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电容器组安装.docx
精品学习资源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源1. 概述1.1 施工规模本工程所安装10kV 并联电容器组,型号:BAMH-11/3-3000-1*3W组;电容器组包括以下设备:铁芯串联电抗器1 台、电容器1 组、放电线圈FDR3 3 台、避雷器HY5WR3 台、隔离开关 GW4 1 组;1.2 施工依据1.2.1范;引用标准:GBJ148-90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力变压器、油浸电抗器、互感器施工及验收规GBJ 149-90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母线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50-91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69-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DL 5009.3-1997 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变电所部分)DL 408-1991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所电气部分)GBJ 147-1990电气装置安装工程高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1.2.2 工程电气部分施工图设计;1.2.3 制造厂供应的电容器组安装使用说明书;2. 施工预备2.1 人员组织现场总指挥(工程师以上职称)雷明友现场安全员(有安全员证)苏扬起重运输作业人员(有起重工证)春立君安装技术负责人孟彦辉吊装指挥人员张权成工器具治理人员苏彦作业人员(安装工)苏彦苏扬2.2 主要施工机械、工器具的预备宿恒孟彦辉名称数量名称数量吊车( 8t)1 辆活动扳手2 把尼龙吊带1 副开口扳手、梅花扳手1 套沟通弧焊机1 台锉刀1 套水平尺1 把电容表1 个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源卷尺2 把高压试验仪器1 套尖头扳手2 把兆欧表1 个套筒扳手1 套2.3 施工前的预备2.3.1 设备到达现场后的检查:2.3.1.1 检查设备外包装是否完好,有无破旧、碰撞痕迹,如发觉破旧,应立刻与送货方协商交涉;2.3.1.2 核对设备送货单、设备外包装或设备铭牌(无外包装时)上标注的型号规格,是否与设计图及订货合同相符,外露的铭牌是否有刮擦破旧、松动等情形;2.3.1.3 如有另装的随机技术资料,应核对送货清单检查资料份数是否齐全;2.3.2 安装前的预备:2.3.2.1 电容器组的安装施工应在设备基础土建施工终止、四周环境满意设备安装要求后进行,2.3.2.2 水准仪检查电容器组基础水平度:基础的中心距离及高度的误差不应大于10mm;2.3.2.3 设备安装前进行开箱检查,由物资选购部负责组织,业主、监理、施工单位、厂家代表等有关部门参与,各方代表签字确认检查结果;2.3.2.4 检查电容器组各部件应符合以下要求: 电容器组:套管芯棒应无弯曲或滑扣,引出线端连接用的螺母、垫圈应齐全; 外壳应无显著变形,外表无锈蚀,全部接缝不应有裂缝或渗油;电抗器:检查支柱及线圈绝缘等应无严峻损耗和裂纹; 线圈应无变形;支柱绝缘子及其附件应齐全; 放电线圈:外壳应无显著变形,外表无锈蚀,全部接缝不应有裂缝或渗油; 瓷件无裂纹、掉瓷; 避雷器:避雷器外壳应无损耗、裂纹;隔离开关:接线端子及载流部分应清洁,接触良好,触头镀银层无脱落;绝缘子表面应清洁,无裂纹、破旧、焊接残留斑点等缺陷,磁铁粘合坚固;底座转动部分应敏捷,操动机构的零配件齐全,全部固定连接部件紧固;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源操作机构箱应能正常转动,箱内元件应完好、无缺漏件;3 