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初三化学溶解度专题复习题.docx
溶解度专题复习一、溶液的形成1、溶液(1) 溶液的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的、稳固的混合物 , 叫做溶液(2) 溶液的特点均一性:是制溶液各部分组成、性质完全相同;稳固性:是指外界条件不变(温度、压强等),溶剂的量不变时,溶液长期放置不会分层也不会析出固体或气体;留意: a、溶液不肯定无色,如 CuSO4 溶液为蓝色FeSO4 溶液为浅绿色Fe2SO43 溶液为黄色b、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水是最常用的溶剂c、溶液的质量 = 溶质的质量 + 溶剂的质量溶液的体积 < 溶质的体积 + 溶剂的体积d、溶液的名称:溶质的溶剂溶液(如:碘酒碘的酒精溶液)2、溶质和溶剂的判定( 1)固体、气体溶于液体时,固体、气体是溶剂;( 2)两种液体相溶时,量多的是溶剂,量少的是溶质;( 3)溶液中如有水存在,无论水的量多仍是量少,水都是溶剂;( 4)在不指明溶剂时,溶剂一般是水;3、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1) 概念: 饱和溶液:在肯定温度下、肯定量的溶剂里,不能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在肯定温度下、肯定量的溶剂里,仍能连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2) 判定方法:要确定某一溶液是否饱和,只要看在肯定温度下有没有不能连续溶解的剩余溶质存在,如有,且溶质的质量不再削减,就为该溶质的饱和溶液;否就为该溶质不饱和溶液;(3)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意义在于指明“肯定温度”和“肯定量的溶剂”,且可以相2 / 10互转化不饱和溶液降温、蒸发溶剂、加溶质升温、加溶剂饱和溶液注: CaOH 2 和气体等除外,它的溶解度随温度上升而降低最牢靠的方法是: 加溶质、蒸发溶剂(4) 浓、稀溶液与饱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关系饱和溶液不肯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肯定是稀溶液,如饱和的石灰水溶液就是稀溶液在肯定温度时,同一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要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浓(5) 溶解时放热、吸热现象溶解吸热:如NH 4 NO3 溶解溶解放热:如NaOH 溶解、浓 H2SO4 溶解溶解没有明显热现象:如NaCl二、溶解度1、固体的溶解度(1) 溶解度的定义:在肯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 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四要素 :条件:肯定温度标准:100g 溶剂状态:达到饱和质量:溶解度的单位: 克(2) 溶解度的含义:20时 NaCl 的溶液度为 36g 含义: 在 20时,在 100 克水中最多能溶解36 克 NaCl或在 20时, NaCl 在 100 克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为36 克(3) 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溶质、溶剂的性质(种类)温度大多数固体物的溶解度随温度上升而上升;如KNO 3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如NaCl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上升而降低;如CaOH 2气体的溶解度仍和压强有关;压强越大,溶解度越大,反之就越小;温度越高,气体溶解度越低;(4) 溶解度曲线点:溶解度曲线上的每个点表示的是某温度下某种物质的溶解度;线:溶解度曲线表示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或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形;依据溶解度曲线,挑选分别某些可溶性混合物的方法;交点:两条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该点所示的温度下两物质的溶解度相同,此时两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也相同;80 