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土壤肥料学总结肥料部分重点笔记.docx
第六章植物养分概论 二、植物养分学的主要领域植物养分学: 讨论植物对养分物质的吸取、运输、 转化和利用的规律及植物与外环境之间的养分物质和能量交换的科学;植物养分学与多个学科交叉,目前其主要领域包括如下:1. 植物矿质养分生理学2. 根际微生态系统中的物质环境及其调控3. 逆境植物养分生理学4. 作物产量生理学5. 植物养分生态学6. 植物矿质养分遗传学7. 植物土壤养分8. 肥料学与优化平稳施肥三、植物养分学的讨论方法1. 田间生物方法1) 最基本的讨论方法2) 接近于生产条件3) 比较客观地反映农业实际4) 结果对生产更有实际的和直接的指导意义5) 其他试验结果在应用于生产以前,都应当通过田间试验的检验2. 模拟讨论方法通常叫盆栽试验或培育试验特点:在人工严格的掌握条件下,在特定的养分环境下对植物的养分问题进行讨论;优点:便于调控水、肥、气、热和光照等因素,有利于开展单因子的讨论和开展在田间条件下难于举办的探干脆试验;-结果都停留在理论阶段,只有通过田间试验进一步检验,才能应用于生产;方法:土培、砂培和水培(溶液培育)等3. 植物根系和根际讨论方法根系: 摄取、运输和储存养分物质以及合成一系列有机化合物的器官,是植物的地下生长部位;根系讨论近年来进展快速;主要领域有:根系生态学、根系生理学、根系解剖学根际是受植物根系生理活动的影响,在物理、化学和生理学特点上不同于原土体的特殊区域, 是土壤 - 植物根 - 微生物三者相互作用的场所;根际讨论在理论及生产实践上都有重大意义;4. 生物统计和生物数学的方法在近代植物养分讨论中, 数理统计已成为指导试验设计、检验试验数据资料不行缺少的手段和方法;优点: 能正确对试验方法进行设计和讨论试验误差显现的规律性, 从而确定误差的估量方法,帮忙试验者评定试验结果的牢靠性, 能客观地熟悉试验资料, 合理地判定试验结果,从而做出正确的科学结论;近态:运算机技术的应用 - 数学模拟、数学模型其它: p166-1675. 近代物理化学、生物化学和仪器分析方法6. 核技术讨论方法7. 酶学诊断法8. 植物养分诊断与调查讨论法其次节植物的养分成分一、植物的组成和必需养分元素的概念植物新奇植物中含水分75%95%,干物质含量 5% 25%,干物质中有机质占绝大部分,约占干物重的 95%,主要元素为 C、H、O、N 四种,灰分中主要是各种金属氧化物、磷酸盐及氯化物等,亦称矿质元素,包括P、 K、Ca、 Mg、S、 Fe、Mn、Zn、 Cu、Mo、B、Cl 、Si 、Na、Se、 Al 、Hg、Se 等,这些化学元素的含量和种类要受到土壤的物质组成,植物种类,气候条件,栽培技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必需养分元素的概念判定植物必需的养分元素应当满意以下三个标准 :(1) 这种元素对植物的养分生长和生殖生长是必要(2) 缺少该元素植物会显示出特殊的症状(缺素症),满意这一元素,该症状消逝而复原正常;(3) 这种元素必需对植物起直接养分作用,而不是间接作用;某一化学元素只有符合这三条标准才能确定为植物必需的养分元素;三、必需养分元素的一般养分功能K.Mengle 和 E.A.Kirkby把植物必需养分元素分为四组,1. 有机体的主要组分: C、 H、O、N 和 S2.P 、B( Si )3.K ( Na 、Mg、Mn、Cl 4.Fe 、Cu、Zn、Mo其主要养分功能如见p170第三节植物对养分的吸取离子从土壤进入植物体内包括离子向根迁移和根对养分别子的吸取两个过程一、养分别子向根表的迁移三种方式:1. 截获: 植物根系纵横交叉分布于土壤中,与土粒亲密接触而吸取的养分,这一养分过程称为根系截获;对于氮、磷、钾来讲,根系截获量占总养分吸取量的百分之几;2. 质流离子态养分仍可通过质流的方式到达根表;植物的蒸腾作用, 消耗了根际四周土壤中的水分, 使其含水量降低,促进了根际以外的水分向根表流淌,以补充水分的消耗,溶解在土壤水中的养分也会随之而到达根表,这种现象,称之为“质流”;3. 