设备安装3.1 隔离开关的安装调整隔离开关安装调整工序流程图:开箱检查预备工作设备吊装、组装刀闸单相调整安装操动机构刀闸三相调整接地刀调整机械闭锁调整收尾3.1.1 隔离开关安装3.1.1.1 组装前用无腐蚀性溶剂清洗接线端子及载流部分,抹去表面油脂污渍等;3.1.1.2 如隔离开关带有接地开关,先在地面上将接地开关组件装上下底座,将接地开关静触头装上通流部件的支承结构;3.1.1.3 35kV隔离开关出厂时已组装好单极装置,开箱检查完毕后,可直接将单装置吊上支架并临时固定, 然后组装操动机构、连杆等部件;3.1.1.4 各转动部位应根据设备说明书的要求,添加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的润滑脂以保证其转动敏捷;3.1.2 隔离开关调整3.1.2.1 动通流部件和静触头的调整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源手动调整隔离开关各电极到合闸状态,调整动臂轴线呈水平,且与静触头轴线对中,前臂、后臂轴线不对中性在说明书规定的答应范畴内;调整各动、静触头在垂直、横向方向上对中且正确闭合, 触头间隙在说明书规定的答应范畴内;调整时,保证触头间接触紧密,两侧的接触压力应匀称,符合厂家规定;刀闸应接触良好,操作敏捷无卡阻;3.1.2.2 操动机构及垂直驱动轴调整从底座上的垂直传动轴下方吊下一根铅垂线,校正垂直传动轴的中心线,将电操机构箱搬起,使其一侧靠在支架的安装面上,输出轴中心线就与隔离开关底座中心线在同一铅垂线上,用螺栓固定; 然后安装垂直传动轴;手动操作机构,使操动机构开关终点正好对应于隔离开关动臂相应的终点;如有偏差可调整电操机构箱或垂直传动轴托架位置,最终将螺栓紧固;电动操作前,应进行多次手动分闸、合闸,机构动作应正常,限位装置应精确牢靠;电动机构通电试验时,应将机构与开关分开,电动机转动正确后方可进行连接;3.1.2.3 三相调整手动操作隔离开关主极,检查分闸断口距离和合闸是否到位,如不符合要求需调整;然后把三极隔离开关全部处于合闸位置,装水平拉秆;用机构手柄操作电动或手动机构时,机构主轴应转动灵 活,分合闸位置定位牢靠,行程开关,铺助开关应能正准确换;调整底座连杆及极间连杆使三极刀闸都能合闸到位,调剂分闸限位螺栓,调整三极合闸同期性;三相手动操作合格后方可进行电动操作;三相合闸不同期答应值应符合厂家产品的技术规定;3.1.2.4 接地开关的调整合接地刀闸,调剂刀板插入触指深度至合格,紧固螺栓;固定操作机构,安装垂直拉杆;连接从主动拐臂到被动拐臂的水平拉杆;安装极间连杆;手动操作接地开关,调整至当地刀合闸时,各动臂应处于垂直位置,且动、静触头对中;地刀分闸时,各动臂应大致处于水平位置;通过调剂极间传动杆来调整接地刀闸的三极同期性;检查地刀应接触良好,操作敏捷无卡阻;3.1.2.5 机械闭锁安装测量主回路及接地开关电阻值;机械锁闭锁安装要坚固,同组隔离开关主、地刀分合闸操作能实现机械闭锁;3.2 电容器组、电抗器、放电线圈、避雷器的安装3.2.1 电容器组安装:3.2.1.1 组装电容器组支架,支架底座与基础预埋槽钢焊接坚固,并涂防锈漆,检查支架水平度误差应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源小于 2 3mm;3.2.1.2 在支架上安装电容器,电容器之间应保持相同距离,铭牌、编号朝向通道一侧,安装好的整组电容器组应保持水平和垂直度;3.2.1.3 按设计图、厂家说明书及图纸要求,在电容器端子间安装连接线,接线应坚固牢靠,对称一样,整齐美观,母线及分支线应相色一样;3.2.2 电抗器安装3.2.2.1 按设计图、厂家说明书及图纸要求,吊起A 相电抗器主体至离地面适当高度,在电抗器底座下安装橡胶垫片和支柱绝缘子及底座后,放到电抗器基础上,底座对正预埋基础槽钢后焊接牢固;3.2.2.2 组装好 B、 C 相的电抗器 / 绝缘子后,用吊车吊起依次叠放并用螺栓连接固定,留意核对各相电抗器的进出线端子朝向应与设计图及厂家说明书相符;3.2.2.3 