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实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docx
精品学习资源高中物理试验试验练习题验证动量守恒定律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源1. 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用打点计时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试验:在小车A 的前 m 端粘有橡皮泥,推动小车 A 使之作匀速运动;然后与原先静止在前方的小车B 相碰并粘合成一体,继 续作匀速运动,他设计的详细装置如下图;在小车A 后连着纸 带,电磁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 50Hz,长木板垫着小木片用以平稳摩擦力;假设已得到打点纸带如上图,并 j 测得各计数点间距标在间上, A 为运动起始的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源第一点,就应选 段起运算 A 的碰前速度,应选 段来计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源算 A 和 B 碰后的共同速度;以上两格填“ AB ”或“BC”或“CD”或“DE”;已测得小 l 车 A 的质量 m1,小车 B 的质量 m2,由以上测量结果可得:碰前总动量=kg·m/s. 碰后总动量 =kg·m/s2. 某同学用图 1 所示装置通过半径相同的 A. B 两球的碰撞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图中 PQ 是斜槽,QR 为水平槽, 试验时先使 A 球从斜槽上某一固定位置 G 由静止开头滚下,落到位于水平地面的记录纸上,留下痕迹;重复上述操作10 次, 得到 10 个落点痕迹再把 B 球放在水平槽上靠近槽末端的地方, 让 A 球仍从位置G 由静止开头滚下,记录纸上的垂直投影点; B 球落点痕迹如图 2 所示,其中米尺水平放置;且平行于所在的平面,米尺的零点与O 点对齐;1碰撞后 B 球的水平射程应取为cm.2在以下选项中,哪些是本次试验必需进行的测量?答: 填选项号A. 水平槽上未放 B 球时,测量 A 球落点位置到 O 点的B. A 球与 B 球碰撞后,测量 A 球落点位置到 O 点的距离C. 测量 A 球 a 或 B 球的直径D. 测量 A 球和 B 球的质量或两球质量之比E. 测量 G 点相对于水平槽面的高度3. 用如下图的装置验证动量守恒, 图中 A 、B 两球的直径均为 d,质量分别是为m1 和 m2.试验中所必需的测量工具是 A 球为入射球, B 球为被碰球,两球质量的关系是m1m2;依据题中给出的数据和图中点间距离,动量守恒要验证的关系式是;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源4. 气垫导轨是常用的一种试验仪器;它是利用气 泵使带孔的导轨与滑块之间形成气垫, 使滑块悬浮在导轨上,滑 块在导轨上的运动可视为没有摩擦;我们可以用带竖直挡板 C 和 D 的气垫导轨以及滑块 A 和 B 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试验装置如下图弹簧的长度忽视不计,采纳的试验步骤如下:a. 用天平分别测出滑块 A、B 的质量 mA、mB;b. 调整气垫导轨,使导轨处于水平;c. 在 A 和 B 间放入一个被压缩的轻弹簧,用电动卡销锁定,静止放置在气垫导轨上;d. 用刻度尺测出 A 的左端至 C 板的距离 L1;e按下电钮放开卡销,同时使分别记录滑块A、B 运动时间的计时器开头工作;当 A、B 滑块分别碰撞 C、D 挡板时停止计时,登记A、B 分别到达 C、D的运动时间 t1 和 t2;1试验中仍应测量的物理量是; 2 利用 上 述测 量的 实 验 数 据, 验 证 动量 守恒 定 律的 表达 式 是 ,上式中算得的 A、B 两滑块的动量大小并不完全相等,产生误差的缘由是;3利用上述试验数据能否测出被压缩弹簧的弹性势能的大小?如能,请写出表达式;5. 以下图所示为气垫导轨; 导轨上的两滑块质量相等, 两滑块上的挡光片宽度相同;现将气 垫导轨水平放置做“验证动量守恒定律”试验;试验中用滑块甲撞击静止在导轨上的滑块乙,碰撞前滑块乙处于静止状态;第一次在两滑块碰撞端安上弹簧片,其次次在两滑块碰撞端粘上橡皮泥;两次试验时滑块甲碰前 通过光电门计时装置记录的挡光片的挡光时间相等,碰后滑块乙第一次和其次次通过光电门计时装置记录的挡光片挡光时间分别为t1 ,t2 ;通过试验验证了这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源两次碰撞均遵守动量守恒定律, 请你判定“ <”或“ =”t1, t2 的关系应为 t1t2选填“ >”、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源大小相等的入射小球和被碰小球的质量均已知, 利用右图所示的装置和器材能做“验证动量定恒 定律”的试验吗?;选填“能”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源或“不能”假如你选填的是“能” ,那么你仍需要的器材是:;假如你选填的是“不能” ,请简要说明理由:;6. 