扩散当根系对养分的吸取大于养分由质流方式迁移到根表的速率,这时根表面养分别子浓度下降, 根际土壤中养分浓度也不同程度地削减,根际与四周土体之间产生浓度梯度,高浓度养分向低浓度扩散,土体中的养分向根表迁移,这种现象称之为“扩散”;二、植物对离子态养分的吸取养分别子被植物吸取而进入植物细胞内的方式包括被动吸取和主动吸取;凡是进入根细胞内需要消耗能量、逆化学势梯度吸取称主动吸取;养分别子进入根细胞内不需供应能量、顺化学势梯度吸取称为被动吸取;(一)被动吸取1. 概念:又称非代谢吸取,是一种顺电化学势梯度的吸取过程,不需消耗能量;特点: 1.顺电化学势梯度2. 没有挑选性3. 不消耗能量2. 方式(1) 简洁扩散:当细胞或根系中养分的浓度低于外界环境时,离子较易进入根中,并在很短时间内与外界溶液达到平稳,发生被动吸取;(2) 杜南扩散:植物吸取离子的过程中,即使细胞内某些离子是浓度已经超过外界溶液离子浓度, 外界离子仍能向细胞内移动,这是由于植物细胞是质膜具有半透性,在细胞内含有带负电荷的蛋白质分子(R-),它虽然不能扩散到细胞外,但能够与阳离子形成相应的盐,如与 Na+生成 NaR;(二)主动吸取:概念:养分别子逆电化学势梯度进入植物细胞内的现象;它需要消耗生物代谢能量;特点: 1.养分逆电化学势梯度积存2. 吸取被代谢抑制剂(如KCN)所抑制,吸取需要消耗代谢供应的能量;3. 不同溶质之间有竞争;4. 吸取浓度与细胞外的浓度梯度呈线性关系,吸取具有饱和性;5. 吸取具有挑选性;6. 温度系数高载体学说和离子泵学说1. 载体学说一般认为, 载体是生物膜上能携带离子穿过膜的蛋白质或其他物质;当无机离子跨膜运输时, 离子第一要结合在膜上, 这一结合过程与底物和酶的结合原理相同;尽管对载体的真正性质及类型熟悉很少,但大多数人认为载体是类脂分子,它可以透过生物膜, 在膜内扩散才能强, 可能是磷脂的衍生物或是具有脂类特性的肽;有的资料认为, 载体可能是质膜上存在的某些蛋白质,也可能是酶, 它能与某些特定的蛋白质分子相结合,透过膜运输离子;或是一些在膜内常常发生构型变化的蛋白质分子在它转变其外形及位置时,使离子运输过膜;载体学说是以酶的动力学为其理论依据的;载体学说能够比较圆满的从理论上说明关于离子吸取中的三个基本问题,即:(1) 离子的挑选性吸取;(2) 离子通过质膜以及在质膜上的转移(3) 离子吸取与代谢的关系;载体运输的机理有几种不同的模型,即:载体带着离子在膜内扩散的扩散模型;载体蛋白变构使载体与底物的亲和力儿童将离子释放到膜内的变构模型; 和载体带着离子在质膜上旋转将离子“甩”进质膜内的旋转模型; 在这些作用机理中, 常用扩散模型和变构模型来说明离子的主动运输(吸取) ;总之对物质的跨膜运输来说,一般的养分物质,特殊是离子,运输的主要动力是引起跨膜电位梯度的 H+ ATP酶;离子吸取与 ATP 酶活性之间有很好的相关性;2. 离子泵学说+.质膜上存在致电的 ATP酶质子泵( H ATP酶),H ATP酶水解 ATP,释放能量,向膜外分+泌 H ,从而产生跨膜的电化学梯度(pH 梯度和电位差) H( = pH+ ), H 即是+其它离子越膜进入细胞的驱动力;在 H 驱动下,阳离子即可通过单向转递体(运输蛋白+或离子通道)进入细胞;阴离子和中性分子通过H偶联的共向转递体进入细胞;三、影响养分吸取的因素1. 光照直接影响光合产物的数量,而植物的光和产物(如糖及碳水化合物)被运输到根部,能为矿质养分的吸取供应必需的能量及受体;2. 温度由于根系对养分的吸取主要以来于根系呼吸作用所供应的能量状况,而呼吸作应过程中一系列的酶促反映对温度又特别敏锐,所以, 温度对养分的吸取也有很大的影响;一般在638的范畴内, 养分吸取随温度上升使体内酶钝化,从而削减了可结合养分别子载体的数 目,同时高温使细胞膜透性增大,增加了矿质养分是被动溢泌;这是高温引起植物对矿质元 素的吸取速率下降的主要缘故,低温往往使植物是代谢活性降低,从而削减养分的吸取量;3. 