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二十五章-第一节《传染病》教案2-苏教版.doc
-
资源ID:13079153
资源大小:19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6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19-2020学年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二十五章-第一节《传染病》教案2-苏教版.doc
2019-2020学年八年级生物下册 第二十五章 第一节传染病教案2 苏教版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不仅介绍了传染病的发生和预防措施,还列举了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本节内容作为疾病与免疫这一章的第一节,让学生不仅懂得了传染病的一般常识,还能为积极预防疾病打下知识基础。本节内容与学生自身及周围人的生活联系紧密,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讨论常见的传染病,讲出传染病与非传染病的区别,归纳出常见传染病的特点。学生通过讨论自己熟悉的传染病的流行环节和阅读有关艾滋病知识,掌握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二、学情分析:学生对传染病知识有较强的好奇心,学生对生活中的一些传染病症状和预防措施有一些了解,对预防传染病的知识很关注,但不能针对具体病例说出传染病传播的几个环节和预防措施,对于传染病的分类也不清楚。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列举常见的传染病。说明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2.能力目标:通过收集、整理资料,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交流、表达、合作的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了解传染病的常识,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树立健康生活的态度;培养学生正确对待病人,关心帮助他人的情感,并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四、教学重点:举例说明常见的传染病及及其特点。举例说明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五、教学难点:举例说出传染病和非传染病的区别。六、教学方法:1.分组讨论法:分组讨论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参与意识,使他们乐于交流,并能发表自己的不同意见。2.合作交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通过协作交流得出问题的答案。七、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在上课前1-2分钟播放健康歌希望这首健康歌陪伴大家度过健健康康,快快乐乐的每一天。请同学们齐声朗读健康新概念。“生老病死”是世界上所有生物都会面临的问题,我们人类虽然是高等生物,但也免不了会被疾病困扰,疾病给个人、家庭甚至社会都带来了负面的影响。为了更好地预防疾病、治疗疾病,使每个人更健康幸福地生活,就需要我们对人类疾病有充分的了解。这节课让我们来共同走进板书健康地生活 。为了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要用一首“好一朵茉莉花”的MTV来引课。现在虽是春暖花开的好季节,但也是某些传染病流行的季节,引起学生对本课的注意(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出示学习任务一:自学教材解决以下问题(1)你认为哪些疾病属于呼吸道传染病?(2)呼吸道传染病常发生在什么季节?(3)主要传染源是什么?(注意带菌者虽然本人不发病,没有症状,但也是传染源。)(4)病原体的主要寄生部位在哪里?(5)呼吸道传染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什么?(6)禁止随地吐痰和保持教室空气流通在防止呼吸道传染病上有何意义?(7)什么是传染病?传染病的特点?(8)传染病流行必须具备的环节有哪些?预防传染病采取的基本措施?(9)根据1-6的问题解决另外的三种传染病?(三)点拨引导、释疑解惑1.让学生回忆、叙述自己从小到大得过得的疾病,症状及是否具有传染性,然后挑选出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疾病,让学生找出哪些病传染,哪些病不传染,如流感、水痘、近视眼、结膜炎、贫血、龋齿、蛔虫病等。这样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对传染病和非传染病能够有一个明确的区分。2.让学生总结概括传染病通常是由什么引起的,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和刚才的分析基本上都能说出“细菌、病毒和寄生虫”,从而就可以顺利引出“病原体”这个概念,虽然教材中并没有特别强调病原体(只是在传染病概念中提到),而且教材中整个这一节全部都是文字叙述,没有任何的图片,但我认为让学生清楚什么是病原体是正确掌握传染病概念的关键,所以我借助多媒体搜集了这三大类病原体的一些相关图片,如结核杆菌、HIV病毒、蛔虫等等,从而增强学生对病原体的感性认识,加深对这个词的理解。学生在了解什么是病原体后对“传染病”概念掌握起来就顺理成章了。3.这一节教材原本的顺序是分为四个大的部分:一是“什么是传染病”,二是“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三是“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四是“传染病的类型”。在讲完什么是病原体以及传染病的概念之后,我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课本中的顺序作了一个小的调整,把课本中第四部分“传染病的类型”放到传染病概念之后介绍,这样做基于两个原因:一是这部分在第一节中并不是重点内容,属于了解性知识,二是几种传染病类型的划分依据就是病原体的不同寄生部位。4.“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是这一节的重点,如果仅仅依照书本,直接把概念告诉给学生或者让学生自己阅读书上内容其实很容易,但是这么做就无法体现学生课堂的主体意识和充分调动他们的思维,因此在课堂上我只是扮演了一个引导者和启发者的角色,主要是让学生自己分析、归纳出这三个环节。基于上述设计,在讲完“传染病类型”后我说到“虽然传染病有很多类型,但是传染病的流行却是有一定规律的”,然后,我引用了人教版教材中相关的两段有关流感和肝炎的资料,先让学生阅读,再让他们讨论“为什么咳嗽或打喷嚏时要用手帕捂住口鼻”、“为什么老人和孩子容易患流感”以及“为什么要将肝炎患者使用的餐具与家人分开,让学生先对“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有感性上的认识。书上对传染源的定义是携带散播病原体的人和动物。这个概念看似简单,但是事实并非如此,在这个概念给出之后,我又向学生强调了传染源之所以能散播病原体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传染源能在生物体内大量生存并繁殖。这是一个关键点,针对前面有学生对蛔虫病是不是传染病的疑问,我举了个例子:蛔虫病患者粪便中通常有大量的虫卵,过去农村有用粪水浇灌蔬菜的习惯,有的蔬菜可能就会沾有虫卵从而传播蛔虫病,那么沾有虫卵的蔬菜是否是传染源?这里就考察学生对“传染源”概念是否真正做到理解,因为蛔虫是寄生性动物,蛔虫卵是不可能依靠蔬菜生存繁殖的,必须是通过动物取食进入其消化道内,在其消化道内寄生繁殖,所以沾有蛔虫卵的蔬菜并不是传染源,而是传播途径,由此又可以顺利引出了第二个环节传播途径。5.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对传染病的预防实际上就是从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入手,即控制传染病、切断传播途径以及保护易感人群。这部分我是以2009年在中国爆发的甲型H1N1为例,与学生做了互动式的讨论。由于学生们都对非典有亲身的体会和经历,近期各个媒体对禽流感问题报道的也很多,所以学生在谈到这两个话题时都很积极踊跃。(四)课堂小结1.指导学生间的补充和交流,并鼓励他们把所说的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去。2.归纳本节课学到的知识、想到的问题,以及今后注意的方面。3.做学案上的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