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最新高一数学知识点总结--必修5讲课教案 .docx
学习资料第一章:解三角形高中数学必修 5 学问点精品文档1、正弦定理:在C 中, a 、 b 、 c 分别为角、 C 的对边, R为C 的外接圆的半径,就有abcsinsinsin C2 R 2、正弦定理的变形公式:a2Rsin, b2Rsin, c2Rsin C ; sina , sin 2 Rb , sin C 2 Rc;(正弦定理的变形常常用在有三角函数的等式中)2 R a : b : csin:sin:sin C ;abcabcsinsinsin Csinsinsin C3、三角形面积公式:SC1 bc sin1 ab sin C1 ac sin22224、余 定理:在C 中,有 a2b 2c22bc cos, ba 2c22ac cos,c2a 2b 22ab cos C 225、余弦定理的推论:cosb 2c2 2bca , cosa 2c22 acb , cos Ca 2b2c22ab6、设 a 、 b 、 c 是C 的角、 C 的对边,就:如a2b 2c2 ,就 C90o 为直角三角形;如 a 2b2c2 ,就 C90o 为锐角三角形;如a 2b 2c2 ,就 C90o 为钝角三角形其次章:数列1、数列:根据肯定次序排列着的一列数2、数列的项:数列中的每一个数3、有穷数列:项数有限的数列4、无穷数列:项数无限的数列5、递增数列:从第2 项起,每一项都不小于它的前一项的数列6、递减数列:从第2 项起,每一项都不大于它的前一项的数列7、常数列:各项相等的数列8、摇摆数列:从第2 项起,有些项大于它的前一项,有些项小于它的前一项的数列9、数列的通项公式:表示数列an的第 n 项与序号 n 之间的关系的公式10、数列的递推公式:表示任一项an 与它的前一项an 1 (或前几项)间的关系的公式11、假如一个数列从第2 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就这个数列称为等差数列,这个常数称为等差数列的公差12、由三个数a , b 组成的等差数列可以看成最简洁的等差数列,就称为 a 与 b 的等差中项如bac 2,就称 b 为 a 与 c 的等差中项13、如等差数列an的首项是a1 ,公差是 d ,就 ana1n1 d 通项公式的变形:aanm d ; aan1 d ; dana1 ; nana11 ;nm1n danam n1dnm*14、如an 是等差数列,且 mnpq ( m 、 n 、 p 、 q*),就amana paq ;如 an是等差数列,且 2 npq ( n 、 p 、 q),就 2 anapaq ;下角标成等差数列的项仍是等差数列;连续 m 项和构成的数列成等差数列;15、等差数列的前 n 项和的公式: Sn a1an; Snan n1d nn122*16、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的性质:如项数为2n n*,就 Sn aa,且 SSnd ,2nnn 1偶奇S奇anS偶an 1如项数为 2n1 n,就 S2n 12n1an ,且S奇S奇 S偶an ,S偶n(其中n1S奇nan , S偶n1 an )17、假如一个数列从第2 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比等于同一个常数,就这个数列称为等比数列,这个常数称为等比数列的公比218、在 a 与 b 中间插入一个数 G ,使 a , G , b 成等比数列,就 G 称为 a 与 b 的等比中项如 G称 G 为 a 与 b 的等比中项ab ,就19、如等比数列a的首项是a ,公比是 q ,就aa qn 1 n1n1n mn 1an 1ann man20、通项公式的变形:nam q; a1anq; q; qa1am21、如an 是等比数列,且 mnpq ( m 、 n 、 p 、 q*),就amanapaq ;如an是等比数列,且 2 npq ( n 、 p 、 q*2a),就aa ;下角标成等差数列的项仍是等比数列;连续mnpq项和构成的数列成等比数列;na1 q122、等比数列an的前 n 项和的公式:Sna1 1qn1qa1anq q11qq1 时, Sna1a11q1qqn ,即常数项与qn 项系数互为相反数;23、等比数列的前 n 项和的性质:如项数为2n n*,就 S偶q S奇 Sn mnSnqSm Sn , S2nSn ,S3 nS2n 成等比数列24、 an 与 Sn 的关系: anSnSn 1n2S1n1一些方法:一、求通项公式的方法:1、由数列的前几项求通项公式:待定系数法如相邻两项相减后为同一个常数设为anknb ,列两个方程求解;如相邻两项相减两次后为同一个常数设为aan2bnc ,列三个方程求解;n如相邻两项相减后相除后为同一个常数设为aaq nb , q 为相除后的常数,列两个方程求解;n2、由递推公式求通项公式:如化简后为an 1and 形式,可用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代入求解;如化简后为an 1anf n , 形式,可用叠加法求解;如化简后为an 1anq 形式,可用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代入求解;如化简后为an 1kanb 形式,就可化为an 1xk anx,从而新数列 anx 是等比数列,用等比数列求解 anx 的通项公式,再反过来求原先那个;(其中 x 是用待定系数法来求得)3、由求和公式求通项公式: a1S1 anSnSn 