土壤通气土壤的通气状况主要从三个方面影响植物对养分的吸取:一是根系的呼吸作用;二是有毒物质的产生;三是土壤养分的外形和有效性;通气良好的环境, 能使根部供氧状况良好, 并能促使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从根际散失;这一过程对根系正常发育、根的有氧代谢以及离子的呼吸都具有特别重要是意义;根部有氧呼吸所需要的氧气主要是有根际土壤空气供应的;水稻的活体根在有氧和缺氧的条件下, 其呼吸强度大体相同; 离体根在缺氧是条件下,呼吸强度在短时间没急剧减小;4. 土壤 PH土壤反映对植物根系吸取离子的影响很大;PH 对离子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根表面;特殊是细胞壁上的电荷变化及其与K+,Cu2+,Mg2+等阳离子的竞争作用表现出来的;pH 转变了介质中 H+ 和 OH-的比例,并对植物的养分吸取有很显著的影响;当外界溶液 pH 值较低时, 抑制可植物对 NH4+-N的吸取; 而介质 pH 较高时, 就会抑制 NO3-N 的吸取, 而对 NH4+-N的数量有所增加;5. 土壤水分水分是养分溶解、迁移的介质,土壤中肥料的溶解、有机肥的矿化、养分的迁移都离不开水分6. 离子间的相互作用影响植物对不同离子的吸取,其中比较重要的有颉颃(xi é h áng )作用和协同作用五、叶部对养分的吸取叶部吸取养分, 称叶部养分或根外养分, 叶部吸取养分的外形和根部相同;对于植物所需的大量养分元素来讲,叶部养分是补充根部养分的一种帮助手段,而对于大部分微量养分元素来说,叶部养分是补充养分的主要方式之一;第四节 植物对养分的运输与利用质外体和共质体的概念对于植物的吸取和运输而言,植物体可以分为二部分:1) 质外体( Apoplast )指细胞原生质膜以外的空间,包括细胞壁、细胞间隙和木质部导管;2) 共质体( Symplast )指原生质膜以内的物质和空间,包括原生质体、内膜系统及胞间连丝等;胞间连丝相邻细胞之间的原生质丝,是细胞之间物质运输的主要通道;第七章 肥料的合理安全施用第一节 肥料合理施用的基本原理一、矿质养分学说(李比希) 植物的原始养分是矿物质;意义:为植物的养分学科的快速进展奠定了基础;二、养分归仍学说(李比希)1. 要点:随着作物的每次收成,必定要从土壤中取走大量养分,假如不正确地归仍土壤的养分,地力就将逐步下降,要想复原地力就必需归仍从土壤中取走的全部养分2. 意义:强调施肥的重要性;养分归仍学说这个学说是 19世纪德国杰出的化学家李比希提出的,也叫养分补偿学说;其主要论点是;作物从土壤带走养分, 土壤中的养分将越来越少, 因此,要复原地力就应当向土壤施加养分, 归仍从土壤中拿走的全部东西,不然产量就会下降;养分归仍学说作为施肥基本原理是正确的;它转变了过去局限于低水平的生物循 环,通过增施肥,扩大了这种物质循环,从而为提高产量供应了物质基础;但它也存在不足和片面的地方: 1、有重点地归仍养分是对的,但全部归仍就是不经济和不必要的,假如土壤耕层积存了丰富的养分,在一段时间内地某些养分可以削减或不施;2、没有看到豆科作物有固氮作用; 此学说片面地认为作物轮换只能减缓土壤耗竭和更加和谐地利用土壤现存的养分而已; 3、施加灰分是必要的,但忽视了增施氮肥;施加灰分只着眼于磷钾等矿质元素上, 也应同时强调增施氮肥和厩肥,生产实践证明,氮肥的增产作用是显著的,仅靠自然归仍仍是不够的, 总之养分归仍学说在生产实践中不断充实和完善,在指导施肥方面作用更大;3. 归仍养分的方式:一是通过施用有机肥料,二是通过施用无机肥料,二者各有优缺点, 如能协作施用就可取长补短, 增进肥效, 是农业可连续进展的正确之路,但李比希对有机肥的作用估量不足;三、最小养分律(李比希)1. 要点:作物产量的高低受土壤中相对含量最低的养分所制约;也就是说,打算作物产量的是土壤中相对质量分数最少的养分,最小养分会随条件变化而变化,假如增施不含最小养分的肥料,不但难以增产,仍会降低施肥的效益;2. 