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动物学名词解释.docx
精品学习资源名词说明1. 刺细胞 :腔肠动物特有的,分布于体表皮肌细胞之间,以触手上为多;刺细胞内有刺丝囊, 囊内有毒液和一回旋的丝状管 刺丝:遇到刺激, 囊内刺丝翻出, 注射毒液或把外物缠卷,利于防备和捕食;2. 马氏管 :由体壁昆虫的排泄气管, 是着生于中肠与后肠交界处的瘦长的盲管, 从四周血液中摄取离子、尿酸盐和毒素到管内,形成原始的尿液送入后肠;3. 书肺:为蛛形纲的呼吸器官;藏于腹部体表内陷所生的囊内,由很多叶状物重叠组成,各叶的内腔为血体腔,连接于腹窦;4. 书鳃:由足基部体壁向外折叠成书页状, 有血管分布,为水生类鲎的呼吸器官;5. 胞饮作用:变形虫除了能吞噬固体食物外,仍能摄取一些液体物质,这种现象很像饮水一样,因此称为胞饮作用;6. 生物发生律 :个体发育史是系统发育史的简洁而快速的重演;系统发育通过遗传打算个体发育, 个体发育不仅简洁重演系统发育, 而且又能补充和丰富系统发育;7. 多态现象: 同种动物存在外形结构和功能不同的两类或多类个体的现象;8. 物种:简称“种”;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是生物进化、进展过程中连续性 与间断性的统一形式; 种内个体在外形结构、 生理生化及行为特点等方面基本相像;有性生物的种内异性个体可相互配育, 种间有生殖隔离; 并占有肯定的自然分布区9. 世代交替现象 :在生活史中无性与有性两个世代有规律地相互交替的现象;10. 开管式循环 :在循环的过程中血液不是始终在血管里流淌,而是要流出血管到器官与器官之间;例如:节肢动物,不因节肢折断而引起流血过多而死亡,是一种生活的适应;11. 闭管式循环 :血液自始至终在封闭的血管中流淌, 血管之间由毛细血管连接, 而不直接流到组织间隙之间去;12. 两侧对称: 从扁形动物开头显现了两侧对称地体型,即通过动物体地中心轴 ,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源只有一个对称面 或说切面 将动物体分成左右相等的两部分,因此两侧对称也称为左右对称;两侧对称使其能够更好的适应环境的变化13. 两辐射对称: 通过身体的中轴有且仅有两个切面可以把身体分为相等的两部分;14. 辐射对称: 腔肠动物、棘皮动物通过其体内的中心轴从口面到反口面有很多个切面可以把身体分为两个相等的部分, 是一种原始低级的对称形式; 只适应与在水中营固着的或漂浮的生活;15. 合胞体共质体:共质体是由细胞的原生质不包括液泡组成的,穿过细胞壁的胞间连丝把细胞与细胞连成一个整体, 这些相互联系起来的原生质整体称为共质体;16. 原体腔 :从胚胎期的囊胚腔发育而来,是在体壁和消化管之间,从前到后的一个空腔,只有中胚层的体壁,没有中胚层的肠壁,不具有体腔膜,原体腔内或布满体腔液或含有胶质物质和间质细胞;17. 真体腔: 又称为次生体腔,是中胚层带细胞间裂开而形成的;体壁有中胚层来源的肌肉层和体腔膜; 肠壁也有中胚层来源的肌肉层和体腔膜; 体腔内布满了体腔液,体腔与外界有孔道相通;18. 浮浪幼虫 :腔肠动物受精卵发育,以内移的方式形成实心的原肠胚,其外表生有纤毛,能游动,称为浮浪幼虫;19 无节幼虫 :甲壳纲动物在生长变态发育中经受的第一个过程,如对虾经受无节幼体、前溞状幼体、溞状幼体、糠虾幼体而发育为幼虾;20 异沙蚕相 :有些沙蚕在性成熟时,具有生殖腺的体后部外形发生变化,体节变宽,疣足扩大并生出特别的新刚毛, 转变为生殖节, 而体前部分仍保持原先的外形,为无性节;这种现象称为异沙蚕相;21. 