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幼时记趣导学案-苏教版.doc
-
资源ID:13069107
资源大小:102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6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19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幼时记趣导学案-苏教版.doc
2019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幼时记趣导学案 苏教版 姓名 班级 学习目标:1、借助注释、词典,初步读懂课文并能正确朗读。 2、了解作者童年生活的物外之趣及其中体现的童心。 3、认识观察与想象、联想的关系。 第一课时预习自学:1知识储备收集作者及浮生六记的相关资料 沈复: 浮生六记: 2给下列加点字词注音或根据注音写汉字并抄写(正确,美观)见mio( )小微物 鹤lì( )云端 凹者为hè( ) bá( )山倒树童稚( ) 土砾( )项为之强( ) 怡然自得( )庞然大物( )3.朗读文言文,要做到停顿正确,不读破句。试用“/”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1)能张目对日(2)故时有物外之趣(3)昂首观之,项为之强(4)作青云白鹤观4.写出本文的三个成语 学习过程:一情境导入:二学习研讨:(一)检测预习 对照预习导学一一检订正栏:(二)初读课文,整体把握。1学生散读(要求:正确朗读课文,做到停顿正确,不读破句子,注意语调、语气)2学生朗读 3老师范读(纠正字音和朗读节奏、重音、语调。)4学生齐读。(三)再读课文,理解文意。结合翻译文言文的方法。以小组为单位对照文中注解翻译全文。(四)反馈交流:在交流讨论重点词句的基础上翻译,师生评价,指正补充(五)三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一共记了幼时哪些趣事?三、当堂训练1结合语境解释加点的字(适当补充并提炼总结重点虚词用法)张目对日 明察秋毫 故时有物外之趣 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于素帐中 作青云白鹤观 于土墙凹凸处 常蹲其身 以从草为林 观之正浓 拔山倒树而来 盖一癞蛤蟆也 为所吞 方出神 鞭数十,驱之别院 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故时有物外之趣 (2)私拟作群鹤舞空 (3)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 (4)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5)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6)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数而来,盖一癞蛤蟆也 3补全下列句子省略的词语 (1)群 鹤 舞 空 (2)使 与 台 齐 (3)驱 之 别 院订正栏:四、巩固延伸:1第一段中统领全文的一个词语是。2什么是“物外之趣”?答:_ _ _ _ 。3“我”能得到许多闲情之趣的原因是 。4、没有想象就没有神游的感受,请用原文写出第三段中作者想象的句子。答:_ _。5说说“项为之强”的表达作用是什么?答:_ _。6第四段中具体表达“神游其中,怡然自得”的句子是答:_ _ 。10、“鹤”在我国古代有着丰富的文化内容,请你写出两个带有“鹤”字的成语或诗句。1、 _ 2、_ _ _订正栏:第二课时复习导学:1解释加点字的含义: 明察秋毫 ( ) 私拟作群鹤舞空( )徐喷以烟 ( ) 又留蚊于素帐中 ( )2、翻译句子: 心之所向 译: 则或千或译订正栏: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昨天我们通过仔细的阅读课文,基本上读懂了文章的大意,今天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学习,了解一下作者童年生活中有什么样的“物外之趣”,“趣”又因何而来。二、学习研讨: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哪几件有趣的事情? 明确:(观蚊成鹤:群鹤舞空、鹤唳云端; 神游山林; 鞭打蛤蟆) 4、小组合作学习: (1)讨论产生“物外之趣”的原因,班内交流。 (找出文中能体现观察仔细的语句)。 (2)文中所叙“物外之趣”反映了作者什么样的童心、童趣?(3)根据课文,你能说说作者的童年生活是什么样的吗? 5、齐读课文,注意体会文中的童趣。 6、说一说自己童年生活中的趣事。 三、小结课文:订正栏:巩固延伸:一、课内阅读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1、给语段中下列加点字注音。砾( ) 壑( ) 怡( ) 庞(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使与台齐: 观之正浓: 盖一癞蛤蟆: 鞭数十: 3、将语段中出自想象的语句用横线划出。4、作者用“定”、“细”二字分别修饰“目”、“视”,强调了 。5、第2段中的一个成语是_,在这里的意思是 ,现多用来形容_。二、课外阅读张姓者,偶行溪谷,闻崖上声甚厉。寻途登觇,见巨蛇围如碗,摆扑丛树中,以尾击树,树枝崩折。反侧倾跌之状,似有物制之。然审视殊无所见,大疑。渐近临之,则一螳螂据顶上,以刺刀攫其首,颠不可去,久之,蛇竟死。视额上革肉已破裂云。(选自清蒲松龄聊斋志异)1、“似有物制之”一句中的“物”就是_,“之”指代_。2、找出文中有“看”这一意思的词:_3、在文中用横线划出直接描写螳螂的句子并尝试翻译。4、概括故事内容,把它作为本文的标题:_我的收获:订正栏:备注:教师初批用红笔,复批用黑水笔。学生订正用红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