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财务会计相关资料大全.docx

    • 资源ID:12986106       资源大小:48.78KB        全文页数:3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财务会计相关资料大全.docx

    1Z102000 工程财务 财务会计与财务管理师企业是企业管理的一种综合性管理手段和管理工具,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核算、反应、预测、控制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工程项目管理中,它同样能够体现项目管理水平高低,综合反应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劳动投入和资产占用以及项目的收支和利润情况。因此,作为从事工程项目管理的建造师,有必要知晓财务会计和财务管理的有关知识和要求,做到严格财经纪律、有效利用资产、控制财务收支、提高经济效益。本章内容也主要是根据这些要求组织的。1Z102010 财务会计基础 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是现代会计两大基本内容。管理会计作为与财务会计源于同一母体,共同构成了现代企业会计系统的有机整体。管理会计作为企业会计的内部管理系统,其工作侧重点主要是为企业内部管理服务;管理会计通过从企业经营管理的角度获取数据,为企业责任主体制定工作目标,控制责任主体的行为;管理会计注重管理过程、结果对企业内部各方面人员在心理和行为方面的影响,促使企业有关部门和人员按照企业经营目标而努力工作,起着企业向导功能,主要履行预测、决策、规划、控制和考核的职能,属于“经营型会计”。财务会计工作的特点在于为企业外界利害关系集团提供会计信息服务;财务会计采用统一的财务会计制度和准则,主要为股东、债权债务人、政府主管部门服务,履行反应、报告企业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职能,反应企业管理层托责任履行情况,属于“报告型会计”。另外,管理会计信息跨越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个时态;而财务会计信息则大多过去时态。 但是,两者最终目标相同,即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所处的工作环境相同,共同为实现企业和企业管理目标和经营目标服务;同时,管理会计所需的许多资料来源与财务会计系统,其主要工作内容是对财务会计信息进行深加工和再利用,因而受到财务会计工作质量的约束,管理会计信息有时也使用一些与财务会计并不相同的方法来记录、分析和预测企业的经营状况。 本章主要涉及的内容是财务会计。1Z102011 财务会计的职能一、 财务会计的内涵 财务会计主要是对企业已经发生的交易或信息事项,通过确认、计量和报告程序进行加工处理,并借助于以财务报表为主要内容的财务报告形式,向企业外部的利益集团提供以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这种信息是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尺度并结合文字说明来表述的,反映了企业过去的资金运动或经济活动历史。 换言之,财务会计是指通过对企业已经完成的资金运动全面系统的核算与监督,以为外部与企业有经济利害关系的投资人,债权债务人、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提供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经济信息为主要目标而进行的经济管理活动。 财务会计对外提供的信息反映了企业与投资者、债权人、债务人等有关方面的利益关系,受到这些信息使用者的普遍关注,是投资者和债权人作出合理的决策的重要依据;除此之外,会计信息是考评企业经营者经营企业资源的责任和绩效的依据;企业会计信息还是国家、政府部门进行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信息来源。 二、财务会计的职能 财务会计的内涵决定了财务会计具有核算和监督两项基本职能。会计的职能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会计内容、作用的不断扩大而发展。现代会计职能还包括预测、决策、评价等,但核算和监督两项基本职能始终不变。 1.会计的核算职能 会计的核算职能是指会计通过确认、计量、报告,运用一定的方法和程序,利用货币形式,从价值量方面反映企业已经发生或完成的客观经济活动情况,为经济管理提供可靠的会计信息。建立在会计假设基础之上的会计核算,具有完整性、连续性和系统性的特点。 2.会计的监督职能 会计的监督职能是指在经济事项发生以前,经济事项进行中或发生后,会计利用预算、检查、考核、分析等手段,对单位的货币收支及其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完整性、合规性和有效性进行指导与控制。所以,会计监督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 会计的核算职能和监督职能是不可分割的。对经济活动进行会计核算的过程,同时也是实行会计监督的过程。核算是基本的、首要的,核算是监督的前提和基础,没有会计核算,会计监督就失去存在的基础,反之,会计监督是会计核算的保证,没有会计监督来保证会计核算的正确性,会计核算就失去实际意义。12102012会计核算的原则 核算是会计的基本职能之一,为保证通过会计核算向有关利益集团提供的信息统一和规范,便于有关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理解和运用,也为了通过会计核算信息对企业经济活动进行监督,对会计核算的基础性内容会计要素的计量和会计信息需要作出统一的要求和规定。这些要求和规定构成会计核算应遵循的原则。 