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传统文化与教育理念的八大互动关系学习心得.doc
-
资源ID:13121267
资源大小:28.50KB
全文页数:1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论中国传统文化与教育理念的八大互动关系学习心得.doc
论中国传统文化与教育理念的八大互动关系学习心得论中国传统文化与教育理念的八大互动关系学习心得论中国传统文化与教育理念的八大互动关系学习心得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为其他民族文化所不及。中国传统文化以其特有的包容性,传承中华文明,同时也不断的在与外域文化的交流中吸取精华,为我所用,形成了独具特色、魅力无穷的中华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笔丰厚的教育资源,不论是从教育思想、学科知识,还是从民族精神、道德传统,乃至价值取向等方面,对我国的教育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影响。一、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伦理的思想及价值取向对家庭教育的影响。1、中国的伦理文化与重忠孝、重功名价值取向的形成。中国传统文化实质上是一种伦理文化。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根脉追根探源是孔子的儒家思想,后来孟子对其发扬光大,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仁字的核心是合作,是二个人之间的关系,从纵向看,就是向上跟父母长辈合作,向下与自己的孩子合作。横向是与你的妻子(丈夫)哥哥弟弟、姐姐妹妹合作。我们所说的做人的最根本的准则就是,其一,要“父慈子孝”;其二,兄弟姐妹之间要有深厚的感情。每个人从小就必须从爱你周围的人做起,推演开去,形成了中华文化里“君仁,臣忠”思想。将一个家庭成员间的情感推及到一种道德,再从道德推及到一个社会,从而形成社会公德。于是中华文化就形成了重“忠孝”的价值取向。作为忠臣,必须效忠君主,成为君主的良臣辅将。要想辅佐君主,治国平天下,对于所有的学子而言,就只能通过科举考试。中国的科举制度,既是一种教育制度,也是一种选士制度,这种制度的长期实行,在人们的头脑中形成了根深蒂固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重功名、官本位的价值取向。2、伦理文化及传统价值取向对家庭教育的影响中国伦理文化突出的体现了每个生命个体都是生活在一个纵横交织的血缘相连的关系网中的,任何人的生存和发展都影响周围的其他人,并且也要受到来自其他各方面的影响,特别是血缘关系最近的父母、子女。其一,伦理文化的等级色彩浓重,导致父母与子女之间地位的不平等,但是也从正面促进了中国家庭美德的建设。重忠孝的价值取向,其实就是一种等级观念的具体化。第一,体现在家庭中,虽然我们今天特别强调家庭的民主精神,实际上,我们在家庭生活中始终遵循着父父、子子的伦理道德观念,尤其在孩子小的时候,父母是绝对的权威,好孩子的标准是听话,乖巧。个性强的孩子,自主意识相对也强,父母比较操心,这样的孩子不是好孩子,因此,孩子的很多异想天开的奇思妙想往往得不到家长的认可,孩子很难与父母平等对话。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多以说教为主,以过来人的沧桑阅历教化孩子,缺少与孩子的“共情”,不利于与孩子心灵的沟通。以至于,孩子高考填报志愿时,着急的是父母,填报的是父母的志愿。父母的这种包含着太多主观色彩的爱,容易导致孩子产生心理疾病。在父母看来,孩子是家庭的,孩子必须担负起光宗耀祖的责任,至于孩子的感受,则很少有父母去倾听,所以这是我觉得出现问题孩子的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第二,从家庭成员的关系看,父母必须为子女的成长负责,子女则一定要听话,按父母的要求去做;成年的子女必须孝敬父母,赡养老人,兄弟姐妹之间要大的要让着小的所以,中国人的家庭观念很重,讲究“家和万事兴”,这一点不仅对于家庭,而且对于我们国家和谐社会的建设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其二,重功名的价值取向影响着家庭教育的健康发展。这种观念反映在教育价值观上就是把能否培养出“当官的”“名人”作为评判教育是否成功的标准;反映在教育质量观上,就是把能否培养出尖子生、高材生、本科生、高考状元等作为评判教育质量高低的标准。而这种观念,极大的影响了人才的全面发展和全面培养人才的人才战略的推行。从家庭教育看,子女是父母生命的延续,承载着父辈和一个家族的理想和希望。父辈希望通过孩子改变自身的命运,实现家族的荣耀,于是父母对子女倾注所有的心血,不遗余力的培养孩子,希望子女将来成才,成为“状元”“高材生”“尖子生”,好实现“母以子贵”的愿望。因此,中国的家庭是孩子学习的一个重要的场所,可以说,于是,为孩子的学习提供尽可能好的氛围。但是很多生活琐事,父母包办,让孩子专心读书,殊不知,这样,一方面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和创造性降低,另一方面,孩子的人格不健全,不能全面发展。过分的看重孩子的成绩,导致成绩好的孩子形成一种优势心理,容易养成孩子“自我为中心”不良习惯,不尊重别人,不会正确处理与同学的关系;自私,不懂得感恩。父母单纯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忽视了孩子的身体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全面发展。的确,伦理文化在家庭教育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每个家庭都把对子女的教育当成头等重要的大事来抓,掀起了家家重视教育的良好的氛围,为我国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不容回避的是,受传统思想和价值观念影响的家庭教育,很大程度上影响我国教育的全面发展和培养“四有”新人的目标实现。