后口动物 :在胚胎发育中原肠胚期 ,其原口形成动物的肛门 ,而在与原口相对的一端,另形成一新口称为后口的动物称为后口动物;22. 原口动物 :原口动物是在胚胎发育中由原肠胚的胚孔形成口的动物;23. 细胞内消化 :单细胞动物如草履虫摄入的食物在细胞内被各种水解酶分解, 称为细胞内消化; 细胞内消化是低等动物的一种消化方式; 原生动物只有细胞内消化,海绵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也都保留着这种消化方式;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源24. 细胞外消化 :细胞动物的食物由消化管的口端摄入在消化管中消化叫做细胞外消化;细胞外消化可以消化大量的和化学组成较复杂的食物,因而具有更高的效率;25. 散漫式神经系统网状神经系统 :是动物界里最原始的神经系统;一般认为它基本上是由二极或者多极的神经细胞组成;这些细胞具有外形上相像的突起, 相互连接形成一个疏松的网,因此称神经网;26. 梯式神经系统 :神经细胞逐步向前集中,形成“脑”及从脑后分出假设干纵神经索,在纵神经索之间有横神经相连;在高等种类,纵神经索削减,只有一对腹神经索发达,其中有横神经连接如梯形;27. 链式神经系统 :由体前端咽背侧的一对咽上神经节愈合成脑,其左右一对围咽神经, 与一对已愈合的咽下神经节相连; 自此向后伸的腹神经索纵惯全身; 腹神经索是由 2 条纵行的腹神经合并而成, 在每体节内形成一神经节, 故又称索式神经;28. 完全消化系统:环节动物的消化系统为完全消化系统,与真体腔产生亲密相关,外有中胚层来源的肌肉层,消化管从今脱离了体壁的牵制,可以自行蠕动;29.原肾 :由身体两侧外胚层陷入形成的网状多分枝的管状系统,由焰细胞、毛细管、排泄管及排泄孔组成,排出余外水分,调剂渗透压,排除含氮废物;30. 后肾:中胚层来源, 由体腔上皮向外突出形成, 由肾孔、排泄管、肾口组成;肾口开口于体内, 肾孔开口于体外; 不仅可调剂水分和离子平稳, 而且更有效地排出代谢废物;31. 同律分节 :除前端两节及末一节外,其余各体节在外形上基本相同,称同律分节;是一种比较原始的分节现象;其内部排泄系统、神经系统、循环系统等都 是按环节重复排列的;32.异律分节:分节的体节进一步分化,各体节的外形结构发生明显差异, 身体不同部位的体节完成不同功能, 内脏器官也集中于肯定体节中,称异律分节;33. 细胞器类器官:又称“细胞器官”,简称“胞器”,是生命活动所不行缺少的,细胞质内具有肯定结构和功能的小单位;34. 皮肌囊 :皮肤肌肉囊的简称;由来源于外胚层的表皮和来源于中胚层的肌肉结合而成的囊状体壁; 皮肌囊具爱护和运动功能; 如扁形动物、 原腔动物和环节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源动物体壁;35. 变形运动 :原生动物门肉足虫纲动物的内质可分为固态的凝胶质和液态的溶胶质;在运动时虫体后端的凝胶质因蛋白质的收缩产生压力,使溶胶质向前流淌同时伸出伪足; 溶胶质流到前方后压力减小, 溶胶质又由前向后回流, 再成为凝胶质;这样凝胶质与溶胶质的不断交换形成变形运动;36. 血窦:1布满血液的体腔被实质组织填充、分隔形成的较小间隙;如软体动物的血窦;2高等脊椎动物器官内组织膨大而显现不规章的毛细血管;如脾血窦;37. 围血系统: 棘皮动物所特有的环绕循环系统的管腔;38.水管系统: 棘皮动物的特有器官 ,由次生体腔的一部分特化而来;39. 呼吸树水肺: 海参类动物的呼吸器官;由消化管末端的一部分伸入体腔, 然后在体腔中不断分支,形成树枝状,因而叫做“呼吸树”;除有呼吸作用外、仍有排泄功能;40. 孤雌生殖 :雌虫产的卵不需受精,成熟时不经减数分裂,染色体为二倍体, 即可直接发育成雌性个体;41. 