一、会计要素的计量属性 企业在将符合确认条件的会计要素登记人账并列报于会计报表及其附注时,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计量属性进行计量,确定其金额。会计计量属性主要包括: 1,历史成本 在历史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购置时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或者按照购置资产时所付出的代价的公允价值计量。负债按照因承担现时义务而实际收到的款项或者资产的金额,或者承担现时义务的合同金额,或者按照日常活动中为偿还负债预期需要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2.重置成本 在重置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现在购买相同或者相似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负债按照现在偿付该项债务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 3,可变现净值 在可变现净值计量下,资产按照其现在正常对外销售所能收到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扣减该资产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计量。 4。现值 在现值计量下,资产按照预计从其持续使用和最终处置中所产生的未来净现金流人量的折现金额计量。负债按照预计期限内需要偿还的未来净现金流出量的折现金额计量。 5.公允价值 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 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当采用历史成本,采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计量的,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 二、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 1.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 2.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 3.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 4.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具有可比性。 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确需变更的,应当在附注中说明。不同企业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 5.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 6.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 7.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 8.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12102413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一、会计核算的基本假设 财务会计主要以已完成或已发生的交易和事项作为加工对象,所产生的信息面向过去,以货币信息为主,其服务对象以企业外部使用者为主,而各企业的经营各不相同(比如有的企业产品单一,有的企业产品多样;有的企业产品生产周期很长,有的企业的产品生产周期很短;等等),因此,为保证向外部提供信息的一致性、规范性、连续性,财务会计工作的程序和方法包括确认、计量和报告等的程序和方法,除必须严格遵守一定的规范和依据,必须以统一的标准即公认的会计准则为依据确立外,还必须建立在一定的假设条件的基础之上,这些基本假设简称为会计假设。会计核算的基本假设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 1.会计主体假设 会计主体又称会计实体,强调的是会计为之服务的特定单位。这个组织实体从空间上界定了会计工作的具体核算范围。 会计主体可以是一个特定的企业,也可以是一个企业的某一特定部分(如分厂、分公司、门市部等),也可以是由若干家企业通过控股关系组织起来的集团公司,甚至可以是一个具有经济业务的特定非营利组织。所以会计主体与企业法人主体并不是完全对应的关系。 2。持续经营假设 持续经营假设假定企业将长期地以现时的形式和目标不断经营下去,体现了企业所有者和经营者的目的和愿望,旨在解决企业的资产计价和费用分配等问题。即假定每一个企业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不会面临破产和清算,因而它所拥有的资产将在正常的经营过程中被耗用或出售,它所承担的债务也将在同样的过程中被偿还。若企业不能持续经营,就需要放弃这一假设,在清算假设下形成破产或重组的会计程序。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当对其本身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持续经营为前提。 3.会计分期假设 会计分期又称会计期间,这一假设规定了会计对象的时间界限。会计分期假设是指将企业连续不断的经营活动分割为一个个连续的、间隔相等的若干较短时期,以及时提供会计信息,是正确计算收人、费用和损益的前提。 会计分期的目的是为了及时提供会计信息,满足企业内部和外部决策的需要。