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8.2-二力平衡-同步练习A卷(练习).doc
-
资源ID:13138578
资源大小:2.50MB
全文页数:21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9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8.2-二力平衡-同步练习A卷(练习).doc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8.2 二力平衡 同步练习A卷(练习)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基础篇 (共10题;共10分)1. (1分) (2016八下·潍坊开学考) 甲、乙两同学进行拔河比赛,若甲对绳的拉力为F甲 , 乙对绳的拉力为F乙 , F甲与F乙均沿绳子方向,比赛中绳子做匀速直线运动,最后甲取胜绳重不计,则绳子受到的拉力F甲、F乙以及这两个力的合力F的关系是( ) A . F甲F乙 , F=F甲+F乙 B . F甲F乙 , F=F甲F乙 C . F甲=F乙 , F=0 D . F甲=F乙 , F=F甲+F乙 【考点】 2. (1分) (2019八下·宁化期中) 体检时,小宏静立在体重秤上,下列几对力中属于彼此平衡的是( ) A . 小宏对秤的压力与秤受到的支持力 B . 小宏对秤的压力与秤对他的支持力 C . 秤受到的重力与秤对小宏的支持力 D . 小宏受到的重力与秤对他的支持力 【考点】 3. (1分) (2020八下·荔湾期末) 如图所示,站在扶梯上的人随扶梯斜向上作匀速直线运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人的机械能不变 B . 扶梯对人做功为零 C . 人的运动状态在改变 D . 人受到两个力的作用 【考点】 4. (1分) 如图,是国产歼15舰载机正在“辽宁号”航母上进行阻拦着舰时的情景:战机呼啸着舰,机尾挂钩精准钩住阻拦索,在阻拦索的拉力帮助下,使战机在航母的飞行甲板上短距离滑行便停下来根据对舰载机着舰过程的介绍可判断,舰载机在滑行过程中A . 受平衡力的作用 B . 使“辽宁号”航母的机械能减小 C . 舰载机的机械能逐渐减小 D . 使“辽宁号”航母的内能减小 【考点】 5. (1分) (2019八下·锡山期中) 如图所示,是小亮所做“筷子提米”实验的照片,实验中,将米和杯子提起来的力是_摩擦力(填滑动、滚动、静),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_,方向_。 【考点】 6. (1分) (2016·丹东模拟) 如图所示,重5N的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受到弹簧测力计水平向右拉力F的作用,当F=1N时,物体没动,拉力_(填“做了功”或“没有做功”)。当F=3N时,可以拉着物体做匀速运动,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_ N。当F=6N时,可以拉着物体做加速运动,物体的动能逐渐_,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_N。【考点】 7. (1分) (2016八下·平南期末) 一本书放在水平桌面上,书受到的重力为G,书对桌面的压力为F压 , 桌面对书的支持力为F支 , 其中属于平衡力的是_和_(选填力的符号) 【考点】 8. (1分) (2017八上·大祥期末) 滑冰运动员在滑冰时为了滑的更快,总是用力向后蹬冰面,这样运动员就能快速向前滑行,这是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 的;当运动员在匀速直线滑行的过程中,他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他的支持力是一对_(填“平衡力”或“相互作用力”) 【考点】 9. (1分) (2019·金乡模拟) 在玻璃杯里装上大半杯米,把一根筷子插在中间,将米压紧并使筷子直立,再往杯内加少许水,过一会儿拿起筷子,可以看到筷子把装米的玻璃杯提起。这是因为米吸水后发涨发涩,既增大了米对筷子和米对玻璃杯的_,又增大了它们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从而增大了摩擦力。若米重1.5N,玻璃杯重1N,则当筷子提着米在空中静止时,米对筷子的摩擦力为_N,方向是_。 【考点】 10. (1分) (2018九下·江都月考) 一个箱子重为100N,放在水平面上,受6N的水平推力,箱子未动,这时箱子受到的摩擦力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6N。当水平推力增大到10N时,箱子恰好做匀速运动。当水平推力增大到20N时,箱子受到的摩擦力为_N。【考点】 二、 提升篇 (共7题;共11分)11. (1分) (2018·奉贤模拟) 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中,某小组同学以硬纸板为研究对象,利用弹簧测力计、细线等器材进行实验,实验时应在硬纸板处于_状态下读取测力计的示数并且两细线对硬纸板拉力的方向_。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应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置于_上,并调节三者的中心高度以保证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的_。【考点】 12. (1分) (2018八下·南通月考) 如图所示,两个重20 N的相同的物块A、B叠放在一起,受到10 N的水平推力F1的作用,在水平地面上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此时物体B受到摩擦力大小是_ N;若将B与A并列,并让它们一起在同一水平地面上匀速前进,那么需要的水平推力F2_(><)F1 【考点】 13. (1分) (2017八下·苏州期中) 如图所示的吊灯,下列各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 A . 