S( 1) t3时 A 的溶解度为 80gA( 2) PN点的的含B 义在该温度时, A 和 C 的溶解度相同( 3) N 点为 t 3时 A 的不饱和溶液,可通过 加入 A物质,降温, 蒸发溶剂 的方法使它变为饱和PC( 4) t1时 A 、B 、C、溶解度由大到小的次序C>B>A0( 5)从 A 溶液中猎取 A 晶体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猎取晶体;t1t2t3t( 6)从 B 的溶液中猎取晶体,相宜采纳蒸发结晶 的方法猎取晶体( 7) t2 时 A 、B、C 的饱和溶液各W 克,降温到 t1会析出晶体的有A 和 B无晶体析出的有 C( 8)除去 A 中的泥沙用 过滤 法;分别 A 与 B(含量少)的混合物,用结晶 法( 1)溶解度曲线的意义:溶解度曲线表示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或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形;溶解度曲线上的每一个点表示溶质在某一温度下的溶解度;此时,溶液必定是饱和溶液;两条曲线的交叉点表示两种物质在该温度下具有相同的溶解度;在该温度下,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在溶解度曲线的下方的点,表示该温度下的溶液是该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在溶解度曲线上方的点,表示该温度下的溶液是该物质的过饱和溶液,也就是说,在溶液中存在未溶解的溶质;(2)溶解度曲线变化的规律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上升而增大,一般表现在曲线“坡度”比较“陡”,如硝酸钾;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小,表现在曲线的“坡度”比较“平缓”,如氯化钠;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上升而减小,表现在曲线的“坡度” 下降,如熟石灰;2、气体的溶解度( 1)气体溶解度的定义:在压强为101kPa 和肯定温度时,气体溶解在1 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 2)影响因素:气体的性质温度(温度越高,气体溶解度越小)压强(压强越大,气体溶解度越大)3、混合物的分别(1)过滤法:分别可溶物+ 难溶物(2)结晶法:分别几种可溶性物质结晶的两种方法蒸发溶剂,如NaCl (海水晒盐)降低温度( 冷却热的饱和 溶液,如 KNO 3)蒸发结晶(蒸发溶剂法):将固体溶质的溶液加热(或日晒,或在风力的作用下)使溶剂蒸发,使溶液由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再连续蒸发溶剂,使溶质从溶液中析 出;适用范畴: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大的物质,如氯化钠;降温结晶(冷却热饱和溶液法):冷却热的饱和溶液,使溶质从溶液中结晶析出;适用范畴: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的物质,如氯酸钾;1、以下关于溶液的说法:溶质只能是固体;溶剂肯定是水;一种溶液中只含有一种溶质;溶液是无色的纯洁物;其中错误选项A. B. C.D. 2、以下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A石灰水B 液氧C牛奶D 冰水4、以下清洗方法中,利用乳化作用的是A 用自来水洗手B 用汽油清洗油污C 用洗涤剂清洗油腻的餐具D 用盐酸清除铁锈6、小琪往右图所示的烧杯中加入一种物质,搅拌后,发觉塑料片的水结了冰;她加入的物质是()3 / 10A食盐B硝酸铵C生石灰D氢氧化钠固体10、如右图所示,向小试管里分别加入肯定量的以下物质,右侧U 型管中的液面未发生明显变化,该物质是()A、浓硫酸B 、食盐C、生石灰D 、烧碱12、使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以下方法中最牢靠的是( )A. 上升温度B. 加入溶质C. 降低温度D. 倒掉一部分溶液17、以下方法中,能够使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度增大的是cA.增加水的质量B.在水中增加硝酸钾的质量C.上升水的温度D. 降低水的温度19、据文字记载,我们的祖先在神农氏时代就开头利用海水晒盐;海水晒盐的原理是 D A.日晒风吹使海水中的氯化钠蒸发B.日晒风吹使溶液由饱和变为不饱和C. 日晒风吹使氯化钠的溶解度变小D.