而会计分期所强调的时间段落划分会受到信息提供的成本,企业对会计信息的多层次多元化需求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当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和中期。会计年度可以是日历年,也可以是营业年。我国通常以日历年作为企业的会计年度,即以公历1月1日至12月31日为一个会计年度。中期是指短于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间。 4.货币计量假设 货币计量假设规定了会计的计量手段,指出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及其成果可以通过货币反映。货币计量是指企业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应主要采用货币为计量单位,记录、反映企业的经营情况。为了全面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会计核算客观上需要一种统一的计量单位作为会计核算的计量尺度。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会计应当以货币计量。我国通常应选择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所谓记账本位币,是指企业经营所处的主要经济环境中的货币。 二、会计核算的基础 在会计的基本假设中,一方面假定企业要持续经营下去,另一方面,又必须按照一定的时期分期进行会计核算和报告,而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交易或者事项的发生时间与相关货币收支时间有时并不完全一致。例如,款项已经收到,但销售并未实现;或者款项已经支付,但并不是为本期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对应地,针对交易或者事项的发生时间与相关货币收支时间不一致的情况,会计核算的处理分为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收付实现制是以相关货币收支时间为基础的会计,是以收到或支付的现金作为确认收人和费用等的依据。为了更加真实地反映特定会计期间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权责发生制是以会计分期假设和持续经营为前提的会计基础。权责发生制基础要求,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人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无论款项(货币)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计人利润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人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作为当期的收人和费用。12102014会计要素的组成和会计等式的应用 一、会计要素的组成 会计要素,是会计对象的主要组成部分,用以反映企业单位财务状况和确定经营成果的因素。对盈利性企业来说,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特征确定会计要素。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人、费用和利润。 (一)资产 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所形成的,由企业所拥有或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并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 1.资产的特征 (1)资产是由于过去的交易或事项所形成的,如过去购买、生产、建造等,预期在未来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不形成资产。即资产是现实中的资产而不是预期的资产(如谈判或计戈d中的)。 (2)该项资源必须为企业所拥有或控制,指企业享有该项资源的所有权,或虽不享有所有权,但该资源能被企业所控制。这样才能排他性地从中获取经济利益。 (3)该资源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指直接或间接导致现金或现金等价物流人企业的潜力。如货币资金可以用于购买所需商品,厂房、机器设备、原材料可以用于生产经营过程,制造商品出售后收回货款即为企业获得的经济利益。 (4)该资源的成本或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 2.资产的分类 按资产的流动性可将其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即长期资产)两类,其内容为: (1)流动资产:可以在一年内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耗用的资产。如现金、银行存款、应收款项、短期投资、存货等。 (2)长期资产:是指变现期间或使用寿命超过一年或长于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的资产,包括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待摊费用、其他资产。 长期投资:准备持有一年以上,不随时变现的股票、债券和其他投资。 f3)固定资产,使用期限较长,单位价值较高,并且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有实物形态的资产。如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等. (4)无形资产;指企业为生产商品或者提供劳务、出租给他人,或为管理目的的而持有的、没有实物形态的非货币性长期资产。