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结构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doc
. -组合构造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摘要:组合构造将不同的材料或构件组合在一起共同工作,在设计时将各组成材料和构件的构造性能进展整体考虑,以最有效地发挥各种材料和构件的优势。本文对组合构造的开展历史和当前的研究及应用现状进展了综述。简单介绍了组合梁、组合柱、组合板以及组合节点,此外还指出了组合构造在工程构造加固中的应用。关键词:组合构造建筑工程应用Abstract:In design,the structural property of each material and member should be considered as unity,and the bined structure will generate advantages from each ponent for strength,stiffness,ductility,durability,corrosionresistance and overall costs. A review and prospect of the development of posite structures are provided in this paperposite beams, posite column and posite slab are introduced, as well as the posite nodes, and also points out the application of the bination structure in the engineering structure reinforcement application.Keywords:posite structures;engineering structure;application0 引言根据使用材料的不同,构造工程师习惯于把构造体系分为砌体构造、木构造、钢构造、混凝土构造、钢-混凝土组合构造等。钢筋混凝土构造由钢筋和混凝土两种材料组成,从广义上讲也属于组合构造。随着构造工程的不断开展,钢筋混凝土已经成为当今应用最广泛的构造形式之一,并开展成为一门独立的构造学科。目前仅将含有钢-混凝土组合构件的构造称为钢-混凝土组合构造。通常将posite structure翻译为组合构造,而把hybrid structure翻译为混合构造。前者指两种或多种材料组合在一起而形成的构造形式,后者那么指两种或多种构造体系组合在一起的构造形式。狭义的组合构造仅包括由钢和混凝土两种材料组成的组合柱、组合梁、组合板等。随着社会的开展,对构造物使用功能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组合构造已经不能完全满足不断增长的功能要求。本文提出的组合构造是指将不同材料或构件组合在一起的构造形式,同时在设计时应将不同材料和构件的性能纳入整体进展考虑,以最有效地发挥各种材料和构件的优势,从而获得更好的构造性能和综合效益。11 组合构造的开展历史及研究现状组合构造的雏形最早于1894年出现于美国,当时出于防火的需要在钢梁外面包混凝土,但并未考虑混凝土与钢的共同受力2。具有现代意义的钢一混凝土组合梁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并在30年代中期出现了钢梁和混凝土翼板之间的多种抗剪连接构造法。1908年美国首先对外包混凝土的钢柱进展了试验,此后的一系列研究证明混凝土的存在可以提高柱的承载力。60年代后当钢管构造得到应用后不久,又出现了在钢管填充混凝土的钢管混凝土构造。由于两种材料之间的相互约束作用,钢管混凝土的性能比外包混凝土柱显著增强。早期的组合构造主要采用钢材与混凝土两种材料,将钢梁、混凝土板、钢管、钢骨等不同构件单元组合在一起共同工作。随着压型钢板、玻璃、FRP等新型材料以及高强度合金、高性能混凝土的开发应用,近年来组合构造的类型也在不断扩大。组合构造将多种材料或构件通过某种式组合在一起共同工作,组合后的整体工作性能要明显优于各自性能的简单叠加。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及工程实践,组合构造已经开展成为既区别于传统的构造形式,又与之密切相关和穿插的构造型式,其构造类型和适用围涵盖了构造工程应用的很多领域。