1检验a1是否满意an ,如满意就为an ,不满意用分段函数写;4、其他( 1) anan 1fn 形式, fn 便于求和,方法:迭加;例如: anan 1n1有:anana2a13a3La241n1anan 1n1n4n1各式相加得 ana134Ln1a12( 2) anan 1an an1 形式,同除以an an1 ,构造倒数为等差数列;例如: anan 12ananan1 ,就an 12111,即为以 -2 为公差的等差数列;an an 1an 1anan( 3) anqan 1m 形式, q1 ,方法:构造: anxq an 1x 为等比数列;例如: an2 an 12 ,通过待定系数法求得:an22an 12 ,即an2 等比,公比为2;n( 4) anqan 1pnr 形式:构造: anxnyq an 1x n1y 为等比数列;( 5) anqan 1p形式,同除pn ,转化为上面的几种情形进行构造;nanq an 1q由于 an法qan 1p ,就nnpp p11,如1转化为( 1)的方法,如不为1,转化为( 3)的方p二、等差数列的求和最值问题:(二次函数的配方法;通项公式求临界项法)a10如,就d0a10如,就d0Sn 有最大值,当 n=k 时取到的最大值 k 满意Sn 有最小值,当 n=k 时取到的最大值 k 满意ak0ak 10ak0ak 10三、数列求和的方法 :叠加法:倒序相加,具备等差数列的相关特点的,倒序之后和为定值;错位相减法:适用于通项公式为等差的一次函数乘以等比的数列形式,如:an2n13n ;分式时拆项累加相约法:适用于分式形式的通项公式,把一项拆成两个或多个的差的形式;如:a111nn n1nn1, an1111等;2n12n122n12n1一项内含有多部分的拆开分别求和法:适用于通项中能分成两个或几个可以便利求和的部分,如:na2 nn1 等;四、综合性问题中等差数列中一些在加法和乘法中设一些数为ad和ad 类型,这样可以相加约掉,相乘为平方差;等比数列中一些在加法和乘法中设一些数为aq和 aq类型,这样可以相乘约掉;第三章:不等式1、 ab0ab ; ab0ab ; ab0ab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可以用相减法;相除法;平方法;开方法;倒数法等等;2、不等式的性质: abba ; ab, bcac ; abacbc ; ab, c0acbc ,ab, c0acbc ;ab, cdacbd ; ab0, cd0acbd ; ab0anbn n, n1 ; ab0n an b n, n1 3、一元二次不等式: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 的不等式4、二次函数的图象、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间的关系:有两个相异实数根xb有两个相等实数根1,22ax1x2xb2a没有实数根1x2x xx1或xx2x xb2aRx x1xx2判别式b 24ac000二次函数yax 2bxca0 的图象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 的根ax2a0bxc0ax2a0bxc0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5、二元一次不等式: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1的不等式6、二元一次不等式组:由几个二元一次不等式组成的不等式组7、二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满意二元一次不等式组的x 和 y 的取值构成有序数对x, y ,全部这样的有序数对x, y 构成的集合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直线xyC0 ,坐标平面内的点x0, y0 0 ,x0y0C0 ,就点x0 , y0在直线xyC0 的上方0 ,x0y0C0 ,就点x0 , y0在直线xyC0 的下方如如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直线xyC0 如0 ,就xyC0 表示直线xyC0 上方的区域;xyC0 表示直线xyC0 下方的区域如0 ,就xyC0 表示直线xyC0 下方的区域;xyC0 表示直线xyC0 上方的区域10、线性约束条件:由x , y 的不等式(或方程)组成的不等式组,是x , y 的线性约束条件 目标函数:欲达到最大值或最小值所涉及的变量x , y 的解析式线性目标函数:目标函数为x , y 的一次解析式线性规划问题:求线性目标函数在线性约束条件下的最大值或最小值问题可行解:满意线性约束条件的解x, y 可行域:全部可行解组成的集合最优解:使目标函数取得最大值或最小值的可行解11、设 a 、 b 是两个正数,就ab 称为正数 a 、 b 的算术平均数,ab 称为正数 a 、 b 的几何平均数2ab12、均值不等式定理:如 a13、常用的基本不等式:0 , b0,就 ab2ab ,即2ab 22 ab2ab a,bR ;a 2b2 aba, bR ;2ab 2a2b2ab 2 aba20,b0 ;22a, bR 14、极值定理:设 x 、 y 都为正数,就有2如 xys (和为定值) ,就当 xy时,积 xy 取得最大值 s 4如 xyp (积为定值) ,就当 xy时,和 xy 取得最小值 2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