如专利权、商标权、土地使用权、非专利技术和商誉等。 (5)其他资产;除上述资产以外的资产,如长期待摊费用、银行冻结财产、诉讼中的财产等。 (二)负债 由于过去的交易或事项所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1,负债的特征 (1)这种现时义务是指在现行条件下已承担的义务或者说经济责任,其清偿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2)负债是由于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 (3)流出的经济利益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4)负债有确切的债权人和偿还日期,或者债权人和偿还日期可以合理加以估计。 2.负债的分类 负债按流动性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 f1)流动负债;指在一年内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如短期借款、应付款项、应付工资、应交税金等. (2)长期负债:指在一年以上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偿还的债务。如应付债券、长期借款、长期应付款等。 (三)所有者权益 所有者权益是企业投资者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是企业全部资产减去全部负债后的净额。所有者权益表明了企业的产权关系,即企业归谁所有。 1.所有者权益的特征 (1)无须偿还。除非发生减资、清算,企业不需偿还所有者权益。 (2)企业清算时,接受清偿在负债之后,所有者权益是对企业净资产的要求权. (3)可分享企业利润。所有者能凭借所有者权益参与利润的分配。 2.所有者权益的内容 (1)实收资本;所有者按出资比例实际投人到企业的资本。 (2)资本公积:指由投资者投人但不构成实收资本,或从其他非收益来源取得,由全体所有者共同享有的资金。包括资本溢价、资产评估增值、接受捐赠、外币折算差额等。 (3)盈余公积:按照规定从企业的税后利润中提取的公积金。主要用来弥补企业以前的亏损和转增资本。 (4)未分配利润:本年度没有分配完的利润。可以留待下一年度进行分配。 (四)收人 收人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他人使用本企业资产等日常经营活动中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人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人。包括主营业务收人和其他业务收人。 (五)费用 费用是指企业在生产和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经济活动中所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六)利润 利润是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是一定会计期间收人、费用相抵后的差额。通常反映利润的指标有两个,一是利润总额,二是净利润。 有关收入、费用、利润的进一步的知识参见本章相关内容。 上述六个会计要素中,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是反映企业某一时点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也称为静态会计要素;收人、费用和利润是反映某一时期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也称为动态会计要素。 二、会计等式的应用 会计等式,也称会计平衡公式,或会计方程式,它是对各会计要素的内在经济关系利用数学公式所作的概括表达,即反映各会计要素数量关系的等式。它提示各会计要素之间的联系,是复式记账、试算平衡和编制会计报表的理论依据。会计基本的等式分为静态会计等式和动态会计等式。 1.静态会计等式的应用 静态会计等式是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会计等式,是由静态会计要素(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组合而成。其公式为“资产一负债+所有者权益”。 这一等式反映了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个会计要素之间的关系,揭示了企业在某一特定时点的财务状况,也称为财务状况等式。具体而言,它表明了企业在某一特定时点所拥有的各种资产以及债权人和投资者对企业资产要求权的基本状况,表明企业所拥有的全部资产,都是由投资者和债权人提供的。 2.动态会计等式的应用 动态会计等式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的会计等式,是由动态会计要素收入、费用和利润)组合而成。其公式为“收人一费用一利润”。 这一会计等式反映了收人、费用和利润三个会计要素的关系,揭示了企业在某一特定期间的经营成果,也称为财务成果等式。 静态会计等式是编制资产负债表的重要依据,动态会计等式是编制损益表的重要依据。 在静态会计等式和动态会计等式的基础上,还可以组合成综合会计等式。其公式为“资产一负债十(所有者权益十收人一费用)”。这一等式综合了企业利润分配前财务状况等式和经营成果等式之间的关系,揭示了企业的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之间的相互联系。 企业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都不会改变会计等式的平衡关系。