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开展和根底建立规模的不断扩大,对各种能够满足超高、大跨以及其他特殊要求的构造形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同时,新材料、新技术的出现,也为构造体系的创新与开展创造了条件。现代广义组合构造应进一步开发对高性能材料的有效利用,并使构造形式和体系更加合理化和多样化。深入理解广义组合构造的特性和原理,可以开发出更高性能的组合构造形式并建立新的设计概念,使组合构造的设计趋于更合理、更可靠、更经济、更耐久。2 钢-混凝土组合构件钢-混凝土组合构件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研究最成熟的组合构造形式,包括钢-混凝土组合柱、钢-混凝土组合梁、钢-混凝土组合楼板等。2.1钢-混凝土组合柱组合柱包括钢管混凝土柱和钢骨混凝土柱两类。这两类组合柱所利用的组合概念有所不同,其主要截面形式如图1所示。钢骨混凝土柱主要利用混凝土对钢柱的支持3,4,而钢管混凝土那么同时利用了钢管对混凝土的横向约束作用提高了后者的强度和延性5,6。钢管混凝土由于能够同时提高钢材和混凝土的性能并便施工而成为研究和应用的热点。钢管混凝土与泵送混凝土、逆作法、顶管法施工技术相结合,在我国超高层建筑以及桥梁建立中已取得了相当多的成果。与钢管混凝土柱(CFT)的原理不同,国外学者还提出了仅利用钢管对混凝土横向约束作用的套管混凝土柱(tubed column)以提高短柱的延性,这也是对组合概念的灵活运用7。图1组合柱的截面形式2.2钢-混凝土组合梁组合梁是重要的横向承重构件,通过抗剪连接件把楼板或桥面板与钢梁连成整体共同工作,充分利用了钢材的抗拉强度和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并提高了钢梁的稳定性。采用不同的构造材料并通过不同的组合式,可以形成多种多样的组合梁。早期的组合梁将钢梁包裹在混凝土(钢骨混凝土梁),自重较大,施工复杂,并存在裂缝问题。将钢梁与混凝土翼板组合在一起的组合梁(图2a),减轻了自重,并防止了混凝土开裂等问题。采用预制钢筋混凝土板与钢梁的组合梁(图2b),那么较现浇翼板的组合梁能加快施工进度,减少混凝土收缩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但组合程度有限,且容易纵向开裂。采用叠合板混凝土作为翼板的组合梁(图2e),在保存预制板组合梁优点的根底上,进一步保证了施工质量,降低了施工难度,且能充分保证钢梁与混凝土叠合板之间的组合作用。此外,将木材或FlIP等材料与混凝土组合亦可形成新型组合梁(图2e、2f);而将压型钢板、波纹钢板、钢管混凝土等材料与混凝土组合(图2d、29、2h、2i),那么可以在提高施工性能、减少预应力损失、减小构造高度等面获得优势。在组合梁中,抗剪连接件是保证钢和混凝土共同工作的关键元件。早期的抗剪连接件形式主要为弯筋及槽钢,目前那么多采用栓钉。(a)钢一现浇混凝土组合梁(b)钢一预制混凝土板组合梁(c)钢一混凝土叠合板组合梁(d)钢一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梁(e)木一混凝土组合梁(f) FRP一混凝土组合梁(g)Slim-floor(h)波纹腹板组合梁(i)钢管一波纹腹板一混凝土组合粱图2组合梁的构造形式2.3钢-混凝土组合板压型钢板是将厚度为0.72mm的薄钢板压制成带凹凸肋及各种槽纹的波形板,在压型钢板上浇筑混凝土,使其与压型钢板组合在一起,整体共同工作,形成组合板。组合板的特点是受压性能好,刚度大的混凝土主要分布在受压区,受拉区由压型钢板承受,使不同性质的材料发挥出其各自的性能,受力合理。同时,由于压型钢板的工厂化,减少了模板钢筋的制作、安装工作,使得组合板的施工速度快,加快了施工进度,从而得到建立者的特别青睐。组合板可以用作楼面板、屋面板与工业厂房中的操作平台板等,目前已广泛应用于高层、超高层建筑当中。图3压型钢板与混凝土的组合连接2.4钢-混凝土组合节点组合节点是指连接两种类型构件的节点,其力传递路径及可能产生的破坏模式比纯钢构造或钢筋混凝土节点更复杂。组合节点可以连接不同形式的混凝土梁柱、钢构造梁柱或组合构造梁柱,框架构造中常见的组合节点形式如图3所示。目前在框架设计时通常将节点理想化为刚度无穷大的刚性节点或刚度为零的铰接节点。但工程中实际使用的组合节点多属于典型的非线性半刚性连接。这种节点降低了梁单元对柱单元的约束刚度,节点耗能性能较强,是一种理想的抗震节点形式。