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专业综合-心理学导论】练习题及答案 (3).docx
-
资源ID:13007397
资源大小:29.82KB
全文页数:2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心理学专业综合-心理学导论】练习题及答案 (3).docx
【心理学专业综合-心理学导论】练习题及答案1.【南京师范大学】看见一株玫瑰花并能认识它,这时的心理活动是() A:色觉B:知觉(正确答案)C:感觉D:统觉答案解析:考点 1.4.1.1 一、什么是知觉。(1)知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而在头脑中产生的对事物整体的认识;(2)感觉是对事物个别属性的认识。2.【统考】向远方直线延伸的两条平行铁轨看起来逐渐聚合,个体据此判断距离。他所依赖的单眼线索是() A:视轴辐合B:线条透视(正确答案)C:运动视差D:运动透视答案解析:考点 1.4.3.3 三、深度知觉和距离知觉。 线条透视是指两条向远方伸延的平行线看来趋于接近的现象。A项,视轴辐合属于双眼线索;C项,运动视差是指近处物体看上去移动得快,方向相反,远处物体移动得慢,方向相同的现象;D项,运动透视是指近处物体视角大,在视网膜上运动的范围大,而远处物体视角小,在视网膜上运动的范围小,因而产生不同的速度的现象。3.【华中师范大学】属于深度知觉中双眼线索的是() A:视差(retinal disparity)(正确答案)B:直线透视(linear perspective)C:纹路梯度(texture gradient)D:调适作用(accommodation)答案解析:考点 1.4.3.3 三、深度知觉和距离知觉。 深度知觉中的双眼线索是双眼视差。4.【北京师范大学】(UX方向)相比远处的物体,视网膜上近处的物体移动得更快是因为() A:汇聚B:运动视差(正确答案)C:纹理梯度D:旋转的眼球震动答案解析:考点 1.4.3.3 三、深度知觉和距离知觉。 运动视差是由于在同一时间内距离不同的物体在视网膜上运动的范围不同。近处的物体视角大,在视网膜上运动的范围大,而远处的物体视角小,在视网膜上运动的范围小,因而产生了不同的速度印象。5.【南京师范大学】下列哪项不是深度知觉的单眼线索() A:空气透视B:结构梯度C:运动视差D:视野单像区(正确答案)答案解析:考点 1.4.3.3 三、深度知觉和距离知觉。 深度知觉的单眼线索包括对象重叠(遮挡)、线条透视、空气透视、相对高度、纹理梯度(结构级差)、运动视差和运动透视。6.【南京师范大学】在深度知觉与距离知觉中,视野中的物体在网膜上的投影大小和投影密度发生有层次的变化,这是( ) A:线条透视B:纹理梯度(正确答案)C:空气透视D:对象重叠答案解析:考点 1.4.3.3 三、深度知觉和距离知觉。 纹理梯度(结构极差)是指视野中的物体在视网膜上的投影大小和投影密度发生有层次的变化。7.【南京师范大学】下列不属于单眼深度知觉线索的是() A:空气透视B:运动视差C:视轴辐合(正确答案)D:结构级差答案解析:考点 1.4.3.3 三、深度知觉和距离知觉。 单眼线索包括:对象重叠(遮挡)、线条透视、空气透视、相对高度、纹理梯度(结构级差)运动视差与运动透视。视轴辐合是肌肉线索(生理线索)。8.【南京师范大学】有些病人丧失了对视觉经验的觉知能力,但是却能够利用残余的视觉系统进行定位,这说明()在发挥作用。 A:空间知觉(正确答案)B:运动知觉C:阈下知觉D:距离知觉答案解析:考点 1.4.3.4 四、方位定向。 本题考查的是的知觉种类。视觉方位定位是人类根据周围环境的参照物,例如太阳,建筑物的位置,根据天空和地面、人和外界的物体的关系来判断方位。题干属于空间知觉中的方位知觉。9.【华东师范大学】天空有大片云彩飘动时,我们看到月亮好像在云彩中穿行,而云彩好像是静止的,这是()现象。 A:真动知觉B:深度知觉C:动景运动D:诱发运动(正确答案)答案解析:考点 1.4.4.2 二、运动知觉。 由于一个物体的运动使相邻的一个静止物体产生运动的现象叫作诱发运动。例如,夜空中的月亮是相对静止的,而云彩是飘动的,但是,我们看到的却是月亮在云彩中穿行。10.