二、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实质和伦理基础对思想道德教育的影响1、中国传统文化里的德才兼备思想和思想道德修养缺乏外在规则的约束中国传统文化重现世,尚事功,学以致用。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为“协调的现实精神”,其基本特点是以现世性的人伦关系为核心,通过协调性的伦理意识来实现文化和社会的自我肯定。大学中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孟子在离篓下里面非常清楚地说,“天下之本在于国,国之本在于家,家之本在于身“,因此一个人只需要修身养性就可以齐家治国平天下。可以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代表了中国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统思想。这里的“修身”即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知识文化修养。东汉哲学家王符说:“得不称其任,其祸必酷;能不称其位,其殃必大。”北宋史学家司马光说:“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我国古代选拔任用人才都强调了德才兼备,德为首的思想。从中不难看出,我们的传统文化里突出的思想是经世致用的,其精神实质是重现世,尚事功,学以致用。作为知识分子,从其深刻的思想认识上看,无论是“致知”还是“正心”,都是为了追求功名,齐家、治国、平天下。所以,中国传统文化里包含的思想道德修养是带有明显的现世功利性的。中华文化重功利的价值取向和缺乏外在规则约束的道德修养方式不利于道德信念的养成。从传统文化里个人修身的最终追求齐家、治国、平天下来看,其思想道德修养是走向仕途的需要,是追求功名的条件。应当说,在当时能够激发知识分子努力追求自身的道德修养的强大的动力,就在于达到现世的追求齐家、治国、平天下。由此看来,如果个人的追求必须作出思想道德方面的努力方能达到时,人们会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一旦思想道德修养不是实现追求非常必要的条件时,思想道德修养的动力就不足了。同时,传统的中华文化个人的思想道德修养是一种自觉行为,是靠个人的内省完成的。孟子认为“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即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四端,这是仁义礼智四种基本品性的根源,人只要修身养性,向内寻求,这些品性就能得到发展。孟子是我国古代“内法论”的代表。由此看来,中华文化忽视了外在规则对思想道德修养的约束强化作用。所以说,传统文化背景下,依附于功利追求的道德修养行为,缺乏外在规则的约束,全靠个人的自觉是很难形成坚定的道德信念的。2、中华文化的德才兼备思想和思想道德修养“内法论”对当今思想道德教育的影响。其一,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德才兼备的人才思想,重视以德为首。所以,今天,我们的教育目标就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公民,不断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应该说,这是中华文化的才统一思想在今天的延续。其二,传统文化里仅靠个人的自觉,没有外在的规则约束的思想道德修养方式不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实际,也不利于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信念的培养。市场经济是利益驱动的经济,每个人都是市场的主体,都有追求自身经济利益的合理性和合法性。市场经济利益的获得是市场主体经济行为的结果,而不是靠提高思想道德修养直接获得的。当思想道德修养不再成为个体追求功利的必要条件时,同时如果没有相应的道德规则约束个体时,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的动力就明显不足。公民的道德信念就行不成了。苏霍姆林斯基认为,“道德信念是衡量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及其品行中思想和行为意志、言论和行动一致的主要标志,是道德教育的结果,是道德发展的最高目标。”道德信念缺失有无导致的结果是不同的。比如说,当看到有人抢劫时,有人心里肯定会有这样的想法:我应该见义勇为,可是这会危害到我的利益,所以,我不想或者我不敢见义勇为。很显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现世的功利思想占了上风,我们没有执行我们的道德行为是因为缺乏道德信念;能够见义勇为的人的想法应该是这样的:我应该见义勇为,可是,这会危害到我的利益,即使这样,我也要见义勇为。这就需要一种道德信念的坚持,道德信念的力量能够战胜追求功利的思想。而道德信念的养成既需要公民的自觉行为,同时也要有外在的道德规则的约束。文化相对于政治经济来说,具有相对稳定性,并非经济越发展,文化就亦步亦趋的发展,可能,在一定时期,文化会相对滞后,公民道德风貌不尽如人意;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理应随着提高,而且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也更应该和谐,更美好。这就要求我们去探索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教育方式。三、传统文化基础上对思想道德建设的新思考1、规范思想道德建设。为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水平和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向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这个体系的建立需要有具体可行的操作程序。