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28课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案鄂教版-.doc
-
资源ID:13071673
资源大小:19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6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28课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案鄂教版-.doc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28课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案鄂教版 教学目标:1. 反复诵读诗歌,把握诗歌内容。2学习诗歌运用想象、衬托手法写景的方式;领会诗人情感。教学重点:目标1教学难点:目标2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流程:一、导入:今天我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一首古诗,题目是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同学们,首先看一下这首诗,从形式上和我们以前学过的赤壁过零丁洋等诗有什么不同?(生答)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一首七言古诗。诗题中的“歌”表明这首古诗的体裁是古诗中的“歌”“行”体。好,下面我们朗读诗歌,感知诗歌内容。二、反复朗读,把握节奏、重音、语调,初步感知诗歌的音韵美。1、自己结合注解试读,要求注意字音、节奏。正字音:裘qiú 衾qn 薄bó 着zhuó 瀚hàn 阑lán 羌qi ng 掣chè明节奏。读准语调语调应该依据诗歌内容来确定。引导学生分组讨论不同内容应该用什么语调。归纳总结:第句:朗读时应用惊奇激奋的语调;第5句:情调应哀怨低沉;第句;朗读时宜用孤寂凄凉的语调;第句:朗读时宜用舒缓的低平语调。2、指名试读,让学生评析朗读效果。再读,再评,在读中感知。3、播放朗读录音。再次指名朗读,自评,他评。4、齐读这首诗。三、感知诗歌内容,品味诗歌意境1、四个同学为一组,从诗歌的内容、语言、写法几个方面交流自学所得。2、每小组指派一名代表在班级内交流所得。3、以小组方式交流学习中个人不能解决的疑问,先在组内讨论探究,仍不能解决的小组指派一名同学发言提出本组的疑难全班探究、交流。问题预设:(一)、内容方面:1、这里的“雪”有怎样的特点,你是从哪些诗句中读到的?早、美、特别寒冷(奇寒)“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风掣红旗冻不翻” “瀚海阑干百丈冰”2、送别友人,你感受到作者怎样的离情别绪?你是从那些诗句中感受到的?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依依不舍,为朋友路途遥远,前路难行而担忧。我们学过的其他送别诗中还有表达这种情感的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除了依依不舍的感情之外,还能体会到作者其他的情感吗?如果同学们感知不到,就引导学生回忆岑参的逢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思念家乡,以及为保家卫国而无法回乡的怅惘之情。(二)、语言方面:1、修辞角度: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运用比喻的手法,以梨花来比喻白雪,联想奇妙,比喻新颖贴切,给人的感受不是雪后的奇寒,而是如同春天到来时的欣喜和暖意。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用夸张、对仗的手法,展示了边塞地区冰天雪地、阴云重重的景象。“愁云”既是写景也是写情,自然地引出下面的送别。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把送别置于一个广漠、辽阔的背景上,给人一种奇异而又壮伟的深刻印象。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用顶针的手法,写送友人离去时的情景:地点,路况,表达对友人的担忧之情。2、炼字方面: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卷”字突出北风的猛烈、强劲,连顽强的白草都吹折了,“即”字突出了塞外雪早,“飞”写出了雪飘之紧,暗合“卷”字。忽如一夜春风来“忽”字不仅写出边塞气象变幻的神奇,而且传达出诗人赏雪时的惊喜之情。风掣红旗冻不翻“掣”字意思是牵曳,强劲的北风撕扯着红旗,但旗帜凝住不动,为什么会是这样呢?写出了塞外的奇寒。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空留”山回路转,友人的身影已经看不到了,但是诗人仍伫立在风雪中,远望友人离去的路只见雪地上一串长长的马蹄印。诗人的复杂情感都在其中,使人产生无穷的遐想,言有尽而意无穷。3、写法方面:运用奇特的想象来描写雪景,用衬托手法写塞外苦寒化抽象为具体,把冷的程度表现得十分逼真。全诗以“雪”为中心线索,以雪生发奇情妙思。全诗虽仅四处提到“雪”,但诗中处处含“雪”。雪景衬托送别(景中含情),送别的场面又描绘了雪景(情中有景),景情合一。诗中写雪景,既有大笔挥洒,又有细部描画,使自然风光鲜明,又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四、探究原因,了解作者。岑参(715770),荆州江陵人。天宝三年中进士。天宝八年(749)到安西、武威,后又往来于北庭、轮台等地。岑参是盛唐边塞诗人中的最卓越的代表之一,与高适并称“高岑”。由于他几度出塞,对边地战斗生活和塞外风光有长期的体察和深刻的认识,长于描绘塞上风光和战争景象。他的诗想象丰富,气势豪迈,情辞慷慨,色彩浓烈,变化多姿,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色彩。五、拓展应用(机动安排)运用本课所学写景抒情方法写一个片段:雨中送别六、背诵全诗方式:先自己背诵,后全体起来师生共同背诵全诗。在一齐背诵课文声中结束本课学习。七、教后反思:本堂课的设计本着还课堂给学生,创建高效课堂的原则,所以将本课教学目标定位为反复诵读诗歌,把握诗歌内容。学习诗歌运用想象、衬托手法写景的方式;领会诗人情感。在学习方式上,主要采用小组讨论学习的方式,教师只是起引导作用,在学生有疑难时进行点拨,启发学生思维的主动性。本堂课的学习,同学们学习讨论积极,思维的火花时常迸发,整堂课学习气氛浓厚,学习效果很好。结束这堂课,感觉在点拨时讲的还是稍多,生怕学生不明白。在今后的教学中,还要继续努力,争取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创建高效课堂,做指引学生航向的灯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