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面排水施工方案(QSLM)汇总.doc
潜江至石首高速公路潜江至江陵段 二期工程(k38+504k47+232。7)路面排水系统 施工方案湖北交投潜江至石首高速公路 长江路桥项目经理部五分部二0一三年十二月目 录一、工程概况1二、工程目标11质量目标12工期目标13标准化管理目标14安全目标15文明生产目标16环保目标2三、人员配置、施工机械配置21主要人员配置如下22主要施工机械配备2四、施工时间和施工准备31施工时间及衔接32施工准备3五、路面排水的施工工艺和施工要求41 施工工艺42 施工要求5六、施工质量检验71。 各种排水管及排水沟72。 集水井73。 预制混凝土构件84. 路缘石85. 混凝土预制块封面96。 土工织物(防渗复合土工膜)9七、质量保证措施10(1)技术交底制度10(2)质量保证体系10(3)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11(4)质量评定奖罚制度11八、安全保证措施111、组织机构11九、环境保护和文明施工13(1)水土保持13(2)环境保护13路面排水系统施工方案及主要工艺一、工程概况潜石高速公路位于湖北省荆州市长江以南,是湖北省“十二五”规划的“7纵5横3环”高速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潜江至石首高速公路潜江至江陵段起点位于浩口镇汪湖村附近,与G50沪渝高速公路汉宜段相交,对接规划的枣阳到潜江高速公路,起点桩号K4+950。路线向南经潜江市浩口镇、运粮湖管理区、张金镇和江陵县六合院农场、白马寺镇,止于普济镇谭湾村附近,对接拟建的潜江至石首高速公路石首长江公路大桥北岸接线,终点桩号K47+232.7,包括潜江西枢纽互通、永兴互通、张金互通、白马寺互通、普济互通、江陵服务区,主线路面全长42。283公里。本合同段为路面第2合同段,讫止点桩号为K27+560K47+232.7,总长19.672公里,位于荆州市江陵境内。合同段范围内含两个互通和一个服务区,分别为白马寺互通、普济互通和江陵服务区。施工范围包括一般路段中央分隔带纵、横向排水、集水井、中央分隔带回填土、急流槽、路缘石、路肩排水系统等结构物的施工及有关作业。我部计划于2014年12月20日进行排水系统施工.施工桩号为K27+560K47+232。7。二、工程目标1质量目标:全部工程达到国家、交通部现行的工程质量验收标准及本合同段施工招标文件对质量验收的有关规定。2工期目标:路面排水系统工程计划2014年12月20开工,2015年3月20日完工。3标准化管理目标:符合湖北省高速公路建设标准化指南的要求。4安全目标:杜绝重特大事故,遏制较大事故、努力减少一般事故。5文明生产目标:创建“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标准化工地",在施工过程中,主动协调同周边环境的关系,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干扰,实现整个施工过程文明施工的目标。6环保目标: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周边环境的破坏,维持沿线的生态平衡,造福沿线居民。三、人员配置、施工机械配置1主要人员配置如下:职务姓名负责项目经理李向阳全面负责项目管理、运作项目总工郑刚全面负责项目部质量和技术管理项目副经理韩展分管路面一分部现场施工管理技术质量部部长齐斌负责工程技术、质量管理、文明施工等工作试验室主任雷荣负责原材料检测、试验配比等工作机料部长李明波负责固定资产、工程材料、机械设备管理协调部部长涂怀山负责项目协调工作安全环保部部长侯利军负责文明施工、安全、环保附属工区长林苏鄂负责附属工区生产组织测量负责杨鸿负责平面位置放样及高程检测测量员林小伍负责高程控制附属施工队设置七个作业队,一个作业队完成标段内服务区及收费站混凝土面板工作;两个作业队完成标段内路面边部排水及陪土路肩;一个作业队完成标段内一般路段横向排水及超高路段横向排水、集水井、急流槽;一个作业队完成标段内路缘石,预制排水沟盖板及安装、中央分隔带纵向排水及中央分隔带回填土;一个作业队完成标段内三维网植草。2主要施工机械配备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数量进场日期技术状况拟用何处1发电机组12KW22014。12.20良好路面2砂浆搅拌机22014。12。20良好路面3砼搅拌机JD35022014.12。