意义:强调施肥要有针对性最小养分定律这是指产量高低受作物最感缺乏的养分制约,在肯定程度上产量随这种养分的增减而变化;在施肥实践中应把握以下几点:1、最小养分是指土壤中相对含量最少,不是土壤中肯定含量最少的那种养分;2、最小养分不能用其他养分代替,即使其他养分增加再多,也不能提高产量;3、最小养分是变化的,它是随作物产量水平和化肥供应数量而变的; 4、最小养分不是单一的作用,也必需同进改善影响作物生育的其它因素和其他营养元素;我国在 20最小养分是相对于作物来说, 世纪 50岁月氮素最感不足,土壤供应才能最差的某种养分;施用氮肥作物快速提高;60最小养分也常变化, 岁月磷素不足成了增产的限制因素, 施用磷肥作物明显增产;70岁月我 南方缺钾的问题又突出表现出来;80岁月在某些地区和地块,锌、硼、锰等微量元素成了最小养分,所以,要用进展的观点来认识最小养分律, 抓住不同时期、 不同作物、 不同地点的主要冲突, 打算施用什么肥料; 但是, 随着农业生产的进展, 土壤往往从一种进展到多种养分不足,在增施土壤中最小养分时,仍要同时施用土壤中其它不足的养分,甚至改善影响作物生育的其它因素,化肥的肥效才能充 分发挥;四、同等重要律与不行代替律16 种植物必需虽然含量差别很大,然而对于植物的生长发育及各种生命代谢活动都是同等重要;缺某一种元素只能补充该因素而不能补充其他元素来代替;五、酬劳递减律1. 含义: 在技术条件相对稳固的情形下,随着投入量的增加,酬劳是增加的,但随单位投入量的增加,酬劳的增加却是依次递减的;2. 意义:揭示了作物产量与施肥量之间的一般规律;第一次用函数Y=A1-e-cx关系反映了肥料递减规律;使肥料使用由体会型、定型化走向了定量化;3. 完善(费佛尔) : Y=b0+b1x+b2x2按酬劳递减律,过量施肥会造成经济效益下降;因此在施肥时要挑选相宜用量,施少了就化肥增产的潜力尚未发挥出来,施过多了虽可能获得高产量,但运算经济效益, 很可能是多了化肥的成本,增产不增收产品收的不少,但按价格运算却赔了钱;因子综合作用律它是指作物的增产是由于影响作物生长发育和各种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如水分、温度、养分、空气、作物品种、以及耕作条件等,所以,施肥措施必需与其它农业技术措施亲密协作, 就是其它生产因子不变的条件下,肥料养分间的协作施用, 也应当因地制宜地加以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下的肥料协作使用,产生的综合作用要比单一肥料复杂得多;其次节 肥料合理施用的原就主要考虑:1. 作物养分特性2. 土壤和气候条件3. 肥力和茬口特性3. 作物养分需求的阶段性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 要连续不断地从外界吸取养分,以满意生命活动的需要, 这是植物养分的连续性;植物吸取养分的一般规律是前期缓慢,随时间推移并逐步上升,达到最大点,而后又逐步下降;不同的植物以及在不同的生育期,需要肥料的种类和数量有肯定差异,合理的施肥需要考虑植物的养分特点、土壤条件及气候因素,最大限度地满意植物各个时期对养分的需求;植物养分临界期在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 常有一个阶段对某种养分需要的肯定数量虽然不多,但要求却很迫切,此时假如不能满意作物对该种养分的要求,作物的生长发育将会受到严峻影响;也就是说,错过了这个时期,即使大量补给含有这种养分的肥料,也基本无效;这个时期称为作物养分的临界期P185作物养分临界期和强度养分期是作物养分中的两个关键时期,保证关键时期有适量的养分供应, 对提高作物产量有重要意义;但是, 作物养分的各个阶段是相互联系、彼此影响的, 前一阶段养分状况的好坏会影响下一阶段作物的生长与施肥成效;除临界期和强度养分期外,在其它发育阶段中,依据苗情或长相适当地供应养分有时也是必要的;依据作物养分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特点,在农业生产中, 不仅应施足基肥, 为作物整个生育期中养分的连续供应打好基础, 同时, 仍要重视适量施用种肥和适时施用追肥,保证重点满意关键时期对养分的迫切需要;根外养分的特点根外养分作为根部养分的一种帮助手段,主要具有以下一些特点:1. 