【南京师范大学】夜晚由于云的运动,人们看到月亮在动,这种现象叫做什么() A:诱发运动(正确答案)B:动景运动C:自主运动D:运动后效答案解析:考点 1.4.4.2 二、运动知觉。 由于一个物体的运动使其相邻的一个静止的物体产生运动的印象,叫做诱发运动。11.【南京师范大学】蒙太奇的电影制作技巧符合()原理。 A:运动后效B:自主运动C:诱发运动D:PHI运动(正确答案)答案解析:考点 1.4.4.2 二、运动知觉。 (1)动景运动也叫最佳运动或Phi运动,生活中的电影,电视、活动性商业广告都是按照这个原理制成的。(2)它在逼真性方面,使人难以与真正运动区别开来。12.【南京师范大学】在暗室注视一个静止的光点,产生光点摆动的知觉,这是() A:真动B:动景运动C:诱导运动D:自主运动(正确答案)答案解析:考点 1.4.4.2 二、运动知觉。 在暗室中,如果你点燃一支烟并注视这个光点你会看到这个光点似乎在运动,这就是自主运动。13.【南京师范大学】夜晚我们会感觉月亮在云中穿梭,这种现象称作() A:运动后效B:动景运动C:自主运动D:诱发运动(正确答案)答案解析:考点 1.4.4.2 二、运动知觉。 诱发运动是指由一个物体的运动使其相邻的一个静止的物体产生运动的印象,如夜空中的月亮是相对静止的,而浮云是运动的。14.【江西师范大学】“日初出大如车盖,而日中则如盘盂”反映了什么现象() A:错觉(正确答案)B:联觉C:幻觉D:视觉答案解析:考点 1.4.5.1 一、什么叫错觉。 (1)错觉:在某种特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必然产生的、有某种固定倾向、不符合事物本身特征、歪曲的知觉。(2)联觉:一种通道的刺激不仅引起该通道的感觉,而且还同时引起了另一种通道的感觉。(3)幻觉:没有相应的客观刺激时所出现的知觉体验。(4)视觉:人眼对可见光的感受。题中形容的是错觉现象,太阳错觉:太阳刚升起时大,接近天顶时小。故本题选A。注:注意区分错觉、幻觉;幻觉出现时,并没有相应的客观刺激。15.【江西师范大学】一条直线的中部被遮盖住了,看起来其两端就不像在一条直线上了,这属于() A:大小错觉B:方向错觉(正确答案)C:线条弯曲错觉D:线段长短错觉答案解析:考点 1.4.5.2 二、错觉的种类。 人们对几何图形大小或线段长短的知觉,由于某种原因而出现错误,叫做大小错觉,包括缪勒莱耶错觉等。人们对几何图形的形状或线条方向的知觉,由于某种原因而出现错误,叫做方向错觉。被两条平行线切断的同一条直线,看上去不在一条直线上叫做波根多夫错觉,属于方向错觉。故本题选B。16.【统考】下列选项中,属于似动现象的有() A:火车的行驶B:时针的转动C:活动的电影画面(正确答案)D:动感的霓虹灯广告(正确答案)答案解析:考点 1.4.4.2 二、运动知觉。 似动现象指将没有发生位移或没有发生连续位移的物体知觉为发生了位移的现象。AB两项是真动现象的表现。1.【统考】向远方直线延伸的两条平行铁轨看起来逐渐聚合,个体据此判断距离。他所依赖的单眼线索是() A:视轴辐合B:线条透视(正确答案)C:运动视差D:运动透视答案解析:考点 1.4.3.3 三、深度知觉和距离知觉。 线条透视是指两条向远方伸延的平行线看来趋于接近的现象。A项,视轴辐合属于双眼线索;C项,运动视差是指近处物体看上去移动得快,方向相反,远处物体移动得慢,方向相同的现象;D项,运动透视是指近处物体视角大,在视网膜上运动的范围大,而远处物体视角小,在视网膜上运动的范围小,因而产生不同的速度的现象。2.【华东师范大学】天空有大片云彩飘动时,我们看到月亮好像在云彩中穿行,而云彩好像是静止的,这是()现象。 A:真动知觉B:深度知觉C:动景运动D:诱发运动(正确答案)答案解析:考点 1.4.4.2 二、运动知觉。 由于一个物体的运动使相邻的一个静止物体产生运动的现象叫作诱发运动。例如,夜空中的月亮是相对静止的,而云彩是飘动的,但是,我们看到的却是月亮在云彩中穿行。3.【北京师范大学】(ux方向)“窥一斑而见全豹”体现了知觉的() A:整体性B:选择性C:理解性(正确答案)D:恒常性答案解析:解析:考点 1.4.2.3 三、理解在知觉中的作用。 知觉的整体性是指知觉具有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把物体的各个部分和各种属性结合起来,知觉成为一个整体的特性;知觉的理解性是指在知觉过程中,以过去的知识经验为依据,力求对知觉对象进行解释,使其具有一定的意义。