具体包括以下情形:资产和权益同增(这里的权益包括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负债也称为债权人权益,下同),资产和权益总计增加,资产和权益同减,资产和权益总计减少;资产一增一减,增减金额相等,资产和权益总计不变;权益一增一减,增减金额相等,资产和权益总计不变。12102020成本与费用1 2102021费用与成本的关系 一、费用的特点 在财务会计中,费用是指企业在生产和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经济活动中所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费用具有以下特点: 1.费用是企业日常活动中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而不是偶发的。不是日常活动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则称为损失(营业外支出)。 2.费用可能表现为资产的减少,或负债的增加,或者兼而有之。费用本质上是一种企业资源的流出,是资产的耗费,其目的是为了取得收人。 3.费用将引起所有者权益的减少,但与向企业所有者分配利润时的支出无关。向企业所有者分配利润只是表明所有者权益留在企业还是支付给企业所有者,而费用会导致企业所有者权益减少。 4.费用只包括本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出,而不包括为第三方或客户代付的款项及偿还债务支出,并且经济利益的流出能够可靠计量。 二、费用和成本的区别和联系 (一)生产费用和期间费用的划分 费用按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有多种不同的费用分类方法。如:费用按经济内容和性质进行分类,可分为构建劳动对象方面的费用、购置劳动手段方面的费用和支付活劳动方面的费用三大类;费用按经济用途可分为生产费用和期间费用两类。 生产费用是与产品生产直接相关的费用。但生产费用与产品生产成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从联系看,生产费用的发生过程,同时又是产品生产成本(制造成本)的形成过程,生产费用是构成产品生产成本的基础;从区别看,生产费用是某一期间内为进行生产而发生的费用,它与一定期间相联系;而产品成本是为生产某一种产品而发生的费用,它与一定种类和数量的产品相联系。生产费用首先按用途进行归集,然后分配到一定的成本计算对象上则为生产成本。故一定期间的生产费用不一定等于一定期间的产品成本。这是因为(某个时期)一种产品成本可能包括几个时期的费用;一个时期的费用可能分配给几个时期完工的产品。如待摊费用,是指企业已经支出,但应当由本期和以后各期分别负担(进人生产成本或期间费用)、分摊期在1年以内(含1年)的各项费用,如低值易耗品和出租出借包装物的摊销、预付财产保险费、预付经营租赁固定资产租金、预付报刊订阅费、待摊固定资产修理费用、购买印花税票和一次缴纳税额较多且需要分月摊销的税金等。待摊费用的特点是支付在前,受益、摊销在后。又如:预提费用是指企业从成本费用中预先列支但尚未实际支付的各项费用,如银行借款的利息费用、预提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用、租金和保险费等(需要注意的是,新的会计准则中不再单独使用预提费用这一会计科目,而将其纳人其他应付款核算)。预提费用的特点是受益、预提在前,实际支付在后。 期间费用,与一定期间相联系,会计核算中不分摊到某一种产品成本中去,而直接从企业当期销售收人中扣除的费用。从企业的损益确定来看,期间费用与产品销售成本、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一起从产品销售收人中扣除后作为企业当期的营业利润。当期的期间费用是全额从当期损益中扣除的,其发生额不影响下一个会计期间。与生产成本相比较,期间费用有以下的特点: 1.与产品生产的关系不同。期间费用的发生是为产品生产提供正常的条件和进行管理的需要,而与产品的生产本身并不直接相关;生产成本是指与产品生产直接相关的成本,它们应直接计人或分配计人有关的产品(成本)中去。 2.与会计期间的关系不同。期间费用只与费用发生的当期有关,不影响或不分摊到其他会计期间。生产成本中当期完工部分当期转为产品成本,未完工部分则结转下一期继续加工,与前后会计期间都有联系。 3.与会计报表的关系不同。期间费用直接列人当期损益表,扣除当期损益;生产成本完工部分转为产品成品,已销售产成品的生产成本再转人损益表列作产品销售成本,而未售产品和未完工的产品都应作为存货列人资产负债表(注:包括损益表、资产负债表在内,有关会计报表都是在会计假设的基础上,在会计期末按期编制的)。因此也可把生产成本称为可盘存成本,把期间费用称为不可盘存成本。按照配比原则,当会计上确认某项营业收人时,对因产生该项营业收人的相关费用,要在同一会计期间确认。如产品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等生产成本理应将其成本化,待产品销售时与销售收人相配比。期间费用由于它不能提供明确的未来收益,按照谨慎性原则,在这些费用发生时采用立即确认的办法处理。例如企业支付的广告费。究竟在今后哪个会计期间将获得收益,难以确定。即使期间费用与将来的某些会计期间的收益确有联系,但却不可能预期未来收益的多少,并据此作为分摊期间费用的依据。因此为简化会计工作,将期间费用立即确认较为合理。此外,期间费用直接与当期营业收人配比,从长期来看。由于各期的发生额比较均匀,对损益的影响不大。 期间费用一般包括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三类。 (二)成本和费用的联系 1.成本和费用都是企业除偿债性支出和分配性支出以外的支出的构成部分; 2.成本和费用都是企业经济资源的耗费; 3.生产费用经对象化后进人生产成本,但期末应将当期已销产品的成本结转进人当期的费用损益核算时)。 (三)成本和费用的区别 1.成本是对象化的费用,其所针对的是一定的成本计算对象; 2.费用则是针对一定的期间而言的。包括生产费用和期间费用.生产费用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通用货币计量的耗费,生产费用经对象化后,才可能转化为产品成本。