直接供应植物养分,可防止养分在土壤中的固定和转化;2. 根外养分养分吸取转化比根部快,能准时满意作物需要,所以根外追肥这一技术措施可用来防止某些缺素症和作物受自然灾时需要准时补充养分的补救措施; 3叶部养分直接影响作物体内代谢,有促进根部养分和改善品质的作用;4根外追肥是经济有效地施用微肥的一种方式总体上讲, 根外追肥虽然具有很多土壤施肥没有的优点,但它代替不了土壤施肥, 根外追肥只能作为土壤施肥的一种帮助手段,特殊是作物需要量大的大量元素仍旧应当以土壤施肥为主;影响根外养分成效条件1. 溶液的成分2. 溶液的浓度3. 作物的种类和叶片的结构4. 溶液 pH5. 潮湿剂:6. 喷施次数和部位7. 喷施时间2. 土壤的保肥性与供肥性一般地,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且其胡敏酸含量高时,土壤的阳离子交换量大,保肥性好; 同时可以保肥、供肥统一;质地粘重的土壤,保肥性好,供肥性差;砂质土保、供肥均差;壤质土保、供肥均好;在施肥过程中:对质地粘重的土壤,一次多施(要留意植株前期疯长和后期贪青迟熟);对质地较轻的土壤,少量多施;3. 土壤反应( pH)与土壤养分的有效性土壤的酸碱性影响土壤养分的有效性:1. 直接影响作物的生长及对养分的吸取,过酸和过碱都不利于作物的生长;酸性条件下, 作物吸取阴离子多于阳离子;在碱性条件下,作物吸取阳离子多于阴离子;2. 土壤酸碱度影响微生物活动和养分的溶解或沉淀,进而影响养分的有效性;p187介质 pH 常影响到根系对阴、阳离子的吸取;在酸性条件下, H+浓度较高,抑制了蛋白质中羧基的解离,促进氨基的解离,蛋白质分子以带正电荷为主,较易吸附外界溶液的阴离子;在碱性条件下, OH浓度较高, 抑制了蛋白质中氨基的解离,而促进羧基的解离,蛋白质分子以带负电荷为主,较易吸取外界溶液的阳离子;4. 土壤氧化仍原状况与土壤养分的有效性土壤氧化仍原状况反映土壤的通气性,它一方面直接影响作物根系和微生物的呼吸作用,另一方面也影响各种物质的存在外形;氧化仍原电位高,土壤的通气性好,土壤有效养分增多; 反之土壤的通气不良,氧化仍原电位低,使有些养分被仍原或使有机养分分解产生某些有毒物质,影响作物生长;P187-188第三节 肥料合理施用的方法与技术一、基肥的施用技术p1911. 重要性a. 作物全生育生长供应养分;b. 培肥和改良土壤;2. 基肥施用技术以有机肥为主,结合缓效性和速效性肥料;深施二、种肥的施用技术1. 重要性:满意苗期养分需要,供应作物生长初期所需养分;2. 施用技术:A. 土壤肥力低,基肥用量少时施用B. 速效性肥料;忌过酸、过碱、吸湿性强、有毒副成分的肥料C. 微肥可用浸种的方法;第四节 施肥与环境污染缘由:肥料的不当施用土壤是固体、 液体废物净化的一个重要的自然系统,是很多污染物的净化器, 但它不行能拥有无限的才能吸取和降解污染物质;土壤过滤对水质的影响只是影响环境质量的众多途径之一;土壤与空气之间也有特别重要的相互作用,土壤气体影响空气组成及其功能;农业和园艺中广泛使用的化学肥料和工、农业废弃物对环境爱护构成了严峻的威逼;一、氮素污染化学氮肥对水体环境的影响主要是氮肥淋失所引起;我国化学氮肥的当季利用率仅约为30%-35%,氮肥的缺失率可能在30-50%之间;1. 地下水和地表水 NO3-浓度增加2. 水体富养分化(一)施肥与饮用水和食物的硝酸盐一般来说,地下水的硝酸盐浓度与土壤施用氮肥量呈正相关;据 Big Spring Basin美国 的统计:20 世纪 50-60岁月间地下水的硝酸盐平均浓度在3mg/L,1950-1980年农田中投入氮肥的量增加了 3 倍,地下水硝酸盐平均浓度也加了3 倍,达到 9mg/L;因此,当施肥量超过作物需要时,土表的硝酸盐就会随着浇灌而流失;蔬菜地大量施用氮肥,常使地下水和蔬菜中硝酸盐含量超标;P194相宜的浇灌可以促进作物生长及其对氮肥的吸取,进而削减氮肥的淋失.