Northridge地震和阪神地震后,国外的研究多集中于节点在强震作用下的性能和设计法,在非地震作用下的研究那么主要集中于各种形式的半刚性节点。国根据工程建立的需要,组合节点设计和研究的难点及重点那么主要集中在钢管混凝土柱与钢梁或钢筋混凝土梁相连的节点。(a)钢骨混凝土柱与混凝土梁节点(b)钢骨混凝土柱与钢架节点(c)钢管混凝土柱与钢梁节点(d)混凝土柱与钢梁节点图4 组合节点的形式3 组合加固技术对混凝土构造进展加固,是提高现有建筑物和桥梁构造的承载力和刚度及耐久性、延长使用寿命的需要。目前常用的加固法有加大截面加固法、预应力加固法、粘钢加固法、FRP材料粘贴加固法、改变构造传力途径加固法以及外包钢加固法等。受构造形式或材料特性的影响,这些传统加固法均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粘钢加固法虽然施工工艺较简单,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构造的承载力,但对梁体外表平整度、清洁度要求较高,而且加固的有效性主要取决于粘结材料的强度及耐久性,抗疲劳性能也不够稳定;FRP加固对构造刚度的提高图7钢筋混凝土组合加固梁不明显,抗剪及连接问题均比拟突出,且FRP材料与混凝土之间粘结面的耐久性和防火性能较差。利用组合构造的原理和法对现有混凝土构造进展加固是对构造加固技术的一种创新与开展,为构造加固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例如,钢混凝土组合加固技术可以通过在原有的混凝土构造外表采取凿毛、植筋等措施,利用后浇混凝土与抗剪连接件将原混凝土构造与新增加的钢构造组合在一起共同工作8,9(图7)。组合加固法充分利用了新、旧材料的性能,具有承载力高、刚度大、抗震性能和动力性能好、自重增加小、施工快速便等优点,在很多面能够克制传统加固法的固有缺点10。4结语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开展和根底建立规模的不断扩大,对各种能够满足超高、大跨及其他特殊要求的构造形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同时,新材料、新技术的出现,也为构造体系的创新与开展创造了条件。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及工程实践,组合构造已经开展成为既区别于传统的钢筋混凝土构造和钢构造,又与之密切相关和穿插的一类构造型式,其构造类型和适用围涵盖了构造工程应用的多个领域,并已成功应用于多超高层建筑及大跨桥梁。本文提出广义组合构造概念不仅将不同材料或构件组合在一起,更重要的是将不同材料和构件的性能纳入整体进展全面考虑,以最有效地发挥各种材料和构件的优势。开展广义组合构造的研究,应从构件层次转移到构造体系,从对传统组合构件的应用转移到新型组合构件(包括钢和混凝土以外的新材料)的研发,从建筑、桥梁领域向大跨空间构造、塔桅、隧道、深井、海洋平台等特殊复杂构造领域拓展。可以相信,广义组合构造必将在我国迈向土木工程强国的进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参考文献1 聂建国, 樊健生. 广义组合构造及其开展展望J. 建筑构造学报, 2006, 27(6): 1-8.2 Nethercot D Aposite constructionMNew York·Taylor&Francis,2003,3 鸿铁钢与混凝土组合构造M:科学,20014 叶列平,鄂华钢骨混凝土构件的受力性能研究综述J土木工程学报,2000,33(5):1125 绍怀我国钢管混凝土构造技术的最新进展J土木工程学报,1999,32(4):16266 善桐高层钢管混凝土构造M:科学技术,19997 肖岩套管钢筋混凝土柱构造的开展和展望J土木工程学报,2004,37(4):8138 聂建国,寒冰,任明星等钢混凝土叠合板组合梁在苇沟桥改造加固中的应用J。建筑构造,2001,31(12):24269 聂建国,田春雨,萌混凝土叠合加固技术在桥梁中的应用J建筑构造,2004,34(3):192010 Calzon J MRehabilitation and repair of structures usingposite systemsAposite Construction-Conventionaland InnovativeCInnsbmck,Austria,1997:101112. . word.z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