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9-土地的誓言三单设计-新人教版.doc
-
资源ID:13094791
资源大小:60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6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9-土地的誓言三单设计-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9 土地的誓言三单设计 新人教版学习目标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2揣摩、品位本文具有激情的语言。3培养、强化学生热爱故土、热爱祖国的情感。学习重点1流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2揣摩、品位本文具有激情的语言。 一、 作者简介 端木蕻良(1912-1996),原名曹汉文,辽宁省昌图县人。端木蕻良从20世纪30年代起的六十多年的文学创作生涯中,出版了长短篇小说集、散文集、戏曲、剧本等十几部,在海内外报刊上发表未编集的散文、论文、序跋、评论、戏剧、戏曲、杂文、诗歌、旧诗词等共千余万字,书画作品多幅,是我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中的杰出代表。他的科尔沁旗草原和晚年创作的鸿篇巨著曹雪芹,均在中国现代文学史和当代文学史中占有重要地位。 二、背景知识 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强行侵略东北,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四个月内东北全境沦陷,我们可爱的家乡就这样被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蹂躏了十四年。在“九一八事变”十周年之际,流离失所的东北作家端木蕻良,怀着难以遏制的情感写下了这篇散文土地的誓言。 三、相关链接 端木蕻良是东北流亡作家群的重要成员。这个创作群体包括了“九一八”事变之后从东北流亡到上海及关内各地的一些青年作者,除了端木外,还有萧红、萧军、舒群、骆宾基、罗烽、白朗和李辉英等人。他们以集体的姿态出现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表现出了独特的群体思维和群体意识,给文坛带来了强烈的震撼。他们开辟了抗日文学的先河,以强烈的爱国主义情绪把作家的情感与东北的茂草和高粱交织在一起,将日寇的暴行、人民的屈辱和铁蹄下的抗争真实而具体地展示了出来。 四、把课文读5-8遍,把课后“读一读、写一写”中的词语抄写三遍。五 划出描写捕鸟的动词,自我评价: 学科长评价: 教师评价: 土地的誓言的问题生成评价单 阅读课文、自主感悟、合作探究1、课文的标题是“土地的誓言”。是土地自身发出的誓言吗?如果不是。该如何解释? 2一般而言。文章的人称应该是统一的,为什么文章起初写“关东大地”用“她”来称呼。而到了后面时却又改口说“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 3作者在文章第一段中为什么要列举出一大串的景色、物产? 4课文从哪些方面体现了作者浓郁的抒情风格与独特的抒情方式? 5你知道作者为什么要选取“白桦林”“蒙古狗”“红高粱”“黑土地”作为描写对象吗?其中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自我评价: 学科长评价: 教师评价: 土地的誓言的问题训练评价单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炽( )痛 亘( )古 蚱蜢( ) 白桦( )林嗥( )鸣 谰( )语 污秽( ) 斑lán( ) 默qì ( ) 镐( )头 泛làn( ) 端木蕻( )良二、 阅读探究 关于土地的倾诉 胡弦 土地,谁来爱你失去了水分的身子?细小的身子不安的身子,在我们宽大的指缝间流淌,像攥不住的时光和流水。 谁来留意你的呻吟?又一栋高楼放上了你的肩膀,城市在变重,莽撞的力量、莽撞的速度、莽撞的铁铲又切开了你的胸膛,沉重的电夯砸在你的心上。 谁还记得那遥远的敬畏之心,记得远山、旷野、风雨雷电和虫鸣花放?谁来倾听: 大树倒下的声音 乌儿迁徙的声音 堤坝崩溃的声音 蛙鼓退潮的声音 多少喧嚣交织滚动被推向寂静时光的另一边。庸俗的哲学急切地享乐急功近利地争夺,这一切是否有了说法?土地,在你提供的辽阔上,欲望的叶子疯长,罪恶之根仍然难以拔除:垃圾难以消化的塑料袋、污水、废气、假农药;双倍的毒沙尘暴、核弹新的时代早已到来,而你的胃却越来越疼痛。 墙上的标语在风雨中剥蚀,警示比流言更轻,而感恩之语,轻佻,不负责任。水土流失,我们思想中的养分在减少,对未来的期待仍然没有结果。古老的土地呵,接纳一切苦难的父亲,谁来把你看成一个脆弱的需要呵护的孩子? 谁来为你倾诉?谁来为你谛听?我若写下赞美的诗篇是否因此疏忽了人类在变坏?我若写下废弃的家园是否就此指出了精神的荒芜? 土地啊!我们的颂歌,我们的祷词。 我们的摇篮和屋宇! 我们的源泉和坟墓!1面对土地,作者发出了怎样的“倾诉”?表达了怎样的情感?2.(1)体会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2)画线句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3)请从修辞角度赏析画线句,并写出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3读了本文后,你有什么感受?请写出来。4 针对目前土地被糟蹋的现状,你有哪些好的建议来拯救土地?自我评价: 学科长评价: 教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