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八年级科学下册-第1章-第5节-磁生电教案-浙教版.doc
-
资源ID:13081911
资源大小:88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19-2020学年八年级科学下册-第1章-第5节-磁生电教案-浙教版.doc
2019-2020学年八年级科学下册 第1章 第5节 磁生电教案 浙教版编写者日 期课 题第五节 磁生电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电磁感应现象;知道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2、知道发电机的原理;能说出发电机为什么能发 电;知道什么是交流电;知道发电机发电过程是能量转化的过程. 3、知道我国供生产和生活用的交流电的频率是50 Hz的意思;能把交流电和直流电区分开来.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磁生电的条件,进一步了解电和磁之 间的相互联系,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分析概括能力和联系简单现象探索物理规律的能力. 2、观察和体验发电机是怎样发电的,提高学生应 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自然现象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进一步了解 探索自然奥妙的科学方法。 2、认识任何创造发明的基础是科学探索的成果, 初步具有创造发明的意识.重点难点分析重点:电磁感应现象及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难点:电磁感应,直流电动机和交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教学方法与准备小组探究。收集相应的视频、图片、文字等信息做成课件。课时共二课时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反思一、引入:先回顾奥斯特实验的现象和结论,说明电能生磁。设问:既然用电流能获得磁场,那么能否用磁场获得电流呢?许多科学家都在探索这个问题。英国的物理学家法拉第经过10年的研究,在1831年发现了磁产生电的条件和规律,实现了他利用磁场获得电流的愿望。法拉第的这个重要发现,导致了电能的大规模生产和利用,开辟了电气化的新纪元。二、新课教学:(一)、磁生电电磁感应【实验】将一根导体放入磁场中,导体和电流表串联成一个闭合回路。然后让导体在磁场中运动。回顾产生持续电流的条件,一是需要电源,二是电路要闭合。怎样知道电路中有电流呢?显然需要一个电流表。因为获得的感应电流较小,所以采用测量微小电流的灵敏电流计较好。怎样才能从磁场中获得电流呢?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教师演示并填表:操作方法现象(观察电流表)说明将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垂直磁感线放在磁场中导体不动指针不偏转无电流产生导体沿磁感线方向运动指针不偏转无电流产生导体逆磁感线方向运动指针不偏转无电流产生导体垂直磁感线方向向右运动指针偏转,方向相反有电流产生导体垂直磁感线方向向左运动指针偏转,方向相反有电流产生【板书】1、电磁感应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的运动时,导体中就会产生电流,这种现象叫做电磁感应。产生的电流叫感应电流。若电路不闭合,重复上述实验,有什么现象?电路中没有感应电流。2、电路不闭合,当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没有感应电流,但是导体中却有感应电压。3、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电路闭合且一部分导体作切割磁感线运动。4、【讨论】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导体切割磁感线方向之间的关系【问】在实验中,有没有发现灵敏电流表的指针左右偏转,这说明了什么?说明电流的方向发生了改变。那么,感应电流的方向与什么因素有关呢?学生猜测后,演示: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磁极位置电流表指针偏转方向向右切割磁感线N上S下向左偏转向左切割磁感线N上S下向右偏转向右切割磁感线N下S上向右偏转向左切割磁感线N下S上向左偏转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导体切割磁感线的方向、磁场的方向有关。用右手定则可以形象地表示三者的关系:伸开右手,使大拇指跟四指垂直,并且都跟手掌在同一平面内,让磁感线垂直穿过手心,大拇指指向导体运动的方向,那么,其余伸开的四指所指的方向就是感应电流的方向。(注意:在“三个方向中只要知道其中任意两个方向就可以确定另一个方向。)5、电磁感应现象中能量变化:用机械力移动导体,消耗了机械能,却在闭合电路中产生了电能。即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探究】感应电流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猜测:导线切割的速度大小;导线切割的速度方向;永磁铁的强度;切割导线的条数;切割的有效长度;等等。实验设计和验证:控制变量法实验结论:导线切割的速度大,电流大;永磁铁的强度大,电流大;切割导线的条数多,电流大;切割的有效长度长,电流大。感应电流的大小与导线切割的速度方向无关。(二)、交流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复习提问】1、什么叫电磁感应?强调“闭合”、“切割”2、感应电流的方向跟哪些因素有关?强调“导体切割磁感线的运动方向改变,或者磁感线方向改变时,感应电流方向就改变。” 3、提问: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沿图1 中箭头方向运动时,哪些情况可以产生感应电流?乙、丙、丁【新授】1、演示手摇发电机的发电过程,电流表的指针左右摆动,小灯泡发光。说明发电机产生电流的方向是不断变化的。【设问】那么电流是怎样产生的呢?1、矩形线圈、圆环、电刷、电流表组成了闭合电路。当线圈在磁场中转动时,切割磁感线,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2、分析线圈运动到几个特殊位置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情况:当线圈平面和磁感线垂直时,两边的运动方向和磁感线平行,不切割磁感线,线圈上无感应电流。当线圈平面和磁感线平行时,两边的运动方向和磁感线垂直,切割磁感线,线圈上有感应电流。(注意两次的切割方向,及电流方向的改变)3、线圈在磁场转动一周,感应电流方向改变两次;线圈不断转动,则感应电流方向不断作周期性变化。这种周期性改变方向的电流就是交流电。交流电跟我们从电池得到的电流有所不同,从电池得到的电流的方向不变,通常叫做直流电。我国交流电的周期是0、02秒,频率为50赫兹,即发电机线圈转一周用0.02秒,即1秒内线圈转50周,每秒出现50个周期,方向改变100次。三、小结四、课堂练习:课后练习题。五、课后作业:作业本成功之处:本节教材安排了一个探究实验“什么情况下磁可以生电”。探究实验突出了学生的探究活动,把科学方法的学习和科学知识的学习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而且更加注重让学生自己去体验物理规律的得出过程,帮助学生体验成功,树立自信心。同时,这也是培养学生重视实验和规律,亲自感知获得知识过程的一个很好的机会,也是提高创新思维与能力的好素材。演示实验扩充了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体会到科学知识对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从而培养为社会做贡献的意识。 不足之处:对学生引导不充分,急于求成。由于缺少发电机模型,对发电机的结构和原理的讲述生硬,不好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