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社戏(第一课时)》导学案-新人教版.doc
-
资源ID:13079372
资源大小:61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6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社戏(第一课时)》导学案-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社戏(第一课时)导学案 新人教版班级: 姓名: 所属小组:学习目标1识记、理解本课的生字词。2诵读文中的精彩片断 3理清文章的脉络,把握文章的内容。学习重难点1 诵读文中的精彩片断 2理清文章的脉络,把握文章的内容。 第一课时 【知识链接】1作家作品:鲁迅,原名周树人,文学家、革命家、思想家。浙江绍兴人,有小说、杂文、散文、诗歌等,都收在鲁迅全集里。1918年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1921年又发表了中篇小说阿Q正传。散文集朝花夕拾。代表作品: 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狂人日记朝花夕拾2写作背景:鲁迅在英译本短篇小说选集自序中说:“我生长于都市的大家庭里,从小受着古书和师傅的教训,所以也看得劳苦大众和花鸟一样。有时感到所谓上流社会的虚伪和腐败时,我还羡慕他们的安乐。但我母亲的家是农村,使我能够间或和许多农民相亲近,逐渐知道他们是毕生受着压迫,很多苦痛,和花鸟并不一样了。”鲁迅在这个期间写了不少回忆故乡的作品,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通过可爱的故乡与罪恶的社会形成对比,表达自己对于光明的前景和人与人之间纯朴善【导学过程】一、自主学习1、文学常识填空:社戏这篇小说选自鲁迅全集,“社”原指_,在绍兴,“社”是_ _,“社戏”就是_ _。根据课文可知,“迅哥儿”看戏的地点在_镇_村,作者通过对童年时代一段看社戏的往事的回忆,表达了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留恋之情。2、学生朗读课文,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棹着( ) 归省( ) 行辈( ) 撺掇( )凫水( ) 潺潺( ) 弥散( ) 蕴藻( )漂渺( ) 旺相( ) 惮( ) 撮( )3、查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大抵:怠慢:潺潺:飘渺:二、合作探究:(1)、学生自由诵读,用圈点勾画法标出自己喜欢的词、句、段。(2)、小说的线索是什么?根据线索理清文章的结构思路。(3)、把握主要情节,多角度概括文章内容: 本文的中心情节是看社戏,从“时间”角度概括: 从“故事情节”角度概括: 从怀念童年的原因角度(4)、从故事情节的角度看,文章详写了哪些情节?略写了哪些事情?这样有详有略地叙写事件产生了什么样的艺术效果?三、拓展延伸(再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1)、文章以“社戏”为题,但真正写社戏的内容并不多,我们是否可以把标题改为“平桥村一夜”?为什么?(2)、看社戏前的波折和看社戏后六一公公送豆的内容能不能删掉?四、达标应用1给多音字注音组词 省( ) 相( ) 壳( ) 泊( ) ( ) ( ) ( ) ( )2在括号内填上恰当的词语并分析表达作用(1)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 )开船,在 桥石上一( ),( )几尺,即又( )出了桥。作用:(2)我的很重的心忽而( )了,身体也似乎( )到说不出的大。作用:3请根据文章顺序排列下面事件的先后,并作详、略归类。(1)六一公公送豆给“我”。(2)看社戏后归航偷豆。(3)夜航赴赵庄看戏。(4)钓虾放牛的乡间生活。(5)看戏前的波折。(6)随母亲归省小住平桥村。(7)和伙伴们在赵庄看社戏。顺序:详写:略写:反思评价多媒体设备适用教师“复备”栏或学生笔记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