2、强化道德信念的培养。从教育学的角度看,道德的形成或者说道德习惯的养成需要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四个统一的工程,而在这个过程中,道德意志是决定道德行为能否发生的具有决定意义的一环。道德意志则是人们通过理智权衡,解决思想道德生活中的内心矛盾与支配行为的力量。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可以通过教育完成,道德意志则不是靠说教能够增强的,需要个体在现实生活中的矛盾选择中不断实践,做出正确的道德选择,不断历练方能培养成功,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一种坚定道德信念的支撑。“道德信念的形成和培养过程知识有重要的作用,但没有情感的,道德就会变成枯燥无味的空话,只能培养出伪君子”(苏霍姆林斯基)。应该说,道德的培养是个体活动中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方面,要加强对学生的知识文化水平和道德认知的培养,另一方面,要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培养道德情感;再者,要完善道德修养的评价机制,强化学生加强道德修养的规则意识。3、建立传统文化道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规范。第一,培养“道德的经济人”。中国传统文化讲“人要有良心”,“良心”,作为入之为人的根据与象征,即是个人合理行为的道德基础之一,又是关注他人与社会公义的原初动力之一。市场经济既认经济人为自利人,但市场的正常运转又需要人际配合,各利其利只能在精诚合作中才可以实现。因此,传统伦理的良心论,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要求市场主体要富有道德心、愿意共同合作、关注他人与社会,在此基础上求取合理合法的个人利益。如果在市场经济驱动下从个人利益的基点迈向社会公义的目标之途中,获得人的“良心”的支持那么建立起“个人社会”的稳定趋向关系之桥就多了一种辅助资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更加顺畅了。第二,培养遵纪守法,关注社会的公民。传统文化的讲究“忠、贞、孝”,市场经济要求个人成为遵纪守法、按游戏规则行为的合格公民,也要求个人对社会事务的忠诚心。市场经济条件下,“贞”只取其自我约束之义,即在合理自我利益满足之后,对因眼花于社会巨大财富而膨胀起来的私欲的自我约制。资源短缺与人的欲求之间有一条永远难以填平的鸿沟,倘若人的物欲失去控制,可想贪污腐化会如何泛滥。面对市场经济产出的极易刺激人们的物质欲求的巨大社会财富,改造的“贞”使人们廉洁自爱、贞节自守,在“用法治控制物欲”的基础上,加之以道德修养的自我约束,足以培植出守法的合格公民。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孝”,只取其孝敬父母的孝行,这里的孝,是在人格平等的前提下子女对父母履行法律和道德的义务与责任。改造后的“孝”是现代家庭中调节上下辈关系不可缺少的行为规范,是家庭和睦的粘合剂。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忠”,只取其忠诚心之义,即在个人权益有充分保障情况下,对社会不公现象有合法批评的“批评性忠诚”和对社会良好风尚“褒扬性的忠诚”。改铸的“忠”作为一种指向社会公义的伦理规范,可以帮助造就因道德而高尚的人,增强个人对社会的认同,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第三,培养追求义利双赢的公民。传统中华文化的义利观是重义轻利,显然,在今天市场经济条件下,是行不通的。重利轻义从根本上不利于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不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反思现实,权衡利弊,将义利观由“仁义而已何必曰利”改铸为义利相兼见利思义。这种义利观一方面充分肯定了追求自身利益的合法性,刺激了劳动者的积极性,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有利于市场经济条件下,改善人们的精神风貌,推行以德之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国传统文化精华与糟粕并存,对待传统文化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对传统文化进行符合时代要求的创新,服务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绿园区正阳小学姜玉侠论中国传统文化与教育理念的八大互动关系学习心得绿园区正阳小学姜玉侠扩展阅读: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选心得体会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选心得体会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中让我了解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在于修生养性,提高自身素质!格物致知,发展社会经济!而我在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中我最感兴趣的就是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方面的知识,因为传承让我们更加理性的了解历史而发展会要我们更加理性的创造未来。因为文化影响着后来者,后来者又传承、修正并补充着文化。在历史进程中,文化在碰撞中平稳地发展与进步着,波澜不惊。而现代的社会越来越多的人提起传统文化,成长于文化断层期的我们多数没有什么清晰的概念。即使有所涉猎可能也会感叹地说: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也有人可能会说:在现今时代,传统文化已经过时了,太保守了。