20良好路面4空压机22014。12。20良好路面5风钻22014.12.20良好路面6振动机16522014。12。20良好路面7全站仪宾得 R202NE12014.12.20良好路面8水准仪励精AL32X12014。12.20良好路面9钢筋切割机12014。12。20良好路面10钢筋调直机12014.12.20良好路面11小型组合钢模1批2014.12。20良好路面12插入式振动棒30型62014。12.20良好路面13小型翻斗车东风22014。12。20良好路面14叉车22014.12。20良好路面四、施工时间和施工准备1施工时间及衔接根据本合同段的实际工程情况及特点,结合一期单位交工的进度,我部决定采用“统一部署、分期、分幅、分段、分层展开、交叉作业、整体推进”的施工方法。路面排水:底基层施工前铺设横向排水管;进场后立即开始预制左右路缘石砼构件及排水沟盖板的预制;上基层完成后进行中央分隔带排水、中央分隔带回填种植土、排水沟和路肩预制件的安装。路面排水工程贯穿于施工的全过程。2施工准备2.1技术准备完成路面排水系统技术交底工作.测量放样:采用全站仪放出边沟、排水沟、横向排水管、纵向排水沟等起止位置、中心线及沟底标高,并做好控制桩的保护。2.2 现场准备征地及临时占地征用工作已经完成,需用材料已经进场并经试验检测合格,机械设备及人员已经进场,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就绪,能够满足施工要求。2.3材料准备反滤土工布采用涤纶长丝纺粘针刺非织造土工布,型号为FNGPET350-3,渗透系数1X10-11m/S;涤纶长丝PE防渗土工膜,其规格为500g/m2(150/0。2/150),断裂强度10KN/m.断裂延长率50%,延伸率(断裂)30%,CBR顶破强度2。0KN/m,渗透系数1X10-11m/S;所用砂浆强度为M7.5,砂浆中所用砂为中粗砂,最大粒径不超过5mm。盲沟碎石采用规格为9。513.2mm的单级配碎石,筛除大于13。2mm,小于9.5mm的部分。施工现场不堆放不合格材料,废弃的材料及时清理出场。其余材料均应符合图纸、部颁规范及施工招标文件的有关规定。五、路面排水的施工工艺和施工要求1 施工工艺1.1 中央分隔带排水系统1。1.1一般路段中央分隔带排水系统工艺流程:110HDPE横向无孔排水管中分带路缘石中央分隔带防渗层(涂热沥青两遍+防渗土工布)中央纵向盲沟(防渗土工布+碎石包裹+透水土工布)通信管道(机电合同段施工)回填种植土中分带绿化(绿化合同段施工) 110HDPE横向排水管埋设(集水坑与横向排水管第隔25m设置一处),在级配碎石底基层施工前埋设,管底距路床顶20cm,管周采用C15砼包裹并在管底设置5cm厚的砂垫层,坡度同路基横坡,横管排水管中分带与纵向盲沟110有孔滤水管相连,填方路段,路侧伸出路基边坡5cm,接入人形骨架防护汇水槽内;在排水系统形成前,排水管入口处用反滤土工布包裹,出口处用镀锌铁丝罩住。在凹曲线底部及左右各50m处、明构造物台尾来水端必须设置110HDPE横向排水管将中央带盲沟水排出路基,以防止积水过多导致排水不畅。 中分带路缘石预制与安装,进场后开始路缘石预制件集中预制,待稀浆封层施工完成,即可开始安装,缘石安装采用1cm厚M10砂浆座浆,预制块间隙为1cm,采用M10砂浆沟缝。 中央分隔带防渗层,路面两侧水稳上基层施工完成后立即开始,对底基层、基层铺筑形成的中分带凹形面进行涂热沥青两遍,最后铺设防渗复合土工布。 中央纵向碎石盲沟,中央分隔带防渗土工布铺设后进行,厚度为16cm,然后铺设一层宽80cm的反滤土工布。 通信管道敷设,中央纵向盲沟施工后,机电单位立即敷设纵向通信管道。 回填种植土,通信管道敷设后,立即回填绿化种植土。 中分带绿化,回填土完成后,绿化单位进行中分带点种式灌木和地被植草。1.2 路肩边缘排水系统1.2.1填方段路肩边缘排水系统工艺流程:土路肩路培土路肩碎石盲沟(防渗复合土工膜+碎石+反滤土工布)C25砼预制块铺设土路肩绿化植草。 土路肩路缘石预制与安装,进场后开始路缘石预制件集中预制,待路肩碎石盲沟施工完成,即可开始安装,缘石安装采用1cm砂浆座浆和M10砂浆沟缝。 路肩盲沟,底部铺设防渗复合土工腊,回填碎石,然后铺设反滤土工布.土路肩三维网绿化,采用三维网培土,对土路肩顶面及坡面进行植草绿化.2 施工要求2.1排水管 埋设在底基层底面的横向排水管采用110mmHDPE排水管.其质量应符合图纸和监理工程师的要求. 中央分隔带横向排水管入口处用反滤土工布包裹,出口处用镀锌铁丝罩住。 横向排水管的高程和包裹混凝土的断面尺寸应符合图纸要求,且应认真捣实和养生.2.2碎石盲沟 中央分隔带内填土前,应按图纸及监理工程师的要求做好透水管与横向排水管的连接止水,确保路床土不受渗(漏)的危害。 