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25《诗词曲五首》(第2课时)教案-新人教版.doc

    • 资源ID:13022430       资源大小:27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25《诗词曲五首》(第2课时)教案-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25诗词曲五首(第2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教学目标1学习并了解诗歌的意境。2学习并了解诗、词、曲等诗歌的体裁。3了解五首诗的思想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4背诵并默写五首诗。教学重难点1领会诗意,体味诗情,并积累名句。2背诵并默写五首诗。教学难点:1反复朗读,把握含蓄蕴藉的诗意;借助想象,感悟意境。2深刻体味作品所蕴含的情思,理解诗人的胸襟抱负。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零丁本义孤独、孑孓,做为失败者的文天祥在过这零丁洋之时难免心情抑郁愤懑,但我们在他的诗歌中找不到落魄者的哀鸣,失意中的悲叹,相反的我们看到的是,坚强者的斩钉截铁的信念。 课堂实录一、 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置,旨在让学生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1作者简介文天祥(12361283),是我国南宋大臣、文学家。公元1275年,元军进逼南宋,文天祥在江西赣州组织义军,开赴临安(今浙江杭州)帮助朝廷抗敌。第二年担任右丞相,奉命去元营谈判时被扣留。后来脱险,冒着九死一生到达福州,继续抗元。最后兵败被俘,被送往燕京(今北京市),囚禁了三年。元朝统治者千方百计利诱威胁,要他投降,但他坚贞不屈,从容就义。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是文天祥被俘后写下的名句,表明他丹心报国、宁死不屈的崇高气节。  2介绍写作背景  此诗是文天祥的代表作,作于作者被俘后第二年正月过零丁洋时。后来元军统帅张弘范再逼他写信招降南宋在海上抵抗的将领张世杰等人,文天祥出此诗以明志节。二、整体感知【设计意图:此环节设置旨在让学生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1这首七言律诗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的哪几件大事? 2颔联上下两句有何联系?都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3颈联中的“惶恐”“零丁”有双层含义,请谈谈有哪两层含义。 4尾联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5请同学们谈谈中国历史上“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事例。 6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明确:1一是在他岁时,因科举走人仕途;二是在国家危急存亡的关头,起兵勤王抗元。 2国家山河分裂,局势危急,个人命运也动荡不安,暗示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3一是两个地名,另一层意思是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 4表明诗人舍身取义,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  5如苏武、岳飞、邓世昌、朱自清、闻一多等等。6通过追忆自己抗元的艰辛经历,表现诗人忧国之痛和愿意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三、介绍作者【设计意图:此环节设置,旨在帮助学生了解作者】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苏洵子。嘉佑进士。神宗时曾任祠部员外郎,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任杭州通判,知密州、徐州、湖州。后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贬黄州。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等,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北还后第二年病死常州。南宋时追谥文忠。与父洵弟辙,合称“三苏”。在政治上属于旧党,但也有改革弊政的要求。苏轼才情奔放,为宋代最杰出的作家,诗、词、文、书、画、文艺理论均有独到成就。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少数诗篇也能反映民间疾苦,指责统治者的奢侈骄纵。其词于风格、体制上皆有创变,清雄旷放之作尤新人耳目,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有东坡乐府。四、整体感知【设计意图:此环节设置,旨在帮助学生了解词的内容以及诗人的情感】1上片: 上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态变化?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明确: 叙述作者身世感慨和矛盾心理。 苏轼屡受打击后在“出世”与“入世”之间徘徊和困惑心态愿意在人间为国家出力 积极乐观、希望有所作为的人生态度  2下片: 下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明确: 抒发对弟弟的怀念之情 人间有悲欢离合如同月亮有阴晴圆缺,自古以来没有完美无缺的。对离人的同情抚慰,更是赋予哲理,表现诗人旷达的心胸和情怀。五、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此环节的设置,旨在帮助学生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1.张养浩(12701329),字希孟,号云庄,济南人,元代著名散曲家。曾任监察御史,因批评时政而免官,复官至礼部尚书,又辞官隐居济南云庄,天历二年,征拜陕西行台中丞,到官四月病卒。张养浩自幼好学,上自儒家经典,下至诸子百家,唐诗、宋词、笔记小说,无所不读,又诗赋、文章无所不能,尤长于散曲。他隐居济南云庄8年期间,登华不注,游大明湖,览龙洞,赏泉水,“寄傲山林,纵情诗酒”,创作了大量诗文散曲。其作品流传下来的有散曲小令160多首,诗近400首,各类文近百篇。  2.介绍写作背景  这首曲是作者于元文宗天历二年在就任陕西行台中丞的途中所作。潼关位于东西两(洛阳、长安)之间,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常常触动行经者的怀古之情。这首曲借凭吊潼关古迹,表现了一个历史的主题: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无论怎样改朝换代,人民依旧过着痛苦的生活。六、整体感知【设计意图:此环节设置,旨在帮助学生了解曲的内容及作者的情感】1. 本曲的曲牌名是?题目是?(山坡羊  ,潼关怀古 。)2. 就描写的感觉角度看,“峰峦如聚,波涛如怒”是从哪几个方面写的?(视觉 和听觉  两个方面写出潼关的险要。)3. “山河表里”分别指的地方是那里?(潼关外的黄河  潼关内的华山。)4. 曲中哪几句写了作者路经潼关时的所见所想?5. 点明本曲中心的句子是. 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慨?这是作者对以往历史所作的概括与评判,即无论怎样改朝换代,人民依旧过着痛苦的生活。课堂小结过零丁洋追忆自己抗元的经历,表现了诗人忧国之痛和愿意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水调歌头上片写作者在“天上、人间”的徘徊,下片写对月怀人,表达了作者旷达胸襟和对亲人的怀念之情。山坡羊 潼关怀古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布置作业1背诵并默写2选择其中一首诗词进行扩写。板书设计 过零丁洋 首联:写个人和国家两件大事 颔联:国家山河分裂,局势危急 颈联:慨叹形势险恶和境况的危苦 尾联:直抒胸臆,表明以死明志的决心 水调歌头 上片:写作者身世和思想上的矛盾下片:怀念亲人及感悟到人生哲理 山坡羊 潼关怀古 凭吊潼关古迹表达悲愤之情

    注意事项

    本文(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25《诗词曲五首》(第2课时)教案-新人教版.doc)为本站会员(知****量)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