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8-醉翁亭记教案1-(新版)新人教版-.doc
-
资源ID:13071337
资源大小:91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6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19年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8-醉翁亭记教案1-(新版)新人教版-.doc
2019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8 醉翁亭记教案1 (新版)新人教版 教学目标1.掌握全文的脉络,理解文章写景叙事和抒情相结合的写法。2.认识欧阳修“与民同乐”思想的进步性。3.学习本文精炼优美、流畅自然的语言。4.培养学生对语言的领悟及表达能力。教学重点1.认识欧阳修“与民同乐”思想的进步性并理解欧阳修阔达高尚的胸怀。2.学习本文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3.体会本文精炼优美、流畅自然的语言。教学难点1.理解欧阳修“与民同乐”思想的进步性。2.体会本文精炼优美、流畅自然的语言。教学方法导读与欣赏、领悟、讨论相结合的方法。教学过程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一、导入新课:欣赏醉翁亭图片,由图片引入本节课醉翁亭记,二、新授:、 听录音范读,概括归纳四段内容。找出贯穿全文的一个字。结论:1段:总写醉翁亭的秀丽风光和它的得名原由。2段:分别描写山间朝暮四时美景。3段:写三种人不同的乐。4段:写宴会散,尽兴而归。贯穿全文的一个字“乐”。、分析课文:师导入:醉翁亭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地方?人们又因何而乐?具体分析:1.醉翁亭的具体位置在哪? 2.作者在介绍醉翁亭的位置时,用了什么空间顺序? 3.这些地方有什么特点?醉翁亭因何得名?学生根据画面内容说出课文题目。学生边听边思考,归纳,然后交流。学生默读课文,思考回答。教学过程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结论: 1.醉翁亭的位置:环滁 西南诸峰 琅琊 酿泉 2.空间顺序:从远近,由大小。 3.环滁(皆山)西南诸峰(林壑尤美)琅琊(蔚然而深秀)酿泉(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醉翁亭(翼然) 得名缘由:太守自谓(饮少辄醉,年又最高,自号醉翁)4.太守为何饮少辄醉?是真的醉酒了吗?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展示图片,师生共同领略醉翁亭周围的醉人风光,然后用一个词来描绘这一风光。 5.什么样的山水能让人陶醉呢?请一名同学朗读第二段,其他同学思考:作者从哪些角度描写山中景物的?这样的景物给人带来什么样的感受? 一日之景:朝、暮山间景 乐亦无穷 四时之景:春、夏、秋、冬 山水之乐 6.展示图片,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7.“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作为一个太守,难道仅仅满足于山水之乐吗?我们接着分析第三段。 8.第三段作者写了哪三种人的乐? 滁人游山之乐;众宾宴饮之乐;太守宴醉之乐。 9.作者为什么要写滁人游山之乐和众宾宴饮之乐?在写宴饮之乐时,为什么重点写宾客之乐?太守宴醉与之有联系吗? 滁人游山之乐反映出百姓安居之乐;众宾宴饮之乐表现了太守与下属关系融洽,政通人和之乐。以上两方面都暗寓学生回答欣赏图片,各抒己见,然后背诵。(注意背诵方法)学生用文中的语言回答并翻译,然后背诵。学生合上书,用文中的语言描绘图片内容并背诵。请一同学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思考回答。学生讨论回答,朗读背诵。教学过程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了太守“与民同乐”,与吏民同乐,由乐而醉。10.归纳太守之乐的具体内容:山水之乐、宴酣之乐、与民同乐。11.如此其乐融融的浓情美景,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百姓生活的和乐,这应该归功于谁?(太守治邦有成)太守到底是谁?从文中迅速找出。(最后一段:庐陵欧阳修也)12.分析最后一段的作用。 这段用禽鸟之乐衬游人之乐,又以游人之乐衬太守之乐,正面点明太守乐万物之所乐,进一步突出了太守与民同乐的思想。13.欧阳修简介: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为人忠直,敢于直谏,关心人民,要求政治改革,中年支持范仲淹为代表的革新派,范被黜,他为之辩,受牵连而被贬至滁州。但他虽被贬,却能以积极的态度当好他的地方官,为百姓做事,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胸怀?(阔达、高尚)学习了本文,你有什么感受?三、小结本文写作特点:1.结构严谨巧妙。2.写景、叙事、抒情相结合。3.语言精炼优美,流畅自然。四、板书设计: 山间景 山水之乐 美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间人 与民同乐 浓情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乐 醉学生齐答。学生讨论回答。学生齐读。学生结合实际谈个人见解。学生默读课文,品味语言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