动物养殖场产生大量的废渣、废液成为硝酸盐污染的重点源;人体对硝酸盐的吸取及产生的影响P194-195第八章大量元素养分与肥料一、 植物氮素养分(一)作物体内氮素含量与分布 植物体含氮量一般为0.3 5%;豆科作物高于禾本科作物;籽粒、叶片茎杆、根系生育前期叶片生育后期的叶片; 氮素含量随代谢中心的转移而变化;含氮量仍受土壤供氮水平和施肥的影响;氮在植物体中的运动性较强,在利用率在70 80%;3)、作物不同生育时期含量不同在各生育期中,作物体内氮素的分布在不断变化;在营 养生长阶段, 氮素大多集中在茎叶等幼嫩器官,当转入生殖生长时, 茎叶中的氮素就基本向子粒、果实、块根或块茎等贮存器官转移;成熟时,大约有70%的氮素已转入种子、果实、块根或块茎等贮存器官;如水稻,分蘖期含量高于苗期,通常在分蘖盛期含量达到最高峰,其后;随生育期推移而逐步下降;2、分布1) 、不同作物种类含量不同豆科植物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含氮量也高;按干重计,大豆含氮 2.25%,紫云英含氮2.25%;而禾本科作物一般含氮量较低,大多在1%左右;同为禾本科作物,小麦 >小麦 >水稻2) 、作物不同器官含量不同一般,幼嫩器官和种子中含氮量较高,而茎杆含量较低,特殊是老熟的茎杆含量更低;如小麦子粒含氮量为2.0%-2.5% ,而茎杆仅为 0.5%左右; 豆科作物子粒含氮量为 4.5%-5%,而茎杆仅为 1.4%;3) 、作物不同生育时期含量不同在各生育期中,作物体内氮素的分布在不断变化;在营 养生长阶段, 氮素大多集中在茎叶等幼嫩器官,当转入生殖生长时, 茎叶中的氮素就基本向子粒、果实、块根或块茎等贮存器官转移;成熟时,大约有70%的氮素已转入种子、果实、块根或块茎等贮存器官;如水稻,分蘖期含量高于苗期,通常在分蘖盛期含量达到最高峰,其后;随生育期推移而逐步下降;(三)各种外形氮素的吸取与同化1、NO3-N 吸取与利用NO3-N 被主动吸取后,一般有下面几条去向:a. 穿过液泡膜储存在液泡中;b. 从根系中运输到木质部,然后被运输到地上部;c. 在根系中或地上部被硝酸仍原酶(nitrate reductase N.R.)仍原成亚硝酸;(三) NH4-N 和 NO3-N 的养分特点1、NO3-N 的吸取是一个主动过程;吸取NO3-N 可是根际 pH上升; NH4-N 吸取机制不清晰,吸取后,可使根际 pH下降;2、水稻、茶树、甘薯和马铃薯等比较喜爱氨态氮肥外,大多数植物喜爱硝态氮;烟草喜爱铵态氮与硝态氮协作施用;3、在低温条件下( 8),植物吸取铵态氮多于硝态氮;随温度上升,硝态氮的吸取逐步增加;在高温条件下( 26 35),植物吸取的硝态氮多于铵态氮;4、与硝态氮相比,以铵态氮为养分时,消耗的能量少(667160 焦耳/ 摩尔);(四)植物的氮素缺乏与过剩的危害氮素缺乏生长过程缓慢( stunting)叶片黄化 根冠比较大分枝分蘖少谷类作物穗数及穗粒数削减,千粒重下降,产量降低;缺素第一显现在老叶上氮素过多植物枝叶茂密,群体过大,通风透光不好,碳水化合物消耗太多,使茎杆细弱,机械强度小,简洁倒伏;体内可溶性氮化合物过多,简洁遭受病虫害;贪青晚熟,牢固率下降,产量降低; 瓜果的含糖量降低,风味差, 不耐贮藏, 品质低; 叶菜类植物中硝酸盐高,危害健康;二、氮肥的种类与性质氮肥的种类铵态氮肥目前,铵态氮肥有碳铵、氯化铵、硫酸铵和液氨;铵态氮肥施入土壤之后,简洁被土壤无机胶体吸附或固定,与硝态氮肥相比,移动性较小,淋溶缺失少,肥效长缓铵态氮肥的基本性质名称分子式含氮量( %)稳固性理化性质液氨NH382差液体,碱性,比重0.167 ,副成分少碳 酸氢NH4HCO316.5 17.