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七年级数学下册-2.1-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第2课时)导学案(新版)北师大版.doc
-
资源ID:13011211
资源大小:1.86M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19年七年级数学下册-2.1-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第2课时)导学案(新版)北师大版.doc
2019年七年级数学下册 2.1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第2课时)导学案(新版)北师大版【学习目标】 课标要求:(1)会用符号表示两直线垂直,并能借助三角板、直尺和方格纸画垂线。(2)通过折纸、动手操作等活动探究归纳垂直的有关性质,会进行简单的应用。(3)初步尝试进行简单的推理。目标达成:(1)会用符号表示两直线垂直,并能借助三角板、直尺和方格纸画垂线。(2)通过折纸、动手操作等活动探究归纳垂直的有关性质,会进行简单的应用。(3)初步尝试进行简单的推理。、 学习流程: 【课前展示】1在一个平面内,任意三条直线相交,交点的个数最多有( )A.7个 B.6个 C.5个 D.3个2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可能是( )A.相交、平行 B.相交、垂直 C.平行、垂直 D.平行、相交、垂直A.1个 B.2个 C.3个 D.4个3面四个图形中,1与2是对顶角的是( )A. B. C. D.4如图,两条直线a、b相交于点O,若1=70°,则2=_5试用几何语言描述下图:_6 如图,已知:直线AB与CD相交于点O,1=50度求:2和3的度数1 【创境激趣】请每位同学提前搜集有关“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的图片,提炼出数学图形,重点关注有关“垂直”的内容,然后小组内交流资料,进行合理分类、整理。复习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2 教师提前进行筛选,捕捉出有代表性的题目,课堂上由学生本人主讲,最后概括出有关结论。3 巩固练习:教师展示下列图片,学生快速回答:问题:1.观察下面三个图形,你能找出其中相交的直线吗?他们有什么特殊的位置关系? 2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归纳总结两条直线相交成四个角,如果有一个角是直角,那么称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perpendicular),其中的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通常用“”表示两直线垂直。2.112.12记作lm,垂足为点O.记作ABCD,垂足为点O.【自学导航】 你能画出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吗?你有哪些方法?小组交流,相互点评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你的画法。动手画一画1:工具1:你能借助三角尺或者量角器,在一张白纸上画出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吗?工具2:如果只有直尺,你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吗?说出你的画法和理由.工具3:你能用折纸的方法折出互相垂直的直线吗,试试看吧!请说明理由。 归纳结论:1.点A和直线m的位置关系有两种:点A可能在直线m上,也可能在直线m外。图2.1-3AAmm2.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注意:是数量而不是图形。2.14 【合作探究】请动手画一画四 如图:一辆汽车在直线形的公路上由A向B行驶,M、N分别是位于公路AB两侧的两所学校。问题1:汽车行驶时,会对公路两旁的学校造成一定的噪音影响。当汽车行驶到何处时,分别对两个学校影响最大?在图中标出来。问题2:当汽车由A向B行驶时,在哪一段上对两个学校影响越来越大?越来越小?问题3:在哪一段对M学校影响逐渐减小而对N学校影响逐渐增大?( 用文字表达) 【展示提升】 典例分析 知识迁移问题1:体育课上老师是怎样测量跳远成绩的?能说说说其中的道理吗?与同伴交流.ABC2.15DCBAE2.16 问题2:如图2.1-5已知ACB90°,即直线AC BC;若BC4cm,AC3cm,AB5cm,那么点B到直线AC的距离等于 ,点A到直线BC的距离等于 ,A、B两点间的距离等于 。你能求出点C到AB的距离吗?你是怎样做的?小组合作交流.问题3:如图2.16,点C在直线 AB上,过点C 引两条射线CE、CD,且ACE=32°,DCB=58°,则CE、CD有何位置关系关系?为什么?【强化训练】问题1:体育课上老师是怎样测量跳远成绩的?能说说说其中的道理吗?与同伴交流.ABC2.15DCBAE2.16 问题2:如图2.1-5已知ACB90°,即直线AC BC;若BC4cm,AC3cm,AB5cm,那么点B到直线AC的距离等于 ,点A到直线BC的距离等于 ,A、B两点间的距离等于 。你能求出点C到AB的距离吗?你是怎样做的?小组合作交流.问题3:如图2.16,点C在直线 AB上,过点C 引两条射线CE、CD,且ACE=32°,DCB=58°,则CE、CD有何位置关系关系?为什么?活动内容: 1.你学到了哪些知识点?2.你学到了哪些方法?3.你还有哪些困惑?【归纳总结 】1、 2、 【板书设计】 1垂线的概念: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如果有一个角是直角,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2垂线的作法3垂线的性质: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教学反思】 首先我通过让学生搜集资料、动手实践等活动,让全体学生通过自主参与知识的过程,主动掌握探求新知的方法,培养了一种积极向上的探究精神,引导学生真正把知识变为自己的学问,以便随时驾驭流动的世界.根据本节课的内容特点及学生的心理特征,在学法上,极力倡导了新课程的动手实践、独立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挖掘生活中的实际素材,能够列举一些具有合理性、科学性、创造性的实例,并辅以语言及书面的表达,使学生经历知识的生成过程,既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也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精神;注重了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独立思考、学会思考是创新的核心;概括归纳得到猜想和规律,并加以验证,是创新的重要方法。本节课采用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和小组合作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利用多媒体和实物演示等教学设备辅助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设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课程的设置注重以问题串的方式及变式练习,以激发学生探究、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并在学生的探索、分析、交流、归纳、类比中突破难点,突出重点!整节课的设置渗透了数学的建模思想。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合作者。本节课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是为学生的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提供机会,搭建平台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扮演了引导、点评的角色,数学舞台上的“主演”是全体学生!本节课,所有的学生都得到了参与讨论和发表见解的机会,所有的结论和发现都是学生全员参与,热烈讨论,相互启发,思考探索获得的,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利用了问题的情境,增加了教学过程的趣味性和实践性,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望,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