日晒风吹使水分蒸发晶体析出10在 20时, A 物质的不饱和溶液,浓度为 10%,如再加入 5gA或蒸发掉32.26g 水,都可成为饱和溶液,就 20时, A的溶解度为(B)A13.4gB15.5gC16.7gD无法运算12. 现有 40时 KNO3 的饱和溶液 82.0g ,当温度下降至 10时,溶液质量为60.5g ,此时需加水 102.4g 才能把析出的晶体全部溶解,就40时 KNO3 的溶解度是 BA32gB64gC40.5gD21.5g13. 将 60的硫酸铜饱和溶液 100 克, 冷却到 20, 以下说法正确选项 D A 溶液质量不变B 溶剂质量发生变化C 溶液为饱和溶液 , 浓度不变D 有晶体析出 , 溶剂质量不变2. 以下接近饱和的溶液上升温度后能达到饱和的是(C)12 / 10A. NaCl 溶液B. KNO 3 溶液C.CaOH 2 溶液D. NH 4Cl 溶液3. 要增大硝酸钾的溶解度,可采纳的措施是(D )A. 增大溶剂量B. 充分振荡C. 降低温度D. 上升温度4. 在 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36 g,将 5 g 食盐放入 10 g 水中,在 20时,所得食盐饱和溶液( C)A. 15 gB. 14 gC. 13.6 gD. 12.5 g6. 20 时, 25g 水中溶解 0.1g 某物质即达到饱和,该物质的溶解性是(C)A. 难溶B. 易溶C. 可溶D. 微溶8. 25 时, 80g 水中最多能溶解 8gM 晶体, 50时, 100g 水中最多能溶解 10 g N 晶体, 就 M 和 N 的溶解度相比( D)A. M NB. M NC. M ND. 无法比较10. t时,在 m g 水中溶解某物质 ng,溶液恰好达到饱和,t时该物质的溶解度运算式正确选项( B )100m100 n100nnA. nB. m(g)C. mnD. m( g)12. t时, M 物质的溶解度为S g,就 b g M 物质在 t时,可配成的饱和溶液的质量是(A )b100A. SS gB.( 100 S b)gC.S100bb g100b gD.S15. 有 A 、B、C 三种物质, 20时分别溶解在水中制成饱和溶液;已知 A 物质 1 g 溶解后得到 11 g 饱和溶液; B 物质 130 g 制成 1150 g 溶液; C 物质 25 g 溶解在 350 g 水里,三种物质中溶解度由大到小的次序是( B)A. A > B >CB. B>A>CC. B> C > AD. C >B>A 2.20时,氯酸钾的溶解度为7.4 克,其含义是 AA.20 时, 100 克水中最多能溶解氯酸钾7.4 克B.20 时, 100 克氯酸钾饱和溶液中含有氯酸钾7.4 克C. 把 7.4 克氯酸钾溶解在 100 克水中,恰好制成饱和溶液D.7.4 克氯酸钾可以溶解在100 克水里;4. 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上的任意一点表示 CA. 肯定温度和肯定量溶剂里溶解溶质的质量B. 相应温度下, 100 克溶剂里溶解溶质的质量C. 相应温度下, 100 克溶剂里最多能溶解溶质的质量D. 溶液达到饱和状态时溶解溶质的质量10.30 时 KClO3 的溶解度为 10g, 424g KClO 3 溶液中加入 10g KClO 3 和 6g 水恰好达到饱和,原溶液中含溶剂为 DA.200gB.400gC.390.8gD.394g12. 在温度不变的情形下,将t 的 KNO3 溶液 100 克蒸发掉 2.5 克水,析出 2 克晶体,再蒸发 5 克水,又析出5 克晶体,就该温度下KNO3 的溶解度是 DA.7.5克B.80克C.90.3克D.100克14. 将某物质溶液蒸发50g 水后,温度降到t ,析出8g 该物质晶体 不含结晶水 ;再蒸发 50g 水,仍保持 t ,又析出 10g 晶体,那么原溶液欲达到t 时的饱和溶液,至少应 ABA. 蒸发掉 10g水B.加入 2g 该物质C. 蒸发掉 15g水D.加入 8g 该物质15.t 时, Mg某物质 A 的饱和溶液, A 溶解的量肯定达到了最大值W,该物质在t 时溶解度可表示为 A A.100 NgB.100WgC.MNgD.100 M g100NMWMWW16. 某温度下,对于某固体溶质的饱和溶液,以下有关关系式中,不正确选项 DA. 溶质质量 +溶剂质量溶液质量B.溶解度100 g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解度C.溶质质量溶解度D.溶质质量100 g溶解度溶液质量100 g溶液质量4. 某溶质不含结晶水,将肯定质量的该溶质的饱和溶液,从60降到 20时,溶液保持不变 的是 DA. 溶液的质量B.溶质的质量C. 溶液的浓度D.溶剂的质量3. 同一温度下,从100 mL 饱和食盐水中取出10 mL,以下说法正确选项 C A. 溶液变稀B溶液由饱和变为不饱和C仍为饱和溶液D以上均不对4. 