中央分隔带填土前按图纸要求铺设长丝复合土工膜防水层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填筑渗沟及填土等作业。 沟底纵坡除图纸另有规定外应与路线纵坡相同,但应不小于0.3%,否则应调整纵坡。2.3 集水井 中央分隔带中间应按图纸规定位置准确定位后,在开挖路槽的同时,开挖集水井及横向排水管基坑。 集水井应按图纸规定和监理工程师的指示严格控制断面尺寸和井口、井底高程。 井身施工宜先安装横向排水管,在浇筑C25混凝土井身时将横向排水管包裹在内。但应注意纵向排水沟和横向排水管与集水井的接头既要水流畅通又要确保不渗(漏)水。 集水井的尺寸、质量应符合图纸要求.2。4 路肩排水系统 按设计图纸、规范要求及监理工程师的指示严格进行施工。 各种排水管(沟)沿水流方向应按设计要求纵坡铺设,以保证水流通畅。 对路面边缘的碎石盲沟,宜采用粒径较小的单级配碎石(瓜米石)填筑。 按图纸规定安装路肩预制块,对接砌缝及与边坡急流槽衔接处,应用M7.5水泥砂浆灌注,防止漏水。 路肩预制块应挂双线铺砌,分别控制其平面位置和高程,挂线桩的间距应不大于20m(直线段)和10m(曲线段),并按10mm缝宽勾圆弧形凹缝。勾缝砂浆不得污染预制块两侧表面,确保接风顺直、整洁。2。5水泥混凝土路缘石 预制路缘石质量要求应符合图纸及招标文件的规定。 用M10砂浆铺砌路缘石应符合图纸和监理工程师要求。路缘石预制块应挂双线铺砌,分别控制其平面位置和高程,挂线桩的间距应不大于20m(直线段)和10m(曲线段),并按10mm缝宽勾圆弧形凹缝。勾缝砂浆不得污染预制块两侧表面,确保接风顺直、整洁,确保路缘石轴线与路中线平行,路缘石顶面纵坡与路面纵坡一致.六、施工质量检验1。 各种排水管及排水沟(1) 基本要求 排水管包裹混凝土应符合图纸规定。 混凝土排水沟接缝必须嵌塞沥青麻絮,不得漏水. 排水沟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图纸要求,排水沟边线应与路中线平行,沟顶(盖板)标高符合图纸要求. 排水沟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图纸要求,排水沟边线应与路中线平行,沟顶(盖板)标高符合图纸要求。(2) 检查项目见下表排水管及排水沟检查项目项次检 查 项 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检 查 方 法1轴线偏位 (mm)排水管15经纬仪或拉线:每两井间测3处排水沟502沟、管内底标高(mm)±15尺量:每两井间测3处3基础宽、厚度 (mm)不小于图纸规定尺量:每两井间测3处4混凝土及砂浆强度 (MPa)在合格标准内按JTG F80/1-2004附录D、F检查(3) 外观鉴定 排水沟顶面不高出图纸要求。 排水沟顺直、无折坡现象。2。 集水井(1) 基本要求 混凝土配合比准确、表面光实。 集水井的尺寸严格按照设计尺寸,并且井口周围无积水。(2) 检查项目,见下表集水井的检查项目项次检 查 项 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检 查 方 法1混凝土及砂浆强度 (MPa)在合格标准内按JTG F80/1-2004附录D、F检查2轴线偏位 (mm)50经纬仪: 每个检查3圆井直径或方井长、宽 (mm)±20尺量: 每个检查4井盖与相邻路面高差 (mm)0-4水准仪,水平尺: 每个检查5井底高程(mm)±15水准仪:每个检查井检查 (3) 外观鉴定 井内壁无裂缝。 做灌水试验,无渗漏,不积水.3。 预制混凝土构件(1) 各式预制块件,要严格控制模板加工及混凝土浇筑质量,确保尺寸准确,轮廓顺直,表面平整、光洁,颜色一致。(2) 小型预制构件的质量要求应符合表410-35的规定。(3) 除监理工程师批准可修复外,具有下列任一缺陷的成品应予废弃。 由于配合比、拌和、浇筑和养生不当而显示出成型不良; 端部开裂或损坏,致使连接处连接不良; 成品尺寸超出允许偏差.砼小型预制构件检查项目项次检 查 项 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检 查 方 法1砼强度 (MPa)在合格标准内按JTG F80/12004附录F检查2断面尺寸(mm)± 5构件总数的30%,单块尺量:2处3长度 (mm)+5,-10构件总数的30,单块尺量 4。 路缘石(1) 基本要求 预制缘石的质量应符合图纸及本规范要求; 安砌稳固,顶面平整,缝宽均匀,勾缝密实,线条直顺,曲线圆滑美观。 