传统文化究竟是不是过时了?对我们当前社会还有没有价值?我们通过下列的事实来证明她亘穿古今的强大生命力和日益凸显的社会利益:类历史上的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国文化作为文化主体保留至今。以传统文化为立国之基的中国在世界上存在了长达五千年,对比在历史上强盛一千多年的罗马帝国,却早已不复存在。二战后的日本,在吸收西方先进技术的同时,继续在家庭、学校、公司、政府部门保持固有中国人的传统文化,以兼收并蓄的方式得以在短时间内迅速崛起成为世界强国。美国是现代西方文明的代表,近期统计表明,其青少年犯罪率为6900万件/天。美国等一些西方国家在为其日益严重的社会乱象深感不安,有识之士已明显地体会到他们崇尚个体,倡导竞争的理念是社会动乱的根源。他们开始在东方文化中寻找救世的良方。许多著名大学纷纷开办汉学系,美国政府还设立专门的基金,组织学者研究中国传统文化。面对日益动荡不安的社会局势,有识之士无不在努力寻求救世的良方。英国著名的哲学家汤恩比博士在上个世纪70年代就提出了令举世深思的论点:“挽救二十一世纪的社会问题,唯有中国的孔孟学说和大乘佛法。”世界需要中国古老文化理念的推广和实践;已被费黜达近百年之久的中华传统文化在中国大地上急需拯救。作为中国人,我们不要手捧着金饭碗,在外流浪找饭吃啊。传统文化的普及和复兴必会带来人际关系和谐、社会长治久安,可持续地发展也就得以平稳实现。这难道不是我们共同的期盼吗?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科技,可能会亡国;一个民族如果丧失了自己的文化,就要亡种,而亡种比亡国更可怕。迄今十多亿中国人仍然哺之于中的丰富营养成分的中国传统文化,一棒子打死,妄自菲薄、数典忘祖,搞历史虚无主义是不行的;但抱残守缺、照抄照搬、全盘吸收,大搞复古主义也违背历史发展的规律。因此,理性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的不贰选择。二、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虽然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后期的封建社会里一定程度上起着阻碍历史进步的作用。但仍然有与现代化融合从而促进现代化成功实现的诸多营养成分存在,以儒家思想为主的“东亚价值观”仍是亚洲各国发展的文化基础,而且还受着那些“文明过度”的西方学者的特别青睐认为在中国这种以伦理主义为核心的传统文化中可以寻求到医治由“过度文明”带来的“文明病”的良方。(一)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论研究。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不管是对历史负责,还是对未来负责,都应保有自己的文化特色,保护自己的文化遗产。尽管这个“文化酱缸”在一定时期内束缚了历史的发展,但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的特色,是中国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是五千年文化的积累,是中国文化保持长久生命力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整理,从中吸取精髓,使之发扬光大;摒弃糟粕,以史为鉴。(二)保护中国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文化的“神”是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文化的“形”是文化的“神”的载体,要发挥传统文化新的生命活力,就应实现其“神”与其“形”的现代统一。因此,一方面要致力于传统文化固有的“形”保存、保护经典文本、文物古迹、传统节庆、优良的民间习俗、民间谚语等文化遗产,使之继续发挥作为传统文化其“神”的载体的作用;另一方面又要总结传统文化中的“神”,对其进行现代价值再创造,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念和价值观念,及时反映和体现出改革开放进程中涌现出的一些新思维、新观念、新取向,使中国文化更具时代特征和时代引导能力,使有“形”的文化遗产具有现代生命力。(三)重构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中国传统文化的许多腐朽、落后、愚昧成分已经难以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需要,必然会被文化自身的新陈代谢所抛弃。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改造要有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时代意识,弘扬中华民族的主体意识,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原则。传统文化中“仁义礼智信”、“以和为贵”、“兼爱”、“尚贤”、“自强不息”等普适性文化元素要大胆地发扬光大,应该成为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西方经典文化也应吸收、消化、使之中国化,成为中国文化中浑然天成的一部分,使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更加完善。三、大力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人的价值,强调以民为本。早在千百年前,中国人就提出“天地之间,莫贵于人”、“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主张治国须利民、裕民、养民、惠民。