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家》精品教案-语文版.doc
-
资源ID:13026072
资源大小:26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6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19-2020学年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家》精品教案-语文版.doc
2019-2020学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1课家精品教案 语文版教学目标:1、了解当代作家周国平:并能积累文中的生字、生词,提高阅读水平。2、理解作者对家的三个比喻及其观点;体会本文极具哲理性的语言特点。3、培养自己爱家爱亲人的情感,学会珍惜家庭生活;能熟练地运用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作方法,蕴含哲理。4、深刻体会文章的语言凝练优美,富有感染力。学习运用小标题形式,使文章显得层次分明、眉目清晰。教学重点:目标3. 教学难点:目标4.教学方法:朗读、研讨。 课型:新授课。课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在这个世界上,家是一个充满亲情的地方,它有时在竹篱茅舍,有时在高屋华堂,有时也在无家可归的人群中。没有亲情的人和被爱遗忘的人,才是真正无家可归的人。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家”是人们很熟悉的名词,以此为题的文章也有很多,而且各有千秋。周国平这篇散文从三个层面写出了自己对家、对人生的深刻理解。2、作者:周国平,1945年7月生于上海。19621968年就学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后分配在广西深山老林中。1978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先后获硕士、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研究员。1996年以怀念夭折女儿为主题的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而闻名,此外主要作品还有:守望的距离、安静、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人与永恒、尼采与形而上学、周国平文集等。主要译作有:尼采美学文选、尼采诗集、偶像的黄昏等。周国平的作品充满了人生的智慧和哲学的魅力,融理性和激情于一体,笔调清新自然,内涵睿智深刻,多年来深受读者喜爱。3、学习生字:恍然(hung) 袅袅(nio) 温馨(xn) 耳畔(pàn) 琐屑(xiè)休憩(qì) 港湾(gng) 摇曳(yè) 喧哗(xun) 冥想(míng)萦绕(yíng) 诱惑(huò) 抵御(yù) 黯然(àn) 熟悉(x)4、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三、默读课文,理清条理: 第一部分(1):由对人生的比喻引出对家的思考,并引起下文。第二部分(216):由三个比喻句作为小标题,抒写自己对人生对家由浅入深的哲学思考。第一层(26):“家是一只船”是在观察渔民以“船”为家的生活现象之后进行深入思考才得出的。在人生的长河里漂流,家承载着亲人战胜前方变幻莫测的命运。第二层(712):“家是温暖的港湾”是在第一个比喻的基础上将人生比作乘船远航,既是远航,就需要休息、停靠港湾、补充给养、恢复体力、放松精神、放飞自由。第三层(1316):“家是永远的岸”是在第二比喻的基础上提出的,既是远航,就要有目标,学要有彼岸和归宿。家就是航行的目标和停靠的彼岸。四、教师小结:本文是一篇哲学家写的散文,文中体现了作者对“家”的一种哲学思考,在人生的航行中,家犹如港湾,是人精神休憩和安慰之所,甚至家的琐屑的噪音也是一首放松我们精神的人间乐园,进而抒发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对过着平常生活的、回到家中的人们的祝福。