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计划】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个人研修计划.docx
-
资源ID:13028625
资源大小:26.28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数学计划】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个人研修计划.docx
能力提升工程2.0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计划规划年份(202 1 年)(202 2 年)教师姓名个人信息性别教龄年龄职称中级教师职务无政治面貌群众学科数学学段初中最高学历大学本科荣誉称号学校名称学校信息学段初高中特色始终关注教师发展、学生发展与学校发展所在区域R城市 R城镇 £乡村 £其他 学校发展愿景以信息化、数字化校园建设为核心,充分发挥校园网的强大功能作用,在教育教学、教学研究、行政管理、家校联系等方面实现信息化,形成信息化管理体系;全面提高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和信息技术素养,培养造就一支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和教育信息技术的师资队伍,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有效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对教学改革的推动作用,促进信息技术和课程改革的深入融合,提高大数据分析与应用能力,丰富网络教育教学资源,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在两到三年内,初步实现教育信息数字化、教学手段现代化、学校管理电子化,最终实现学校的全面数字化、智慧化,提升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我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学校能力提升工程绩效目标(一)总体原则“三提升两建构一全面”即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团队信息化指导能力显著提升;建构提升教师信息素养发展新机制,建构整校推进混合式校本研修新模式;全面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发展,推动我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二)学校目标“双推进”即大力推进教师信息化专业成长、大力推进学生个性化发展。1.强化对教师信息技术培训、辅导力度,转变观念,促进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2.加快我校信息化基础能力建设,建设智慧校园,加快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3.推进学校网站多元化建设,实现数字化教学资源共建共享;4.打造服务于教育教学的本校数字化校园应用平台,提高教师数字分析应用能力;5.以信息化建设为契机,加速多元化课程的实践研究与探索;6.完善学校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的培训、考核、评价机制,形成常态化评测体系;7.加强学生信息技术教学管理和信息学科竞赛辅导工作,培养具有现代信息意识的中学生。(三)教师目标1.每位教师均能按要求,保质保量地完成 50 学时以上的线上与线下混合培训学习,能够利用信息技术融合教学环节,利用网络数据平台,掌握真实学情,提高教师全员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学情分析、教学设计、学法指导和学业评价等能力;2.每位教师掌握 3 项以上能力点,并会把信息技术熟练应用于课堂教学中,与课堂深入融合,优化课堂讲解、启发、示范、指导、评价等环节,促进“活动探究常态课”的深入实施,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课堂效率;3.每位教师有一项以上的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成果(课堂导入、课堂实录、微课视频等);4.每位教师均能掌握一个与本学科相关的、在课堂上切实可用的软件工具,如在线问卷、思维导图、演示文稿、在线测试平台等,并能够在课堂有效应用,为学生参与知识理解和建构提供丰富的学习支持,进而提高课堂效率,提升教学质量;5.打造高质量的技术应用创新课例,围绕研修主题,结合学校实际,由学校组织参训教师自主设计完成一节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创新课例,开展技术应用创新优秀成果评选活动。鼓励跨学科融合,打造高质量的技术应用创新课例;6.绝大多数教师会懂得大数据分析与运用,指导学生个性化学习,促进精准教学。教研组校本研修绩效目标基本的绩效目标:每个教师完成 50 学时的培训,其中实践学时25学时,并通过三个微能力点来实现实践测评,教研组提交四个教研活动简报。可选的绩效目标*面向教师:完成 3 个微能力点的研修任务并有实践成果;结合学科特点,能熟练掌握常用的信息技术工具;完成优质教学设计、信息技术融合微课等资源建设;面向学生:提高学生利用大数据分析诊断自身学习状况的能力,精准把脉学习问题,提高学生成绩;面向教研组:全面提高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养造就一支现代信息技术素养的高素质师资队伍,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发展,推动本组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教师在教学技能大赛、“三优联评”等活动中取得一定成绩。个人情况分析结合日常的信息技术应用情况,对本人信息化教学能力进行分析,同时结合学校规划与教研组研修目标,明确个人的优势与不足。