期间费用不进人产品生产成本,而直接从当期损益中扣除. 费用和成本的关系如图TZ1Z021所示。 三、工程成本和费用 1,工程成本 生产成本是指构成产品实体、计人产品成本的那部分费用。施工企业的生产成本即工程成本,是施工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施工生产费用。又可以分为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 图12102021费用与成本的关系 注:生产成本是针对成本核算对象而言的 2.期间费用 期间费用是指企业当期发生的,与具体产品或工程没有直接联系,必须从当期收入中得到补偿的费用。由于期间费用的发生仅与当期实现的收人相关,因而应当直接计人当期损益。期间费用主要包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营业费用。施工企业的期间费用则主要包括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12102022工程成本的确认和计算方法 一、成本费用的确认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费用只有在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从而导致企业资产减少或者负债增加,且经济利益的流出额能够可靠计量时才能予以确认”,这是费用确认的基本标准。正确地确认和计量费用,还应该明确到以下几个问题: 1.费用与支出的关系:支出是一个会计主体各项资产的流出,也就是企业的一切开支及耗费。在一般情况下,企业的支出可分为资本性支出、收益性支出、营业外支出及利润分配支出四大类。资本性支出是指某项效益及于几个会计年度(或几个营业周期)的支出,如企业购置和建造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的支出、长期投资支出等,对于这类支出应予以资本化,而不能作为当期的费用。收益性支出指某项效益仅及于本会计年度(或一个营业周期)的支出,这种支出应在一个会计期间内确认为费用,如企业生产经营所发生的外购材料、支付工资及其他支出,以及发生的管理费用、营业费用、财务费用等;另外,生产经营过程中所缴纳的税金、有关费用等也包括在收益性支出之内,它是企业得以存在并持续经营的必要的社会性支出。营业外支出企业指发生的与其生产经营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支出,如固定资产盘亏、处置固定资产净损失、债务重组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罚款、捐赠支出、非常损失等。利润分配支出是指在利润分配环节发生的支出,如股利分配支出等。所以,费用与收人相联系、相配比;有些支出不与收人有必然联系,如罚款支出、投资支出;简而言之,支出的范围比费用大。 2.营业费用和非营业费用的关系:营业费用是与营业收人有因果联系的耗费;非营业费用是与营业收人没有因果联系的耗费,如产成品盘亏、投资损失、坏账损失等;实务中,损失和费用难以区分,损失作为费用处理,如产成品盘亏、坏账损失等。 3.本期费用与跨期费用的关系:跨期费用如待摊费用、预提费用,支付与负担时间不一致,根源在权责发生制;本期费用是在本期冲减收人的费用,有本期发生的,也有上期发生的,还有以后再支付的;跨期费用是本期发生(支付)但应由以后或以前期间负担的费用。如果费用的经济效益有望在若干个会计期间发生并且只能大致和间接地确定其与收益的联系,该项费用就应当按照合理的分配程序,在损益表中确认为一项费用。如固定资产的折旧和无形资产的摊销,都属于这一情况。通常这类费用称为折旧或摊销。 4.生产费用与期间费用之间的关系:两者都要从收人中得到补偿,但时间不同,期间费用直接从当期收人中补偿,构成产品成本的生产费用要待产品销售后补偿;构成产品成本的生产费用直接计人产品成本,期间费用直接计人当期损益。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发生的支出不产生经济利益的,或者即使能够产生经济利益但不符合或者不再符合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在发生时确认为费用,计人当期损益。企业的有些支出不能提供明确的未来经济利益,如果加以分摊也没有意义,对这类费用就应直接作为当期费用予以确认。例如,固定资产日常修理费等。这些费用虽然与跨期收人有联系,但由于不确定性因素,往往不能肯定地预计其收益所涉及的期间,因而就直接列作当期的费用。还有一些事项会导致企业负债增加,但不增加资产。这一类费用也应作为当期费用予以确认。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导致其承担了一项负债而又不确认为一项资产的,应当在发生时确认为费用,计人当期损益”。 5.生产费用与产品成本之间的关系:生产费用与一定时期相联系,与生产哪一种产品无关;产品成本与一定种类和数量的产品相联系,而不论发生在哪一时期,一种完工产品的生产成本可能包括几个时期的生产费用;一定时期的生产费用是构成产品成本的基础。这在前面已经述及。 6.生产成本与销售成本的关系:生产成本是生产费用中构成产品成本的部分,在产品未售前表现在存货中;产品出售后,即表现为销售成本,与营业收入配比。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等发生的可归属于产品成本、劳务成本等的费用,应当在确认产品销售收人、劳务收人等时,将已销售产品、已提供劳务的成本等计人当期损益。”凡是与本期收人有直接因果关系的耗费,就应当确认为该期间的费用。例如,如果企业销售出去的商品是直接与所产生的营业收人相联系的,那么,该项销售商品的成本就可以随同本期实现的销售收人而作为该期的费用。 二、成本费用的计量 费用是资产的一种转化形式。如果资产的减少或负债的增加,将导致未来经济利益的减少,并且能够可靠地加以计量,就应当确认为一项费用。所以已经确认的费用就应该进行计量。费用是通过所使用或所耗用的商品或劳务的价值来计量的,通常的费用计量标准是实际成本,现行会计制度还允许采用其他方式进行计量。