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23课《公输》教案-语文版.doc
-
资源ID:13025325
资源大小:16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23课《公输》教案-语文版.doc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第23课公输教案 语文版一、教学目标(一)理解全文的意思,掌握部分实、虚词及特殊文言句式。(二)学习墨子的论辩艺术。(三)通过学习本文,初步了解墨子“兼爱”、“非攻”的思想。二、教学课时1课时三、教学过程(一)预习1利用工具书,读准字音。2结合书下注释,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二)导入由学生比较熟悉的鲁班的故事导入,介绍公输盘的高超技巧,以及他为楚国造云梯的故事。(三)请学生谈谈公输的主要内容明确:本文主要内容公输盘替楚国造云梯,准备去攻打宋国,墨子听到消息后连忙前去阻止。他用巧妙、锋利的言辞使战争发动者理屈词穷,又凭谋略使他们不敢轻举妄动,最终阻止了战争的发生。表现了墨子临危不惧,智勇双全的性格。文章先介绍事情的缘由,中间部分详细叙述了墨子分别与公输盘和楚王斗争的经过,最后一部分清楚地介绍了事情的结局,脉络清晰。(四)课堂练习1一词多义:虽虽然(虽然)虽杀臣(即使)见见公输盘(会见)胡不见我于王(引见)之请说之(代词,代依靠你杀人这件事)子墨子九距之(代词,代公输盘)公输盘之攻械尽(主谓间,不译)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的)2特殊句式:(1)“宋何罪之有?”译为:“宋国有什么罪呢?”在古汉语中,表疑问的疑问代词要提前,一般的语序是“宋有何罪”,“之”,宾语前置的标志。(2)“夫子何命焉为”译为:“你(有)什么见教呢?”本句中,本来没有谓语,在翻译时应补充出来。“焉为”表示疑问语气。(3)“胡不见我于王”译为:“为什么不把我引见给大王呢?”“见我”,理解为“(把)我引见”。(五)请几位学生结合注释,翻译全文,其他学生矫正翻译(六)归纳全文的结构(见“板书设计”)(七)学习墨子的论辩艺术1墨子是如何说服公输盘的?明确:墨子没有开门见山,而是采用了迂回战术,巧设比喻,诱使公输盘说出自相矛盾的话。从公输盘的“义不杀人”说开去,在指出公输盘之举不仁、不忠、不强之后,又回到劝公输盘去制止楚惠王攻宋这个问题上,指出公输盘所说的“义不杀人”与先前替楚惠王制造云梯去攻打宋国是相互矛盾的。这样,公输盘只好心悦诚服地认输了。2墨子是如何说服楚惠王的?明确:墨子规劝楚惠王远比规劝公输盘艰难得多,从而也更突出了墨子的论辩才能。墨子首先巧设了三个生动的比喻:舍文轩而窃敝舆,舍锦绣而窃短褐,舍粱肉而窃糠糟,诱使楚惠王回答“必为有窃疾”。接着,墨子穷追不舍,又通过三组类比,指出楚攻宋好比舍文轩而窃敝舆,舍锦绣而窃短褐,舍粱肉而窃糠糟。然后墨子明确指出,强楚攻弱宋是不仁不义的行为,这就把楚惠王诱使到自己的认识与自己的实际行动发生矛盾的窘境上去了。这是墨子劝阻楚惠王放弃攻宋主张的重大突破。但惠王理屈词不穷,他只承认“窃疾”在道义上的不是,却不肯放弃攻宋的主张。这使墨子的劝阻出现了僵局。于僵局后,墨子另辟蹊径,将说理辩论转到以实际行动迫使楚惠王放弃攻宋的主张上来,这就是与公输盘较量攻守之术。最终使得楚惠王折服了。(八)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诵读全文,教师补充介绍墨子的有关资料明确:墨子,名翟(约前468前376),春秋战国之际的思想家、政治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他大力倡导“兼相爱”、“交相利”,反对儒家的“天命”和“爱有差等”之说。他的“非攻”思想体现了当时人民反对掠夺战争的意志;“非乐”、“节用”、“节葬”等主张是对当权贵族“繁饰礼乐”和奢侈享乐生活的抗议。他重视生产,初步意识到劳动是人类生活的基础。墨子学说对当时思想界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墨家的主要著作为墨子。墨子文章质朴,较少文采,但逻辑性很强,善于运用具体的事例说理。(九)布置作业1熟读全文。2完成“思考与练习一、二、三”。板书设计公输 起因:楚将攻宋 经过:墨子劝说公输盘迂回陈说宣扬“兼爱” 墨子劝说楚惠王1巧设类比 体现“非攻” 2演习攻防 结果:“请无攻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