如下图为 “验证碰撞中的动量守恒 ”的试验装置;以下说法中不符合本试验要求的是;选填选项前面的字母A入射球比靶球质量大或者小均可,但二者的直径必需相同 B在同一组试验的不同碰撞中,每次入射球必需从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C安装轨道时,轨道末端必需水平 D需要使用的测量仪器有天平和刻度尺定位卡入射球靶球记录纸OMPN图 9试验中记录了轨道末端在记录纸上的竖直投影为O 点,经多次释放入射球, 在记录纸上找到了两球平均落点位置为M、P、N,并测得它们到 O 点的距离分别为 OM、OP 和 ON;已知入射球的质量为 m1 ,靶球的质量为m2,假如测得m1 OMm2 ON 近似等于,就认为胜利验证了碰撞中的动量守恒;7、如下图,气垫导轨是常用的一种试验仪器它是利用气泵使带孔的导轨与滑块之间形成气垫,使滑块悬浮在导轨上,滑块在导轨上的运动可视为没有摩擦我们可以用带竖直挡板 C、D 的气垫导轨以及滑块 A、B 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试验装置如下图 弹簧的长度忽视不计 ,采纳的试验步骤如下: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源(a) 用天平分别测出滑块 A、B 的质量(b) 调整气垫导轨,使导轨处于水平mA 、 mB .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源(c) 在滑块 A、滑块 B 间放入一个被压缩的轻弹簧,用电动卡销锁定,静止放置在气垫导轨上(d) 用刻度尺测出滑块 A 的左端至板 C 的距离 L1.(e) 按下电钮放开卡销,同时使分别记录滑块A、B 运动时间的计时器开头工作当滑块 A、B 分别碰撞挡板 C、D 时停止计时,计下滑块 A、B 分别到达挡板C、D 的运动时间 t 1 和 t2 ;(1) 试验中仍应测量的物理量是;(2) 利用上述测量的试验数据,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达式是 ,由此公式算 得的 A、 B 两滑 块的 动量 大小 并不 完全相等 , 产 生误 差的缘由是;(3) 利用上述试验数据能否测出被压缩弹簧的弹性势能的大小?如能, 请写出表达式8、用如下图装置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质量为mB 的钢球 B 放在小支柱 N上,球心 离地面高度为 H;质量为 mA 的钢球 A 用细线拴好悬挂于 O 点,当细线被拉直时 O 点到球心的距离为 L,且细线与竖直线之间夹角;球A 由静止释放,摆到最低点时恰与球 B 发生正碰,碰撞后, A 球把轻质指示针 C 推移到与竖直夹角为处, B 球落到地面上,地面上铺有一张盖有复写纸的白纸D,用来记录球B 的落点(1) 用图中所示各个物理量的符号表示碰撞前后两球A、B 的动量设两球 A、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源B 碰前的动量分别为pA 、pB ;碰后动量分别为p A 、 p B,就pA =;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源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源p A =;pB =;pB =;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源(2) 请你供应两条提高试验精度的建议:;9、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用打点计时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试验:在小车 A 的前端粘有橡 皮泥,推动小车 A使之做匀速运动,然后与原先静止在前方的小车 B 相碰并粘合成一体, 连续做匀速运动,他设计的详细装置如下图在小车 A 后连着纸带, 电磁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 50Hz,长木板下垫着小木片用以平稳摩擦力1假设已得到打点纸带如下图, 并测得各计数点间距标在图上, A 为运动起始的第一点, 就应选 段起运算 A 的碰前速度;应选 段来运算 A 和 B 碰后的共同速度填 AB 、BC、CD、DE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源2已测得小车 A 的质量 m1,小车 B 的质量 m2,由以上测量结果可得: 碰前总动量 =kg·m/s碰后总动量 =kg·m/s10. 某同学用图 16 装置做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试验 .