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浅谈龙门石窟兴建的历史背景和艺术成就.docx
-
资源ID:12939582
资源大小:23.23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2年浅谈龙门石窟兴建的历史背景和艺术成就.docx
精品学习资源浅谈龙门石窟兴建的历史背景和艺术成就摘要:河南洛阳龙门石窟与北方甘肃敦煌莫高窟、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三窟为世界闻名的中国“四大石窟” ;龙门石窟地处河南省洛阳伊水河两岸,于北魏太和年开凿,历时 400多年;其中以古阳洞、 宾阳洞、奉先寺、万佛洞、极南洞最具代表性,作为中国“四大名窟”之一的龙门石窟是一座集美学、绘画、创建于一身的艺术宝殿,是留给中华民族不朽的珍宝;关键词: 龙门石窟 兴建 历史背景 雕塑 艺术成就石窟, 即是自然形成的石洞或人为雕凿的洞窟, 原用作人们贮藏食物和物品的地方; 此龙门石窟中的 “石窟” 乃是“石窟寺” 的缩写, 由于原本同石像一起的木架结构常常年风化已被毁灭,便形成今日所看到的只有石像而无寺的情形;我国佛教是由古印度传入的, 用石块雕像来传递佛法并将其作为僧侣、信徒礼佛和修行的场所亦是随古印度的兴起而显现的;据魏 书释老志 中记载, 龙门石窟的兴建由北魏 396 年起至唐朝 907 年历时 400 多年才成就如规模宏大的石窟造像; 龙门石窟以其地理位置和闻名遐迩的佛龛、 石像不仅是绝佳的旅行胜地, 而且是历代文人墨客争相歌咏的地方,更是中国的艺术宝库;一、 龙门石窟开凿的缘由一“龙门”传奇龙门这一鬼斧神工的自然景观犹如盘古开天辟地一样,经受千百年的历史,它的形成众说纷纭, 亦不乏很多神奇好玩的民间传奇故事;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源堪言,溺死者不计其数;帝尧命大禹的父亲崇伯鲧治水,因鲧实行错 误的方法,治水不当被帝尧处死; 后帝舜又命大禹继承父志连续治水;禹亦深知洪水为患人民,深受其害,便带领人民“疏川导滞” 、“合通四海”,最终,功夫不负苦心人,最终迫使洪水流入大海,这就是后 人所牢记的“大禹治水” ;另有这样一种传奇,很久以前,龙门山上有一放牛娃,他常年与牛为伴;一次,他骑坐于牛背上牛突然一阵疾奔,将他带到一个石洞前,他出于奇怪走了进去,结果听到洞的深处不断传出“开不开”的声音,放牛娃很是诧异,回家将此事告知他母亲,他母亲意识到这可能是神灵体恤百姓受洪灾之苦,特来解救;于是告知放牛娃:假如在听到“开不开”的声音就答复“开” ;放牛娃谨记母亲的话,果真答复了“开”,立刻一阵巨响,堵塞水流的大山裂开了口;伊水便汹涌的向北流去;从今龙门山上的人们再也不用为洪灾苦恼了;龙门的形成是否真如传奇的那样, 我们尚无从查证, 但地质学家告知我们, 龙门山经过数世纪流水的冲刷和自然风化, 自然形成一道峡谷,后因大禹率众开凿使得流水得以畅流无阻,解决水患,也就形成现在的龙门险势;二龙门石窟的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给雕刻供应了先决条件龙门又称“伊阙”,位于河南洛阳伊水两岸,东临香山,西望龙门山,伊河之水从中向北穿流而过, 从而形成很多长流不息的山泉和瀑布;再者,龙门山由林木掩盖,洞内冬暖夏凉是人们栖息和储蓄的好场所,且龙门山石比其他地方的一般山石更加坚硬耐久, 不易风化、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源世;二、龙门石窟兴建的历史背景龙门石窟由北魏始建,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和北宋400 多年共同营造;其中窟龛 2100 多个,佛塔 50 多座,历代造像题记和碑刻 3600 多块,另有造像 10 万多尊;自三国分裂到隋朝统一, 社会动乱担心, 生活陷入苦难中的人们总期望找到思想上的寄托, 而东汉末年印度传入中国的佛教思想便大行其道, 给无助和扫兴的人民心灵和思想上的寄托; 随后北魏国泰民安,历代皇室统治者对佛法极为崇尚和重视, 使得佛教艺术得以快速进展;(一) 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一时期佛教思想给人们带来深远影响, 