生活中的以下现象不能说明气体溶解度随温度上升而减小的是 A A打开啤酒瓶盖有大量泡沫逸出B烧开水时沸腾前有气泡逸出 C喝下汽水感到有气味冲到鼻腔D夏季黄昏池塘里的鱼常浮出水面5. 测定某温度下某物质的溶解度时所用溶液必需是 CA. 浓溶液B稀溶液C饱和溶液D不饱和溶液20、右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此判定以下说法不正确的( B)A.t 2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B. t3时,将 60g 乙加入 100g 水中可得 l60g溶液C. 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很小D. t l 时,乙的溶解度大于甲的溶解度11. ( 2021. 无锡市)右图是 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以下表达错误选项 ()A. t 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次序为A<B<CB. t 2时, A、B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C. t 3时 B 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 1,变成不饱和溶液D. 如要将组成在 N点的 A 溶液转变为 M点的 A 溶液,可以实行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12. ( 2021. 烟台市)下图是甲、乙两种物质 不含结晶水 的溶解度曲线;以下说法中正确选项 ()A. 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 t1时, 50g 甲的饱和溶液中有15g 甲C.t2时甲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 1变为不饱和溶液D.当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以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13. ( 2021. 河南省)右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以下说法正确选项()A 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 t 时,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C 上升温度能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溶液D 10时,分别用 100g 水配制甲、乙的饱和溶液,所需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32、( 2021 年江苏南京, 15 题)右图为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以下说法正确选项:A 物质 a 的溶解度最大Ba 浓的溶液中含有少量的b,通常采纳加热浓缩后降温结晶的方法得到a 晶体C20时, a.b.c 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次序为 b>a>cD、 10时分别取等质量的溶剂配成的b.c 饱和溶液,再加热到 70,如两溶液仍保持饱和状态,最多仍能溶解 b 的质量小于析出 c 的质量6、( 2021 年山东滨州, 21 题)右图为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由图可知:(1) 当温度为 3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填“ >、”“ <” 或“=”氯化钠的溶解度;(2) 当硝酸钾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时,可用法提纯硝酸钾;(3) 硝酸钾、氯化钠都属于填“易溶 ”、“可溶”、“微溶 ”或“难溶 ”物质;1>2 降温结晶 或冷却热饱和溶液 3易溶7、( 2021 年广东广州, 22 题 一些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回答以下问题;(1) 70'C 时,在 l00g 水中加入 ll0g 硝酸钾固体,所形成的溶液是溶液(“饱和”或“不饱和”;(2) 将上述溶液降温到l0时,析出的晶体质量是g ;(3) 工业上将硝酸钾和氯化钠的热混合溶液两者均己达到饱和 冷却至室温析出晶体;析出的晶体中主要物质是 ;关于剩余溶液以下说法正确选项 ;A 只含氯化钠,不含硝酸钾,且氯化钠达到饱和B含有氯化钠,又含有硝酸钾,且只有氯化钠达到饱和C含有氯化钠,叉含有硝酸钾,且两者都达到饱和(1)把 20时 53.6 克氯化钾饱和溶液蒸干,得到13.6 克氯化钾;求 20时,氯化钾的溶解度 .