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9阿长与山海经教案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9阿长与山海经教案新人教版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了解阿长这个人物形象。2.感悟鲁迅对阿长深厚怀念的原因,领会阿长性格中的人性美。3.感知鲁迅作品中对小人物的情感。教学重点、难点1.感悟鲁迅怀念普通保姆的原因,感悟阿长的人性美。2.感悟作者对弱者的情感。学情分析本单元主要是以平凡人物的生活为主题,主要诉说对普通人、尤其是弱者的关爱。八年级学生具有敏锐的感悟能力,能感悟到“爱”的博大感情。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设计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在鲁迅的童年生活中,长妈妈是个很有影响的、特殊的人物。鲁迅没有专门写过回忆母亲的文章,却在他四十五岁那年,写了这篇回忆性散文以纪念自己童年时期的一个保姆。阿长与山海经,我们先来读一读课文中出现的几个字词。憎恶 粗拙 掳 震悚 霹雳 疮疤 渴慕 能不能用其中的一个或几个词语说说文章的内容?(设计意图:在掌握字词的基础上,学会运用词语,同时也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感知。) 今天这堂课我们主要解决一个问题:“作者为什么会怀念普通的阿长保姆?”请同学认真读一读这个问句有没有发现什么问题?“怀念”、 “普通”,显然这是一个矛盾。既是普通为何怀念?那么今天我们就通过这堂课,一起去探索去解决。一、感知阿长的普通 阿长作为社会底层的小人物,她的普通之处体现在哪里?请结合文章内容说一说。 称呼不定、其貌不扬、姓名不知、切切察察、睡相不好、多陈规陋习、讲长毛故事、普通:饶舌多事、粗俗、迷信、无知、淳朴、不幸 (设计意图:在课堂教学的感知阶段,用主问题牵动学生对整篇课文的整体理解,可提高学生阅读课文的质量。)二、体会阿长的真心 1.重点阅读“梦里也记得元旦恭喜恭喜”语段,请小组自由合作朗读展示。 2.请学生谈谈为什么这样朗读?分别采访阿长和迅哥儿的朗读者的感受。 3.指导全班学生朗读。 (1)分析文段中间“我”与阿长的那两句对话应该怎么读。为了能准确地把握这两句对话的语气语调,我们先来分析一下当时对话的情境和两个人的心理状态。我们先看这两句话:“我惊异地看她时,只见她惶急地看着我。”想一想,我为什么惊异?阿长为什么惶急? (2)新年祝福的话对于阿长来说非常重要,这关系到她这一年是否“顺溜”,所以阿长很惶急。而我呢,似乎并没有把这件事看得很重要,甚至有些反感,觉得这是一场磨难。两个人不同的心理,使得后面的两句对话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下面我们来试着读一读这两句对话。 (3)大家看“我”说“阿妈,恭喜”中间有个逗号,后面是一个省略号,在读的时候,要把标点符号体现出来,“阿妈”读完之后,稍微停顿一下,后面的恭喜,声音要拉长一些。声音应该是慢而且低的。(教师范读)阿长说的话连用了四个感叹号,而且“恭喜恭喜”等几个字之间没有逗号,说明语速要快,同时声调要高亢。(教师范读)(学生再读) 4.引导学生理解“伸出、按住、惶急、摇着、笑、塞”“大家”等词体会阿长的“渴望平顺、真心祝福”真诚善良。 (设计意图:从吃福橘的事件中,通过朗读让学生初步感知阿长除了陈规陋习以外还有一份对孩子的真心。)三、理解阿长的伟大 阿长她是那么善良,把福橘塞在我的嘴里,希望我的生活也美好顺溜。但这一切在幼时的鲁迅眼里是那样的不耐烦。真正发生态度的改变是在哪件事之后?买山海经。 1.“哥儿,有画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齐读这一句,最能触动你内心情感的是哪几个字?(三哼经) 2.一个文盲,但却能为“我”买来心爱的书,可见他是很关心“我”,在乎“我”的感受,正是从这三个字中,可以想象她都遇到了什么困难? 这一切,我都浑然不知。当我得知后我的表现是: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实有伟大的神力”出示幻灯。 “霹雳,震悚,敬意,伟大的神力” 大词小用? 所谓大词,就是专用在某些庄重场合,用在某些大人物或 特异人物身上,现在却用在这样一件小事,这样一个小人物身上,是不是大词小用呢?鲁迅为什么大词小用? 鲁迅的文章很善于蓄势,文章前面的铺垫是,我渴慕着绘图的山海经。请注意渴慕是一个分量很重的词语,不是一般的幕,而是渴望到了极点,是一种迫不及待的爱慕、思慕。这又是由一位老人引起的。这是一位怎样的老人? 明确:爱自然、和小孩亲近、百草园自由空间里的人物。鲁迅在那里看到的世界是三味书屋强迫阅读的经书之类应试书里所没有的,唤起他的好奇心和无极的想象。有谁关心我的内心渴求?有谁满足我生命成长的需要和欲望?“谁也不肯真实的回答我”,家长不会、不能。