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4.2-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教案-(新版)沪教版.doc
-
资源ID:13087664
资源大小:88KB
全文页数: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6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19-2020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4.2-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教案-(新版)沪教版.doc
2019-2020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 4.2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教案 (新版)沪教版课 题第2节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课 型探究课课 时第1课时备课方式集体备课时间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质量守恒定律以及守恒的原因.(2)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实际问题.2.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实验的观察与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及观察分析能力.(2)使学生初步认识科学探究的方法,通过对实验记录分析,学会由感性到理性,由个别到一般的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3)通过对化学反应实质的分析及质量守恒的分析,培养学生研究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现实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习兴趣.(2)通过学习质量守恒定律,使学生认识到物质是永恒运动变化着的,并认识到物质不灭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勤于思考,严谨务实,勇于实践,不断创新的科学精神,感受科学研究的人文教育价值.教学重点认识质量守恒定律,理解其涵义.教学难点从微观角度认识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课前准备仪器:托盘天平、锥形瓶、滴管、镊子、小试管药品: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石灰石、稀盐酸 引言 由成语:“点石成金”引入,联系第二章的分子、原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时,分子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原子再重新组合展开,导入化学反应不仅在质的方面有一定的规律,而且在量的方面也存在一定规律。新授活动与探究 1、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2、酸钙和盐酸反应讨论与思考 两个实验所得结果是巧合,还是具有普遍意义?分析实验现象和测定的数据,试着总结化学反应前、后物质质量的变化规律,引导学生从实验中总结出具有普遍性意义的结论。归纳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讨论与思考 1、铁生锈后的质量大于铁的质量,能否用质量守恒定律来解释? 2、蜡烛燃烧后就没有了,与质量守恒定律是否矛盾?练习 1、已知A物质与B物质反应生成C物质,现有12克A与32克B恰好完全反应,则生成C物质的质量是( )A、44克 B、32克 C、22克 D、12克 2、已知A物质发生分解反应生成B物质和C物质,当一定量的A反应片刻后,生成56克B和44克C;则实际发生分解的A物质的质量为( )A、12克 B、44克 C、56克 D、100克 3、关于质量守恒定律,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煤燃烧化为灰烬,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B、24克镁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0克氧化镁,实际消耗空气的质量为16克C、一切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D、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有气体或固体生成的化学反应指导学生画重点讲解:参加反常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的“总和”二字是指真正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有的反应并未全部参加反应) 反应物、生成物的质量应包括气体、沉淀等全部物质的质量 审题时要注意关键的字,如“充分反应”“恰好反应”“足量反应”等表示的意义。讲座与思考 为什么“质量守恒定律”能够成立?投影 水分解示意图、碳和氧气在化全生成二氧化碳的示意图学生分析化学变化的微观实质,指导学生看书,引导学生分析质量守恒的原因板书:“质量守恒定律”成立的原因 原子的种类、原子的个数、原子的质量都不发生改变练习1、蜡烛燃烧后的产物有二氧化碳和水,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石蜡的组成中一定含有 、 、 元素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A2 +B2= 2C 中,“C”的化学式用A、B可表示 。本节小结1、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2、用微观的观点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布置作业:1、已知2克氢气与16克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水的质量为 克2、已知A与B反应生成C和D,(A+B=C+D),现有80克A与一定量的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24克C和36克D,则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为 克3、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则该物质的组成中一定含有 元素4、在4X +5Y2 =2Z2的反应中,Z的化学式用X、Y表示为( )A、X4Y5 B、X2Y5 C、XY2 D、X4Y10教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