某 地2003年A、 比 较 相 对 指 标业增 加 值 的90.8%, 该 指 标 为 (C) ;C、比 例 相 对 指 标D、 计划 相 对 指 标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源11 、 某 地 区2003年 国 内 生 产 总 值 为2002年 的108.8%, 此 指 标 为 (D) ;A、 结 构 相 对 指 标B、 比 较 相 对 指 标C、比 例 相 对 指 标D、 动态 相 对 指 标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源12、2003年A、总量某 地 区 下 岗 职 工指标B、万 人 , 安 置 率 达80.6%, 安 置 率 是 ( D) ;已安 置了13.7变异指标C、平均指标D、相对指标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源三、多项选择题1 、时点指标的特点有(BE);A、可以连续计数 B 、只能间数计数 C 、数值的大小与时期长短有关D 、数值可以直接相加E、数值不能直接相加2 、时期指标的特点是指标的数值(ADE );A、可以连续计数 B 、与时期长短无关 C 、只能间断计数 D 、可以直接相加E、与时期长短有关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源3 、加权算术平均数的A、受各组频率和频数的因素的受各组标ABC);小的影响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源影响(志值大大小受哪些影响B、C、受各组标志值和权数的共同影响D、只受各组标志值大小的影响E、只受权数的大小的影响4 、位置平均数是指(DE);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源A、算术5、在什平 均 数B么条件下均 数C、 几术平均数等D、 众 数E、 中 位 数术平均数(AED);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源、调和平,加权算何平均数于简单算A、各组次数相等B、各组变量值不等C、变量数列为组距数列D、各组次数都为1E、各组次数占总次数的比重相等C、总 体单7、6、中位数是(ADE);A、 由 标 志 值 在 数 列 中 所 处 位 置 决 定 的B、 根 据 标 志 值 出 现 的 次 数 决 定 的位 水 平 的 平 均 值D、 总 体 一 般 水 平 的 代 表 值E、 不 受 总 体 中 极 端 数 值 的 影 响标志变异指标可以(ABCD);A、反映社会经济活动过程的均衡性B 、说明变量的离中趋势C 、测定集中趋势指标的代表性D 、衡量平均数代表性的大小E 、说明生产过程的节奏性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源相对指标的是(BDE)费245元B、某地区人口出生率万吨D、某产品产量计划完成程度为8、下列指标属于A、某地区平均每人生活C、 某地区粮食总产量4000E、某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11.5 1 、 结构相对指标、比例相对指标和比较相对指标有什么不同的特点?请举例说明;答:结构相对指标是以总体总量为比较标准,运算各组总量占总体总量的比重,来反映总体内部组成情形的综合指标;比例相对指标是总体不同部分数量对比的相对数,用以分析总体范畴内各个局部之间比例关系和和谐平稳状况;比较相对指标是不同单位的同类指标对比而确定的相对数,借以说明同类现象在同一时期内各单位进展的不平稳程度;2 、什么是变异系数?变异系数的应用条件是什么?答:变异系数:全距、平均差和标准差都有平均指标相同的讲师单位,也就是与各单位标志值的讲师单位相同;变异系数的应用条件是:为了对比分析不同水平的变量数列之间标志值的变异程度,就必需排除数列水平高低的影响,这时就要运算变异系数;常用的是标准差系数V6=6/ x 3 、答1 ) . 结构相对指标结构相对指标是反映总体内部结构状况的指标,一般用百分数表示;其运算公式为:例如,第一、其次和第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产品的合格率等都是结构相对指标;结构相对指标是在统计分组的基础上运算的, 总体中各组比重之和等于100% ;2 ) . 强度相对指标强度相对指标是两个有肯定联系而性质不同的总量指标的对比,是用来说明现象的强度、密度和普遍程度的指标;其运算公式为:强度相对指标分子、分母的运算范畴应当一样;强度相对指标多用出名数表示,例如,人口密度、人均占有土地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等;也可以用无名数表示,如人口诞生率、人口自然增长率等;3 ) . 动态相对指标(进展速度)动态相对指标是两个时期同一指标数值的对比,是反映现象进展变化程度的指标,通常用百分数或倍数表示;其运算公式为:4 、请分别写出简洁算术平均数、加权算术平均数、加权调和平均数的运算公式并分别说明其应用条件;14.3%113%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源答:简洁算术平均数xx, 它适用于未分组的统计资料;假如已知各单位标志值和总体单位数,可用简洁算术平均数运算;加权算术n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源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源平均数xfx, 它适用于分组的统计资料,假如已知各组的变量值和变量值显现的次数,就可用加权算术平均数;调和平均数f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源mx, 