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小学美术能力提升工程2.0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计划模板1.doc
-
资源ID:13032307
资源大小:87.50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1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计划】小学美术能力提升工程2.0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计划模板1.doc
能力提升工程2.0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计划模板规划年份(2021年)(2022年)教师姓名个人信息性别教龄年龄职称一级职务政治面貌学科美术学段小学最高学历本科荣誉称号学校名称学校信息学段小学特色所在区域R城市 £城镇 £乡村 £其他学校发展愿景以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 >为依据,以全面提高学校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促进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有效运用为目的,组织开展以信息技术应用知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网络教学资源及网络办公平台运用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技术2.0培训,全面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学校能力提升工程绩效目标通过本次研修使学校教师进一步提高现代信息意识,提高现代信息技术2.0水平,侧重学习交互电子白板的操作和使用、数学化学教学中的信息技术应用、网络环境支持的初中数学化学探究式教学、多媒体图像、素材加工与处理的基础知识和运用,把学习到的信息技术应用课堂教学上,提高课堂教学能力,掌握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以学习课程标准为抓手,通过课堂改革,转变教育观念,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进一步提高在职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为教育教学服务的能力与水平,以更加优化的教育教学手段来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教研组校本研修绩效目标1、转变固有的教育观念,与新时期的教育观念保持一致。2、能结合有关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针对数学教学不断反思和总结,提高自身的专业发展能力。3、提高对信息技术应用在数学教学中应用的理解能力和操作能力。促进自己向专业教师发展,同时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让学生学习方式变,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教学相长。个人情况分析请依据微能力自我诊断表(见附表),结合日常的信息技术应用情况,对本人信息化教学能力进行分析,同时结合学校规划与教研组研修目标,明确个人的优势与不足。1、在教学过程中技术的使用与课程教学容量的处理不当虽然多媒体在教学中可将声音、图像、动画集成一体,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来获取相关信息,并在设计者的优化组织设计下,增大信息传播速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但心理学研究表明,一堂课如果内容太多,进度太快,学生就很难集中注意力,呈现的信息切换过于频繁,学生的注意力很难及时地转移。要科学地处理技术的使用与学生认知规律的关系,重视启发性原则,给学生留出时间去思考,安排适量的活动去发现。2、在教学过程中更多依赖信息技术支持,忽略其它教学技术手段事实上,多媒体网络也是信息技术一部分,是一种辅助手段,而不是目的,推进信息技术的应用并不是为了信息化而信息化,而是通过信息化达到更好的教学和学习效果,技术应用得好坏主要看其是否用得恰当,在于质而不在于量。3、在教学中过度追求精品课件,忽略简单实用型课件教学设计存在的问题。随着对教学讲课重视程度的提高及各级各类教学课件评选活动的增多,我们发现很多学校出现了重评选精品课件,忽视教学实用型课件的倾向。课件成为学生的认知工具或情感激励工具,教学中发挥到实用、管用、好用的作用即可。个人规划1.个人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发展目标请结合学校发展规划与教研组目标,制订个人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目标。1、转变固有的教育观念,与新时期的教育观念保持一致。2、能结合有关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针对教学不断反思和总结,提高自身的专业发展能力。3、提高自己对信息技术应用在教学中应用的理解能力和操作能力。2微能力选择请在明确学校与教研组微能力选择要求之后,确认个人微能力选择范围。学校指定的微能力范围个人选择从ABC三个选3项,要维度不同A1,A2,A53个人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绩效目标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学,充分利用网络优势,积极参与在线研讨。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中,合理利用软件、数字教育资源,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自己的课堂效率。利用网络教学平台,有效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活动,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综合能力。利用教师网络研修社区,养成网络学习习惯,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为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4研修活动任务清单研修主题研修内容研修形式组织者预期结果选能力点选择远程网络研修课线上学习福清进修学校完成 25 学时学习校本研修活动 研课、磨课课例 分析线下学习教研组完成不少于 25 学时能力点作业课例分享线下学习教研组互评、改进5阶段性成果时间内容绩效指标8.19-9.20选能力点选择,线上学习完成线上学习 25 课时,提交计划9.15-9.30第一个能力点作业完成第一个能力点作业10.1-10.31 参加校本研修活动线下实践,磨课11.1-11.30第二、三能力点作业完成第二、三个能力点作业附表:微能力自我诊断表微能力自我诊断表编 号维 度微能力所属环境微能力掌握情况判断A1学情分析技术支持的学情分析多媒体教学环境掌握 £未掌握 £不确定A2教学设计数字教育资源获取与评价多媒体教学环境£掌握 £未掌握 £不确定A3教学设计演示文稿设计与制作多媒体教学环境£掌握 £未掌握 £不确定A4教学设计数字教育资源管理多媒体教学环境£掌握 £未掌握 £不确定A5学法指导技术支持的课堂导入多媒体教学环境£掌握 £未掌握 £不确定A6学法指导技术支持的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环境£掌握 £未掌握 £不确定A7学法指导技术支持的总结提升多媒体教学环境£掌握 £未掌握 £不确定A8学法指导技术支持的方法指导多媒体教学环境£掌握 £未掌握 £不确定A9学法指导学生信息道德培养多媒体教学环境£掌握 £未掌握 £不确定A10学法指导学生信息安全意识培养多媒体教学环境£掌握 £未掌握 £不确定A11学业评价评价量规设计与应用多媒体教学环境£掌握 £未掌握 £不确定A12学业评价评价数据的伴随性采集多媒体教学环境£掌握 £未掌握 £不确定A13学业评价数据可视化呈现与解读多媒体教学环境£掌握 £未掌握 £不确定B1学情分析技术支持的测验和练习混合学习环境£掌握 £未掌握 £不确定B2教学设计微课程设计与制作混合学习环境£掌握 £未掌握 £不确定B3教学设计探究型学习活动设计混合学习环境£掌握 £未掌握 £不确定B4学法指导技术支持的发现与解决问题混合学习环境£掌握 £未掌握 £不确定B5学法指导学习小组组织与管理混合学习环境£掌握 £未掌握 £不确定B6学法指导技术支持的展示交流混合学习环境£掌握 £未掌握 £不确定B7学法指导家校交流与合作混合学习环境£掌握 £未掌握 £不确定B8学法指导公平管理技术资源混合学习环境£掌握 £未掌握 £不确定B9学业评价自评与互评活动的组织混合学习环境£掌握 £未掌握 £不确定B10学业评价档案袋评价混合学习环境£掌握 £未掌握 £不确定C1教学设计跨学科学习活动设计智慧学习环境£掌握 £未掌握 £不确定C2教学设计创造真实的学习情境智慧学习环境£掌握 £未掌握 £不确定C3学法指导创新解决问题的方法智慧学习环境£掌握 £未掌握 £不确定C4学法指导支持学生创造性学习与表达智慧学习环境£掌握 £未掌握 £不确定C5学法指导基于数据的个别化指导智慧学习环境£掌握 £未掌握 £不确定C6学业评价应用数据分析模型智慧学习环境£掌握 £未掌握 £不确定C7学业评价创建数据分析微模型智慧学习环境£掌握 £未掌握 £不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