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传序书箴四篇》《五柳先生传》教学设计-长春版.doc
-
资源ID:13026852
资源大小:35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6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传序书箴四篇》《五柳先生传》教学设计-长春版.doc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0课传序书箴四篇五柳先生传教学设计 长春版课 题五柳先生传课 时一 课 时课 型自 读 课教学准备CAI、课件教学目标知 识与技 能1、 理解五柳先生形象就是陶渊明的自画像。2、 体会五柳先生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3、 体会本文的写作风格。过 程与方 法1、 通过阅读注释和查阅材料,了解作者、作品、会独立翻译文言文。2、 通过文言文学习方法的指导,能独立翻译、理解文言文。3、 通过多种阅读方式,体会本文写作风格、语言特点。4、 通过启发、讨论、归纳等方式,了解五柳先生的性格、志趣、精神风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五柳先生安贫乐道、不慕荣利的品德和情趣。重点1、 理解五柳先生形象就是陶渊明的自画像。2、 体会五柳先生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难点体会本文的写作风格语言特点。教法启发、文言文学习方法指导、点拨。学法文言文学习方法、讨论、归纳法、多种阅读法、查阅材料法。圈点勾画批注、积累法。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一、导入:二、自读感知、整体把握:三、解决探究:四、练习巩固:五、拓展延伸:六、总结:同学们,我们学过一首诗叫归园田居,在诗中,诗人陶渊明描绘了他在田园中劳动的情景,充满了诗情画意,充满了悠闲自得。陶渊明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他,走进“五柳先生”。1、 走进陶渊明: 补充介绍陶渊明和相关背景。2、 学法指导:介绍文言文学习的三个方法和本文学习可采用的方法。3、 诵读欣赏:播放配乐朗读,要求学生听停顿、节奏、读音、情感、语调等。4、让学生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声音宏亮。5、指导翻译课文:不字字串讲,只重点解决重点字、词、句,不通译全文。学生能理解即可。6、积累:古文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要注重积累,下面我们用5分钟时间自由诵读,背诵字词句的翻译,做好巩固工作。1、 梳理结构。2、 要求学生齐读课文,思考问题:(1)、五柳先生三大爱好反映出他怎样的精神?(2)、本文语言有何特点?检查学生学习效果,出示练习题:1、注音。2、解释加点字。3、课文原文回答。4、讨论:陶渊明由于对当时的黑暗现实不满才辞官隐居,如你遇到不如意的事,你会如何面对?对于习题的安排,结合在教学环节中,1、2题在翻译之后就练习。陶渊明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恬淡、与世无争、心情坦然,安贫乐道。在他的名篇饮酒诗中,他把这种心境表达的淋漓尽致,让我们一起欣赏并作为课后积累。乡村的夜,分外沉寂,劳作了一天的人们已酣然入睡。月华如水,洒满冷冷清清的小茅屋,主人辗转反侧,夜不成寐:归荒南野际已有数载,南山下的豆苗已茂盛,东篱边的菊花在怒放这时月光移到宅边的五柳树,树影婆娑,婀娜可爱,老人不禁思绪如潮,铺纸研墨,写下这篇脍炙人口的散文名篇。下面就让我们也和他一样,心情恬淡、放松的再读这篇文章。背诵归园田居。1、介绍陶渊明。2、听方法,积累。3、听配乐朗读,按要求听停顿、节奏、读音、情感、语调等,并在文中标明。4、积累生字,扫清字词障碍。5、自由朗读课文,勾画不理解的句子。6、生独立读课文。按要求做。7、翻译课文:以小组为单位译课文: 先划出自己不会翻译的字词和句子,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解决,不能解决的提出来,师生一起解决。8、按教师要求积累相关内容。齐读课文,思考出示的问题,自己能解决的独立解决,不能的小组内探究。按要求做练习。讨论题注意说出自己的见解、主张。读饮酒诗,并积累。听教师总结。读课文。直接导入新课教学,吸引学生注意力注重积累教给方法圈点勾画批注自主学习培养朗读能力小组合作学习注重知识积累培养探究能力、合作能力练习题设计按由易到难,有基础知识、课文背诵、还有结合实际的口语交际练习。相关知识积累板书设计:设计思路:闲静少言 不慕荣利性格: 五柳先生生活: 环堵萧然 晏如也兴趣读书:好读书,不求甚解饮酒:性嗜酒,期在必醉著文章:常著文章自娱不慕名利率真自然安贫乐道 本节课的教学主要是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文言文的学习习惯,教给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方法:读的方法、译的方法、积累的习惯,在充分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接受能力的前提下,让学生参与学习,在质疑问难中探究发现,在读读背背中积累语言和文言文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