知觉的理解性有助于提高知觉的整体性,人们容易将自己熟悉和理解的东西知觉为一个整体。“窥一斑而见全豹”比喻看到的只是一部分或比喻可以从观察的部分推测到全貌,体现了知觉的理解性。4.【华东师范大学】一支白色粉笔,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我们都会认为它是白色的,这属于() A:知觉选择性B:知觉理解性C:知觉整体性D:知觉恒常性(正确答案)答案解析:考点 1.4.2.4 四、知觉的恒常性。 知觉恒常性是指当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我们的知觉映像在一定程度上却保持着它的稳定性。恒常性的种类:形状恒常性、大小恒常性(例如远处的一个人向你走近时,他在你视网膜中的图像会越来越大,但你感知到他的身材却没有什么变化)、明度(或视亮度)恒常性、颜色恒常性(例如绿色的东西无论在红光条件下还是在绿光条件下或者在白光条件下,你眼中的它都是绿色的)。5.【华南师范大学】看书时,用红色笔画出重点是利用知觉的() A:选择性(正确答案)B:恒常性C:理解性D:整体性答案解析:解析:考点 1.4.2.1 一、知觉的对象与背景。 客观事物是多种多样的,在特定时间内,人只能感受少量或少数刺激,而对其他事物只作模糊的反应。被选为知觉内容的事物称为对象,其他衬托对象的事物称为背景。某事物一旦被选为知觉对象,就好像立即从背景中突显出来,被认识得更鲜明、更清晰。6.【华中师范大学】当我们注视天上的云朵和斑驳的墙壁时,有时会觉得看到的是山川河流或人物、动物的图案。 解析:考点 1.4.2.3 三、理解在知觉中的作用。 知觉理解性是指在知觉事物的过程中,人们总要根据已知线索,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提出假设,并进行检验,最后对知觉对象做出合理的解释,使它具有一定意义的特性。而我们将看到的云朵和斑驳的墙壁知觉为山川河流和这一现象体现了知觉的(C )(正确答案)A:恒常性B:整体性C:理解性D:选择性答案解析:解析:考点 1.4.2.3 三、理解在知觉中的作用。 知觉理解性是指在知觉事物的过程中,人们总要根据已知线索,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提出假设,并进行检验,最后对知觉对象做出合理的解释,使它具有一定意义的特性。而我们将看到的云朵和斑驳的墙壁知觉为山川河流和人物,即为知觉理解性的作用。7.【华中师范大学】主观轮廓的存在体现了知觉的() A:整体性(正确答案)B:选择性C:理解性D:恒常性答案解析:考点 1.4.2.2 二、知觉中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主观轮廓是指在物理刺激为同质的视野中知觉到的轮廓,又称认知轮廓或错觉轮廓。整体性是指人的知觉系统有把个别属性、个别部分综合成整体的能力。8.【华中师范大学】属于深度知觉中双眼线索的是() A:视差(retinal disparity)(正确答案)B:直线透视(linear perspective)C:纹路梯度(texture gradient)D:调适作用(accommodation)答案解析:考点 1.4.3.3 三、深度知觉和距离知觉。 深度知觉中的双眼线索是双眼视差。9.【南京师范大学】有些病人丧失了对视觉经验的觉知能力,但是却能够利用残余的视觉系统进行定位,这说明()在发挥作用。 A:空间知觉(正确答案)B:运动知觉C:阈下知觉D:距离知觉答案解析:解析:考点 1.4.3.4 四、方位定向。 本题考查的是的知觉种类。视觉方位定位是人类根据周围环境的参照物,例如太阳,建筑物的位置,根据天空和地面、人和外界的物体的关系来判断方位。题干属于空间知觉中的方位知觉。10.【北京师范大学】(UX方向)相比远处的物体,视网膜上近处的物体移动得更快是因为() A:汇聚B:运动视差(正确答案)C:纹理梯度D:旋转的眼球震动答案解析:考点 1.4.3.3 三、深度知觉和距离知觉。 运动视差是由于在同一时间内距离不同的物体在视网膜上运动的范围不同。