包囊:不良环境下,原生动物虫体会分泌一种爱护性胶质将自己包裹起来, 形成包囊,对原生动物度过不良环境是一种很好的适应;42. 绿腺触角腺: 甲壳亚门的排泄系统,由后肾演化而来,呈绿色,位于其次触角基部,通常由一个腺体部分和一个囊状的膀胱组成;43. 组织: 是一些外形类似或不相像,功能相同或亲密相关的细胞群与其间质结合在一起,共同完成肯定机能的结构;44. 器官:由几种类型的组织联合构成或单一组织形成的、具有特定外形特点和肯定的生理功能的结构;如心、肝、肺等;45. 系统: 一些在机能上有亲密联系的器官联合起来,协同完成某方面的生理机能,从而构成了器官系统;如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46. 完全变态 : 六足动物的胚后发育从幼虫到成虫中经受了蛹期蛾、蝶、蝇类,且有体躯的增长以及外形习性的变化,称为完全变态;47. 不完全变态: 个体发育过程只经受卵、假设虫和成虫三个虫态,没有外形与成虫完全不同的幼虫期和蛹期;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源48. 羽化:完全变态的昆虫退去蛹壳或不完全变态的昆虫退去最终一次皮而成为成虫;49. 接合生殖 :某些原生动物进行有性生殖时, 两个细胞相互靠拢形成接合部位, 并发生原生质融合而生成接合子, 由接合子发育成新个体, 称为接合生殖; 接合生殖后,两个亲代虫体各形成四个子代虫体;50. 裂体生殖 :发生在原生动物的孢子纲动物内,即核第一分裂成很多个,称为裂殖体, 然后细胞质随着核而分裂, 包在每个核的外边, 形成很多小个体每个小个体就称为裂殖子;为无性生殖;1. 肾小体 :为肾单位的组成部分;位于肾皮质和肾柱内,呈球形,直径约200 微米,分血管极和尿极;由特别的动脉性毛细血管球肾小球和包在其外面的肾小囊构成,是分泌尿液的部分;2. 逆行变态: 动物在经过变态后失去一些构造 ,形体变得更为简洁的现象 ,称为逆行变态;3. 适应辐射律 :是发生于一个祖先种或线系在短时间内经过辐射扩散而侵占了许多新的不同的生态位,从而进展出很多新的物种或新的分类阶元;趋异进化: 趋异进化也叫分支进化, 是指由同一祖先线系分支出两个和多个线系的进化型式;4.平行律 :一般指两个不同类群的动物共存于相像的环境中,具有一些共同的生活习性而显现相像的外形或相像的行为;5. 趋同律 :两个完全不同的物种或类群,由于生活在极为相像的环境条件下,经挑选作用而显现想类似的性状;6. 不行逆律 :动物在进化过程中所丢失的某些器官,即使后代回复到祖先的生活环境,所丢失的器官也不行能“失而复得” ;同样,已演化的物种也不能回复其祖型,地史上灭亡的物种也不行能会重新显现;停滞进化: 一个物种的线系在很长时间中没有前进进化也无分支进化;7. 次生颌 : :硬骨鱼类和其它脊椎动物的颌弓退化或转化为听骨,上、下颌分别由前颌骨、上颌骨和齿骨等膜骨构成,称作次生颌;8. 次生腭: 从爬行类显现的在头骨原生腭的下方,由上颌骨的腭支、腭骨和翼骨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源组成的其次层腭板;它隔开鼻通道和口腔,使动物进食和呼吸互不影响;9. 髋臼:髋骨由髂骨、坐骨和耻骨三部分组成,其外侧面有一个大而深的窝称为髋臼10. 肩臼:骨棒可分作背腹两部 :背部叫肩胛骨区,腹部叫乌喙骨区,连接前肢的地方叫做肩臼11. 综荐骨 :又叫愈合荐骨,是鸟类的特有结构;它是由最终一个胸椎,全部腰椎,全部荐椎以及一部分尾椎愈合而成; 而且与宽大的骨盘相愈合, 使鸟类飞行着陆时获得支持体重的坚实支架12. 