绳子对灯的拉力与灯受到的重力 B . 灯对地球的引力与地球对灯的引力 C . 灯对绳的拉力与灯受到的重力 D . 灯对绳的拉力与绳对灯的拉力 【考点】 14. (1分) (2020八下·岑溪期末) 下列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几种现象:足球撞击在门柱上被弹进球门;用力捏气球,气球形状发生变化;用力握小球,球变瘪了;一阵风把地面上的灰尘吹得漫天飞舞。在这些现象中,物体因为受力而改变运动状态的是( ) A . B . C . D . 【考点】 15. (1分) “玉兔”号月球车成功实现落月,正在月球上进行科学探测。下列有关“玉兔”号月球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月球车轮子的表面积较大,目的是为了减小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B . 当月球车匀速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C . 月球车登上月球后,它将失去惯性D . 与在地球上相比,同样的路面上,月球车在月球表面上匀速前进时受到的摩擦阻力变小【考点】 16. (4分) (2018八下·来宾期末) 如图甲所示,是小婕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1) 小婕将系于小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计)两端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在线的两端挂上 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两个拉力的方向_,并通过调整_来改变拉力的大小。 (2) 当小卡片平衡时,小婕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_(填“能”或“不能”)平衡。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 _。 (3) 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在图甲所示情况下,小婕下一步的操作是:_。 (4) 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俊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同学们认为小婕的实验优于小俊的实验。其主要原因是 。 A . 减小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B . 小卡片是比较容易获取的材料 C . 容易让小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 【考点】 17. (2分) (2020八下·东台月考)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好奇号“火星车2012年8月6日,美国航天局发射的”好奇号“火星车成功登录火星(如图甲所示),登陆后不久,就发回了火星表面的高清图片,标志着人类探索火星的征程取得了重大进展。“好奇号”火星车长3.0m,宽2.8m,高2.1m,装备6个直径为0.5m的铝制车轮,整车质量约为900kg。由于“好奇”号火星车的重量太大,无法使用安全气囊进行着陆,在最后的下降阶段,由一个被称为“天空起重机”的反推火箭为火星车减速(如图乙)。在“天空起重机”与火星车之间有三条尼龙索连接着,一旦火星车接触火星表面,并被传感器检测到后将切断连接,悬停式反推火箭将往一个方向飞走,离开火星车的安全区域。(1) 已知火星表面的引力约是地球的38%,则“好奇号”登陆火星后其质量_,所受到的重力_(以上两空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 “天空起重机”把“好奇号”安全着陆到火星的过程中,应用到的力学知识有:_ 、_(写出两点)。 (3) “好奇号”的车轮表面刻有很深花纹的目的是为了_。 (4) 研究表明,太空中的某种带电粒子会对探测器的计算机系统产生影响,从而导致程序出错。下列粒子中因不带电可以排除的是_。 A . 原子核 B . 电子 C . 质子 D . 中子 (5) 火星车装备的是铝制车轮,没有应用到铝的哪一物理属性(_) A . 密度小 B . 硬度大 C . 导电性好 D . 导热性好 【考点】 三、 综合篇 (共6题;共14分)18. (1分) (2017·潍坊模拟) 如图所示,用大小不变的水平力,拉木块沿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木块在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木块对桌面的压力和木块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B . 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保持不变 C . 绳对木块的拉力等于桌面对木块的摩擦力 D . 绳对木块的拉力和木块对绳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考点】 19. (1分) 为了节能与环保,许多旅游景点的巡逻执法车和旅游车都用电动车取代了燃油汽车。某电动观光车的技术参数列表如下,根据以下参数,可得: 空车质量1080kg车身长度3.5m满载人员数12人电动机额定电压48V满载时轮胎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0.1m2最大时速36km/h电动机效率80%平均行驶里程80kmA . 该车中乘客质量平均每人为60kg,则每个人所受到的重力60NB . 旅游车满载时,则车对水平路面的压强1800PaC . 若观光车在水平路面匀速行驶时受到的阻力为2×103 N,则观光车受到的牵引力大于2×103 ND . 