近处的物体视角大,在视网膜上运动的范围大,而远处的物体视角小,在视网膜上运动的范围小,因而产生了不同的速度印象。11.【南京师范大学】夜晚由于云的运动,人们看到月亮在动,这种现象叫做什么() A:诱发运动(正确答案)B:动景运动C:自主运动D:运动后效答案解析:考点 1.4.4.2 二、运动知觉。 由于一个物体的运动使其相邻的一个静止的物体产生运动的印象,叫做诱发运动。12.【南京师范大学】“窥一斑而见全豹”所描述的人的知觉特征是() A:整体性B:选择性C:理解性(正确答案)D:恒常性答案解析:考点 1.4.2.3 三、理解在知觉中的作用。 知觉的理解性是指在知觉过程中,以过去的知识经验为依据,力求对知觉对象进行解释,使其具有一定的意义。“窥一斑而见全豹”比喻看到的只是一部分或比喻可以从观察的部分推测到全貌,体现了知觉的理解性。13.【南京师范大学】蒙太奇的电影制作技巧符合()原理。 A:运动后效B:自主运动C:诱发运动(正确答案)D:PHI运动答案解析:考点 1.4.4.2 二、运动知觉。 (1)动景运动也叫最佳运动或Phi运动,生活中的电影,电视、活动性商业广告都是按照这个原理制成的。(2)它在逼真性方面,使人难以与真正运动区别开来。14.【南京师范大学】看见一株玫瑰花并能认识它,这时的心理活动是() A:色觉B:知觉(正确答案)C:感觉D:统觉答案解析:考点 1.4.1.1 一、什么是知觉。 (1)知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而在头脑中产生的对事物整体的认识;(2)感觉是对事物个别属性的认识。15.【南京师范大学】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改变时,知觉印象却保持相对稳定,这是知觉的() A:选择性B:恒常性(正确答案)C:整体性D:理解性答案解析:考点 1.4.2.4 四、知觉的恒常性。 知觉有四种特性:理解性、整体性、选择性和恒常性。其中,恒常性是指当知觉的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我们的知觉映象在相当程度上却保持着它的稳定性。16.【南京师范大学】下列哪项不是深度知觉的单眼线索() A:空气透视B:结构梯度C:运动视差D:视野单像区(正确答案)答案解析:考点 1.4.3.3 三、深度知觉和距离知觉。 深度知觉的单眼线索包括对象重叠(遮挡)、线条透视、空气透视、相对高度、纹理梯度(结构级差)、运动视差和运动透视。17.【南京师范大学】在暗室注视一个静止的光点,产生光点摆动的知觉,这是() A:真动B:动景运动C:诱导运动D:自主运动(正确答案)答案解析:考点 1.4.4.2 二、运动知觉。 在暗室中,如果你点燃一支烟并注视这个光点你会看到这个光点似乎在运动,这就是自主运动。18.【南京师范大学】在深度知觉与距离知觉中,视野中的物体在网膜上的投影大小和投影密度发生有层次的变化,这是( ) A:线条透视B:纹理梯度(正确答案)C:空气透视D:对象重叠答案解析:考点 1.4.3.3 三、深度知觉和距离知觉。 纹理梯度(结构极差)是指视野中的物体在视网膜上的投影大小和投影密度发生有层次的变化。19.【南京师范大学】夜晚我们会感觉月亮在云中穿梭,这种现象称作() A:运动后效B:动景运动C:自主运动D:诱发运动(正确答案)答案解析:考点 1.4.4.2 二、运动知觉。 诱发运动是指由一个物体的运动使其相邻的一个静止的物体产生运动的印象,如夜空中的月亮是相对静止的,而浮云是运动的。20.【南京师范大学】知觉包含了相互联系的下列几种作用() A:原型、信息和激活B:事实、信息和网络C:觉察、分辨和确认(正确答案)D:观察、分析和加工答案解析:考点 1.4.1.1 一、什么是知觉。 知觉作为一种活动过程,包含了相互联系的几种作用:觉察、分辨和确认。21.【南京师范大学】知觉的对象能够从背景中分离出来,是因为() A:知觉的整体属性B:知觉的个别属性C:注意的选择性(正确答案)D:感觉的感受性答案解析:解析:考点 1.4.2.1 一、知觉的对象与背景。 知觉的对象从背景中分离,与注意的选择性有关。当注意指向某种事物的时候,这种事物便成为知觉的对象,而其他事物便成为知觉的背景。当注意从一个对象转向另一个对象时,原来的知觉对象就成为背景,而原来的背景便成为知觉的对象。