先将 a 球从斜 槽轨道上某固定点处 由静止开头滚下 ,在水平地面上的记录纸上留下压痕 ,重复 10 次;再把同样大小的 b 球放在斜槽轨道末端水平段的最右端邻近静止 ,让 a 球仍从原固定点由静止开头滚下 ,和 b 球相碰后 ,两球分别落在记录纸的不同位置处 ,重复 10 次本试验必需测量的物理量有以下哪ab些A 斜槽轨道末端到水平地面的高度HB小球 a、b 的质量 ma、mbC小球 a、Hb 的半径 rD小球 a、b 离开斜槽轨道末端后平抛飞行的时间tE记录纸上O 点到 A、B、C 各点的距离 OA、OB、OCFa 球的固定释放点到斜槽轨道末端水平部分间的高度差 h小球 a、b 的质量 ma、mb 应当满意什么关系 .为什么 .放上被碰小球后 ,两小球碰后是否同时落地 .假如不是同时落地 ,对试验结果有没有影响 .为什么 .这时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源小球 a、b 的落地点依次是图中水平面上的 点 点和454647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源为测定未放被碰小球时 ,小球 a 落点的平均位置 ,把刻度尺图的17零刻线跟记录纸上的 O 点对齐,右图给出了小球 a 落点邻近的情形 ,由图可得 OB 距离应为cm依据本试验方法 ,验证动量守恒的验证式是11. 在做碰撞中动量守恒的试验中,需要用到的测量工具有A. 秒表B.毫米刻度尺C.天平D.弹簧秤12. 在做碰撞中的动量守恒的试验中,必需测量的物理量是A. 入射小球和被碰小球的质量B.入射小球或被碰小球的半径C.入射小球从静止释放时的起始高度D.斜槽轨道的末端到地面的高度E.入射球未碰撞时飞出的水平距离F.入射小球和被碰小球碰撞后飞出的水平距离13. 在做“验证动量守恒定律”试验时,关于在地面铺纸,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源A. 铺纸前应查看地面是否平整,无杂物B. 白纸铺在地面上后,在整个试验过程中不能移动C. 复写纸不需要固定在白纸上, 测定 P 点位置时的复写纸, 到测定 M 点位置时,可移到 M 点使用D. 在地面上铺纸时,复写纸放在下面,白纸放在上面14. 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试验中,设入射球、被碰球的质量分别为m1、m2,半径分 别为 r1 、r2,为了减小试验误差,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1=m2,r1r21m2, r1=r2C.降低斜槽的高度D.入射小球释放点要适当高一些15. 入射球碰前的速度以及被碰球碰后的速度可用其运动的水平位移来表示,在图中 M 、N、P 是小球的落点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是被碰小球碰前其球心在纸上的垂直投影 是碰撞瞬时入射小球的球心在纸上的垂直投影C.被碰球碰后的速度可用 O' N 表示D.入射球碰前的速度可用 OM 表示16.2006 山东淄博重点高中高三月考 如下图, M 、N 和 P 为“验证动量守恒定律”试验中小球的落点,已知入射球质量为 m1,被碰球质量为 m2,假如碰撞中动量守恒,就有 1· OP - OM =m2· ON 1· OP - OM =m2· O' N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源1· OP + OM =m2· O' N1· OP =m2· O' N+ OM 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源17. 在做“验证动量守恒定律”试验中,关于小球落点的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 假如小球每一次都从同一点无初速释放,重复几次的落点应当是重合的B.由于偶然因素存在,重复操作时小球的落点不重合是正常的,但落点应当比较密集C.测定 P 点位置时,假如重复 10 次的落点分别为 P1 、P2、P3P10,就 OP 应取 OP1、OP2、OP3OP10 的平均值,即 OP=OP1+OP2+OP10/10D.用半径尽量小的圆把 P1、P2、P3 P10 圈住,这个圆的圆心就是入射球落点的平均位置 P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源18. 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试验中,安装斜槽轨道时,应当让斜槽末端点的切线保持水 平,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使A. 入射球得到较大的速度B. 入射球与被碰球对心碰撞后速度均为水平方向C.入射球与被碰球碰撞时动能无缺失D.入射球与被碰球碰撞后均能从同一高度飞出19. 在“碰撞中的动量守恒”试验中,半径相同的两个小球 A、B,其质量之比为 mA mB=3 8,按正确的操作步骤得试验结果如下图 .图中 M、P、N 为小球落点,且在同始终线上, O 点是斜槽末端所装重垂线的投影点,就 O点为 填“ A”或“ B”球球心的投影点,碰后两球的动量大小之比为 pA pB =.20. 某同学用如下图装置通过半径相同的A 、B 两球的碰撞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试验时先使 A 球从斜槽上某一固定位置 G 由静止开头滚下,落到位于水平地面的记录纸上,留下痕迹 .重复上述操作 10 次,得到 10 个落点痕迹 .