在实际工作中,有时由于缺乏总体单位数资料,而不能直接运算平均数,这时就可以采纳调和平均数;mx五、运算题:(做题请写出运算公式和主要运算过程;运算结果保留小数)1、某生产车间 40 名工人日加工零件数(件)如下:30264241364440374335 3725 45 29 4331364934473343384232 2530 46 29 3438464339354048332728要求:( 1)依据以上资料分成如下几组:25 30, 30 35, 35 40,4045,4550,运算出各组的频数和频率,整理编制次数分布表;(2)依据整理表运算工人生产该零件的平均日产量;解:( 1) 40 名工人加工零件数次数安排表为:f按日加工零件数分组(件)x工人数(频数)(人) f比重(频率)( %) f25 30717530 35820035 40922540 451025045 506150合计40100(2) 工人生产该零件的平均日产量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源方法 1、( x 取组中值)x127.5; x2 32.5; x337.5; x442.5; x547.5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源x27.5xf17.5%f32.520.0%37.522.5%42.5(2件5 .)0%47.515.0%37 .5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源方法 2xxf27.57f32.5837(.5件)94042.51047.5637.5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源答:工人生产该零件的平均日产量为37.5 件2、某地区销售某种商品的价格和销售量资料如下:商品规格销售价格 元各组商品销售量占总销售量的比重()甲20 3020乙30 4050丙40-5030依据资料运算三种规格商品的平均销售价格;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源解:已知:x125; x235; x3345;f1f20%0.2;f2f50%f 30.5;f30%0.3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源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源xxff250.2 (元35)0.5450.336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源答:三种规格商品的平均价格为36 元3、某企业 2003 年某月份按工人劳动生产率高低分组的有关资料如下:按工人劳动生产率分组(件/ 人)生产班组生产工人数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源试运算该企业工人平均劳动生产率;50 6060 7070 8080 9090 以上31505100870230250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源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源解: x155, x265, x375, x485, x595 f 1150, f 2100, f 370, f 430, f550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源依据公式:xf5515065 100 75 7085 3095 50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源x(件/人)68.25f150 100 70 30 50答:该企业工人平均劳动生产率为68.25 件/ 人4、某厂三个车间一季度生产情形如下:品种价格(元 /公斤)甲市场成交额(万元)乙市场成交量(完公斤)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源甲1.2乙1.4丙1.5222.811.51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源试问该农产品哪一个市场的平均价格比较高;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源解:甲市场平均价格xm1.2m1.2x1.22.82.81.41.51.51.55.541.375 (元/公斤)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源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源乙市场平均价格 xxf1.221.411.515.31.325(元 /公斤)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源f21145、甲、乙两个生产小组,甲组平均每个工人的日产量为36 件,标准差为9.6 件;乙组工人日产量资料如下: 日产量(件)工人数(人)10 201820 303930 403140 5012运算乙组平均每个工人的日产量,并比较甲、乙两生产小组哪个组的日产量更有代表性?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源解:已知:甲班 : x136;19.6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源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源乙班: x115, x225, x335, x445 f 118 , f 239 , f 331, f 412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源xf1518253935314512f183931122222x 228. 