因此,支配注意选择性的规律,也就是知觉的对象从背景中分离出来的规律。22.【南京师范大学】一般来说,增加目标物的照明和刺激持续时间,将() A:降低运动知觉阈限(正确答案)B:提高运动知觉阈限C:降低运动感觉阈限D:提高运动感觉阈限答案解析:考点 1.4.4.2 二、运动知觉。 一般说来,增加目标物的照明和刺激持续时间,将降低运动知觉阈限。在黑夜开车,目标物的照明低,人们难以判断运动的速度,因而容易出现车祸。23.【南京师范大学】下列不属于单眼深度知觉线索的是() A:空气透视B:运动视差C:视轴辐合(正确答案)D:结构级差答案解析:考点 1.4.3.3 三、深度知觉和距离知觉。 单眼线索包括:对象重叠(遮挡)、线条透视、空气透视、相对高度、纹理梯度(结构级差)运动视差与运动透视。视轴辐合是肌肉线索(生理线索)。24.【南京师范大学】从高楼上看马路上行驶的汽车,尽管看上去很小,但我们也不会认为那是小的汽车模型,这种现象体现的主要是知觉的() A:形状恒常性B:方向恒常性C:明度恒常性D:大小恒常性(正确答案)答案解析:考点 1.4.2.4 四、知觉的恒常性。 视网膜成像按几何投影的规律变化、随对象的距离按比例增大或缩小,而知觉到的大小却不完全随距离而变化,它趋向于原物的实际大小。当距离逐渐增加时,我们没有把原物看得越来越小,这就是大小恒常性。25.【南京师范大学】快速呈现“人氏日报”,被试错误地将其看作“人民日报”,这主要是因为() A:数据驱动加工B:概念驱动加工(正确答案)C:序列加工D:并行加工答案解析:解析:考点 1.4.1.2 二、知觉中的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加工。 数据驱动加工是指知觉依赖于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刺激物的特性;概念驱动加工是指知觉还依赖于感知的主体,即具体的、活生生的人,而不是孤立的眼睛、耳朵和鼻子。知觉者对事物的需要、兴趣和爱好,或对活动的预先准备状态和期待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知觉的过程和结果。26.【南京师范大学】形状知觉依赖于物体的原始特征和线条朝向,表明大脑的加工是() A:自上而下B:自下而上(正确答案)C:自左向右D:自右向左答案解析:考点 1.4.1.2 二、知觉中的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加工。 形状知觉依赖于物体的原始特征和线条朝向,表明大脑的加工是自下而上的加工或数据驱动加工。27.【北京师范大学】(UX方向)当我们看到一个客观对象(如飞机),并对这个对象进行可识别加工,这个认知过程至少达到( )层面。 A:感觉B:注意C:知觉(正确答案)D:记忆答案解析:考点 1.4.1.1 一、什么是知觉。 知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而在头脑中产生的对事物整体属性的认识。这种认识是大脑对知觉对象进行组织加工的结果。当我们看到一个客观对象(如飞机),并对这个对象进行可识别加工,这个认知过程至少达到知觉层面。28.【北京师范大学】(UX方向)有广告商借鉴了认知心理学的研究结果,采用插播瞬时片段广告的方式进行广告宣传,通常观众在看电视或电影时是觉察不到瞬时广告的,但是却可以起到一定的广告效应。这是利用了认知心理学中()的原理。 A:内隐记忆B:外显记忆C:前瞻性记忆D:阈下知觉(正确答案)答案解析:考点 1.4.1.3 三、知觉的种类。 利用心理学上对阈下知觉的研究,广告商制作出了阈下知觉广告,这种广告是在消费者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将产品的图片、品牌名称或其他营销信息呈现给他们的一种广告。通过这种呈现,营销者希望消费者会在阈下水平对信息进行加工,并做出购买反应,避免消费者对传统广告侵入式营销的反感。29.【江西师范大学】“日初出大如车盖,而日中则如盘盂”反映了什么现象() A:错觉(正确答案)B:联觉C:幻觉D:视觉答案解析:解析:考点 1.4.5.1 一、什么叫错觉。 (1)错觉:在某种特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必然产生的、有某种固定倾向、不符合事物本身特征、歪曲的知觉。(2)联觉:一种通道的刺激不仅引起该通道的感觉,而且还同时引起了另一种通道的感觉。(3)幻觉:没有相应的客观刺激时所出现的知觉体验。(4)视觉:人眼对可见光的感受。题中形容的是错觉现象,太阳错觉:太阳刚升起时大,接近天顶时小。故本题选A。注:注意区分错觉、幻觉;幻觉出现时,并没有相应的客观刺激。30.【华东师范大学】“万绿丛中一点红”反映的知觉特性是() A:知觉选择性(正确答案)B:知觉理解性C:知觉恒常性D:知觉整体性答案解析:考点 1.4.2.1 一、知觉的对象与背景。 从绿色中选出红色,说明人们将绿色视为背景,而将红色视为对象,体现了知觉的选择性。故本题选A。31.【江西师范大学】一条直线的中部被遮盖住了,看起来其两端就不像在一条直线上了,这属于() A:大小错觉B:方向错觉(正确答案)C:线条弯曲错觉D:线段长短错觉答案解析:考点 1.4.5.2 二、错觉的种类。 人们对几何图形大小或线段长短的知觉,由于某种原因而出现错误,叫做大小错觉,包括缪勒莱耶错觉等。人们对几何图形的形状或线条方向的知觉,由于某种原因而出现错误,叫做方向错觉。被两条平行线切断的同一条直线,看上去不在一条直线上叫做波根多夫错觉,属于方向错觉。故本题选B。32.【统考】下列选项中,属于似动现象的有() A:火车的行驶B:时针的转动C:活动的电影画面(正确答案)D:动感的霓虹灯广告(正确答案)答案解析:考点 1.4.4.2 二、运动知觉。 似动现象指将没有发生位移或没有发生连续位移的物体知觉为发生了位移的现象。AB两项是真动现象的表现。33.【华东师范大学】名词解释:双眼视差 _答案解析:答案: 两眼相距大约65毫米,因此,当用两眼看同一物体时,这一物体落在两眼视网膜上的视像就有了差异,这种在两眼视网膜上形成的略有差异的视像叫作双眼视差,它是产生深度知觉的最主要的线索。如果两眼成像部位相差太大,则会产生双像,即把一个物体看成两个。解析:考点 1.4.3.3 三、深度知觉和距离知觉。 本题主要涉及“普通心理学”内容,要求考生掌握双眼线索双眼视差的相关内容。人知觉物体的距离与深度,主要依赖于两眼提供的线索,叫双眼视差。我们在电影院看到的立体电影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作的。34.【华南师范大学】名词解释:知觉 _答案解析:答案: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解析:考点 1.4.1.1 一、什么是知觉。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知觉的掌握情况,涉及“普通心理学”的内容,要求考生识记知觉的定义。人通过感官得到了外部世界的信息。这些信息经过头脑的加工(综合与解释),产生了对事物整体的认识,并了解它的意义,就是知觉。换句话说,知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而在头脑中产生的对事物整体的认识。35.【华东师范大学】名词解释:似动知觉 _答案解析:答案: 似动知觉是指在静止的物体间看到了运动,或在非连续位移的地方看到了连续位移。解析:考点 1.4.4.2 二、运动知觉。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似动概念的掌握情况,涉及“普通心理学”的内容,要求考生识记运动知觉中的似动。似动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人们在静止的物体间看到了运动,或者在没有连续位移的地方,看到了连续的运动。似动的主要形式有以下几种:动景运动、诱发运动、自主运动、运动后效。 36.【东北师范大学】图形组织原则。 _答案解析:答案: 格式塔心理学家们总结出图形的组织原则有以下几条。(1)邻近性:空间上接近的部分,容易组成整体。(2)相似性:视野中相似的部分,容易组成图形。(3)对称性:在视野中,对称的部分容易组成图形。(4)良好连续:具有良好连续的事物,容易组成图形。(5)共同命运:共同命运原则是个体在知觉过程中倾向于将知觉对象中具有共同命运的要素结合在一起。(6)封闭:视野中封闭的线段容易组成图形。