再把 B 球放在水平槽上靠近槽末端的地方,让A 球仍从位置 G 由静止开头滚下,和 B 球碰撞后, A、B 球分别在记录纸上留下各自的落点痕迹 .重复这种操作 10 次,得到了如下图的三个落地点 .1请你表达用什么方法找出落地点的平均位置.并在图中读出 OP=.2已知 mAmB=21,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就由图可以判定出R 是 球的落地点, P 是球的落地点 .3用题中的字母写出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达式 .21. 把两个大小相同、质量不等的金属球用细线连接,中间夹一被压缩了的轻弹簧,置于光滑的水平桌面上,如下图.烧断细线,观看两球的运动情形,进行必要的测量,验证物体间相互作用时动量守恒.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源1仍必需添加的器材是: .2需直接测量的数据是: .3用所得数据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关系式是 .22. 如图 a所示,在水平光滑轨道上停着甲、乙两辆试验小车,甲车系一穿过打点计 时器的纸带,当甲车受到水平向右的冲量后,立即启动打点计时器, 甲车运动一段距离后, 与静止的乙车正碰并黏在一起运动, 纸带记录下碰撞前甲车和碰撞后两车运动情形如图 b所示,电源频率为 50 Hz.就:碰撞前甲车运动速度大小为m/s,甲、乙两车的质量比 m 甲m 乙为.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源答案:1. BC 段, DE 段, 0.42. 0.4172. 164.73 分,在都给分2ABD 3 分全对给分3. 天平、卡尺、毫米刻度尺或米尺 ;m1>m2; m1OP=m1OM +m2O N4. 1B 的右端至 D 板的距离 L2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源2 mL1mL20测量、时间、距离等存在误差,由于阻力、气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源ABt1t2垫导轨不水公平造成误差; 同学只要答对其中两点即可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源3能; E1 m1L22m2 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源5. <2 分PABL222t1t2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源能;刻度尺;不能,缺少刻度尺6. 1 A3 分; m1 OP 3 分7.lB 的右端至 D 板的距离 l 2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源mmL1L2(2) ABt1t20测量时间、距离等存在误差,由于阻力、气垫导轨不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源水公平造成误差22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源(3) 能 E1 mL1mL2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源B2PA22t1t 2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源8.1mA2gL 1cosmB2 gL1cos0mBs 2H2gL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源2让球 A 多次从同一位置摆下,求 B 球落点的平均位置;角取值不要太小;两球 A、B 质量不要太小;球 A 质量要尽量比球 B 质量大9. 1 BCDE2· m/s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源10. 1B、E2ma>m、b 防止 a 球碰撞后反向弹回, 再回到碰撞点的过程中由于有摩擦导致速度减小而影响试验结果;3同时落地、假如不是同时落地,会影响试验结果、A、C44.595maOB=maOA+mbOC 11、BC12、ABEF13、ABC14、BD15、ABC16、B17、BD18、B19、A91120、1用完可能小的圆把全部的小球落点都圈在里面,其圆心就是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 17.5 cm2BA3mAOQ=mAOP+mBOR21、1刻度尺、天平、重垂线、复写纸、白纸2两球的质量 m1、m2 和两球做平抛运动的水平位移 s1、s23m1s1=m2s2 22、0.62 12021 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测试:试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1. 