7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源x215乙1825391839353145311212907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源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源22乙xx907228.79.13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源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源19 .61x360 .26729 . 132x28 . 70 .318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源1v答:由于12v,所以甲生产小组的日产量更有代表性2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源统计学原理作业(三)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源(第五第七章) 一、判定题1、抽样推断是利用样本资料对总体的数量特点进行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因此不行防止的会产生误差,这种误差的大小是不能进行掌握的;(×)2、从全部总体单位中依据随机原就抽取部分单位组成样本,只可能组成一个样本;(×)3、抽样估量的置信度就是说明抽样指标和总体指标的误差不超过肯定范畴的概率保证程度;()4、抽样误差即代表性误差和登记误差,这两种误差都是不行防止的;(×)5、总体参数区间估量必需具备的三个要素是估量值、抽样误差范畴、概率保证程度;()6、在肯定条件下,施肥量与收成率是正相关关系;( )7 、甲产品产量与单位成本的相关系数是-0.8 ,乙产品单位成本与利润率的相关系数是-0.95,就乙比甲的相关程度高;( )8、利用一个回来方程,两个变量可以相互推算(×) 二、单项挑选题1、在肯定的抽样平均误差条件下(A);A 、扩大极限误差范畴,可以提高推断的牢靠程度 B、扩大极限误差范畴,会降低推断的牢靠程度C、缩小极限误差范畴,可以提高推断的牢靠程度 D、缩小极限误差范畴,不转变推断的牢靠程度2、反映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平均误差程度的指标是( C );A 、抽样误差系数 B、概率度 C、抽样平均误差 D 、抽样极限误差3、抽样平均误差是( C );A 、全及总体的标准差 B、样本的标准差 C、抽样指标的标准差 D、抽样误差的平均差4、当成数等于( C )时,成数的方差最大;A 、1B 、0c、0.5D 、-15、对某行业职工收入情形进行抽样调查,得知其中 80%的职工收入在 800 元以下,抽样平均误差为 2%,当概率为 95.45%时,该行业职工收入在 800 元以下所占比重是( C );A 、等于 78%B 、大于 84%c、在此 76%与 84%之间D、小于 76%6、对甲乙两个工厂工人平均工资进行纯随机不重复抽样调查,调查的工人数一样,两工厂工资方差相同,但甲厂工人总数比乙厂工人总数多一倍,就抽样平均误差(A);A 、甲厂比乙厂大B、乙厂比甲厂大C、两个工厂一样大D 、无法确定7、反映抽样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抽样误差可能范畴的指标是(B);、抽样平均误差;、抽样极限误差;、抽样误差系数;、概率度;8、假如变量 x 和变量 y 之间的相关系数为1 ,说明两变量之间 D ;A 、不存在相关关系B 、相关程度很低C、相关程度显著D 、完全相关9、一般说 ,当居民的收入削减时 ,居民的储蓄款也会相应削减,二者之间的关系是 A ;A 、直线相关B、完全相关C、非线性相关D、复相关10、年劳动生产率x 千元和工人工资 y 元 之间的回来方程为yc=30+60x,意味着劳动生产率每提高2 千元时 ,工人工资平均增加 B ;A 、60 元 B、120 元 C、30 元 D、 90 元11、假如变量 x 和变量 y 之间的相关系数为 -1,说明两个变量之间是(B) A 、高度相关关系B、完全相关关系C、完全不相关D、低度相关关系12、价格不变的条件下,商品销售额和销售量之间存在着(D );A 、不完全的依存关系B、不完全的随机关系C、完全的随机关系D、完全的依存关系三、多项挑选题1、影响抽样误差大小的因素有(A、B 、C、D);A 、抽样调查的组织形式B 、抽取样本单位的方法C、总体被讨论标志的变异程度D、抽取样本单位数的多少E、总体被讨论标志的属性2、在抽样推断中(A 、C、 D);A 、抽样指标的数值不是唯独的B、总体指标是一个随机变量C、可能抽取很多个样本D 、统计量是样本变量的涵数E、全及指标又称为统计量3、从全及总体中抽取样本单位的方法有(B 、C);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源A 、简洁随机抽样B、重复抽样c、不重复抽样D、概率抽样E、非概率抽样4、在抽样推断中,样本单位数的多少取决于(A、B、 C、 E);A 、总体标准差的大小B 、答应误差的大小C、抽样估量的把握程度D、总体参数的大小E、抽样方法 5、总体参数区间估量必需具备的三个要素是(B、D、E);A 、样本单位数B、样本指标c、全及指标 D、抽样误差范畴E、抽样估量的置信度6、在抽样平均误差肯定的条件下(A、D);A 、扩大极限误差的范畴,可以提高推断的牢靠程度B、缩小极限误差的范畴,可以提高推断的牢靠程度C、扩大极限误差的范畴,只能降低推断的牢靠程度D、缩小极限误差的范畴,只能降低推断的牢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