大于液无色或浅灰色的粒状、板状或柱状铵5氨结晶,稳固性差, 常温下可以分解,应密闭包装,易溶于水,水溶液呈氯化铵NH4Cl2021大于碳白色结晶;吸湿性强,应密闭包装酸氢铵储运,易溶于水,水溶液呈酸性硫酸铵NH4 2SO2425大 于 氯白色结晶,易溶于水,水溶液呈酸4化铵性,吸湿性小,不易结块,化学性质稳固(二)硝态氮肥-硝态氮肥( NO3 N)包括 NaNO3、CaNO3 2、NH4 NO3、KNO3 等;这些肥料中氮素是以硝酸根(NO3 )形式存在;硝态氮肥施入土壤后,不被土壤胶体吸附或固定,移动性大,简洁淋溶缺失,肥效较为快速(三)酰胺态氮肥酰胺态氮肥施入土壤之后,以分子外形存在,在土壤中移动缓慢,淋溶缺失少;经脲酶的水解作用产生铵盐;肥效比铵态氮和硝态氮迟缓,简洁吸取,相宜叶面追肥;常用的酰胺态氮肥只有尿素CONH2 2 一种,含氮 46%,是目前含氮量最高的固体氮肥;(三)酰胺态氮肥酰胺态氮肥施入土壤之后,以分子外形存在,在土壤中移动缓慢,淋溶缺失少;经脲酶的水解作用产生铵盐;肥效比铵态氮和硝态氮迟缓,简洁吸取,相宜叶面追肥;常用的酰胺态氮肥只有尿素CONH2 2 一种,含氮 46%,是目前含氮量最高的固体氮肥;尿素相宜做叶面追肥,其缘由是:尿素为中性有机分子, 电离度小,不易引起质壁分别,对茎叶损耗小;分子体积小,简洁吸取;吸湿性强,可使叶面较长时间地保持湿润,吸取量大; 尿素进入细胞后立刻参加代谢,肥效快, 用做叶面追肥时, 可在早晚进行,以延长潮湿时间,其次节 磷素养分与磷肥磷是植物生长发育不行缺少的养分元素之一;很多土壤磷素供应不足, 定向地调剂土壤磷素状况和合理施用磷肥是提高土壤肥力,达到作物高产优质的重要途径之一;(三)磷的吸取( 1)作物吸取的磷 , 主要以无机磷为主;( 2)植物根能从极稀的土壤溶液中吸取磷,通常根细胞及木质部汁液中的含磷量比土壤溶液高 100-1000 倍,故磷的吸取是逆浓度梯度的主动吸取;( 3)根系的根毛区存在有大量的根毛,是吸取磷酸盐的主要区域,可以将所吸取的磷运往地上部,而对于根尖分生区与伸长区;( 4)作物的种类及土壤条件等影响到作物对磷的吸取;影响磷素吸取的土壤因素-2-pH值的影响最大;在酸性条件下,有利于H2PO4 的形成,当 pH 值升至 7.2 时,与 HPO42-3-的数量相等;当 pH值连续上升时, HPO4 与 PO4 的数量将逐步占优势;土壤的通气状况和温度也会影响到作物的呼吸作用等代谢过程和能量的供应;在通气良好和温度相宜的条件下,有利于作物对磷的吸取;植物磷养分失调的症状磷素养分失调时的症状较为复杂;缺磷时,植株生长发育迟缓、矮小、瘦弱;在缺磷的初期,叶片较小,叶色呈暗绿或灰绿,缺乏光泽,如玉米、大豆、油菜和甘薯等的茎叶上会出现紫红色斑点或条纹;缺磷严峻时;叶片枯死脱落;磷素过多对作物也会产生不良影响,由于磷增强了呼吸作用, 消耗了大量糖分, 使禾谷类作物无效分蘖增多,瘪粒多;二、磷肥的种类、性质水溶性磷肥包括过磷酸钙、重过磷酸钙等过磷酸钙 CaH 2PO4 2·H2O,含 P2O514% 20%过磷酸钙的成分与性质简称普钙, 是我国目前生产最多的一种化学磷肥,主要反应式为:Ca10PO4 6F2+7H2 O+3H2O 3CaH2PO4 2·H2O+7CaSO4+2HF主要成分是水溶性的磷酸一钙和难溶于水的硫酸钙,成品中有效磷(P2O5)的质量分数为 12%20%,;过磷酸钙为深灰色、灰白色或淡黄色等粉状物,呈酸性反应,具有腐蚀性;水溶性磷肥:一般过磷酸钙(普钙)重过磷酸钙(重钙) 磷酸铵硝酸磷肥磷酸二氢钾等;三、磷肥的施用原就各个时期都吸取 P,但以生长早期吸取快; 通常作基肥施入;碱性 / 石灰性土壤水溶性磷肥; 酸性土壤弱酸溶性磷肥较好; 生长期短的作物水溶性磷肥; 与有机肥协作施用;平稳施肥,合理的N:P 比;水田、雨季旱田不施含硝态氮的磷肥; 方式:全层撒施和集中施用;合理安排与施用磷肥土壤有效氮 碱解氮 与有效磷的比例,是影响磷肥肥效的重要因子之一;提高施氮水平,才有利于发挥磷肥的增产成效;土壤有机质的含量与土壤有效磷含量以及磷肥的肥效亲密相关;土壤有机质含量高 如>25g/kg ,有效磷含量也高,磷肥应第一安排在有机质含量低的土壤上;磷的有效性以pH5.5 