如图 14 2 5 所示,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试验中,P为入射球 A 未与被碰球 B 碰撞时的落点 ,M为它与 B 球碰后的落点 ,N为 B球的落点 ,这个试验对小球质量MA和 MB的要求是 MAMB 填“”、“”或“”.为了能用 OP长度表示球 A 的初速度 , OM和 O N长度分别表示球 A与球 B的末速度 ,就必需做到,用图中标出的符号和测出的数据列出验证动量守恒的表达式为 .图 14 2 5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源解析 :为保证 A 碰后速度仍向右 , MA MB; A、B碰后均为平抛运动,由 sv·t ,只有 t 相同,s 才能表示 v,所以 A、B 球心碰前必在同一水平线上.答案 : 碰前 A、B 两球心等高MA·OP MA·OMMB·O N2. 如图 14 2 6 所示, 在水平光滑轨道上停着甲、 乙两辆试验小车 , 甲车系一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 , 当甲车获得某一向右速度时 , 立即启动打点计时器 , 甲车运动一段距离后 , 与静止的乙车发生正碰并粘在一起运动 . 纸带记录下碰撞前甲车和碰撞后两车运动情形如图 14 26 所示 .电源频率为 50 Hz,就碰撞前甲车运动速度大小为 m/s,甲、乙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源两车碰撞后的速度大小为 m/s,该碰撞属于碰撞 .图 14 2 6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源解析 :碰撞前后都是匀速直线运动,利用公式 v v 求得碰撞前后的速度 .碰前甲的速度为 v1 1.2 cm/0.02 s0.6 m/s,碰后共同速度为 v2 0.78 cm/0.02 s 0.39 m/s.由于碰后两车成为一个整体 ,所以其碰撞为完全非弹性碰撞.答案 : 0.600.39完全非弹性3. 某同学把两块大小不同的木块用细线连接,中间夹一被压缩了的轻质弹簧,如图 1427 所示 ,将这一系统置于光滑的水平桌面上,烧断细线 ,观看物体的运动情形 ,进行必要的测量 ,验证物体间相互作用时动量守恒.图 14 2 7(1) 该同学仍必需有的器材是 .(2) 需要直接测量的数据是 .(3) 用所得数据验证动量守恒的关系式是 .解析 :烧断细线后两木块在弹力作用下向相反的方向运动,两木块离开桌面后分别做平抛运动 .由平抛运动规律知,两木块在水平方向为匀速运动,且运动时间相同 ,同时落地 ,两者水平位移分别为s1 v 1t 1,s2 v2t 2,又 t 1 t 2,假设要验证 m1v1 m2v2,只需验证 m1s1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源m2s2. 因此,需要用刻度尺分别测出两者落地点到桌子两侧边的水平距离s1、s2,用天平测两者的质量 m1、m2.答案 : 1 刻度尺、天平2 两物体的质量m1、m2 和两木块落地点分别到桌子两侧边的水平距离 s1、s23 m1s1 m2s24. 为了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在水平气垫导轨上放置两个质量均为a 的滑块 ,每个滑块的一端分别与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相连,两个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均为B. 气垫导轨正常工作后 ,接通两个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并让两滑块以不同的速度相向运动,两滑块相碰后粘在一起连续运动.图乙为某次试验打出的、 点迹清楚的两条纸带各自的一部分,在纸带上以同间距的 6 个连续点为一段划分纸带,用刻度尺分别量出其长度s1、s2 和 s3 . 假设题中各物理量的单位均为国际单位,那么 ,碰撞前两滑块的动量大小分别为 、 ,两滑块的总动量大小为 ;碰撞后的两滑块的总动量大小为 .重复上述试验 ,多做几次 .假设碰撞前、后两滑块的总动量在试验误差答应的范畴内相等,就动量守恒定律得到验证.图 14 2 8解析 :动量 p mv,依据 vs/5 T 可知两滑块碰前的速度分别为v 1s1b、v2s3babs1abs3,总动量大小为 av1 av 2ab s1s3;碰撞后两滑块的总动量大小为2av2as2/5 Tabs2. abs3abs1ab s1 s30. 4 abs25. 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用电磁打点计时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试验:在小车 A的前端粘有橡皮泥 ,推动小车 A使之做匀速运动 ,然后与原先静止在前方的小车B相碰并粘合成一体,连续做匀速运动 .他设计的装置如图142 9a 所示.在小车 A后连着纸带 ,电磁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频率为50 Hz,长木板下垫着小木片以平稳摩擦力.图 14 2 9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源(1) 假设已测得打点的纸带如图14 29b 所示 ,并测得各计数点的间距 已标在图上 .A 为运动的起点 ,就应选段来运算 A 碰撞前的速度 ,应选段来运算 A和 B 碰后的共同速度 以上两空选填 “AB”“BC”“CD”或“DE”.