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七年级语文上册-6.23《伤仲永》(第2课时)教案-语文版-.doc
-
资源ID:13013260
资源大小:86KB
全文页数: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6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19年七年级语文上册-6.23《伤仲永》(第2课时)教案-语文版-.doc
2019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6.23伤仲永(第2课时)教案 语文版 一、合作探究解读文本1、谋篇立意本文借事说理,以方仲永的实例,说明后天教育对成才的重要性。文章分两部分:叙事部分写方仲永幼年时天资过人,却因其父“不使学”而最终“泯然众人”,变得平庸无奇;议论部分则表明作者的看法,指出方仲永才能衰退是由于“受于人者不至”,强调了后天教育的重要。文章通过方仲永这一实例说明具有普遍借鉴意义的道理,给人以深长的思考。2、文章脉络全文分为几层?每层分别讲什么?(以叙事为主,简叙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的三个阶段。)答:第一阶段:幼时天资过人,具有作诗才能。第二阶段:十二三岁时才能衰退,大不如前。第三阶段:又过七年后变成平庸之人。3、 领悟内涵1) 、“世隶耕”三个字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开篇一句交代了方仲永的那些方面? (明确:交代籍贯、身份、姓名、家世。 “世隶耕”三字是对“未尝识书具”“不使学”的必要铺垫,既衬托了方仲永的非凡天资,又暗示了造成他命运的家庭背景。)2)、思考: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经历了几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课文是怎样叙述的? 答: 三个阶段:童年时期,才思敏捷天赋极高,如五岁时就"啼哭求之"。"书诗为名","指物作诗立就","文理可观"。少年时期,才思衰退,大不如前,"不能称前时之闻"。青年时期。才思平庸,与众无异,"泯然众人矣"。3) 、思考:方仲永由神童沦为平庸之辈,才能衰竭天资尽丧的原因是什么?作者是怎样看的? 答: 原因是"其父利共然","不使学",“利”:表现了其父贪求钱财、鼠目寸光的性格特点。“环谒”:概括了其父求财的可鄙行为。不使学”:暗示了仲永“泯然众人”的必然结果。把仲永当做赚钱的工具。荒废其学业,不能使其天赋用在学习上。作者认为方仲永才能衰退的原因是"受于人者不至"。即没有进行后天的学习和教育,并由此引发天赋不如仲永之人如果不注重后天教育,结果将更不可设想的感触。二、延伸拓展跳出文本 以“从方仲永的悲剧所想到的”为题,在课堂上即席发言,谈感受。 例:A、从方仲永的悲剧我想到了一个人即使是天才也要勤奋刻苦地学习,否则就会像仲永一样最后才能消失,成了一个平常人的。而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学生,没有天才,也不会五岁就写诗。更应该认真学习,将来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才能有所作为。 B、从方仲永的悲剧我想到了后天的学习是最关键的,方仲永很有才能,但没有学习,最后一事无成。而许多大科学家,他们小时候并不很聪明,像大发明家爱迪生 三、朗读回归文本揣摩下列句子的朗读语气:其文理皆有可观者。(惊叹语气)父利其然也(愤怒语气)不能称前时之闻(遗憾语气) 泯然众人矣(痛心语气)四、课堂小结你从方仲永的故事中明白了什么道理?结合课文,说一说现在社会上有没有类似方仲永的现象,并发表自己的看法。【作业检测附答案】: 一、1、yìyè chèn lì2、属于 曾经 立即 题上 同乡 拜访3.北宋,政治,文学 5.D二、 1、(l)曾经 (2)完成( 3)相当( 4)渐渐 2、C 3、B 4、(1)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的父亲去做客,有的人还花钱求仲永题诗。(2)他的父亲以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