本国民族文化趋向大融合,加之外来佛教文化的侵入, 给这一时期石窟造像活动供应了新的素材和形式;北魏孝文帝从大同迁都洛阳后, 开头大兴雕塑之风, 集中了全国最优秀的人才技艺,连续了 50 年之久;龙门石窟中最早开凿的是古阳洞,这时的雕塑在云冈石窟风格上发生了变化, 由粗狂雄浑变成“秀骨清相”,由衣着厚实变为“褒衣博带” ,印度特色的多姿异态、形体粗大向中国化的转变使得魏晋乃至其后期的造像更世俗化,更贴近生活,这些都表现出当时人民“神人沟通”的愿望;(二) 隋唐五代时期隋朝统治者大多崇尚佛法礼教, 对宗教文化的进展大力支持, 隋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源了条件;隋文帝生于尼姑庵,由其养母智千抚养长大,为报其养母哺育之恩,隋文帝命人根据其养母的容貌雕刻佛像很多;唐代宗李世民自称 “菩萨戒弟子” 他对佛法的崇敬之情由此可见一斑;中国第一个女皇帝武就天被称作“弥勒佛下世” ;因前朝李氏信奉“道先佛后”,武就天掌朝后为了稳固自己的政权,打击李氏势力, 首选改信“佛先道后” ,这一观点在她集中三年时间修建奉先寺上展露无遗;龙门石窟群像的雕塑到隋唐已经到了鼎盛时期, 龙门石窟窟洞在隋唐五代时期的雕塑占全部雕塑的 60%,并且这一时期的造像艺术继魏晋南北朝有了进一步的进展提升, 构图上创新, 采纳立体感手法使得唐朝造像不仅里那个大而且经典之作众多;三、 龙门石窟的艺术成就龙门石窟是众代皇家发愿造像最集中的地方, 是我国石窟艺术的集中表达;龙门石窟规模宏大、气概磅礴、雕塑精深、内容丰富,世 界遗产委员会评判为表达了我国最具规模和最为优秀的造型艺术;古阳洞,全部洞窟中最早开间的,洞高11 米,正壁雕一佛二菩萨二石狮;南北两壁分为三层,主像是释迦牟尼像,龛楣、龛额设制 精致,造型奇特;宾阳洞,耗时 23 年,共费修建人工 80 万以上;宾阳洞中以宾阳中洞最具代表性,是典型的“秀骨清相”风格;宾阳中洞前壁的浮雕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源生动传神,以皇后为中心,宫女侍从们衣着鲜丽,顾盼照料,有的手执莲花,有的回首顾盼,有的面含笑意前簇后拥向前行进;而后壁就描画了皇帝礼佛图 以构图精致设计奇妙,堪称传统浮雕的经典之作,现分别藏于纽约市博物馆和美国纳尔逊艺术馆;奉先寺,是龙门石窟中最大的一个,由唐朝武就天时期开凿,历时三年;提到奉先寺, 我们不得不提龙门石窟中最大的佛像卢舍那大佛了,她通高 17.14 米,是奉先寺主像,她面容端庄、目光和气,嘴角微翘,呈微笑状,俨然一位睿智和善的妇女形象,此座造像是由武就天“捐粉钱二万贯”修得,可见她与武就天有亲密关系,又因武就天被称为“弥勒佛下世”,所以将此卢舍那大佛雕刻成武就天的形象, 为其歌功颂德;卢舍那大佛两端侍立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二力士、二供养人;左侧侍立摩诃迦叶,是一个稳重严谨的老者形象,右侧侍立佛祖 释迦牟尼十大弟子中最年轻的弟子的阿难; 这组群像性格鲜明, 一反北魏雕像的清秀, 以雍荣华贵为美, 浓重的反映了盛唐时期的风俗和习尚;除此三洞以外另有万佛洞、极南洞、和火烧洞亦很具艺术特色;龙门石窟又以“龙门二十品”著称, “龙门二十品”中国书法史上的里程碑,以魏碑体篆刻,气概刚健有力,记录了当时碑刻、题记以及造像者、造像日期和缘由,是后代讨论历史的重要史料,也是书法的经典之作;龙门石窟是集合了窟龛、造像、宗教、美术、书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源高峰;龙门石窟作为中国艺术的“里程碑” ,是历史遗留下来的宝贵财宝,它为我们讨论北魏至隋唐五代供应了实物史料,龙门石窟的雕塑技艺、绘画及制造均给现代雕塑带来深远影响, 它将作为中国的艺术宝库为我们的讨论指明方向;参考文献:【1】【M】. 苏州高校出版社, 20212: 143【2】刘田,悦野,李钱,金丽萍 . 图说中国雕塑艺术【 M】. 上海: 上海三联书店, 20214: 74, 101, 150【3】· 大匠之风【 M】. 重庆:西南师范高校出版社,20214:52【4】欢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