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故乡》学案2-冀教版.doc
-
资源ID:13062039
资源大小:113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故乡》学案2-冀教版.doc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1课故乡学案2 冀教版学习目标:知识目标: 1、掌握相关文学常识,积累重点词句。2、了解本文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外貌、心理描写,并理解这些方法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3、在阅读中找出贯穿全文的线索,理清故事情节。能力目标: 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把握运用对比刻画人物,突出主题的写法。学习重点:明确神态描写、细节描写等刻画人物的方法。学习难点:学习文中运用对比刻画人物,突出主题的方法。知识链接:(一)时代背景辛亥革命后,封建王朝的专制政权被推翻了,但代之而起的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帝国主义不但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操纵了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力量。由于这双重的压迫,中国的广大人民,日益贫困化。这篇小说是鲁迅在1919年12月初,回故乡接母亲时亲眼看到故乡的破旧不堪和农民生活的贫困,百感交集,思绪万千,一年后就以这次经历为素材,创作了小说:故乡。(二)小说的相关知识 1、小说:以刻画典型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着的环境的描写来反映复杂的社会生活。2、小说三要素:典型人物、典型环境、故事情节3、环境的种类及作用:(1)自然环境 : 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活动的空间,衬托人物的心情。(2)社会环境 : 交代事件发生的社会背景、时代特征,衬托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揭示文章主题。4、情节的构成:(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尾声)5、小说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正面描写。也叫直接描写,即通过直接地描写人物的肖像、行动、语言、心理、神态来揭示人物思想品质及性格特点,反映作品主题。侧面描写。也叫间接描写。即通过他人的言行间接写主人公。细节描写。通过分析人物的具体细微的肖像、动作、语言、心理、环境和场面的细枝末节的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自主学习:一、预习检测1、自读课文,勾画生字词,给画线字注音或根据注音写汉字。阴huì( ) wng然( ) 颧骨( )嗤笑( ) sè索 ( ) 祭祀 ( )鄙夷( ) 恣su( ) 愕然( ) 髀( ) 寒噤( ) 瓦楞( )2、结合课文,解释下列词语。萧索:瑟索:隔膜:展转:恣睢:阴晦:3、作者知识填空。故乡选自 ,体裁是 ,作者是 ,字 ,原名 , 人 ,我国现代伟大的 、的 、 、 。我们学过他的散文集 、小说 。二、自主阅读,整体感知1、首先我们要注意,我们阅读的是一篇小说,应该从哪几方面入手?2、故乡以什么为线索来组织故事情节?3、依据小说的线索,请你根据时间顺序把小说分为三部分。4、文中塑造的人物有: ;其中 刻画得比较详细。 三、合作探究 分析形象 人物探究(一)1、分组讨论填写下表,将闰土的过去与现在作比较,说说他有怎样的变化。少年闰土中年闰土外貌动作语言对“我”的态度对生活的态度思考:1、少年闰土又怎样的性格特点?中年闰土有怎样的性格特点?2、造成人物性格变化和生活贫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阅读课文,找出能说明这种变化原因的句子。四、拓展延伸小说中的闰土,是旧中国千千万万农民的代表;小说中的故乡,是旧中国千千万万农村的代表。生活在农村的我们,生长在农民家庭的我们,感受着新农村的巨大变化,此时此刻,你想对闰土说些什么?五、总结反刍六、当堂检测1辨析下列句子,是比喻句的打“”,不是的打“×” 我似乎看到了我的美丽的故乡了。( ) 他显出鄙夷的神色,仿佛嗤笑法国人不知道拿破仑,美国人不知道华盛顿似的。( ) 她张着两脚,正象一个画圆仪器里的细脚伶仃的圆规。( ) 圆规很不平,显出鄙夷的神色。( )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我们沙地上下了雪,我 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 起一个大竹匾, 下秕谷,看鸟雀来吃时,我远远地将在棒上的 绳子只一,那鸟雀就 在竹匾下了。3、出下列语句所用的表达方式,再说明该句表达的内容。 (1)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却总是不够吃又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定规收成又坏,种出东西来,挑去卖,总要捐几回钱,折了本不去卖,又只能烂掉” 主要运用了 ,表达的内容是 。(2)净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的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主要运用了 ,表达的内容是。