有些费用,如间接费用,需要按一定程序分摊到受益对象中。此外,有些资产将会使几个会计期间受益,这样,在计量通过系统、合理的分摊而形成的费用时,是以其资产取得成本的实际数进行计量的。例如,固定资产的折旧,要按固定资产原始价值和规定使用年限来计算。无形资产的摊销、长期待摊费用的摊销,也都属于这种情况。对于直接发生的人工费用、材料费用、机械费用等,通常能够在发生时即明确其受益对象,其计量在此不讨论。这里主要讨论几项需要分摊的费用。 (一)间接费用分摊 间接费用一般按直接费的百分比水电安装工程、设备安装工程按人工费的百分比),计算的施工间接费的比例进行分配。某项工程本期应分配的施工间接费用=本期实际发生的间接费用*该项工程实际发生直接费用(或人工费)*该项工程规定的施工间接费用定额/(各项工程本期实际发生的直接费用(或人工费)*各项工程规定的施工间接的费用定额 ) 在实际核算工作中,对于施工间接费用的分配方法往往是:先计算本期实际发生的施工间接费用对该施工间接费用定额计算的施工间接费用的百分比,再将各项工程按定额计算的施工间接费用进行调整,即将上列算式可以改为: (二)固定资产折旧I。固定资产折旧影响因素 固定资产折旧既指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会逐渐损耗的现象,也指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因逐渐损耗而转移到产品成本或商品流通费的那部分价值,是固定资产价值的一种补偿方式。通过折旧计人产品成本或商品流通费的那部分固定资产转移价值,叫做“折旧费”.会计上,折旧就是指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内,按照确定的方法对应计折旧额进行系统分摊。应计折旧额是固定资产的原价扣除其预计净残值后的金额。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还应当扣除已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累计金额。 (1)固定资产原价 固定资产应当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外购固定资产的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使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可归属于该项资产的运输费、装卸费、安装费和专业人员服务费等.不以一笔款项购人多项没有单独标价的固定资产,应当按照各项固定资产公允价值比例对总成本进行分配,分别确定各项固定资产的成本;自行建造固定资产的成本,由建造该项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必要支出构成;投资者投人固定资产的成本,应当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确定,但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除外.确定固定资产成本时,应当考虑预计弃置费用因素。 (2)预计净残值 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合理确定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和预计净残值。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但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至少应当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进行复核。 使用寿命预计数与原先估计数有差异的,应当调整固定资产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预计数与原先估计数有差异的,应当调整预计净残值。预计净残值,是指假定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已满并处于使用寿命终了时的预期状态,企业目前从该项资产处置中获得的扣除预计处置费用后的金额。 (3)固定资产使用寿命 企业确定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应当考虑下列因素: 预计生产能力或实物产量; 预计有形损耗和无形损耗; 法律或者类似规定对资产使用的限制。 2.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企业应当根据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合理选择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可选用的折旧方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等。 (1)平均年限法 是指将固定资产按预计使用年限平均计算折旧均衡地分摊到各期的一种方法。采用这种方法计算的每期(年、月)折旧额都是相等的。在不考虑减值准备的情况下,其计算公式如下:固定资产年折旧额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固定资产月折旧额一生哲IQin 1G 每年固定资产折旧额与固定资产原值之比称为固定资产年折旧率。 (2)工作量法 工作量法是按照固定资产预计可完成的工作量计提折旧额的一种方法。不考虑减值准备,工作量法折旧的基本计算公式如下: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应计折旧额预计总工作量 某项

    注意事项

    本文(财务会计相关资料大全.docx)为本站会员(修****)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