我初步掌握多媒体教学环境下的学情分析、教学设计、学法指导和学业评价,对于混合学习环境中的相关技术也略有接触,对于智慧学习环境中的相关技术完全未掌握。优势:学校信息化条件相对完善,同事的信息化水平也相对高。不足:年龄较大(48岁),接受新事物和学习能力较低。个人规划1.个人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发展目标请结合学校发展规划与教研组目标,制订个人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目标。掌握在多媒体教学环境或混合学习环境下进行学情分析、教学设计、课堂导入、课堂讲授、总结提升、方法指导和学业评价。2微能力选择请在明确学校与教研组微能力选择要求之后,确认个人微能力选择范围。学校指定的微能力范围个人选择A1 技术支持的学情分析A3 演示文稿设计与制作A5 技术支持的课堂导入B1 技术支持的测验与练习B2 微课程设计与制作B4 技术支持的发现与解决问题B6 技术支持的展示交流B9 自评与互评活动的组织A13 数据可视化呈现与解读C1 跨学科学习活动设计C2 创造真实学习情境C5 基于数据的个别化指导C6 应用数据分析模型B1 技术支持的测验与练习B6 技术支持的展示交流C2 创造真实学习情境3个人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绩效目标1.完成 50 学时的培训,其中实践学时25学时,并通过三个微能力点来实现实践测评。2.完成 3 个微能力点的研修任务,完成一次演示文稿设计与制作,进行一次基于技术支持的课堂导入、课堂讲授、总结提升、方法指导的课堂实录,进行一次基于技术支持的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把握学情,改进教学行为,优化教学环节,提高课堂效率。4研修活动任务清单研修主题研修内容研修形式组织者预期结果制定计划确定3个微能力点集中培训学校明确研修的目标和计划线上研修完成线上 25学时的课程学习线上学习长乐教师进修校围绕“四学”(学情分析、教学设计、学法指导和学业评价)初步掌握相关知识 线下实践,交流成果完成线下 25 学时的课程实践,交流成果,优化课堂环节线下实践,研讨交流,成果借鉴教研组利用信息技术工具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初见成效 考核评价,展示推广成果分享,多元评价,总结提高提交成果,进行测评,全面总结学校、进修校力争实现理念上的转变及教学过程的优化,进而实现课堂效率的提高及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5阶段性成果时间内容绩效指标2021 年 7 月中旬-8月底完成 25 学时的网络在线课程学习完成 25 学时的网络在线课程学习,初步掌握相关知识2021 年 9 月12 月完成 25 学时的校本研修实践。(其中,每个微能力点为 5 学时,每次教研活动为 5 学时)(1)参加学校组织的至少 2 次全校教研活动;(2)参加教研组组织的至少 2 次组内教研活动(如微能力点案例分享、信息技术融合课展示、大数据分析与应用、研修总结反思等)。协助组长汇总整理至少 3 次校本研修材料(含通知、签到表、照片、学习材料、学习笔记等)提交至平台,此项任务组长考核分为 30 分,组长提交完成则全组校本研修通过。2022 年 1 月4 月通过 3 个能力点的微认证考核评价,提交相应的微认证材料通过 3 个能力点的微认证考核评价,提交相应的微认证材料(如信息技术融合课的教学设计、课堂实录片段、微课程视频、数据分析使用报告等),能力点趋向混合学习和智慧学习,通过测评,争取优秀。附表:微能力自我诊断表微能力自我诊断表编 号维 度微能力所属环境微能力掌握情况判断A1学情分析技术支持的学情分析多媒体教学环境£掌握 £未掌握 £不确定A2教学设计数字教育资源获取与评价多媒体教学环境£掌握 £未掌握 £不确定A3教学设计演示文稿设计与制作多媒体教学环境£掌握 £未掌握 £不确定A4教学设计数字教育资源管理多媒体教学环境£掌握 £未掌握 £不确定A5学法指导技术支持的课堂导入多媒体教学环境£掌握 £未掌握 £不确定A6学法指导技术支持的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环境£掌握 £未掌握 £不确定A7学法指导技术支持的总结提升多媒体教学环境£掌握 £未掌握 £不确定A8学法指导技术支持的方法指导多媒体教学环境£掌握 £未掌握 £不确定A9学法指导学生信息道德培养多媒体教学环境£掌握 £未掌握 £不确定A10学法指导学生信息安全意识培养多媒体教学环境£掌握 £未掌握 £不确定A11学业评价评价量规设计与应用多媒体教学环境£掌握 £未掌握 £不确定A12学业评价评价数据的伴随性采集多媒体教学环境£掌握 £未掌握 £不确定A13学业评价数据可视化呈现与解读多媒体教学环境£掌握 £未掌握 £不确定B1学情分析技术支持的测验和练习混合学习环境£掌握 £未掌握 £不确定B2教学设计微课程设计与制作混合学习环境£掌握 £未掌握 £不确定B3教学设计探究型学习活动设计混合学习环境£掌握 £未掌握 £不确定B4学法指导技术支持的发现与解决问题混合学习环境£掌握 £未掌握 £不确定B5学法指导学习小组组织与管理混合学习环境£掌握 £未掌握 £不确定B6学法指导技术支持的展示交流混合学习环境£掌握 £未掌握 £不确定B7学法指导家校交流与合作混合学习环境£掌握 £未掌握 £不确定B8学法指导公平管理技术资源混合学习环境£掌握 £未掌握 £不确定B9学业评价自评与互评活动的组织混合学习环境£掌握 £未掌握 £不确定B10学业评价档案袋评价混合学习环境£掌握 £未掌握 £不确定C1教学设计跨学科学习活动设计智慧学习环境£掌握 £未掌握 £不确定C2教学设计创造真实的学习情境智慧学习环境£掌握 £未掌握 £不确定C3学法指导创新解决问题的方法智慧学习环境£掌握 £未掌握 £不确定C4学法指导支持学生创造性学习与表达智慧学习环境£掌握 £未掌握 £不确定C5学法指导基于数据的个别化指导智慧学习环境£掌握 £未掌握 £不确定C6学业评价应用数据分析模型智慧学习环境£掌握 £未掌握 £不确定C7学业评价创建数据分析微模型智慧学习环境£掌握 £未掌握 £不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