(7)线条朝向:视野中同朝向的线条容易组成图形。(8)简单性:视野中具有简单结构的部分,容易组成图形。 解析:考点 1.4.3.1 一、形状知觉。 本题要求考生识记并掌握图形的组织原则。 本题的关键点在于答出:(1)邻近性;(2)相似性;(3)对称性;(4)良好连续;(5)共同命运;(6)封闭;(7)线条朝向;(8)简单性。围绕关键点展开说明即可。 37.【山西大学】图形组织原则。 _答案解析:答案: 格式塔心理学家们总结出图形的组织原则有以下几条。(1)邻近性:空间上接近的部分,容易组成整体。(2)相似性:视野中相似的部分,容易组成图形。(3)对称性:在视野中,对称的部分容易组成图形。(4)良好连续:具有良好连续的事物,容易组成图形。(5)共同命运:共同命运原则是个体在知觉过程中倾向于将知觉对象中具有共同命运的要素结合在一起。(6)封闭:视野中封闭的线段容易组成图形。(7)线条朝向:视野中同朝向的线条容易组成图形。(8)简单性:视野中具有简单结构的部分,容易组成图形。 解析:考点 1.4.3.1 一、形状知觉。 本题要求考生识记并掌握图形的组织原则。 本题的关键点在于答出:(1)邻近性;(2)相似性;(3)对称性;(4)良好连续;(5)共同命运;(6)封闭;(7)线条朝向;(8)简单性。围绕关键点展开说明即可。 38.【天津师范大学】图形组织原则。 _答案解析:答案: 格式塔心理学家们总结出图形的组织原则有以下几条。(1)邻近性:空间上接近的部分,容易组成整体。(2)相似性:视野中相似的部分,容易组成图形。(3)对称性:在视野中,对称的部分容易组成图形。(4)良好连续:具有良好连续的事物,容易组成图形。(5)共同命运:共同命运原则是个体在知觉过程中倾向于将知觉对象中具有共同命运的要素结合在一起。(6)封闭:视野中封闭的线段容易组成图形。(7)线条朝向:视野中同朝向的线条容易组成图形。(8)简单性:视野中具有简单结构的部分,容易组成图形。 解析:考点 1.4.3.1 一、形状知觉。 本题要求考生识记并掌握图形的组织原则。 本题的关键点在于答出:(1)邻近性;(2)相似性;(3)对称性;(4)良好连续;(5)共同命运;(6)封闭;(7)线条朝向;(8)简单性。围绕关键点展开说明即可。39.【吉林大学】什么是错觉?举例说明错觉的种类。 _答案解析:答案: 1、错觉是指人在某种特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必然产生的、具有某种固定倾向、不符合事物本身特征和受到歪曲的知觉。错觉与幻觉间存在本质区别,即错觉是必然发生的,幻觉则不是。2、错觉的种类很多,常见的有大小错觉、形状和方向错觉、形重错觉、倾斜错觉、运动错觉、时间错觉等。其中大小错觉、形状和方向错觉有时统称为几何图形错觉。举例:(1)潘佐错觉(铁轨错觉)两条辐合线中间有两条等长的直线,结果一条看上去比另一条长,这就是一种几何图形错觉。(2)自主运动:在没有月光的夜晚,当我们仰视天空时,有时会发现一个细小而发亮的东西在天空游动。我们会误认为它是一架飞机,其实这是由星星引起的自主运动,这是一种运动错觉。(3)时间错觉:进行的活动内容丰富,饶有趣味,人会觉得时间过得快,估计偏短;内容贫乏,索然无味,会觉得时间过得慢,估计偏长。(4)倾斜错觉:如当飞机对着斜坡度云层飞行而飞行员又看不到地面标志时,因将云层误认作是水平方向而产生飞机与身体向一侧倾斜的错觉。 解析:考点 1.4.5.1 一、什么叫错觉。本题要求考生识记并掌握错觉的概念和种类。 本题的关键点在于答出:错觉的概念,错觉的种类很多,常见的有大小错觉、形状和方向错觉、形重错觉、倾斜错觉、运动错觉、时间错觉等。最后举例说明即可。40.【西北师范大学】名词解释:自上而下的加工 _答案解析:答案: 自上而下的加工又称概念驱动加工,强调知觉者对事物的态度、需要、兴趣爱好,或对活动的预先准备状态和期待,尤其是知觉者一般知识经验对知觉加工过程的影响。自上而下的加工是利用已有经验、期望、动机对刺激信息进行选择、整合和表征的建构。解析:考点 1.4.1.2 二、知觉中的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加工。 【记忆关键点】(1)概念驱动,强调态度、需要、兴趣爱好,准备状态和期待,知识经验的影响;(2)用已有经验、期望、动机对刺激信息进行选择、整合和表征的建构。