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春)八年级语文下册第5单元18阿炳在1950教案新版语文版-.doc
-
资源ID:13020529
资源大小:20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6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19年(春)八年级语文下册第5单元18阿炳在1950教案新版语文版-.doc
2019年(春)八年级语文下册第5单元18阿炳在1950教案新版语文版 教学目标: 1、了解阿炳坎坷的一生经历与性格特征。 2、了解抢救二泉映月这一珍贵文化遗产的经过和意义。 3、掌握电视专题片(电视解说词)的特点,体会本文多角度、多层面地叙事写人的写法。 教学重点:了解二泉映月的形成及其在音乐界的影响; 教学难点:掌握电视专题片(电视解说词)的特点。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思路: 由于本文篇幅较长,电视专题片文字稿往往比较零乱,因此让学生先自学,细读全文,勾画文章重要情节,了解文章主要内容,并为阿炳写一个200字左右的小传。再在此基础上师生共同研讨课文。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先请学生欣赏名曲,注意用心聆听,最好闭上眼睛,看能从中听出些什么?(由此而引出阿炳,并板书课题) 20世纪90年代二泉映月被美国人推荐为“世界十大名曲“之一。美国航天局把一颗火箭送进太空,来自中国的二泉映月,这首代表人类文明的作品被载入太空。 二、欣赏阿炳的照片并介绍。(参照课前准备的短文) 阿炳(18931950),原名华彦钧,民间音乐家,江苏无锡人。地雷尊殿道士华清和之子。自幼从其父学习音乐。他长得一表人才,还有一副好嗓子,被人们誉称为“小天师”。4岁丧母,21岁患眼疾,35岁双目失明,早年曾当过道士。由于和民间艺人切磋技艺并用民间音乐改造道教音乐,因而被逐出道教,成为街头流浪艺人。1950年12月4日,吐血病故。 他的代表作品有:二胡曲二泉映月、听松和寒春风曲;琵琶曲大浪淘沙、龙船和昭君出塞。 教师小结:一段千古绝唱竟出自一位瞎眼的卖艺人之手,确实让人感叹不已,今天就让我们怀着敬佩的心理去了解一段关于阿炳和二泉映月的千古佳话。 三、整体感知 1、 检查词语解释: 截然不同、高山仰止、千古绝唱、如痴如醉、昭君出塞 2、 学生已经预习了课文,请大家用简练的语句谈谈读过这篇文章后的初步感受。 3、 理清文章结构,把握内容。 全文可分为三部分: (一)“1950年秋天我们已无缘听到了”。为瞎子阿炳的演奏录音的缘由,并介绍了他的艺术生涯和坎坷人生。(倒叙、插叙;敢叛逆、有骨气) (二)“1950年2月催第(瞎子阿炳的妻子)也随之而去”。详写为阿炳录音的经过,略写录音三个月后饱经沧桑的阿炳即吐血病故。 (三)“这六首被抢录下的乐曲成了阿炳的绝唱末尾”。写抢救二泉映月的经过和意义,并说明的影响。(代表中国民族音乐的世界性曲目) 四、研读探究 师生一起深入地探讨课文。请同学们互相质疑解疑,提出有代表性的问题。 预设问题: 1、 引导学生认识阿炳的性格特征:谈一谈阿炳是一个怎样的人? 请结合文中相关语句来分析。 他是一个对音乐有着执著追求的人,文中说他眼瞎了还坚持创作音乐,还经常与其他艺人切磋。他是一个正直的人,他敢于用音乐反映人们的疾苦,如文中写他自编弹唱金圆券害煞老百姓。他是一个自食其力的人,他靠卖艺赚钱维持生活,不同于纯粹寄生于社会的乞丐;他从不计较多少,不给也行。 也可进行仿话练习:我觉得阿炳是一个的人,因为。 2、为什么课文标题是“阿炳在1950”而不是“阿炳与二泉映月”? 点拨:文章隐含了对新中国的赞扬。没有新中国的成立,不会有这一切的发生,正是这个大前提,给了阿炳抢救作品、改变命运的机会。 3、引导学生了解年这次录音的经过和意义 ()今天,我们能坐在这儿欣赏二泉映月应该感谢谁?为什么? ()录音这件事发生在哪一年?请同学们把关于1950年句子找出来,读一读。从这些语句可以看出,1950年这次录音对于阿炳有什么重要意义? 4、本文在写作方法上有哪些特点? 明确:课文是电视专题片的文字稿,作者通过采访几个人来回忆这件事。 与上学期学过的生命之舟相同。大体字是正文(解说词)。小体字是同期声 (采访同期声)。(结合内容分析) 解说词的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抒情和说明。 这篇课文从结构和写作手法上看,电视片既有大量解说词旁白,也有6人之多的出镜与同期声播出;既有正面描写,也有侧面描写;既有顺序,也有倒叙、插叙;既有叙事、说明,也有议论、抒情。 如解说词中大部分是记叙,但也恰到好处地插入了议论、抒情和说明。 插入的议论兼抒情的部分如: (1) 1950年是他在世的最后一年,也是他人生的重要一年。 (2) 那些为阿炳录音的人们也没有意识到,这次录音将在中国音乐史上留下重重的一笔。 (3) 我们现在听到阿炳的音乐,不管是阿炳亲自演奏的,还是其他人改变的版本,都会有一种高山仰止的感觉。 (4) 可惜当年录音时由于录音钢丝不多,我们已无缘听到了。 (5) 这六首被抢录下的乐曲成了阿炳的绝唱。 (6) 如果不是黎松寿偶然拉响二泉映月的旋律,如果不是1950年杨荫浏、曹安和到无锡录音,如果不是吕骥的造访和热心推荐,如果这些不经意中发生的故事并没有发生,我们也许就听不到这一段千古绝唱。 (7) 二泉映月已成为代表中国民族音乐的世界性经典曲目。等等。 插入的说明如: (1) 课文中插入介绍当时无锡道教音乐的情况。 (2) 据当地熟悉阿炳的音乐行家回忆,阿炳录音时已不在巅峰时代。 (3) 这是阿炳一生中惟一一次登台演出。 (4)引用杨荫浏教授阿炳小传中的资料等。 多角度和多层面地叙事 作品既介绍了阿炳的人生经历,也叙述了二泉映月成为世界名曲的经过;既“点”上写1950年为阿炳录音的经过,又“面”上写阿炳饱经沧桑的一生。在“点”上写为阿炳录音经过时,既详写了为名曲二泉映月的录制,也略写了其它五首曲子的录制,并补充说明了二泉映月成为绝唱的原因。 作用:增强了所述人物、事件的真实性;众多人物的同期声既增添了历史感,也增添了现场效果,还增加了电视画面的可看性。 五、小结:阿炳在1950是中央电视台系列专题片记忆的文字稿,应该说容量很大,内容繁杂。文章主要通过介绍阿炳在世的最后一年,中央音乐学院的两位音乐家来到刚解放的无锡为民间艺术家阿炳录音的经过,介绍了阿炳的人生经历,也叙述了二泉映月成为世界名曲的经过,赞扬了阿炳饱经沧桑却仍然坚强不屈的性格。 六、作业:小作文:为阿炳写500个字左右的传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