叠装好的电抗器三相中心线应一样;3.2.3 放电线圈安装3.2.3.1 检查放电线圈底座水平度,误差应不大于3mm;3.2.3.2 将放电线圈搬运至底座上,留意极柱方向符合设计图标示,调整器身对正电容器组基础及其它设备的中线,并调整好左右方向对称,不得歪斜;3.2.3.3 调整器身的水平、垂直度,必要时在底部与基础槽钢间垫入垫片,将器身与基础槽钢焊接坚固;3.2.4 避雷器安装3.2.4.1 安装前检查设备支架垂直度符合规范要求;3.2.4.2 在设备支架上焊接封顶板及避雷器支架,要求焊接坚固,水平度符合规范要求;3.2.4.3 在支架上安装避雷器,要求并列避雷器三相中心应在同始终线上,铭牌位于简单观看的同一侧,避雷器应安装垂直,并符合制造厂规定;3.2.4.4 根据设计图要求,在相应位置安装放电记数器,安装位置应一样且便于观看,放电记数器应外观及密封完好,指数复原到零位,与避雷器的连接符合设计图及产品技术规定,接地牢靠;3.3 矩形母线安装根据设计图要求及GBJ 149-90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母线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制作及安装电容器组各部件间的硬母线;制作前测量好各部件间距离,确定母线形状尺寸,留意保证母线间距及 对地、对设备间距离满意规范要求;3.3.1 硬母线矫正与弯制加工3.3.1.1 母线应矫正平直,切断面应平滑,打光无毛刺;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源3.3.1.2 主母线、分支母线、引下线及设备连接线应对称一样、横平竖直、整齐美观;3.3.2 硬母线搭接与安装3.3.2.1 母线接触面加工后,必需保持清洁,并涂以电力复合脂;3.3.2.2 母线平置时贯穿螺栓应由下往上穿,其余情形下螺母应置于爱护侧,螺栓长度宜露出螺母23扣;3.3.2.3 贯穿螺栓连接的母线两外侧均应有垫圈,相邻螺栓垫圈间应有3mm 以上的净距,螺母侧应装有弹簧垫圈或锁紧螺母;3.3.2.4 螺栓受力应匀称,不应使电器的接线端子受到额外应力;3.3.2.5 母线的接触面应连接紧密,连接螺栓应用力矩扳手紧固,其紧固力矩应符合标准;3.3.2.6 母线在支持绝缘子上固定时应符合要求:母线固定金具与支柱绝缘子间的固定应平整坚固,不应使其所支持的母线受到额外应力;沟通母线的固定金具或其他支持金具不应成闭合磁路;当母线平置时,母线支持夹板的上部压板应与母线保持11.5mm 的间隙;当母线立置时, 上部压板应与母线保持1.52mm 的间隙;3.3.2.7 母线固定装置应无棱角和毛刺;3.4 电容器组接地系统安装3.4.1 根据施工设计图及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92 )的要求,安装电容器组各设备的接地引下线并与接地网连接,要求连接坚固,留意电抗器的接地引下线不得焊成封闭环状;3.4.2 将接地引下线涂刷黄绿色漆,要求漆层匀称完整;3.5 电容器组试验电容器组安装调整、接线施工完成后,可进行设备交接试验,试验方法、步骤及技术要求详见高压试验施工方案中5.10 项;4 施工质量要求4.1 隔离开关的安装质量要求4.1.1 底座水平误差小于2mm,三相隔离开关底座中心距离误差小于5mm,相间误差小于 2mm ;4.1.2 三相隔离开关底座相间高度误差不得大于2mm;4.1.3 隔离开关零部件齐全,螺栓固定部分连接坚固,转动部分敏捷无卡阻,瓷瓶绝缘子外观清洁无损耗,触头接触紧密,各部份尺寸应符合规范及厂家说明书要求,绝缘符合规范规定;4.1.4 操动机构、传动装置、帮助开关机闭锁装置应安装坚固,转动部分按厂家说明书要求添加适合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源当地气候条件的润滑脂,动作敏捷牢靠;位置指示正确,无渗漏;4.1.5 相间距离、分闸时触头打开角度和距离应符合产品技术规定;4.1.6 