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秋)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2古文二则教案语文版-.doc
-
资源ID:13021164
资源大小:65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19-2020年(秋)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2古文二则教案语文版-.doc
2019-2020年(秋)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2古文二则教案语文版 大家都知道四书、五经指的是那些书吗?(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非常正确,同学们都很博学。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文章就选自两千多年前的孟子和礼记。请随我一同走近课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相长。1掌握文中重点词句的含义,能够朗读、翻译、背诵全文。2学会文章运用层层深入的论证方法来增强论证力量的方法。3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体会其中蕴含的道理,正确认识“教”与“学”的关系,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激发文言文学习的兴趣。第一课时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新课导入有这样一个故,事叫温水煮青蛙,说的是有一只青蛙不小心掉在了一口正煮着水的锅里,恰好水已经开了,青蛙吓坏了,使劲一跳,逃离了险境;又有一次,另一只青蛙犯了同样的错误,掉进了那口锅中,同样的,锅里也在煮着水,不同的是,这次水还没有煮开,青蛙觉得还挺舒服:泡个热水澡吧!结果呢?青蛙熟了!听了这个故事,你想到了什么?两只青蛙都掉进正煮着的水里,为什么结局会不一样呢?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从古人的经典当中寻找答案吧。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1朗读课文,圈点课文中的生字词。舜(shùn)畎亩(qun)傅说(yuè)胶鬲(gé) 孙叔敖(áo) 百里奚(x)拂乱(fú) 拂士(bì) 曾益(zng)动心忍性(rn)2听老师范读,划出朗读的停顿。“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3积累文言词汇。(1)一词多义发舜发于畎亩之中(起)征于色,发于声(表现)亡国恒亡(灭亡)今亡亦死(逃跑)亡羊补牢(丢失)于舜发于畎亩之中(从)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给)征于色,发于声(在)(2)词类活用人恒过,然后能改(名词活用为动词,犯错误)所以动心忍性(动:作使动用法,使惊动、使震撼;忍:使动用法,使坚忍)必先苦其心志(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痛苦)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饥饿;使贫困)行拂乱其所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受到阻挠干扰)(3)古今异义管夷吾举于士(古义:狱官;今义:指士兵)所以动心忍性(古义:用这些来;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古义:这样的,代词;今义:多表判断,动词)(4)通假字曾益其所不能(曾,通“增”,增加)5作者链接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世常以“孔孟”并称。他生活在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中期,政治上主张“法先王”,在孔子的“仁”学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仁政”学说,主张行“仁政”以统一天下。曾游说梁、齐等诸侯国君,均不见用,退而与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书立说。其言论和行动的记载,保留在孟子一书中,此书不仅是儒家的重要学术著作,也是我国古代极富特色的散文专集。其文气势充沛,感情洋溢,逻辑严密;既滔滔雄辩,又从容不迫;尤长于譬喻,用形象化的事物与语言,说明复杂的道理,对后世散文家韩愈、柳宗元、苏轼等影响很大。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一)读懂文意1自由朗读课文。2掌握翻译文言文的方法,根据课下注释疏通文意,并将不懂之处圈画出来。3四人一小组讨论交流,解决自己未能解决的问题。4全班讨论交流,解决小组未能解决的问题。(二)整体感知1文章开头列举了六个人物的事例,他们的人生经历有什么共同点?其作用是什么?【交流点拨】共同点:都是从出身卑微转变为显贵,在历经苦难磨练之后,最终被提拔任用,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引出下文中担负重任的人,事先必须受一番艰苦的磨炼,才能有所成就的观点,并为此观点提供了具体的事实论据。2担当大任的人必须从三个方面经受艰苦磨难,这三个方面分别是什么?磨练目的是什么?【交流点拨】内心苦其心志;身体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为行拂乱其所为。目的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培养其忍耐力,增强其能力)(三)文本探究1“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这句话论述问题的角度与第2段有什么不同?【交流点拨】第2段强调客观环境对人的影响,而这句话强调人的主观因素,即只有不断地总结犯错误的经验教训,不断改正,经过一番苦心思虑,才能战胜挫折,有所作为。2作者认为一个国家走向衰败灭亡的原因是什么?一个国家要想避免“亡”的命运,必须具备哪些条件?【交流点拨】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入则有法家拂士,出则有敌国外患。3你认为本文的论点是什么?文章是如何一步一步论证这个论点的?【交流点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第一步从个人方面,分两个方面来谈:先要在客观方面经过磨练,其次要有个人主观上的努力奋发,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人才,以此来证明“生于忧患”的观点;第二步从国家方面,也分两个方面来谈:先从国内,后从国外,国家在这个两方面都生活在安乐中,往往都会灭亡,进而证明了“死于安乐”的观点。 (四)深层感悟1由六位古代贤能的人经受磨难而成就大事业的例子归纳出什么结论?【交流点拨】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2哪几句是从个人角度进一步正面论述经受磨难的好处的?