槽底基础和后背填料必须夯打密实.(2) 检查项目见下表路缘石铺设检查项目项次检查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检查方法1直顺度(mm)1020m拉线:每200m 4处2预制铺设相邻两块高差(mm)3水平尺量:每200m 4处相邻两块缝宽(mm)±3尺量:每200m 4处3现浇宽度(mm)±5尺量:每200m 4处4顶面高程(mm)±10水准仪:每200m 测4点(3) 外观鉴定 勾缝密实均匀,无杂物污染; 缘石与路面齐平或排水口整齐、通畅、无阻水现象。5。 混凝土预制块封面(1) 基本要求 中央分隔带填土密实度达到图纸要求。 浆砌时砂浆配合比应符合图纸要求及试验规定,砌体要咬扣紧密,嵌缝饱满密实. 混凝土预制块规格应符合图纸规定。(2) 实测项目见下表。预制块封面检查项目项次检 查 项 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检 查 方 法1砂浆强度 (MPa)在合格标准内按JTG F80/1-2004附录F检查2表面高程 (mm)± 5每50m用水准仪检查3点,不足50m时至少3点3平面平整度 (mm)3用2m直尺检查,封面每50m检查3处6。 土工织物(防渗复合土工膜)(1) 基本要求:土工织物应拉直平顺,紧贴下承层.接缝搭接宽度和锚端的施工应符合图纸要求。(2) 实测项目见下表土工织物铺设检查项目项次检查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检查方法(每幅车道)1下承层平整度、拱度符合设计要求每200m检查4处2土工布搭接宽度(mm)200抽查2%3搭接缝错开距离 (m)符合设计要求抽查2%4锚固长度(mm)符合设计要求抽查2七、质量保证措施(1)技术交底制度施工前需组织进行技术交底,交底内容主要包括技术专业方面和技术管理两方面。重视对各分部、各工区、施工班组的技术管理交底,在最短时间内明确、熟悉技术管理要求,以提高管理效率。严格执行技术交底制度,在施工过程中将采用四级交底模式进行技术交底.第一级:项目总工根据经审批后的施工方案,对分部或工区技术负责人进行交底.第二级:工区技术负责人按已批准的施工方案和第一级交底内容,对技术员、施工员、质检员、班组长和安全员进行交底.第三级:施工员依据作业指导书、第二级交底的有关要求、已批准的施工方案,对施工作业班组长进行交底.第四级:施工作业班组长依据作业指导书、第三级交底的有关要求、已批准的施工方案,对施工作业人员及操作长进行交底。(2)质量保证体系 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成立以总工程师为首的质量管理小组来全面进行质量管理及控制. 实行工程“三工三检制",做到自检、互检、交接检。坚持施工过程中的“五不施工”和“三不交接”,即未进行技术交底不施工,材料无合格证、试验不合格不施工,未经复测不施工,不签证不施工,图纸和技术要求不清楚不施工。 严把“五关”,即:材料进场关,材料验收关,材料领用核销关,材料使用关和施工现场看守关;进入现场的物资要坚持“四验”制度,即:验数量,验规格,验品种,验质量。(3)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质量过程控制,各部门质量职责如下:项目经理作为项目的最高领导者,对整个工程的质量全面负责;总工作为项目的质量控制及管理的执行者,应对整个工程的质量工作全面管理;技术质量部负责人具体落实项目部专职质检、路面、测量、试验工程师下达的质量要求及整改措施,将措施进一步细化到班组.(4)质量评定奖罚制度项目部定期对工区、施工班组进行质量评定,评定标准按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检查的主要内容为施工过程中容易发生的质量问题,各作业队提高认识,加强管理,重视质量问题。经理部制定了严格的奖罚制度对作业队进行管理,在施工过程中发生工程质量事故时,除了执行三不放过的原则进行处理外,对造成工程质量事故的直接责任者与间接责任者视其事故大小和责任大小,在经济上给予一定的惩罚。八、安全保证措施1、组织机构为了确保本工程施工安全生产安全,实现安全管理目标,现场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安全领导小组。组员为分部的安全管理人员。