老师不会、不能,学者不会、不能。无权无势无文化的农妇,不懂教育的理论、不懂我的好奇心想象力,但她有一条,就打心底里爱迅哥儿,想方设法满足孩子的需求,简简单单痛痛快快自自然然地为孩子做了一件事情。 3.“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阿长“伟大的神力”来源于什么?(善良、纯朴、关心孩子)教师小结:这个伟大的神力,表面上是看是阿长做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买来了山海经。实际上这个伟大的神力是来源于阿长真诚与善良,这是其他人不具有的。正是这种善良、纯朴的优秀品质,让制作粗拙的山海经成了我最为心爱的宝书,而且影响了我的一生,让长妈妈成了“我”最怀念的人。 4.鲁迅用两段文字交代阿长的名字,是否太繁琐? 鲁迅不是说过文章写成以后至少要看两遍,要将可有可无的东西删去吗?名字一般给予了美好的期望鲁迅叫她阿长,长并不是她的姓也不是她的绰号她的名字是前任女工的名字。在正常情况下,可以把他人的名字随意安在自己的头上吗?什么样的人才会被人随意安排?地位卑微,不被重视。对小人物的同情,可悲,哀其不幸。名字被人随便安排,在一般人那里难道不会引起反抗吗?阿长没有,这说明什么?没有自尊、麻木。怒其不争。特殊情况下为下层人物所感动,欣其善良。 (设计意图:从买山海经这件事情中引导学生深刻体会阿长的伟大。)四、感悟作者的深情怀念 作者以儿童的视角真实的描绘了记忆中的阿长,不浮夸,不做作。还生活人物以本貌。当作者以成年人的口吻怀念阿长时,写下了两段深情怀念的文字。 “我的保姆,长妈妈即阿长,辞了这人世,大概也有了三十年了罢。我终于不知道她的姓 名,她的经历;仅知道有一个过继的儿子,她大约是青年守寡的孤孀。 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妈妈和他之间的事.” 大概、终于、仅、大约这些不确定的词语,难道是鲁迅真的记不清了吗? 幻灯片出示: 最讨厌的是常喜欢切切察察,向人们低声絮说些什么事,还竖起第二根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 她教给我的道理还很多,例如说人死了,不该说死掉,必须说“老掉了”;死了人,生了孩子的屋子里,不应该走进去;饭粒落在地上,必须拣起来,最好是吃下去;晒裤子用的竹竿底下,是万不可钻过去的。 是真的记不清了吗?不是的,相反记得很清楚。我想三十多年过去,作者对阿长有了更多的理解和宽容,比如成年的“我”就会明白,阿长不是故意地把我挤到床的一角,那只是她无法改变的生活习惯罢了。还有呢? 预设:还有“元旦劈头的磨难”,只是阿长对生活一种美好的愿望“顺顺溜溜”,不是迷信,只是一种习俗,“吃福橘”,是南方一种习俗,希望来年幸福顺利,当“我”对阿长说完“阿妈,恭喜”之后,阿长“同时将一点冰冷的东西,塞在我的嘴里”,阿长其实更希望我来年“顺溜”,可惜当时我没有感觉到。阿长给我讲“长毛”的故事,一方面我们不能苛求阿长一个没有文化的农村妇女能更为科学地教育孩子,另一方面他们这样的讲的目的更多是希望我们能听话,从她的角度来说都是为了“我”好。 这样多少带有宗教色彩的祈愿文字,即使在鲁迅的文章里也几乎绝无仅有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狗猫鼠多次提及阿长,可见地位和分量。在鲁迅眼里,长妈妈又是一位社会底层被抹杀、被损害的不幸的妇女,鲁迅说过,他的作品所关注的是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长妈妈和闰土、闰土的父亲、祥林嫂们一起生活在鲁迅的心里。鲁迅的祈祷是深含着他的爱,对母亲或母亲般的保姆、生命养育着的爱、对社会底层不幸者的爱。 (设计意图:以阿长为例,引导学生理解鲁迅作品中对小人物的情感。)五、总结:作者为什么会怀念普通的阿长保姆? 1.资料补充:1926年3月18日北洋军阀政府枪杀进步学生,鲁迅受反动政府通缉,不得不到厦门大学任教,后又受守旧势力的排挤。在那种境况下,作者不愿意想到目前,只能借回忆少年生活写点文章聊以自慰,于是写出了回忆散文集朝花夕拾。 2.旧日的美与爱,既可看作是鲁迅思想苦闷时的精神避难所,也可视为“为现在抗争”的疲累身心的休憩园。鲁迅散文解读结束语作者为什么会怀念普通的阿长保姆?感恩、愧疚、美好人情呼唤、善良劳动人民的淳朴、宽厚、善良、热情的品质赞美、自己心灵的慰藉。这一份故土,故土上的那些人、那些事更是鲁迅的精神家园!所以在鲁迅的生命中阿长不止是一个保姆,还是?我相信每个人的人生中都有一个阿长,课后用你笔把她写下来! 让他们来点缀你的人生,丰富你的人生,感谢生命中的相遇。 (设计意图:回归课堂开头的主问题,重新理解阿长人物形象以及作者深刻用意。)板书设计 “阿长”由来无名无姓、地位低下 切切察察饶舌多事 讨厌阿长 睡成“大”家不拘小节 阿长与山海经 元旦塞橘迷信(隐含爱心) 感激 怀念 敬佩 长毛故事愚昧(隐含纯朴) 感激阿长买来山海经真诚热情 直抒胸臆抒发感情,深化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