设: 20时氯化钾的溶解度为x溶质溶剂溶液13.6g40g53.6gx100g( x+100 )g13.6g x40g 100 g解得 x=34g答: 20时氯化钾的溶解度为34 克( 2) 20时,把 4 克氯化钠固体放入11 克水中,恰好形成饱和溶液;求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 .设: 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x溶质溶剂溶液4g11g15gx100g4 g( x+100 ) g11gx100 g 解得 x=36.4g2. 已知某温度时物质的溶解度,求此温度下饱和溶液中的溶质或溶剂的质量;例如:把 100 克 20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蒸干,得到24 克硝酸钾;就:( 1)如配制 350 克 20的硝酸钾的饱和溶液,需硝酸钾和水各多少克.( 2)如将 78 克硝酸钾配成 20时的饱和溶液,需水多少克.解读: 设配制 350 克 20的硝酸钾的饱和溶液,需硝酸钾和水的质量分别为x 和 y;将 78克硝酸钾配成 20时的饱和溶液,需水质量为z;溶质溶剂溶液24g( 100 24) 76g100g xy350g78gz( 78+z) g24 g x76g y100 g350 g解得 x=84g, y=266g24 g76g78z解得 z=247g 例 1 已知氯化铵在 30时的溶解度为 45.8 克; 30时将 68.7 克氯化铵配制成 400 克的溶液,通过运算:( 1)溶液是否饱和 .( 2)如不饱和,为了使其饱和,可用下面的方法:蒸发溶剂法:需蒸发多少克水才能成为饱和溶液.加溶质法:需再加入多少克氯化铵,溶液才能成为饱和溶液.解读:( 1) 30时将 68.7 克氯化铵配成饱和溶液,需水质量为x;30时,溶质溶剂溶液45.8g100g145.8g68.7gx( x+68.7 ) g45.8 g100 g68.7 g是不饱和溶液;( 2)x解得 x=150g ,此时饱和溶液的质量68.7g+150g=218.7g<400g ,需蒸发水的质量 400g 218.7g=181.3g方法一:设使溶液成为饱和溶液需再加入氯化铵的质量为x.30时,溶质溶剂溶液45.8g100g145.8g68.7g+x400g+x45.8 g 68.7 gx145.8g400 gx解得 x=83.0g方法二:由于蒸发掉181.3g 水可成为饱和溶液,也可考虑如向181.3g 水中加入氯化铵至饱和,也可使原溶液变成饱和溶液;30时,溶质溶剂45.8g100g x181.3g45.8 g x100g181.3 g解得 x=83.0g 例 2 t时, NaNO 3 的溶解度是25g,现向盛有 200g 10%NaNO 3 溶液的烧杯中,加入30g NaNO 3 固体,就此时烧杯中()A. 溶液质量是 230gB. 溶质质量是 50gC. 溶剂质量是 170gD. 溶质质量是 45g解读: t时原 NaNO 3 溶液中 m( NaNO 3) =200g× 10 =20g, m( H2O) =200g× 90 =180g ,设达到饱和时,需加入NaNO 3 的质量为 x;溶质溶剂溶液25g100g125g20g +x180g200g+x解得 x=25g,此时 NaNO 3 饱和溶液中 m( NaNO 3) =45g, m( H2O) = 180g, m(溶液) 225g答案: D 例 3 将两杯 20时的食盐饱和溶液,甲为500g,乙为 1000g,在温度不变的情形下分别蒸发掉 15g 水,析出的食盐晶体的质量()A. 甲=乙B. 甲<乙C. 甲>乙D. 无法判定解读: 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个定值,甲、乙两份饱和溶液的质量虽然不相等,但每15g 水中溶有的食盐是相等的;如各蒸发掉15g 水,原先溶解在这15g 水中的食盐就析出,析出的晶体质量相等,而与原饱和溶液的质量无关;答案: A 例 4 现有 500g20的 A 物质溶液,如保持温度不变,蒸发掉20g 水后,有 5gA 析出,如再蒸发掉 20g 水后,又有 7gA 析出,就在 20时 A 物质的溶解度是;解读: 20时 500g A 溶液蒸发 20 g水,析晶 5g( 500 25) gA 溶液(饱和)蒸发 20 g水,析晶 7 g( 500 25 27) g A 溶液(饱和) 20时 A 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S100g720g S=35g答案: 35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