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七年级语文上册-20-虽有嘉肴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doc
-
资源ID:13082873
资源大小:22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6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19年七年级语文上册-20-虽有嘉肴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doc
2019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20 虽有嘉肴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2过程与方法:重视诵读,整体感知文意,理清文章脉络,提高朗读和背诵能力;联系实际,探求未知,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先贤圣哲关于“教学相长”这一哲理。二、教学重点反复朗读,当堂成诵。三、教学难点理解“教学相长”这一哲理。四、教学方法朗读法、合作探究法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让学生解释“玉不琢,不成器”,并说出其出处。这句话出自学记,意思是:玉石不经过雕琢,成不了精美的器物。比喻人如果不经历磨难,就会难以成材。(二)介绍学记本课是从学记中节选的一段文字,编者以第一句话作为标题。学记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和教学问题的论著。它是中国古代一部典章制度专著礼记中的一篇,写作于战国晚期。学记文字言简意赅,喻辞生动,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关系。【教学设计意图:储备文学常识,夯实基础知识 。】 (三)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课文,然后让学生轻声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把课文顺畅地读下来之后,放声朗读。2试着给下面的句子划分节奏,体会古汉语特有的韵律美。虽有嘉肴,弗食,不知/ 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 其善也。是故/ 学/ 然后知不足,教/ 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 能自反也;知困,然后/ 能自强也。3根据课下注解积累文言字词,文中还有不懂的字词,要求学生当场发问,教师当堂解决。 4根据注释,翻译全文。虽然有美味的肉食,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其味道的甘美;虽然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有不懂的地方。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就能自我反省;知道了自己不懂的地方,然后才能勉励自己。所以“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的。尚书·兑命说:“教人是学习的一半。”这话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3找出文章的主旨句,说说这篇短文讲了怎样的道理?故曰:教学相长也。教人和学习是互相促进的,不可偏废。【教学设计意图:扫除字词障碍,指导学生训练朗读,并对照注释翻译,感知全文主旨。】(四)理解研读 1学生再读课文,深入理解这篇短文的主旨与行文思路,回答问题:(小组讨论交流)(1)文章开头写“嘉肴”的目的是什么?先以“嘉肴”与“至道”做类比,指出学习的重要性。(2)短文是如何一步步,逐渐深入得出中心观点的呢?先将“嘉肴”与“至道”做类比,引出学习对于寻求“至道”的重要性。再由 “学”知“不足” 联想到“教人”知“困”,进而深入下去,由“学不足”而知“自反”,“困”而知“自强”,得出“教学相长”的观点。最后再引用兑命中的话加以佐证,进一步加强论证。(3)课文提出的中心观点是什么?教学相长,即教人和学习是互相促进的。(4)“教学相长”这一观点如何理解?教学相长论述了教与学的辩证关系。其一,教和学实际上是一体两面的事情,有教才有学,二者相互依存。所以我们看到兑命中“教”和“学”字形上都用的是“学”字,正印证了二者密不可分的关系。其二,我们现在理解的“教学相长”,强调的是教师和学生的互相促进,“教”和“学”是两个主体;而课文所说的“教学相长”,“教”和“学”是对同一个主体而言的,指教师自身的学习与他教导学生的教育实践都是一种学习,这两者是互相促进的。既强调教育者自己要亲身学习,体验道,了解自己的不足,并自我反省,同时强调教育者在教的过程中,也会深化认识,发现自己理解上不透彻的地方,并努力改进。(5)“教学相长”在现代的意义是什么?教学相长是现代师生关系的特点之一。指的是“我你”师生关系的确立表现出的互惠的崭新特点。在这种师生关系中,教师不仅是讲授者,他本身也受到教益,学生在被教的同时也反过来启发老师,他们在课堂中共同展现着自身的价值,在充分发掘自己的潜能中共同生长、共同进步。2再读课文,当堂成诵。【教学设计意图:深入挖掘文章所表达的观点,让学生深刻理解“教学相长”古今意义的不同,理顺课文的论证逻辑思路,完成教学重点。】(五)品味鉴赏在写作手法上本文有哪些特点?(小组讨论,教师点拨总结)(1)多用对偶句,节奏鲜明,韵律感强。文章共五句话,就有三句采用对偶句,句式整齐,两两相对,读起来朗朗上口。(2)论述思路有较强的逻辑性。首先以类比强调要学习,要实践;接着指出“学”和“教”的作用;然后进一步讨论其效果;最后得出结论。(3)说理形象,意蕴丰富,耐人回味。本文并没有干巴巴地讲一个道理,而是先由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事情引出道理,生动形象,所讲的道理对现代人仍然有启示作用。【教学设计意图:分析文章的写作手法,注意培养学生在写作中的迁移运用。】(六)课堂小结本文篇幅短小,短短百余字,却令人回味无穷。千载之下,亦能带给现代人朴素而深刻的启示。希望大家课余时间多读多背诵,在诵读中细细品味这篇短文的甘美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