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秋)九年级科学上册-4.2-食物的消化与吸收教案-(新版)浙教版.doc
-
资源ID:13031782
资源大小:21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6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19-2020年(秋)九年级科学上册-4.2-食物的消化与吸收教案-(新版)浙教版.doc
2019-2020年(秋)九年级科学上册 4.2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教案 (新版)浙教版教学目标:1、了解消化系统的器官组成及各器官的位置。2、了解消化系统中各消化腺的种类、分布及主要功能。3、了解口腔内牙、舌和唾液腺的形态。教学重点:1、消化系统的各器官的位置。2、消化腺种类、分布和主要功能。3、口腔的结构和唾液对淀粉的初步消化作用。教学难点:1、消化腺种类、分布和主要功能。2、口腔的结构和唾液对淀粉的初步消化作用。教学过程: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份早餐:二块蛋糕,一盒牛奶和一个苹果,(实物展示)大家觉得这份早餐有营养吗?生:有。师:那你们知道在这些食物中有哪些营养成分?生:糖类,脂肪,蛋白质,水,矿物质,维生素和粗纤维。师:那食物中的这些营养成分是否都能被人体直接吸收?生:不是都能。师:很好,不是都能。那是不是有几种是可以被人体直接吸收的?生:有。师:那是哪几种呢?生:水,矿物质和维生素。师:非常好。而剩下的四种营养成分在人体内又会有两种不同的情形。像糖类中的淀粉以及脂肪,蛋白质这些大分子物质,必须在消化道中经过消化,分解成能溶解于水的小分子物质,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简单地说淀粉,蛋白质和脂肪是必须消化后才能吸收的。现在我们已经分出了两类,同学们现在能否想想粗纤维在人体内的情况?(学生通过思考对前面六种营养成分分成两类的依据,得出了粗纤维在体内的情形。)生:粗纤维是不被消化,也不被吸收的。师:很好。它有助于肠道的蠕动,防止便秘。看到这些营养成分在体内的不同情形,大家能否再来自己归纳说说那什么是消化?食物经过消化后会变成哪些物质?生:食物在消化道内分解成可吸收的营养物质过程称为消化。师:大家说得非常好,这句话也道出了消化的概念。师:我们每天都会吃很多东西,它们也都会在体内经过消化后被吸收,利用。从今天这堂课开始我们就来了解食物在体内的消化和吸收。师:来执行这个功能就是人体八大系统中的哪个系统?生:消化系统。师:非常好。所以人们很形象地把它比作是一家“食品加工厂”,厂里的一条主要食品加工流水线实际上是一条迂回曲折的管道,大概有810米长,这个长度也达到了人体身高的六倍,那这条流水线上会设有哪些工作车间?从上到下又是哪些?师:而它实际上是人体的消化道,各个工作车间也就是消化道上的各个消化器官。这家厂还设有一些生产消化液的附属车间,并且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位于消化道外的:如唾液腺,肝脏,胰腺;一类是位于消化道内壁上的附属车间:如胃腺,肠腺。也来认识一下它们在这家厂里的具体位置。师:(拿出一个容量为1.25L的可乐瓶)还是告诉大家吧,大家可能都想不到。一个成年人一天分泌唾液的量也有1L1.5L,收集起来可以装满这个瓶子整整一瓶,有时候还要溢出来呢。探究酶的作用【活动】嚼馒头,说出自己的感受。(会有甜味)【设问】馒头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不具有甜味,为什么多嚼几下会有甜味了呢?【讲述】这主要是酶在起作用。在消化液中存在各种酶:消化液所含酶的种类。【设问】酶是什么?到底它有什么作用呢?请同学们在课本中寻找答案。总结:酶是生物体细胞制造的一种蛋白质;它能使食物中的糖类、脂肪、蛋白质变成可吸收的物质,我们称它为生物催化剂。唾液唾液淀粉酶【分组实验】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分解作用记录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唾液淀粉酶对淀粉具有分解(催化)作用。【讨论】唾液淀粉酶除对淀粉有催化作用外,会对蛋白质、脂肪有催化作用吗?酶会有什么特点呢?【讲述】酶的特性:a.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某一种或某一类反应。如唾液淀粉酶只能催化淀粉的分解,对蛋白质、脂肪不起作用。【设问】酶还具有其他什么特点呢?【分组实验】酶的高效性实验得出结论:b.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很高,远远高于非生物催化剂,可以使人体细胞内的各种反应迅速进行。【讲述】c.酶的作用受到环境条件的影响。那么影响酶催化作用的因素会有哪些呢?(讨论)【探究】影响酶催化作用的因素假设:温度可能会影响酶的催化作用。实验变量确定:实验方案:实验过程:(学生分组实验)结论:在最适宜温度下酶的活性最高,温度偏高或偏低酶的活性都会明显降低。【课后思考】除了温度高低之外,影响酶的催化作用的因素还有哪些呢?能否设计一个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增加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总结、概括能力。通过分组学生实验,提高学生实验动手能力;学会实验中控制变量方法。在新课学习的基础上,课后给予学生思考的空间,让学生逐渐养成善于发现、善于思考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