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13课-叶圣陶先生的二三事教案2-新人教版.doc
-
资源ID:13081418
资源大小:87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6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13课-叶圣陶先生的二三事教案2-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第13课 叶圣陶先生的二三事教案2 新人教版时 间 第 课时课 题叶圣陶先生的二三事(二)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 1深入理解课文,并读出自己的心得。2学习叶老待人宽待己严的品格。教学重点 学习叶老待人宽待己严的品格。教学难点深入理解课文,并读出自己的心得。教 学 设 计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一、 情景激趣叶圣陶先生是中国文艺界、教育界的老前辈,他为人敦厚,彬彬有礼。著名诗人臧克家曾经说过:“温、良、恭、俭、让这五个大字是做人的一种美德,我觉得叶老先生身上兼而有之。”上节课文,我们从总体上了解了叶老的德行以及在写作方面的主张,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要深入理解文本内容,学习他在为人与为文方面的风范。二、探究生趣(一)朗读课文第一部分,然后回答问题:1“心里立即罩上双层的悲哀”这句话表达了怎样的含义?明确:对叶老的去世深感悲哀,也暗示了他与叶老的关系非比寻常。(二)、朗读课文第二部分,然后回答问题:1“相识之后,交往渐多,感到过去的印象虽然不能说错,也失之太浅”,这句话中“过去的印象”指什么?“失之太浅”指什么?明确:“过去的印象”指:中先生的作品叶先生只是平实规矩而已。“失之太浅”指:评价只看到了作品这一表面现象,没有触及品格。2作者为什么要写汉魏以后中国读书人思想搀合的情况?明确:强调叶圣陶先生的思想没有搀合,是单一的儒。3作者强调叶圣陶先生是单一的儒的目的是什么?明确:强调叶圣陶先是躬行君子,又能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是人之师表,并为写他行为的单一作铺垫。 4“凡是同叶圣陶先生有些交往的,无不为他的待人深厚而感动”,第三自然段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叶老深厚的?明确:为吕叔湘先生的文章改标点;让张中行先生帮助修改文章,叶老认为改得不妥之处,谦虚而恳切地问张中行先生,同意不同意恢复。5“日常交往,他同样是一以贯之,宽厚待人”,文中举了哪些事例来说叶老在日常生活方面宽以待人的?明确:送别,一定还是走过三道门,四道台阶,送到大门外才告别,他鞠躬,口说谢谢,看着来人上路才转身回去。晚年,有两次是已经不能起床了,我同一些人去问候,告辞,他总是举手打拱,还是不断地说谢谢。我去拜访,他因与朋友有约不在家而他非常悔恨,以为朋友住旅店而悲伤。6“他还有严的一面,是律己”,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他的律己严的?明确:是从三方面来表现的。写文章方面要求自己言文如一,文风方面要求简洁,重视语文求完美。四、理解课文表达的中心学法指导:理解中心,要找出文章的写作重点和文章中对整体内容进行抒情或议论的部分;指导学生结合上述内容,根据作者的写作背景、意图等概括出文章的中心,并理解含义;理解这个中心的深刻或新颖之处,并理解这个中心在原文中是如何表达出来的;指导学生理解这个中心对自己的启示。1这篇文章表达了怎样的中心思想?明确:本文表现了叶老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品格。2本文的中心思想对你有何启示? 布置作业:1预习驿路梨花,要求能概述文章内容,拟出不懂或有质疑之处。2课外阅读介绍叶圣陶先生的文章。板书设计: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