三相隔离开关合闸时三相不同期值应符合产品技术规定,厂家无要求时应符合现行标准要求;4.1.7 机电闭锁动作正确;4.1.8 油漆应完整,相色标志正确,接地良好;4.2 电容器组、电抗器、放电线圈、避雷器的安装质量要求:4.2.1 三相电容量调配到最小,其最大与最小的差值不超过三相平均电容值的5%;4.2.2 电容器应保持其应有的水平及垂直位置,固定应坚固牢靠,油漆应完整;4.2.3 电容器的配置应使其铭牌向通道一侧并有次序编号;4.2.4 电容器端子的连接线应符合设计要求,接线应对称一样,整齐美观,母线及分支线应相色一样;4.2.5 设备全部连接线坚固牢靠;4.2.6 设备接地良好,油漆完整;4.3 矩形母线的安装质量要求4.3.1 母线开头弯曲处距最近绝缘子的母线支持夹板边缘不应大于0.25L ,但不得小于 50mm;4.3.2 母线开头弯曲处距母线连接位置不应小于50mm;4.3.3 矩形母线应削减直角弯曲,弯曲处不得有裂纹和显著的褶皱;4.3.4 多片母线的弯曲度应一样;4.3.5 矩形母线采纳螺栓固定搭接时,连接处距支持绝缘子的支持夹板边缘不应小于50mm,上片母线端头与下片母线平弯处的距离不应小于50mm;4.3.6 母线扭转 90o 时,其扭转部分的长度应为母线宽度的2.55 倍;4.3.7 母线接头螺孔的直径宜大于螺栓直径1mm ,钻孔应垂直,不得歪斜,螺孔间中心距离的误差应为± 0.5mm ;4.3.8 母线的接触面加工必需平整,无氧化膜,经加工后其截面积削减值:铜母线不应超过原截面的3%,铝母线不应超过原截面的5%,具有镀银层的母线搭接面不得任意锤磨;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源5 危急点分析及掌握措施工序危急点可能导致事故详细掌握措施吊索具老化起重损害平常对吊索具定期保养;起吊前施工人员对吊索具进行检查是否完好;吊索具磨损设备设备损坏使用软质尼龙吊带起吊设备,瓷瓶在地面临时存放时用木板衬垫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源吊装过程设备脱落、倾倒起重作业人员损害设备损坏 施工人员正确挑选被吊物体的吊点,吊点应坚固,不易滑脱或转动,活动臂上绑扎的固定带不得拆除 起吊过程应平稳缓慢,设备升离地面10cm时应暂停起吊,检查吊点是否匀称受力、有无发生位移,确认无误后连续起吊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源信号不清、违章指挥物体打击机械损害在起吊时,操作人员应听从专人指挥、统一信号,其余人员不得指挥;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源起重臂下站人人员损害施工前,应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对安全施工作业票仔细落实到位;在工作现场应设专职安全员,加强监护;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源无证操作起重损害机械损害在起重前,应检查操作人员精神状态,要求操作人员持证上岗,加强专业培训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源误操作物体打击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源电焊机漏电人员触电电焊机牢靠接地,尽量利用已安装好的接地网或接地装置动火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源作业氧焊、割时发生火灾人员损害设备损坏施工现场配备消防器材施工前清理场地四周易燃物施工终止后检查现场无火灾隐患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源安装人员登高作业人员损害施工人员在高于地面2M 