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2《周庄水韵》导学案-语文版.doc
-
资源ID:13078950
资源大小:19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2《周庄水韵》导学案-语文版.doc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2周庄水韵导学案 语文版学习目标:1、 体会江山的美丽多娇,爱我中华,爱我世界。2、 体味欣赏散文清新优美、抒情性强的语言,体会课文表达的真情实感。3、 了解课文随“时(令)”换景、景色各异、多角度写景,融情于景的写景方法。4、 背诵精彩语段,增强语言的感悟及运用能力。5、 学会生动贴切地描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学习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初步掌握游记散文的写法及培养学生热爱山河的思想。2、难点:理解“水韵”的含义。课时安排:2课时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一、激情导入: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1、圈出生字生词。斑斓 眩目 娴熟 摇曳 竹篙 gng形 如sù如泣 晶莹t透 勾lè 隐nì 2、解释词语:斑斓 如泣如诉 瞬息万变 稍纵即逝 璀璨 娴熟 难以捉摸 炫目三、自主学习,讨论交流:1、周庄水韵的作者是当代作家_ 。周庄在江苏昆山,有“_”之称。2、周庄在你的脑海中是一个什么印象?3、全文先 _ 写,再_ 写,共两个部分四“图画”。先描绘的是“小桥流水人家”的周庄整体图,再写_次游历周庄时的不同水韵图画,分别是仲春烟雨笼罩的周庄迷蒙水墨画、冬天_ 的周庄动感 画、张灯结彩、五彩缤纷、星火辉映、水天一色的周庄_ 图。三次游历中详写_。4、研读 A学生朗读全文。(注意情感的把握) B梳理作者行文的思路,概括全文内容。 明确:第一部分(第13段)述说周庄水乡的总体印象。 第二部分(第46段)抒写三次游览周庄的情景及感受。 C讨论第一部分内容。 (1)齐读第13段的文字。 (2)找出文中作者表述对周庄水乡整体印象的句子。 _(3)找出作者对这样的印象评价的句子。 明确:“这样的景象,大概只有在威尼斯才能见到。” (4)说说作者将周庄与威尼斯比较的用意。 明确:突出周庄所具有的特别的“水”的特点。 (5)概括这部分内容从哪些方面描写了周庄所具备的这些特点。 明确:水中倒影斑斓迷离 水上石桥各呈风采 水傍古镇浑然一体 第二课时 一、导入课文: 上堂课我们理清了全文的思路,同时也分析了文章的第一部分内容,这堂课我们一起来研读文章第二部分的内容。(一)赏析文章第46段内容。 1、有感情地朗读文章第46段。 2、概括这部分的内容。 明确:叙写三次去周庄的印象。 3、三次游历周庄的时令不同,感悟不一,作者所抓住的景象特点也迥异。说说给你留下印象最为深刻的一次。 示例(1):第一次,作者描写了春雨迷蒙中的周庄,周庄的一切笼罩在飘忽的雨雾中,犹如画在宣纸上的水墨画。 讨论水墨画特有的韵味。 明确:一切的景观全在“似与不似”之间,给人一种迷离朦胧的美感。 示例(2):第二次,作者描写了冬天雪后的周庄,周庄古老的砖石与清新的白雪在阳光的照射下,就像一幅版画。 讨论版画不同于水墨画的韵味。 明确:黑白分明,线条流畅,带有一种典雅、古朴的神韵。 比较而言,作者在叙写第二次到周庄时,较之于第一次的描述,用墨重了一些。想想作者除了从色彩的角度描述周庄所特有的神韵外,还写了什么? 明确:滴水和流水的声音。 这种声响的特点是什么? 明确:融万般柔情的神秘幽远,它纯粹是天籁之音,是任何人为的乐音都无法比拟的。 那么,从全文的角度而言,作者描述前两次到周庄所见所感的用意是什么? 明确:一方面,展示不同时令周庄的不同风采;另一方面引出后文描写第三次到周庄的非同一般的景象和感悟。 品味这部分内容语言运用方面的特点。 示例:“斑斑”、“袅袅”、“重重叠叠”等叠词的运用,产生音韵的和谐美;“在路边,在屋脊,在树梢,在河边的石阶上,一摊摊积雪反射着阳光,一片晶莹,令人目眩”长短句的交叉运用,形成节奏的参差美。 示例(3):第三次,作者描写了春夜里节日的周庄。 如果说第一次、第二次作者是抓住“雨水”和“雪水”描写周庄的景观的话,那么这部分的文字,作者又是借助什么来描写周庄的?明确:借助于河水。 我们从绘画的角度了解了作者第一、二两次到周庄的主观印象分别是水墨画和版画,那么作者第三次到周庄,该是一种怎样的主观印象?明确:流光溢彩的周庄更像一幅色彩斑斓的油画。 想想作者又是从哪两个视角描写春日里节日的周庄的?明确:一是仰看天上的情形,一是俯视河中的倒影。 找出这段文字中你以为最富韵味的句子(也可以是你以为用得好的一个词),并简洁地说明理由。 (提示:扣住热烈、奔放,言之有据,言之有理,就应该充分地肯定。) 由此可见作者三次到周庄,他的感受是全然不同的,这样的感受呈现在读者的心里也是不一的。如果说第一、二两次的游历,作者更多的是试图展示周庄古朴的美的话,那么第三次的游历则是要表现出周庄所具有的另一种美,那就是极具现代意识的美。这样的两种美糅合在一起,在周庄可谓一绝。(二)、思考周庄水韵中“韵”字的含义。(三)、背诵“第二次到周庄是冬天,用人类的乐器永远也无法模仿”一段文字。二、拓展延伸:朗读附文江南,想象与课文中描写的江南有什么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