41.【天津师范大学】名词解释:知觉理解性 _答案解析:答案: 人在知觉过程中不是被动认识知觉对象的特点,而是以过去的知识经验为依据,对知觉对象作出某种解释,使它具有一定的意义,这种特性称为知觉的理解性。解析:考点 1.4.2.3 三、理解在知觉中的作用。 【记忆关键点】不是被动认识特点,知识经验为依据,作出某种解释,使具有一定的意义。 42.【首都师范大学】名词解释:知觉理解性 _答案解析:答案: 人在知觉过程中不是被动认识知觉对象的特点,而是以过去的知识经验为依据,对知觉对象作出某种解释,使它具有一定的意义,这种特性称为知觉的理解性。解析:考点 1.4.2.3 三、理解在知觉中的作用。 【记忆关键点】不是被动认识特点,知识经验为依据,作出某种解释,使具有一定的意义。43.【南开大学】名词解释:知觉恒常性 _答案解析:答案: 我们把物理刺激变化而知觉保持稳定的现象叫作知觉的恒常性,或者说在一定范围内,知觉条件发生了变化,而知觉映象却保持相对稳定不变的知觉的特性叫知觉的恒常性。解析:考点 1.4.2.4 四、知觉的恒常性。 【记忆关键点】物理刺激变化而知觉保持稳定;一定范围内,知觉条件变化,映象却保持相对稳定不变。 44.【吉林大学】名词解释:知觉恒常性 _答案解析:答案: 我们把物理刺激变化而知觉保持稳定的现象叫作知觉的恒常性,或者说在一定范围内,知觉条件发生了变化,而知觉映象却保持相对稳定不变的知觉的特性叫知觉的恒常性。解析:考点 1.4.2.4 四、知觉的恒常性。 【记忆关键点】 物理刺激变化而知觉保持稳定,一定范围内,知觉条件变化,映象却保持相对稳定不变。 45.【西北师范大学】名词解释:错觉 _答案解析:答案: 错觉是指人在某种特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必然产生的、具有某种固定倾向、不符合事物本身特征和受到歪曲的知觉。解析:考点 1.4.5.1 一、什么叫错觉。 【记忆关键点】特定条件、必然、固定倾向、不符合本身特征、歪曲、知觉。46.【首都师范大学】名词解释:知觉恒常性 _答案解析:答案: 我们把物理刺激变化而知觉保持稳定的现象叫作知觉的恒常性,或者说在一定范围内,知觉条件发生了变化,而知觉映象却保持相对稳定不变的知觉的特性叫知觉的恒常性。解析:考点 1.4.2.4 四、知觉的恒常性。 【记忆关键点】物理刺激变化而知觉保持稳定,一定范围内,知觉条件变化,映象却保持相对稳定不变。47.【吉林大学】什么是时间知觉?影响时间知觉的因素有哪些? _答案解析:答案: 我们知觉到客观事物和事件的连续性与顺序性,就是时间知觉。时间知觉主要包括时序(时间顺序的知觉,如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时距(空时距起止时间、实时距持续时间)、时间点(具体时间)。影响时间知觉的因素: (1)感觉通道的性质。听觉>触觉>视觉。(2)一定时间内事件的数量和性质。数量多,性质复杂,时间短;回忆往事时正好相反,经历越丰富就觉得时间越长。(3)人的兴趣与情绪。感兴趣的事情会觉得时间过得快;期待的事情会觉得时间过得慢。 解析:考点 1.4.4.1 一、时间知觉。 本题要求考生识记并掌握时间知觉的概念和影响时间知觉的因素。 本题的关键点在于答出:时间知觉的概念,时间知觉主要包括时序、时距、时间点;影响时间知觉的因素:(1)感觉通道的性质;(2)一定时间内事件的数量和性质;(3)人的兴趣与情绪。围绕关键点展开说明即可。48.【南开大学】简述知觉的基本特征。 _答案解析:答案: 知觉具有四个特性,分别是:理解性、整体性、选择性和恒常性。理解性是指人在知觉过程中不是被动认识知觉对象的特点,而是以过去的知识经验为依据,对知觉对象作出某种解释,使它具有一定的意义,这种特性称为知觉的理解性。整体性是指人的知觉系统具有把个别属性、个别部分综合成整体的能力,体现了知觉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选择性是指人在知觉客观世界时,总是有选择地把少数事物当成知觉的对象,而把其他事物当成知觉的背景,以便更清晰地感知一定的事物和对象。这就是知觉的选择性。恒常性是指我们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