纹状体 :豆状核与尾状核头部相连, 连接处有神经纤维形成灰白相间的条纹, 因此两核合称为纹状体;是基底神经节的重要组成部分;13. 大脑脚 :中脑腹面有一对纵行粗大隆起, 称大脚脑, 有锥体束等纤维束通过;14. 原脑皮 :原始脑皮显现于鱼类,主要由嗅神经细胞组成,特地起嗅觉作用, 白质在半球的外表,灰质在深层,没什么分化;15. 新脑皮 :新脑皮是由侧脑室外壁的神经物质生长而成,并包围着初生脑皮层原脑皮,原脑皮的残余称为海马,在侧脑室内,仍为嗅觉中枢;16. 胼胝体: 为连接两侧大脑半球的白质纤维;可分为嘴、膝、干和压部;17. 膜迷路: 是套在骨迷路内的膜性管和囊;管壁上有前庭器和听觉感受器;膜迷路可分为椭圆囊、球囊、膜半规管和蜗管;18. 肾门静脉 :是在低等动物内存在的一种肾血流形式;它的作用是从尾部来的静脉进入肾脏, 分支成毛细血管而形成静脉网, 以后又集合成静脉, 将血液引回心脏;19. 肝门静脉 :是肝门静脉系的主干,主要由肠系膜上静脉与脾静脉在胰头和胰体交界处的后方汇合而成; 作用是主要是将小肠吸取的养分物质运输到肝脏进行解毒,是由静脉到静脉的血管;同时,通过肝门静脉,上、下腔静脉相通20. 异型齿: 多数哺乳动物的牙齿在口腔中上下颌骨的着生位置不同,其外形与功能具有明显的差异 ,一般可分为门齿、犬齿、前臼齿和后臼齿4 类,分别具有切、撕、磨的功能 ,这样的齿相 ,称为异型齿;21.同型齿:除哺乳动物外,绝大多数其他脊椎动物口中的牙齿, 彼此间在外形和功能上一般无明显的差异, 这样的齿相,称为同型齿;齿式: 将哺乳动物单侧上下齿列的数目分别列于分数线上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源下方的表示方法;22. 休眠:有机体通过降低新陈代谢率、进入麻痹状态以度过不良环境的现象;23. 膜化骨膜性硬骨:但凡膜状间叶组织由于硬骨细胞的作用,直接骨化为硬骨的,称为膜骨24. 软骨化骨 :间充质细胞在预定生骨区域内形成透亮软骨,围软骨区的间充质细胞、破骨细胞、造骨细胞将软骨破坏,形成硬骨;25. 泄殖腔: 动物的消化管、输尿管和生殖管最末端汇合处的空腔,有排粪、尿和生殖等功能;26. 咽式呼吸 :两栖动物吸气时口底下降、鼻孔张开,空气进入口咽腔;然后鼻孔关闭、口底上升将空气压入肺内, 当口底下降, 废气借肺的弹性回收再压回口腔;27. 完全双循环 :左、右心室完全分隔,肺循环和体循环回心的血液在心室内不再混合;例如鸟类和哺乳类的循环;28. 不完全双循环 :因心室无分隔或分隔不完全,肺循环和体循环回心的血液在心室内有混合; 例如蛙类和蛇类的循环;双循环: 指血液完成一次循环需经过心脏两次,一次是肺循环,一次是体循环;29. 脊索:是身体背部起支持作用的棒状结构, 位于消化道反面、 背神经管腹面, 来自胚胎的原肠胚壁,由富含液泡的脊索细胞组成,外面围有脊索鞘;30. 胎盘:胎盘是后兽类和真兽类哺乳动物妊娠期间由胚胎的胚膜和母体子宫内膜联合长成的母子间交换物质的过渡性器官;31. 同源器官 :起源相同、构造和部位相像而外形和功能不同的器官;例如,鱼类的胸鳍、鸟类的翼和兽类的前脚都是前肢的各种状态;32. 同功器官: 指在功能上相同, 有时外形也相像, 但其来源与基本结构均不同;例如蝶翼与鸟翼、鱼鳃与陆栖脊椎动物的肺;33. 双源器官 :组织学上来源于不同胚层的组织组成的器官;34. 双重呼吸 :鸟类具有特别发达的气囊系统与肺气管相通连,由于气囊的扩大和收缩,气体两次在肺部进行气体交换; 这种在吸气和呼气时都能在肺部进行气体交换的呼吸方式, 称为双重呼吸;双重调剂: 鸟类的眼不仅能改晶体的外形从而转变晶状体与角膜间的距离 ,而且仍能转变角膜的屈度,称之为双重调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源节;35. 