五、布置作业:研讨与练习一。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我看见黑沉沉的大地展开在我的面前,用她的手臂拥抱着无数的家庭,在那些家庭里有着摇篮和床铺,母亲们的心和夜晚的灯,还有年轻的生命,他们满心欢乐,却浑然不知这样的欢乐对于世界的价值。(泰戈尔新月集·家庭)2、家是妈妈柔软的手和爸爸宽阔的肩膀,家是一百分时的奖赏和不及格时的斥骂。家是可以耍赖撒谎的皇帝,也是俯首听命当奴隶的地方。家是既让你高飞又用一根线牵扯的风筝轴。(毕淑敏散文精品自选集)二、细读课文,品味语言: 1、 中心句:(1)家是一只船。明确:这句话来自于引子中 “人生对于所有人来说是漂过岁月之河”,这是作者用一个比喻句表达了他对人生的基本观点。家是本体,船是喻体。这个比喻是后面两个比喻的基点。家是港湾,家是岸,都是由家是船生发出去的。(2)家是温暖的港湾。明确:这个比喻句是上一个比喻句的深入,又是下一个比喻句的出发点。本体是家,喻体是港湾。对于在岁月之河中漂泊的人来说,家是船;对于航行在人生河道上的船而言,港湾是不可或缺的,那么,家就是为船提供停泊、休憩、躲避风浪的港湾。(3)家是永远的岸。明确:本体是家,喻体是岸。这个比喻是“家是温暖的港湾”的深化,是三个比喻所传达的思想的完成,在逻辑上既是对前两个比喻的升华。表达了家不仅是港湾,从人生的起始到终结来看,家是永远的岸它既是每个人登临人生世界的起步之岸,也是每个人离开现实人生的离别之岸。2、总结句:如果把人生比作一种漂流它确实是的。明确:本文是一篇充满人生哲理的散文。把人生比作一种漂流,把家比作船、港湾、岸的前提和基础,也是话题提出的引子。3、过渡句:(1)、那么,家是什么呢?明确:设问句,引起下文作者对家的三个层次的认识和思考。(2)、当我欣赏远处美丽的帆影叶,耳畔响起一位哲人的讽喻:“朋友,走近了你就知道,即使在最美丽的帆影上也有着太多琐屑的噪音!”明确:承接上文“点点帆影”,引出话题,把作者对家的思考引向深入。4、“朋友,走近了你就知道,即使在最美丽的帆船上也有着太多琐屑的噪音!”明确:引用尼采的话既引出了话题,又把对家的思考引向深入,借以讨论对家的看法。也使作者的阐述更丰满、更充分、更具说服力。三、默读课文,合作探究:1、作者把人生比作“一种漂流”,又把家比作船、港湾、岸,说说这几个比喻间的内在联系。明确:把人生比作一种漂流,是把家比作船、港湾、岸的前提,是后边几个比喻的基础。“家是一只船”,其中,家是本体,船是喻体。这个比喻的前提是把人生比作一种漂流。这个比喻是后面两个比喻的基点。家是港湾,家是岸,都是由家是船生发出去的。“家是温暖的港湾”,这里家是本体,港湾是喻体。而港湾这个喻体是以家是一只船为前提的。因为航行中的船是需要港湾的。这个比喻是第一个比喻的深入,又是下一个比喻的出发点。“家是永远的岸”,这个比喻是“家是温暖的港湾”的深化,是三个比喻所传达的思想的极致和完成,在逻辑上既是对前两个比喻的承接,又是对前两个比喻的升华。表达了家不仅是港湾,从人生的起始到终结来看,家是永远的岸它既是每个人登临世界的起步之岸,也是每个人离开现实人生的离别之岸。2、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家是什么?不同作家笔下有不同的“家”,那么你心目中的“家”呢?请你用比喻句把自己的感受写出来吧。明确:(1)、家是温暖的港湾,家是永远的岸,给人带来不尽的温暖和梦魂萦绕的牵挂。(2)、家是大树的根,支持着枝叶的生长;家是红丝带,永远系着游子的心。3、“家”始终是人们关注的话题,搜集有关“家”的诗文,抄写下来,并与同学交流。明确:(1)、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2)、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四、教师小结:作者先叙述南方荡舟的所见所闻所感。接着引出“家是一只船”的议论,最后望着湖面上缓缓而行的点点帆影,我暗暗祝祷,愿每张风帆下都有一个温馨的家”则是抒情。这种记叙基础上展开议论的写法显得水到渠成,记叙是议论、抒情的基础,而议论、抒情又是对记叙的升华。记叙、议论、抒情巧妙结合,很好地表达了作者的情感。五、布置作业:研讨与练习二。六、板书设计: 1、家船命运与共的伴侣;港湾我们休憩的港湾;岸游子牵恋的彼岸。对家深刻的理解和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