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九年级语文下册-第4课《更浩瀚的海洋-》精品教案-语文版.doc
-
资源ID:13082811
资源大小:28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6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19-2020学年九年级语文下册-第4课《更浩瀚的海洋-》精品教案-语文版.doc
2019-2020学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4课更浩瀚的海洋 精品教案 语文版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理解文章的主旨。2、学习象征手法;阅读中把握关键语句在文中的作用;养成在生活中不断追求新理想境界的精神品质。3、 借鉴寓言的写法,以此喻彼,使主旨深入浅出。体会文章结构严谨,语言生动。教学重点:目标2. 教学难点:目标3.教学方法:朗读、研讨。 课型:新授课。课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人活一世,草活一秋。”同样是一生的时间,有的人就可以干出让人骄傲的成就,活得很精彩;而有的人却只能是碌碌无为,平凡又平凡地度过一生。因此,对待人生的态度不同,就会有截然不同的人生经历,同样会有截然不同的人生亮点。所以,积极的人生态度就是一种科学、乐观、豁达、不畏艰险、不断进取、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精神。也就是说,应当用这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坚持不懈地为美好的人生努力,并在人生的道路上留下精彩的痕迹。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题目解说:“更浩瀚的海洋”中的“更”是程度副词,用其修饰“浩瀚”,说明还有比这更辽阔的大海。本文是一篇寓言式散文,通过对七种人生存状态的否定,表达了一种对理想境界追求不止的精神。2、作者简介:纪伯伦(18831931)黎巴嫩诗人,散文家,画家。1883年1月6日生于北部山乡卜舍里,1931年4月10 日卒于美国纽约。纪伯伦青年时代以创作小说为主,定居美国后逐渐转为以写散文诗为主。他的小说几乎都用阿拉伯文写成,有短篇小说集草原新娘、叛逆的灵魂和长篇小说折断的翅膀等。他的散文、散文诗等用双语写作。用阿拉伯文发表的有散文音乐短章,散文诗集泪与笑、暴风雨,诗集行列圣歌,以及珍闻与趣谈、与灵魂私语等。用英文发表的有散文集疯人,散文诗集先驱者、先知、沙与沫、人之子耶稣、先知园、流浪者以及诗剧大地诸神、拉撒路和他的情人等。纪伯伦是阿拉伯近代文学史上第一个使用散文诗体裁的作家,先知为其代表作。纪伯伦的作品多以“爱”和“美”为主题。他的思想受尼采哲学影响较大,作品常流露愤世嫉俗的态度或表现某种神秘力量。3、学习生字:浩瀚(hàn) 污垢(gòu) 赤裸裸(lu) 躯体(q) 镶满(xing)怜悯(mn) 安谧(mì) 庸人(yng) 虔诚(qián) 芳草萋萋(q)糟糕(zo) 心扉(fi) 隐蔽(bì) 胸脯(pú) 袒露(tn)4、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三、默读课文,理清条理: 本文共有22自然段,可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开篇点题,营造一种诗的意境。第二部分(219):作者用寓言式的手法否定了七种人生态度。第三部分(2022):卒章显志(篇末点明中心),体现了作者执著地追求理想境界的精神品格。四、教师小结:本课是一篇寓言式散文。作者以他那惯有的诗人的想象力,为我们描述了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我们随着作者的脚步,循着作者的视线,倾听作者的心声,看到了七种人的具有象征意义的表现及他们所代表的七种不同的人生态度。作者用“我”的一次次离去,说明“我”与那种种人生态度的格格不入,表达了“我”对理想境界追求不止的精神。五、布置作业:研讨与练习一。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作者以七个相似的行文思路,通过七个场面象征了七种人:悲观者、乐天派、慈善家、苦行僧、空想家、自以为是的庸人,懦夫,并对他们一一否定,从而表达了作者对理想境界不懈追求的精神。