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古代寓言二则》刻舟求剑预习案(新版)苏教版.doc
-
资源ID:13013448
资源大小:152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古代寓言二则》刻舟求剑预习案(新版)苏教版.doc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5课古代寓言二则刻舟求剑预习案(新版)苏教版【学习目标】1能借助课文注释及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 2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 3理解刻舟求剑所蕴含的寓意,能说出自己的理解。【学习重点】学习并掌握文中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特殊句式等。【学习难点】理解刻舟求剑所蕴含的寓意,能说出自己的理解。【知识链接】刻舟求剑出自吕氏春秋·察今。吕氏春秋,也称吕览,是战国末期秦国的相国吕不韦的门客编写的一部书。内容较杂,包括儒家、道家等各家学说,分八览、六论、十二纪,共二十六卷,约二十万字。当时秦国即将统一中国,百家争鸣的局面渐告结束,思想界也需要总结百家争鸣的成果。吕氏春秋便是适应这一时代需要,为秦统一天下、治理国家提供思想武器而产生的。此书语言精练,史记·吕不韦列传说,书写成后,“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所以后人用“一字千金”来形容文辞高妙,不可更改。【阅读导航】1.自读全文(注意读准字音,正确断句。画出课文中不会读或读不准的字,自己查阅工具书或向老师、同学请教。然后放声朗读全文。) 2.课文疏通(借助工具书和书下注释试着翻译课文,不懂的地方划出来,同学之间相互交流。准备在课堂上交流)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我的疑惑】: 自我评价_ 学科长评价_ 教师评价_刻舟求剑活动案活动一:熟读翻译课文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需要正确停顿、突出重音外,还应注意语气和节奏)小组内个体展示读(在个体展示读的过程中,组内成员互相点评)各小组推举一名选手参加全班朗读竞赛(在其他同学朗读的过程中,要注意倾听,听他读的和你读的有什么不同)点评他人的朗读并记录下容易读错的句子全班齐读课文,展示预习问题二。2、根据预习中的重点字词翻译课文,展示预习问题三。(小组交流预习题三中关于加点字的解释各小组分工展示重点字词及句子翻译(脱稿展示)自主口头翻译课文小组内互动,以提问形式巩固记忆小组间随机提问重点字词句的解释。)活动二:文言现象积累在字词疏通的基础上,小组讨论本文中重要的字词及句子,作好归纳,并向大家展示:1、 古今异义词: 2、 一词多义:3、特殊句式积累活动三:自主思考并用自己的话回答下列问题:这个故事的寓意是什么?这个故事对我们的现实生活有什么启示?组内讨论并指派一名同学将答案板演到黑板上小组间互相订正补充 活动四:尝试背诵课文及重要字词小组内一对一背诵,过关【我的收获】自我评价_ 学科长评价_ 教师评价_当堂检测( 总分100分 )1填空。( 4分 )刻舟求剑这则寓言出自 ,是 组织编写的。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5分 )遽契其舟( )( )3用“”标出下列句子的停顿。( 5分 )其 剑 自 舟 中 坠 于 水 4区别下列加点的词不同的意义。( 20分 )(1)先自度其足 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2)至之市 而忘操之 是吾剑之所从坠 5翻译下列各句。( 10分 )(3)是吾剑之所从坠。(4)求剑若此,不亦惑乎?6.文中那个楚国人能找到他的剑吗?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6分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宋人有悯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子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注释芒:疲乏。 病:劳累。 7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20分 )(1)悯其苗之不长 (2)揠之 (3)趋而往视之 (4)苗则槁矣 8选出对加点词归类正确的一项( 10分 )( ) (1)宋人有悯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 (2)返归取之 (3)其子趋而往视之 (4)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A相同,不同 B不同,相同 C相同,相同 D不同,不同 9翻译下列句子。( 15分 )(1)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 (2)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3)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10读了这一则寓言以后,你一定有话要对宋人说。请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让他和你一 样明白道理。( 5分 ) 自我评价_ 学科长评价_ 教师评价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