组 长:李向阳副组长:韩 展 江永波 郑 刚成 员:李明波 杨 俊 齐 斌 吴永攀 侯利军 付志强 刘远长赵 玺 刘家龙 王 烽 林苏鄂 刘江松 王 华 杨德祥董家国 (1) 安全生产管理方针安全生产管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3)安全生产管理目标杜绝重特大安全事故,遏制较大安全事故,努力减少一般安全事故,力争零伤亡。(4)危险源分析1。车辆伤害。其危险因素为:砼运输车运输过程。2。机械伤害。其危险因素为:拌合站拌合设备等。3.物体打击。其危险因素为:拌合站落物.4.触电伤害。其危险因素为:施工用电全过程。 5.火灾。其危险因素为:施工用电产生的火灾;仓库、油库、配电房等。 (5)危险源防范制度和措施开工前,对进场工人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并进行安全技术交底。1.车辆伤害.司机持证上岗;专人指挥。 2.机械伤害。正确使用安全防护用品;统一指挥。3.物体打击。严禁向下抛物。4。触电伤害.专职电工接线;严格遵守临时用电相关规范;落实“一机一闸一箱一漏”规定项目电工定时巡查。 5.火灾.施工现场配备消防器材;小型机具进行安全接地;加强施工人员安全用电教育和培训.(6)应急预案及响应 1.制定安全救援预案。A。对施工现场的重大危险源进行登记建档,进行电器检测和重点监控,并制定应急预案,有效避免事故的发生和降低事故的损失。 B.根据建筑工程特点、范围,对施工现场易发生重大事故的部位、环节进行监控,制定施工现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成立事故应急救援领导组织,明确其职责,配备应急救援人员,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并定期组织检查和演练。 C。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制定相关的应急救援预案,准备应急救援的物资,并在事故发生时组织实施,防止事故扩大,以减少与之有关的伤害和不利环境影响.D。当本单位制定的应急救援预案工作不能足以满足事故现场的救援工作时,应及时向当地救援机构求救,同时启动本单位应急救援措施,以减少事故损失。2。响应措施。 事故发生后,负伤着或者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直接或逐级报告现场项目负责人,并立即启动应急救援预案,组织抢救人员和财产,防止事故扩大,同时负责人接到重伤、死亡、重大伤亡事故报告后,立即报告上级领导和主管部门,同时报告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公安部门、建筑行业主管部门、人民检察院、工会组织等.九、环境保护和文明施工(1)水土保持遵照国家水土保持法的要求,结合本标段水土保持实际情况,项目部在进行施工的同时,认真做好水土保持工作。1.项目部由安全环保部设专人负责水土保持工作,制定相关措施。2。项目部、工作区均设置了良好的排水设施,并与永久性排水相结合.3.施工不得影响当地河道、渠道。(2)环境保护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的环境保护工作方针,施工期间必须遵守国家和地方政府所有关于换进保护的法律和法规,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施工中的燃料、油、污水、废料、垃圾等有害物质对河流、水库的污染;防治扬尘,噪音对大气的污染,在居民区的施工,一般情况把作业时间限定在6:0022:00,尽量避开夜间作业。1。项目经理部成立环保领导小组,由安全环保部负责环保工作,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检查。施工此案长环境保护落实到人,用项目经理总体负责。2。制定本项目环保计划,严格组织施工管理,创标准化施工现场。3。开工前,对作业人员进行环保教育,提高作业人员的环保意识。4。施工作业不得损坏用地范围外的耕地、树木及水电设施;施工与生活区污水,就近挖坑储放,禁止乱排造成环境污染。5.防止大气污染的措施现场临时便道采用泥结碎石路面,并经常洒水,防止道路扬尘。严格控制砼运输车的行驶速度,无风天气不得超过30km/h,有风天气不得超过20km/h。6。防止水污染的措施凡进行施工作业产生的污水,必须控制污水流向,防止蔓延,并在合理的位置设置沉淀池,切勿直接排入当地农田或河流。施工过程中严禁将含有污染的物质或可见悬浮物的水排入河渠、水道.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