我们继承发扬这些优秀传统文化,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把人当做主体、把人当做目的,关注人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和幸福指数,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坚韧刚毅,强调自强不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在五千年的历史进程中生生不息、发展壮大,历经挫折而不屈,屡遭坎坷而不馁,靠的就是这样一种奋发图强、坚韧不拔的精神。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中国人民所展现出的进取精神、创造热情与顽强毅力,在应对各种艰难困苦和严峻挑战中焕发出来的伟大力量,正是这种自强不息精神的生动写照。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和而不同”,强调社会和谐。中国人早就提出了“和为贵”、“和合”的思想,追求人际和谐、身心协调、天人合一的境界,崇尚“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的美好人格,向往“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今天,我们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实现物质和精神、民主和法治、公平和效率、活力和秩序的有机统一,便是对注重社会和谐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协和万邦”,强调亲仁善邻。中华民族历来爱好和平。中国在对外关系中始终秉承“强不执弱”、“富不侮贫”的精神,提倡“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怀,主张吸纳百家优长、兼集八方精义。今天,我们继承爱好和平的优良传统,就是要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来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的发展来促进世界和平,推动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团结统一,强调独立自主。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便是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大家庭,很早就形成了“大一统”的观念。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团结统一的意识深深积淀、内化在中国人的文化心理之中。中华民族万众一心、自立自强的民族精神具有坚不可摧的力量,近代历经屈辱的中华民族经过全民族百年抗争重新站立起来。今天,中国始终坚持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始终坚持从本国国情出发,探索出一条独立自主的发展之路。同时,我们应当看到,作为历史产物的中国传统文化也有其历史局限性,它既包含有许多优秀成分,也不可避免地混杂着某些糟粕成分。特别是中国经历了漫长的封建社会,封建主义思想文化根深蒂固。这种糟粕成分,集中表现为封建主义腐朽思想文化。比如,官僚主义、等级观念、特权思想、家长制作风、迷信活动等。在当今社会,这些腐朽思想文化的影响依然存在。封建主义腐朽思想文化腐蚀人的心灵、败坏社会风气,影响和阻碍社会发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抵制封建主义腐朽思想文化,关键是要对丰厚的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深入挖掘、科学梳理,在继承中创新,在实践中发展。在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上,我们要采取“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方针,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辨析、剔除传统文化中所包含的封建主义腐朽思想成分,同时结合时代特征,继承、发扬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努力在承前启后、推陈出新中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中国传统文化塑造了中华民族醇厚中和、刚健有为的人文品格和道德风范,不仅对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了巨大影响,为中国人的文化性格和行为方式的形成奠定了历史基础,而且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已经产生并将继续产生重要影响。中华文化是我们共同的骄傲、共有的财富,是抹不去的生命“痕迹”。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是中华文化的承载者、传播者,有责任、有义务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使照耀中华数千年的文明之光在当代中国熠熠生辉、发扬光大。学习体会:在还没有是上中国传统文化的这门课程的时候,就会觉得他是一门很无聊很乏味的课程。而在自己真正的学了这们课程之后才发现自己原来的想法是错的。中国传统文化他是一门不需要去死记硬背,不需要去绞尽脑汁的计算,他只需要你用心的去理解就够了的一门课程。他不仅教会了我们知识,更教我了我们要如何思考及应该怎样思考。老师在上课时会把一个个枯燥乏味的东西以小故事或视频的形式向我们呈现。它不会让你感觉到压力,但却会让你产生兴趣。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这门课程不仅让我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也了解到了他的精华及典故。更让我体会到了他不仅是门课程更是一个催人进步的启明灯,指导着我们前进的方向。第 18 页 共 1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