处作业时系好安全带,并将绳头系在高于工作面的固定物上;所使用的梯子梯脚应有防滑措施;设备设备组装时夹手人员损害设备底座螺栓孔对正时,只能用尖头扳手插入组装调剂,禁止将手指伸入孔内调整设备部件降下时,禁止将手放在安装面之间;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源隔离开关操动机构运转错误设备损坏严格按施工方案、产品安装说明进行安装,在手动操作合格后方可进行电动操作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源6 施工前的技术交底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源在施工前,由各安装小组技术负责人进行技术交底,使施工人员明白安装的内容和技术要求,其中包括:6.1 电容器组各组件的技术参数和工艺要求;6.2 相关工器具的使用;6.3 详细的安装流程和质量保证措施;7 施工安全措施及留意事项7.1 安全组织措施7.1.1 工作前,施工治理人员勘察现场,确认施工环境是否符合安全要求,动火点邻近有无易燃易爆物品堆放,施工现场四周有无交叉作业等,如有可能阻碍施工安全的因素需准时处懂得决;7.1.2 施工开头前,由施工队长向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环境交底,讲解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危急点及预防措施,各级人员的安全职责,施工人员接受交底后在交底单上签名;7.1.3 工作期间施工负责人(监护人)不得离开现场,如因故必需临时离开时,必需指定另一位能胜任监护工作的工作人员代替,并交待清晰,返回时同样要仔细履行交接手续;7.1.4 多班组协同作业时,工作负责人(监护人)不准参与工作,不准离开现场;7.1.5 当天工作终止后,施工人员整理好现场使用的施工机械、工器具,收集未使用完的设备、材料集中放置,清理现场施工垃圾废料集中处理,工作负责人对施工现场进行检查合格后方可终止施工;7.2 安全技术措施7.2.1 设备吊装安全技术措施7.2.1.1 设备起吊应由指定的现场指挥员负责指挥,其余工作人员不得指挥吊车操作;与工作无关的人员不得进入施工现场或在施工现场邻近徘徊;7.2.1.2 设备吊装前,现场指挥员和司机要对吊车液压系统、机械性能以及所使用的钢丝绳、吊带、吊具等进行仔细检查,确认无问题后方可吊装;7.2.1.3 吊绳绑扎工作必需由技工或有体会的工人担当;7.2.1.4 设备起吊时留意防止碰撞损耗;吊车臂下严禁站人,人员不得在被吊物下方通行或逗留;7.2.2 登高作业安全技术措施7.2.2.1 施工中如遇雷雨、六级以上大风时,应停止高空作业,人员撤回地面;7.2.2.2 登高作业所使用的靠梯和人字梯应坚固,梯脚应有防滑装置,靠梯放置角度应符合安全规范要求,搭靠在瓷套上的靠梯头应用绳索与瓷套绑紧,防止滑倒,人员登上梯子时,地面应有至少一人扶稳梯子;7.2.2.3 登高作业人员登高时必需戴好安全帽,必需穿鞋底较软的胶鞋方可登高作业;正确系好安全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源带,安全绳要系在坚固物体上,安全带使用时要做到“高挂低用”;7.2.2.4 高空作业人员登高时应尽量用工具袋携带施工需用的工器具,如需要传递物品时必需使用传递绳进行,严禁抛掷,地面人员不得在高空作业垂直下方从事作业或逗留;7.2.3 动火作业安全技术措施7.2.3.1 动火作业现场应配置消防器材,清理现场四周的易燃易爆物品;7.2.3.2 使用电焊机前应安装好接地,尽量利用施工现场邻近已安装好的接地网或接地装置;7.2.3.3 施工终止后,人员应检查机械已断电断气,现场无火灾隐患后方可离开;7.3 成品爱护措施7.3.1 电抗器底层支柱绝缘子距离地面近,在后续施工中简单遭施工人员踩踏、工器具磕碰等造成损坏,因此在安装后至竣工验收前,应在绝缘子外用木条或竹篾等包裹爱护(可以利用原包装物);7.3.2 施工人员在电容器组支架和电抗器上下时应使用梯子,不得踩踏电容器、电抗器支柱绝缘子和硬母线;欢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