(2) 已测得小车 A 的质量 m1 0.4 kg,小车 B 的质量 m2 0.2 kg,就碰前两小车的总动量大小为 kg ·m/s,碰后两小车的总动量大小为 kg ·m/s.解析 : 1从分析纸带上打点情形看,BC段既表示小车做匀速运动,又表示小车有较大速度, 因此 BC段能较精确地描述小车A在碰撞前的运动情形 ,应选用 BC段运算 A的碰前速度 .从CD段打点情形看 ,小车的运动情形仍没稳固,而在 DE段小车做匀速运动,故应选用 DE段运算碰后 A和 B 的共同速度 .2 小车 A在碰撞前速度大小为BC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源v05 错误 . m/s 1.050 m/sT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源小车 A 在碰撞前动量大小为p0mAv 0× 1.050 kg·m/s 0.420 kg·m/s碰撞后 A、B 共同速度大小为DEv 5T 错误 . m/s 0.695 m/s碰撞后 A、B 的总动量大小为p mA mB v0.2 0.4 × 0.695 kg ·m/s0.417 kg·m/s.答案 : 1BCDE6. 如图 14 2 10 是用来验证动量守恒的试验装置,弹性球 1 用细线悬挂于O点, O点下方桌子的边沿有一竖直立柱.试验时 ,调剂悬点 ,使弹性球 1 静止时恰与立柱上的球2 接触且两球等高 .将球 1 拉到 A点,并使之静止 ,同时把球 2 放在立柱上 .释放球 1,当它摆到悬点正下方时与球 2 发生对心碰撞 .碰后球 1 向左最远可摆到 B点,球 2 落到水平地面上的C 点.测出有关数据即可验证1、2 两球碰撞时动量守恒 .现已测出 A点离水平桌面的高度为a,B 点离水平桌面的高度为b,C点与桌子边沿间的水平距离为c. 此外 ,图 14 2 10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源(1) 仍需要测量的量是 、 和.(2) 依据测量的数据 ,该试验中动量守恒的表达式为 . 忽视小球的大小 解析 : 1要验证动量守恒必需知道两球碰撞前后的动量变化,依据弹性球 1 碰撞前后的高度 a 和 b,由机械能守恒可以求出碰撞前后的速度,故只要再测量弹性球1 的质量 m1,就能求出弹性球 1 的动量变化 ;依据平抛运动的规律 ,只要测出立柱高 h和桌面高 H就可以求出弹性球 2 碰撞前后的速度变化 ,故只要测量弹性球2 的质量和立柱高 h、桌面高 H就能求出弹性球 2 的动量变化 .2 依据 1 的解析可以写出动量守恒的方程c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源2m1a h 2m1bh m2Hh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源答案 : 1弹性球 1、2 的质量 m1、 m2立柱高 h桌面高 Hc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源22 m1ah 2m1b h m2H h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源7. 2021·长沙模拟 为了证明碰撞中的动量守恒,试验宜在气垫导轨上进行,这样可以大大减小阻力 ,使滑块在碰撞前后的运动可以看成是匀速运动.使试验的牢靠性及精确度得以提高 .在某次试验中 ,A、B两铝制滑块在一水平长气垫导轨上相碰,用闪光照相机每隔0.4 秒的时间拍照一次照片,每次拍照时闪光的连续时间很短,如图 14 2 11 所示 ,已知 A、B 之间的质量关系是mBmA,拍照共进行了 4 次,第一次是在两滑块相撞之前,以后的三次是在碰撞之后 . A 原先处于静止状态,设 A、B 滑块在拍照闪光照片的这段时间内是在10 cm 至 105 cm 这段范畴内运动 以滑块上的箭头位置为准,试依据闪光照片求出 :图 14 2 11(1) A、B 两滑块碰撞前后的速度各为多少?(2) 依据闪光照片分析说明两滑块碰撞前后动量是否守恒.解析 : 1由题意可知 ,碰前 :vA 0碰后 :错误 .从发生碰撞到其次次拍照照片,A 运动的时间是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源t 1sAv A , 0.75 s 0.2 s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源由此可知 ,从拍照第一张照片到发生碰撞的时间是t 20.4 0.2 s 0.2 s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源就碰前物体 B 的速度为 v BsB t 2, 0.2 m/s 1 m/s.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源2 碰撞前的动量 :p mAvA mBvB 1.5mA碰撞后的动量 :p mAv A mBvBmAmAmA,可见 p p ,所以动量守恒 .答案 :见解析欢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