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观书有感的诗意.doc

    • 资源ID:13121865       资源大小:13.50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观书有感的诗意.doc

    观书有感的诗意观书有感的诗意 观书有感 作者:朱熹 原文: (其一)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其二)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注释: (其一) 1、方塘:又称半亩塘,在福建尤溪城南郑义斋馆舍(后为南溪书院)内。朱熹父亲朱松与郑交好,故尝有蝶恋花 醉宿郑氏别墅词云: 清晓方塘开一境。落絮如飞,肯向春风定。 2、鉴:一说为古代用来盛水或冰的青铜大盆。镜子;也有学者认为镜子。指像鉴(镜子)一样可以照人。 3、 天光 句:是说天的光和云的影子反映在塘水之中,不停地变动,犹如人在徘徊。 4、徘徊:来回移动。 5、为:因为。 6、渠:它,第三人称代词,这里指方塘之水。 7、那得:怎么会。 8、那:怎么的意思。 9、清如许:这样清澈。 10、如:如此,这样。 11、清:清澈。 12、源头活水:比喻知识是不断更新和发展的,从而不断积累,只有在人生的学习中不断地学习、运用和探索,才能使自己永保先进和活力,就像水源头一样。 (其二) 1、 艨艟 :也作古代攻击性很强的战舰名,这里指大船。一毛轻:像一片羽毛一般轻盈。 2、向来:原先,指春水上涨之前。推移力:指浅水时行船困难,需人推挽而行。 3、中流:河流的中心。 诗意: (其一) 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打开,清澈明净, 天光、云影在水面上闪耀浮动。 要问池塘里的水为何这样清澈呢? 是因为有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为它输送活水。 (其二) 昨天夜晚江边的春水大涨, 那艘庞大的船就像一根羽毛一样轻。 以往花费许多力量也不能推动它, 今天在水中间却能自在地移动。 赏析: 从题目看,这两首诗是谈观书体会的,意在讲道理,发议论。弄不好,很可能写成 语录讲义之押韵者 。但作者写的却是诗,因为是从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捕捉了形象,让形象本身来说话。 (其一) 是抒发读书体会的哲理诗,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半亩的 方塘 不算大,只有半亩地的一个方方的池塘,但它像一面镜子那样地澄澈明净, 一鉴 的 鉴 ,就是 镜 ,照人的镜子, 镜 和 鉴 是一个意思。 半亩方塘 像一面镜子那样打开了。 半亩方塘 虽然不算大,但它却像一面镜子那样地澄澈明净, 天光云影 都被它反映出来了。闪耀浮动,情态毕见。作为一种景物的描写,这也可以说是写得十分生动的。这两句展现的形象本身就能给人以美感,能使人心情澄净,心胸开阔。这一种感性的形象本身,它还蕴涵着一种理性的东西。很明显的一点是, 半亩方塘 里边的水很深、很清,所以它能够反映 天光云影 ;反之,如果很浅、很污浊,它就不能反映,或者是不能准确地反映。 诗人正是抓住了这一点作进一步的挖掘,写出了颇有哲理的三、四两句: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问渠 的 渠 ,不是 一渠水 的 渠 ,它相当于 它 的意思,这里是指方塘。 问渠 就是 问它 。在这个地方 它 指代的是 方塘 。诗人并没有说 方塘 有多深,第三句诗里边突出了一个 清 字, 清 就已经包含了 深 。因为塘水如果没有一定的深度的话,即使很 清 也反映不出 天光云影共徘徊 的情态。诗人抓住了塘水 深 而且 清 ,就能反映 天光云影 的特点。但是到此诗人并没有结束,他进一步地提出了一个问题。 问 那个 方塘 那得清如许? 问它为什么这么 清 ,能够反映出 天光云影 来。而这个问题孤立地看这个 方塘 的本身没有法子来回答。诗人于是放开了眼界,从远处看,终于,他看到了 方塘 的 源头 ,找到了答案。就因为 方塘 不是无源之水,而是有那永不枯竭的 源头 ,源源不断地给它输送了 活水 。这个 方塘 由于有 源头活水 的不断输入,所以它永不枯竭,永不陈腐,永不污浊,永远 深 而且 清 。 清 得不仅能反映出 天光云影 ,而且能反映出 天光 和 云影 共徘徊 这么一种细致的情态。这就是这一首小诗所展现的形象和它的思想意义。 (其二) 也是借助形象喻理的诗。这首诗用水上行舟作对比,说明读书有个循序渐进的过过程,要在渐进中穷尽事理,初学时需要 推移 之力,到后来探得规规律,懂得事理之时,就能 自在 而行了。朱熹在这首诗中是讲读书的方法,但一样无怎样读书的影子。用一种比喻的方法,很通俗告诉了人们怎样读书。是的,现代社会日新月异,人们要学的知识太多了,各种各样的书让人们目不暇接。如果人们急于求成,不花功夫去一点点的积累知识,就不能取得好的学习方法。要读大量的书,没有好的学习方法不成,人们只有在学习中摸索一套对自已有意的方法,才能扩大知识面,让那些知识象个图书馆一样存贮在人们的脑中,这样人们就学倒了大量的知识,并学有所用。 第 5 页 共 5 页

    注意事项

    本文(观书有感的诗意.doc)为本站会员(阳***)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