本文通过“我”和“我的心”为寻找理想的海岸洗浴,以时间顺序来构思全文:想去寻找离开,线索清晰,用意鲜明。本文的语言是接近诗歌化,很自然地营造了一个诗的意境,使读者在潜移默化接受了作者的观点。二、细读课文,品味语言: 1、我的心对我说明确:本句在文中反复出现七次,作者在描述每一种人后,都用“我”和“我的心”的对话,对那种人进行否定,并以“不配看见我的身体”为理由,继续理想之所的追求。2、昨天,多么远又多么近的昨天,我和我的心一起走向浩瀚的大海,要用谁洗去大地沾在我们身上的灰尘和污垢。明确:文章一开始,作者就用诗的语言、诗的意象,营造了一个诗的意境 ,表现了作者一直的追求,他追求的是生活之美、精神之美。3、于是我和我的心离开了这浩瀚的大海,我们走了,去寻找更浩瀚的海洋。明确:这是本文的中心句,文章是卒章显志,在一次次的选择,一次次的离开后,作者执著地追求理想境地的精神品格跃然纸上。这里浩瀚的海洋象征丰富的人生和无限的未来。4、于是我们离开了这地方,继续前行。明确:本句用在第一个和第二个场面中间,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后面几个场面之间也有类似“我们又往前走”的句子勾连。这样使文章显得过渡自然,衔接紧密。5、作者是怎样用诗的语言来描绘各有特征的七种人不同的精神世界,从而点明文章的主旨?明确:开篇,作者就用诗的语言、诗的意象营造了一个诗的意境。同时,也表现出许多寓言的元素,“多么远又多么近的昨天”“我和我的心”“要用海水洗去大地沾在我们身上的灰尘和污垢”。接下来,作者用七个相同的行文思路,为读者描绘了七个场面和其中活动的七个人物。并通过对他们各自行动和道具的个性化、戏剧化的描绘,揭示了七种不同的人的精神世界。大致概括如下:(1)把盐撒向大海的悲观厌世者。道具是盐。盐的味道是又苦又咸的。(2)手捧珠宝匣,往大海里扔糖的人。道具是糖。糖只有甜的味道。这是一个没有体会生活的全部味道的轻浮的乐天派。(3)捡死鱼放回大海的虚伪的慈善家。道具是死鱼。行为是把死鱼放回海里。(4)沉溺于幻想的苦行僧。行为是在沙滩上勾画自己的想象。(5)追求虚无的空想家。道具是泡沫和一只玛瑙缸。(6)不懂得什么是真正有价值的庸人。道具是一只贝壳。行为是背对大海,把一只贝壳的轻微声响当作是大海的声音。(7)为拒绝痛苦而逃离生活的懦夫。行为是把头埋在沙子里。作者在描述每一种人后,都用“我”和“我的心”之对话,对那种人进行否定,并以“不配看见我们赤裸裸的躯体”为理由,继续理想之所的追求。直到最后“离开了这浩瀚的大海”去“寻找更浩瀚的海洋”。卒章显志,在一次次的选择,一次次的离开之后,作者执著地追求理想境地的精神品格,跃然纸上。三、合作探究: 1、请分别用一句话概括文中对哪几种人生态度的否定?明确:作家用寓言式的手法,表达了对以下七种人生态度的否定:(1)只看到生活的阴暗面,感受不到生活的丰富、美好的悲观者。(2)缺少对生活本质的认识,轻浮的乐天派。(3)虚伪的慈善家。(4)沉溺于幻想的苦行僧。(5)愚顽的空想家。(6)自以为是的庸人。(7)拒绝痛苦逃离生活的懦夫。 2、结合下面这段文字,说说你对课文最后一句话的理解。我愿有追求而死,不愿无聊而生。我希望在内心深处有一种对爱和美如饥似渴的追求。因为我观察后发现,没有追求的人是最不幸的人,他们不啻是行尸走肉;我倾听了,听到那些有抱负担忧理想的人在叹息,他们的叹息是那么甜美,胜过管弦合奏。摘自纪伯伦泪珠和欢笑.引言。明确:作家在文章最后说“于是我和我的心离开了这浩瀚的大海,我们走了,去寻找更浩瀚的海洋”。对于这句话的理解应该包括这样几个因素:浩瀚的海洋象征丰富的人生和无限的未来。引文表现出诗人的人生观念“我愿有追求而死,不愿无聊而生”。这段引文可以看做是对本文的一段注释。它直接抒发了诗人不断追求生活之美、精神之美的情怀。3、阅读附文并和课文比较,看看它们在主题、表现手法等方面有什么异同。明确:课文是一篇寓言式的散文,作者采用象征的手法,用对话的方式,通过描述“我”的一次次“离开”,表达了“我”对几种人生态度的否定,抒发了对理想不懈追求的精神。附文运用对比、比喻手法,写了两种人,表达了对追求光明、真理者不怕牺牲的赞扬与歌颂。四、教师小结:本文通过“我”和“我的心”为寻找理想的海岸洗浴,以时间顺序来构思全文:想去寻找离开,线索清晰,用意鲜明。本文的语言是接近诗歌化,很自然地营造了一个诗的意境,使读者在潜移默化接受了作者的观点。五、布置作业:研讨与练习二。六、板书设计: 4、更浩瀚的海洋预设情况:寻找理想海岸洗浴;否定七种人生态度:厌世者、乐天派、慈善家、苦行僧、空想家、庸人、懦夫;卒章显志:追求更理想的境界。不懈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