颞窝: 爬行动物在头骨两侧显现了颞窝,这是爬行类动物最重要的特点;颞窝是由于颞部向内低陷所形成的孔洞,当咬肌等收缩时, 可使膨大的腹部向颞空突出而纳入其间;依据颞窝的有无、数目及位置的情形,可将爬行动物分为4类:无颞窝类、合颞窝类、上颞窝类、双颞窝类;颊窝:蝮蛇类等某些蛇类头部两侧在鼻孔与眼睛之间各有一个凹下似漏斗形的感温器官;36. 反刍: 某些食草动物吃草时稍加咬啃即吞入瘤胃,休息时,再将这些未经充分咀嚼的食物返回口腔认真咀嚼后, 再行吞下; 这种完成再咀嚼的一系列动作称为反刍;37. 羊膜动物: 从爬行类起借由产卵、胎生等方式繁殖,胚胎由多层膜来爱护, 没有幼体变形为成体的阶段的动物;38. 羊膜卵 :指具有羊膜结构的卵,是爬行类、鸟类、卵生哺乳动物所产的卵;39. 有头类 :脊椎动物的脑和各种感觉器官在前端集中,形成明显的头部,故又称有头类;40. 无头类: 脊索和背神经管纵贯全身,并终身保留;鳃裂众多;体呈鱼形,头部不明显,身体分解;41. 恒温动物 :指的是那些能够调剂自身体温的动物,它们的活动性并不像冷血动物那样依靠外界温度;在鸟和哺乳动物会通过新陈代谢产生稳固的体温;42. 变温动物 :体温随着外界温度转变而转变的动物, 叫做变温动物; 如鱼、蛙、蛇等;变温动物又称冷血动物43. 有颌类 :鱼纲与四足类脊椎动物合称为有颔类, 也叫颔口类, 具有上下颌和两对附肢; 由鳃弓演化过来的上下颌提高了脊椎动物的取食和咀嚼功能, 增强了它们的生存竞争才能;44. 无颌类: 圆口纲动物,无颔,缺乏成对的附肢,单鼻孔,脊索为主要支持结构,但显现雏形的椎骨,皮肤暴露;45. 两接型 :颌弓通过它本身和舌颌软骨与脑颅连接起来,见于原始的软骨鱼、总鳍鱼;46.舌接型:脑颅与颌弓连接方式之一;大多数软骨鱼类及硬骨鱼类通过舌颌软骨把颌弓悬系在脑颅上的连接方式称舌接型,也叫舌连式47.自接型: 脑颅与颌弓连接方式之一,腭方软骨或上颌骨直接与脑颅连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源接,而舌弓和脑颅脱离,不再有悬颌的作用,这种连接方式称作自接型,也叫自连式;肺鱼类和全部陆栖脊椎动物如此;48 植物性神经系统 :亦称自主神经系统;它包括中枢植物神经系统和四周植物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大脑皮质、 下丘脑、脑干的核及脊髓各个阶段的侧角, 四周植物神经系统包括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 节后纤维及内脏神经节;其功能主要是支配内脏器官消化道、呼吸道、心血管、膀胱等 和内分泌腺、汗腺,调剂内脏功能和腺体分泌;49. 闭锁式骨盆: 爬行动物髂骨与荐椎的横突相连接, 左右坐骨和耻骨在腹中线联合,所构成的骨盆;50. 开放式骨盆 :鸟类腰带的左右坐骨和耻骨不在腹中线处相愈合,而左右分开,并向侧后方舒展 ,称为开放式骨盆;51. 鳞式:指鱼鳞的排列方式;等于侧线鳞数×侧线上鳞数÷侧线下鳞数 ;52:鳍式 :表示鱼鳍的组成、结构和鳍条的类别、数目的公式;Vertebrata 脊椎动物门 Ampibia 两栖纲Mammalia 哺乳纲Pisces 鱼纲Chordata 脊索动物门Cyclostomata 圆口纲Reptilia 爬行纲Aves 鸟纲Mollusca 软体动物门Lamellibranchiata 瓣鳃纲Arthropoda节肢动物门Crustacea 甲壳纲Protozoa原生动物欢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