【交流点拨】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3哪几句是从国家角度进一步反面论述论点的?【交流点拨】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4这篇文章在论证方法上有什么特色?【交流点拨】这篇文章采用了类比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等论证方法。如把造就人才与治理国家类比,如罗列六位逆境中成才的人物事例,如把成就伟人与国家灭亡对比,如先分析论证,后归纳观点等等。5请简述本文的论证思路。【交流点拨】文章先谈造就人才的问题,以六个出身低微、经过种种磨炼而终于身负“大任”的显贵人物为例来说明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同时又重视人的主观因素,提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的观点。从个两方面说明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在生活、思想、行为等方面经受一番艰难甚至痛苦的磨炼。接着由个人说到国家,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和个人能否成就大业的因素相仿,最后推出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五)本课小结孟子文中所言的两个问题,对我们仍具有可贵的启发意义:一是关于人才的造就问题,孟子在这个问题上强调了两个方面,一方面他强调人的才能是在艰难困苦的磨炼中形成的,另一方面他指出人要能够经受住挫折困顿的考验,在挫折困顿中奋起,这样才会有所作为。希望大家在以后的生活中都能经受住生活的磨难。五、板书设计五、拓展延伸优越的条件容易消磨人的意志,腐蚀人的健康肌体,使人丧失成功的上进心;而艰苦的环境、坎坷的经历,却能磨炼人的意志,增强人的上进心。文中也提出担当大任的人必须经过艰苦生活的磨炼。请查找相关资料,补充一些例子。【交流点拨】屈原放逐,乃赋离骚;仲尼厄而作春秋;韩非囚秦作说难孤愤;司马迁受腐刑而作史记;欧阳修两岁丧父,笃而成才。盖西伯(文王)拘而演周易;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第二课时教学相长一、新课导入孔子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阐述了学习与思考的关系。作为学生,要想学到知识,就要努力做到学习中有思考,在思考中学习。在学习的漫长路途中,我们还要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一篇关于介绍“教”与“学”的关系的文章。(板书课题教学相长)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1朗读课文,圈点课文中的生字词。嘉肴(ji yáo)弗食(fú)自强(qing)教学相长(jiào)(zhng)2听老师范读,划出朗读的停顿。【交流点拨】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2积累文言词汇。(1)重点实词虽有嘉肴(熟肉食)不知其旨(味美)至道(达到了极点)是故(因此)知困(受到)阻碍,不通自反(反过来要求自己,自己反省)自强(勉强,勉力)教学相长(教和学互相促进,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2)古今异义。虽有佳肴(古义:即使;今义:虽然)教然后知困古义:(受到)阻碍,不通;今义:困难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一)疏通文意1自由朗读课文。2掌握翻译文言文的方法,根据课下注释疏通文意,并将不懂之处圈画出来。3四人一小组讨论交流,解决自己未能解决的问题。4全班讨论交流,解决小组未能解决的问题。5教师点拨。(二)整体感知1用自己的话说说文章的大意。【交流点拨】即使有美味的菜肴,如果不亲自品尝,就永远不会知道滋味如何;即使有非常好的道理,如果不去学习,就永远不知道它的好处。因此只有学习以后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教学以后才能知道有理解不了的地方。知道不足,然后才能反省自己;知道自己有不理解的地方,然后才能自己督促自己,才能努力向上。所以说,教和学互相促进。2本文主要论述了什么道理?作者是怎么论述的?【交流点拨】本文主要论述了教学相长的道理。本文在论述时先以“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作比,引出学和教的关系,然后从教与学两个方面加以说明,最后归结到“教学相长”这个结论。(三)文本探究1开头“虽有嘉肴”一句有什么作用?【交流点拨】以“嘉肴”喻“至道”,运用设喻说理的方法,说明“弗学,不知其善”的道理,引出学和教的话题,将抽象的道理具体化,通俗易懂。2“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在文中有什么作用?【交流点拨】道出“学”“教”之后的结果,为下面的观点作铺垫。3本文在写作手法上有哪些特点?【交流点拨】多用对偶句,节奏鲜明,韵律感强。文章共五句话,其中三句是对偶句,句式整齐,两两相对,读起来朗朗上口。4从学习的角度,“教学相长”可以给我们怎样的启示?试结合学习经验,谈谈你的看法。【交流点拨】只有学习以后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教学以后才能知道有理解不了的地方。教和学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教师和学生之间应该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共同提高。5“教学相长”在现代的意义是什么?【交流点拨】教学相长是现代师生关系的特点之一,指的是“我你”师生关系的确立表现出的互惠的新特点。在这种师生关系中,教师不仅是讲授者,其本身也受到教益,学生在被教的同时也反过来启发老师,他们在课堂中共同展现着自身的价值,在充分发掘自己的潜能中共同成长、共同进步。6学了本文,还能让你想起来哪些与之相关的名言警句?【交流点拨】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韩愈的“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还有亚里士多德的“我爱我师,但我更爱真理”。四、板书设计五、拓展延伸积累礼记中的名言名句。【交流】(1)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2)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3)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4)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5)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6)来而不往非礼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