从环保的角度,用电动车取代了燃油汽车,有利于减少尾气污染、热污染、噪声污染等【考点】 20. (1分) (2020·陕西模拟) “嫦娥四号”探测器在月球背面成功着陆,实现了人类探测器的首次月背软着陆。为了增加着陆的安全性,探测器通过接力避障的方式下降至 100 米左右悬停,通过地形的最优识别方法找到安全区域降落。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发动机熄火后,火箭仍能继续向前飞行,是因为受到惯性的作用B . “太空刹车”过程中,火箭向前喷出燃气,利用了二力平衡的原理C . 探测器关闭发动机后进行绕月运动,从近月点向远月点运动过程中,机械能保持不变D . 为了增加着陆的安全性,探测器悬停时,不受力的作用【考点】 21. (4分) (2019八下·长春月考) 如图甲是小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 (1) 小华将系于小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计两边的成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_,并通过调整_来改变拉力的大小。 (2) 、当小卡片平衡时,小华将小卡片_(“挤压”,“翻转”“旋转”)一个角度,手后小卡片_(选填“能”或“不能”)平衡。 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_。(3) 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设计了如圈乙所示的实验,同学认为小华的实验优于小明的实验。其主要原因是 A . 减少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B . 小书片是比较容易获取的才料 C . 容易让小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 D . 小卡片容易扭转 【考点】 22. (4分) (2019八下·田家庵期中) 小明利用图中的乙装置做“探究二力的平衡条件”的实验。 (1) 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_状态时,我们认为它受到的力是相互平衡的。 (2) 实验时,小明发现当向左盘和右盘同时加入一个相等重量的砝码时,木块处于静止状态,此时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这两个力是平衡的。小明再在左盘中增加一个很轻的砝码时,发现木块仍然处于静止状态,这时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力是_(选填“平衡”或“不平衡”)的,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 (3) 于是小明改用甲装置进行实验。其主要原因是( ) A . 小卡片是比较容易获取的材料 B . 小卡片容易扭转 C . 容易让小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 D . 减少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4) 在对实验进行评估时,小明提出: “当卡片受力平衡时,处于静止状态,这时用力推一下,卡片会不会做匀速直线运动?”于是他又换了一个同样的小卡片,利用乙装置进行实验,结果他没有看到这一现象,这是因为推出卡片后,卡片受力_(填“平衡”或“不平衡”) 【考点】 23. (3分) (2020·连山模拟) 如图是小铁和小岭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情景。 (1) 如图甲,小铁同学将系于小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计)两端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力向相反,并通过调整_来改变拉力的大小 (2) 当小卡片平衡时,小铁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_(选填“能”或“不能”)平衡,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_。 (3) 若小铁在左右支架上装配两个滑轮时没有安装成相同高度(如图乙所示),你认为_(选填“能”或“不能”)用小铁的装置进行实验。 (4) 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岭同学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设计了如图丙所示实验,同学们认为小铁的实验优于小岭的实验,主要原因是因为小铁的实验_。 (5) 图丙中,每个钩码重0.5N,左边挂3个钩码,右边挂1个钩码时,木块沿水平方向向左匀速运动;此时再在右边挂_个钩码,木块就可以沿水平方向向右匀速运动。 【考点】 第 21 页 共 21 页参考答案一、 基础篇 (共10题;共10分)答案:1-1、考点:解析:答案:2-1、考点:解析:答案:3-1、考点:解析:答案:4-1、考点:解析:答案:5-1、考点:解析:答案:6-1、考点:解析:答案:7-1、考点:解析:答案:8-1、考点:解析:答案:9-1、考点:解析:答案:10-1、考点:解析:二、 提升篇 (共7题;共11分)答案:11-1、考点:解析:答案:12-1、考点:解析:答案:13-1、考点:解析:答案:14-1、考点:解析:答案:15-1、考点:解析:答案:16-1、答案:16-2、答案:16-3、答案:16-4、考点:解析:答案:17-1、答案:17-2、答案:17-3、答案:17-4、答案:17-5、考点:解析:三、 综合篇 (共6题;共14分)答案:18-1、考点:解析:答案:19-1、考点:解析:答案:20-1、考点:解析:答案:21-1、答案:21-2、答案:21-3、考点:解析:答案:22-1、答案:22-2、答案:22-3、答案:22-4、考点:解析:答案:23-1、答案:23-2、答案:23-3、答案:23-4、答案:23-5、考点:解析: