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二数学《等差数列的概念、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教学设计.doc
-
资源ID:13033632
资源大小:77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19-2020学年高二数学《等差数列的概念、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教学设计.doc
2019-2020学年高二数学等差数列的概念、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教学设计一、内容及其解析(一)内容:等差数列的概念、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二)解析:本节课先在具体例子的基础上引出等差数列的概念,接着用不完全归纳法归纳出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最后根据这个公式去进行有关计算.可见本课内容的安排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猜想、应用能力.结合本节课特点,宜采用指导自主学习方法,即学生主动观察分析概括师生互动,形成概念启发引导,演绎结论拓展开放,巩固提高.在学法上,引导学生去联想、探索,同时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学会探究.在教学过程中,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尽可能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及其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由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能力.使学生认识到生活离不开数学,同样数学也是离不开生活的.学会在生活中挖掘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使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教学重点 理解等差数列的概念,探索并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会用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教学难点 (1)等差数列的性质,等差数列“等差”特点的理解、把握和应用;(2)概括通项公式推导过程中体现的数学思想方法,以及从函数、方程的观点看通项公式. 二、目标及其解析(一)目标:1.了解公差的概念,明确一个数列是等差数列的限定条件,能根据定义判断一个数列是等差数列;2.正确认识使用等差数列的各种表示法,能灵活运用通项公式求等差数列的首项、公差、项数、指定的项.1.通过对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推导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及归纳推理能力;2.通过等差数列变形公式的教学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灵活性.三、问题诊断分析通过等差数列概念的归纳概括,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资料的能力,积极思维,追求新知的创新意识.四、教学过程问题与题例问题:上两节课我们学习了数列的定义以及给出数列和表示数列的几种方法列举法、通项公式、递推公式、图象法.这些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反映数列的特点.下面我们看这样一些数列的例子:(课本P41页的4个例子)(1)0,5,10,15,20,25,;(2)48,53,58,63,;(3)18,15.5,13,10.5,8,5.5;(4)10 072,10 144,10 216,10 288,10 366,.请你们来写出上述四个数列的第7项.第一个数列的第7项为30,第二个数列的第7项为78,第三个数列的第7项为3,第四个数列的第7项为10 510.问题:依据什么写出了这四个数列的第7项呢?以第二个数列为例来说一说.这是由第二个数列的后一项总比前一项多5,依据这个规律性我得到了这个数列的第7项为78.再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看看以上四个数列有什么共同特征?我说的是共同特征. 每相邻两项的差相等,都等于同一个常数.问题:作差是否有顺序,谁与谁相减?(作差的顺序是后项减前项,不能颠倒.)以上四个数列的共同特征: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前面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即等差);我们给具有这种特征的数列起一个名字叫等差数列.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内容.概念形成(一)等差数列的定义: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就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常用字母“d”表示).(1)公差d一定是由后项减前项所得,而不能用前项减后项来求;(2)对于数列an,若an-a n-1=d(与n无关的数或字母),n2,nN*,则此数列是等差数列,d叫做公差.问题:定义中的关键字是什么?(学生在学习中经常遇到一些概念,能否抓住定义中的关键字,是能否正确地、深入的理解和掌握概念的重要条件,更是学好数学及其他学科的重要一环.因此教师应该教会学生如何深入理解一个概念,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认识问题的能力) 从“第二项起”和“同一个常数”.问题: 请同学们思考:数列(1)、(2)、(3)、(4)的通项公式存在吗?如果存在,分别是什么? 数列(1)通项公式为5n-5,数列(2)通项公式为5n+43,数列(3)通项公式为2.5n-15.5,. 这位同学用上节课学到的知识求出了这几个数列的通项公式,实质上这几个通项公式有共同的特点,无论是在求解方法上,还是在所求的结果方面都存在许多共性,下面我们来共同(二)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问题:等差数列定义是由一数列相邻两项之间关系而得到的,若一个等差数列an的首项是a1,公差是d,则据其定义可得什么?a2-a1=d,即a2=a1+d. a3-a2=d,即a3=a2+d=a1+2d;a4-a3=d,即a4=a3+d=a1+3d;问题:由此归纳出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吗? 由上述各式可以归纳出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是an=a1+(n-1)d.若已知一数列为等差数列,则只要知其首项a1和公差d,便可求得其通项an了.需要说明的是:此公式只是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猜想,你能证明它吗?证明过程:因为a2-a1=d,a3-a2=d,a4-a3=d,an-an-1=d.将它们相加便可以得到:an=a1+(n-1)d.精讲由上述关系还可得:am=a1+(m-1)d,即a1=am-(m-1)d.则an=a1+(n-1)d=am-(m-1)d+(n-1)d=am+(n-m)d,即等差数列的第二通项公式an=am+(n-m)d.(这是变通的通项公式)由此我们还可以得到.例题【例1】 (1)求等差数列8,5,2,的第20项;(2)-401是不是等差数列-5,-9,-13的项?如果是,是第几项?分析(1)问题: 这个等差数列的首项和公差分别是什么?你能求出它的第20项吗? 这题太简单了!首项和公差分别是a1=8,d=5-8=2-5=-3.又因为n=20,所以由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得a20=8+(20-1)×(-3)=-49.分析(2)由a1=-5,d=-9-(-5)=-4得数列通项公式为an=-5-4(n-1).由题意可知,本题是要回答是否存在正整数n,使得-401=-5-4(n-1)成立,解之,得n=100,即-401是这个数列的第100项.问题:刚才两个同学将问题解决得很好,我们做本例的目的是为了熟悉公式,实质上通项公式就是an,a1,d,n组成的方程(独立的量有三个).说明:(1)强调当数列an的项数n已知时,下标应是确切的数字;(2)实际上是求一个方程的正整数解的问题.这类问题学生以前见得较少,可向学生着重点出本问题的实质:要判断-401是不是数列的项,关键是求出数列的通项公式an,判断是否存在正整数n,使得an=-401成立.【例2】 已知数列an的通项公式an=pn+q,其中p、q是常数,那么这个数列是否一定是等差数列?若是,首项与公差分别是什么?例题分析:问题:由等差数列的定义,要判定an是不是等差数列,只要根据什么? 只要看差an-an-1(n2)是不是一个与n无关的常数.当n2时,取数列an中的任意相邻两项an-1与an(n2)an-an-1=(pn+1)-p(n-1)+q=pn+q-(pn-p+q)=p为常数,所以我们说an是等差数列,首项a1=p+q,公差为p.这里要重点说明的是:(1)若p=0,则an是公差为0的等差数列,即为常数列q,q,q,.(2)若p0,则an是关于n的一次式,从图象上看,表示数列的各点(n,an)均在一次函数y=px+q的图象上,一次项的系数是公差p,直线在y轴上的截距为q.(3)数列an为等差数列的充要条件是其通项an=pn+q(p、q是常数),称其为第3通项公式. 五、目标检测.优化设计2.2.1等差数列 自我测评六、课堂小结(1)本节课你们学了什么?(2)要注意什么?(3)在生活中能否运用?(让学生反思、归纳、总结,这样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表达能力)通过本课时的学习,首先要理解和掌握等差数列的定义及数学表达式a n-a n-1=d(n2);其次要会推导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an=a1+(n-1)d(n1).本课时的重点是通项公式的灵活应用,知道an,a1,d,n中任意三个,应用方程的思想,可以求出另外一个.最后,还要注意一重要关系式an=am+(n-m)d和an=pn+q(p、q是常数)的理解与应用.七、配餐练习 优化设计2.2.1等差数列 优化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