7.0 的范畴最大, 低于 pH5.5 或高于 pH7.0 时磷的有效性都比较低;依据不同作物合理安排和施用磷肥在不同的轮作换茬制中,磷肥并不需要每茬作物都施用,应重点施在能明显发挥肥效的茬口上;土壤处于淹水的仍原状态,使难溶性的磷酸高铁FePO4· 2H2O仍原为较易溶解的磷酸低铁Fe 3PO4 2 ,得到部分释放;淹水后,石灰性土壤pH 值下降,酸性土壤pH值上升,都能促进磷酸铁、铝的水解;3+3+在淹水仍原条件下,有机质与Fe、AI等产生螯合作用;有利于磷的释放;依据磷肥的特性合理安排和施用磷肥过磷酸钙和重过磷酸钙等水溶性磷肥,适用于大多数作物和各类土壤,可以作基肥和种肥,也可作追肥;钙镁磷肥等其它弱酸溶性磷肥都相宜作基肥,它们在酸性土壤上肥效比过磷酸钙好;第三节钾素养分与钾肥钾是植物生活必需的养分元素, 为植物养分三要素之一, 它对作物产量及品质影响很大;我国大部分土壤含钾量较高;施用有机肥和草木灰可以使土壤中的钾素部分得到补充;(二)钾的养分作用1. 促进酶的活化2. 促进光能利用,增强光合作用3. 促进糖代谢4. 促进蛋白质合成5. 参加细胞渗透调剂作用6. 增强植物抗性(三)植物对钾的吸取和利用1. K+的主动吸取+主动吸取与根内 ATP含量及根细胞质膜H 一 ATP酶的作用相联系的; 在 H ATP酶的作+用下, K 的吸取可能通过 H /K 交换、单向运输或H K 共运输进行;2. K +的被动吸取+当土壤溶液中K 浓度较高时, K 的吸取可能为被动过程,它可沿电化学势梯度扩散,通过K+通道或载体人内; K 通道由一些内嵌运输蛋白形成,它比载体蛋白对离子的周转率更大;虽然植物根细胞从介质中吸取K有主动吸取和被动吸取,但以主动吸取占主导位置; 第九章 中量元素养分与施肥第一节钙素养分与钙肥一、钙的养分作用(一)含量与分布植物体内含钙量为0.5 3;双子叶植物含钙量高于单子叶植物;豆科作物含钙量高于禾谷类作物; 老叶高于嫩叶,茎叶高于籽粒;(二)养分作用1、细胞壁中胶层的组分2、稳固生物膜结构3、参加细胞分裂4、是很多酶的活化剂二、钙肥的施用种类: 生石灰 :石灰石烧制而成,含CaO90% 96%中和土壤酸性的才能很强,是酸性土壤的改良剂,仍有杀虫,灭草,消毒等功能;熟石灰:. 又叫消石灰,由生石灰加水吸湿而成;. 主要成分: CaOH2,易溶解强碱性,中和酸性才能强其次节镁素养分与镁肥一、镁的养分作用1、镁是叶绿素的结构成分2、稳固核糖体的必需元素3、是多种酶的活化剂二、镁肥的施用常用镁肥含镁量镁的外形硫酸镁9.7MgSO4.7H2O硝酸镁16.4MgNO3 2氯化镁25.6MgCl2氧化镁55.0钾镁肥7MgO 8MgSO4.KSO4施用方法:2;硫酸镁基施, 12.5 15kg/666.7m根外追肥, 硫酸镁溶液的浓度1 2为好; 大田作物7 10 天喷一次,连喷数次;中和碱性土壤上施用氯化镁和硫酸镁成效好;第三节硫素养分与硫肥一、硫的养分作用1、是蛋白质和酶的组成元素2、硫参加氧化仍原反应3、硫是某些生理活性物质的组分二、硫肥的施用常用硫肥含硫量主要成分石膏18.6CaSO4· 2H2O硫酸铵24.2NH4 2SO4硫酸钾17.6K2SO4硫酸镁13MgSO4· 7H2O青(绿)矾11.5FeSO4· 7H2O硫磺95 99S施用方法:碱土上施石膏,可供硫且改碱;石膏可作基肥也可作追肥;2旱田用量 15 25kg/666.7m;硫肥追施宜早不宜迟;第十章 微量元素养分与肥料BMo Zn Mn Fe Cu Cl的养分作用及施肥方式第十二章有机肥料包括:粪尿肥、堆沤肥、绿肥、杂肥、饼肥等;一、有机肥与化肥特点比较有机肥化肥1. 含有机质、能改良土壤只能供应矿质养分, 一般无改土作用2. 含养分全面,数量低含养分单一,含量高3. 供肥时间长,肥效缓慢肥效快,不长久4. 能使土壤保肥供肥性改善养分浓度高,易挥发、流失、固定等二、有机肥的腐熟(一)充分腐熟的缘由:1、未腐熟的有机肥中养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