【当堂检测答案】1、 2、(1)扫、支、撤、系、拉、罩 3(1)叙述 闰土生活的贫困 (2)描写 少年闰土的活泼可爱 故乡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分析人物形象,理解对话描写、外貌描写的作用 2、理解课文通过人物形象的对比来突出中心思想的方法3、理解课文中环境描写的作用4、理解课文的主题思想 教学过程:精读课文,合作探究:一、精读阅读39到52段,分组讨论填写下表,将杨二嫂的过去与现在作比较,说说她有怎样的变化?20年前20年后肖像语言(对我的态度)行动对生活的态度杨二嫂与描写闰土方法有何不同?杨二嫂的变化说明了什么?如果说闰土代表了千千万万但是生活在最底层的农民的悲惨生命,那么杨二嫂代表的又是什么?二、简析“我”的形象(形象是怎么样?具有怎样的意义?)1、文中找出描写“我”的心情的句子,分析“我”的心情是如何变化的?(小组讨论、合作交流)2.从文中看,“我”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三、品味语言 ,体会感情齐读第三部分课文,品味、领悟小说语言。 1.同学们对这部分课文,感受最深的是哪些语句?为什么? 3. “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着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文中的“高墙”指什么? 4.在“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中的“新的生活”是指什么样的生活?5、“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我”为什么要“害怕”? 6为什么说“他的愿望切近,我的愿望茫远罢了”? 7“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 四、理解课文中环境描写的作用 。 这篇小说先写了两个故乡:一是记忆中的故乡,一是现实目睹的故乡。作者 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最后一段又再现了记忆中的故乡的美丽画面,这又说明了 什么? 五、主题探讨。关于这篇小说的主题,历来众说纷纭,主要有以下几种看法,你同意哪一种?为什么?如果你有另外的见解,也请说一说。悲哀那人与人之间的不了解,隔膜,渴望理想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表现中国社会愚昧、落后、贫穷的轮回。中国普通民众的生命和活力怎样被扼杀。六、回顾过程,交流收获 1.故乡这篇小说,我们已经学习完了,通过本文的阅读,同学们有什么感受和收获?请同学自由谈谈? 2. 同学们都采用了什么方法来学习故乡?我们是学习按怎样的步骤来学习课文的?请同学们回顾学习一下学习本文的过程。 明确:引导学生回顾故乡的学习过程,归纳小说阅读的方法:感知小说内容-分析人物形象-品味感悟语言-摘抄积累语词。并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将这种方法运用到今后的小说阅读中去,反复训练,形成能力。 七、当堂检测: 阅读下列语段,回答文后问题:我躺着,听船底潺潺的水声,知道我在走我的路。我想:我竟与闰土隔绝到这地步了,但我们的后辈还是一气,宏儿不是正在想念水生么。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又大家隔膜起来-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的辛苦展转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面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别人的辛苦恣雎而生活。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 。 1、选文中的“我”指( ) A主要人物 B.线索人物 C.鲁迅 D.暗衬人物 2、选文刻画人物的方法 是( ) A语言描写 B肖像描写 C. 行动描写 D. 心理活动描写 、 3给加线的字注音: A潺潺( ) B隔膜 ( )4解释词语: A隔膜: B.隔绝: 5、对“我在蒙胧中,眼前展开一片”一句中“蒙胧”一词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月光不明,暗淡无光。 B、水声潺潺,使人昏昏欲睡。C、通过想象,展现出模糊的景象。 D、迷迷糊糊,眼睛看不清楚。 6、“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这“新的生活”的具体内涵是什么?表现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7本段文字运用了( )修辞手法。 八、拓展训练,布置作业 作者说:“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请结合社会和人生,以这句话为话题,写片段作文。【当堂检测】 (一)B D A.chán Bmó A从感情方面来说,指彼此思想感情不相通B从空间上面来说,指隔断的意思 C 指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生活。表达作者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 排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